按平均匯率換算,印度2021年的經濟規模達到了3.08萬億美元——是印度歷史上“有GDP詳細紀錄數值以來的最高峰”。不僅如此,印度人均GDP也達到了接近2300美元的歷史新高。
2010-2020年印度GDP及增速統計圖
從部分產業來看,2020年印度農業增加值為4805.04億美元,相比2019年增長了17.77億美元,占印度GDP比重為18.32%。工業增加值為6084.99億美元,比上年減少了855.2億美元,占比GDP總量為23.2%,其中制造業實現增加值3399.83億美元,占GDP比重為12.96%,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為14654.44%。
2020年世界人均GDP為10925.73美元,印度人均GDP為1900.71美元,同比下降8.87%,比上年減少了200.04美元,與2010年人均GDP數據相比,近十年來增長了543.15美元。
2020年印度國民總收入為26254.39億美元,人均國民總收入為1900美元,增速為-8.87%,相比2019年減少了220美元,與2010年人均GNI數據相比,近十年來增長了680美元。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
下圖為PwC 2050的世界的預測:
2012年,印度還處于全球經濟體第11名的位置上,當時英國是全球第5大經濟體,如今印度追上了英國。
十年間,印度的經濟體世界排名前進了6位,排名世界第5,僅次于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
要知道,英國曾是印度的宗主國,印度如今超越“主子”了,這無疑是給印度打了雞血。
印度國家銀行發布最新報告顯示,按照目前的經濟增長率,印度將在2027年超過德國,2029年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印度商工部官員更是認為到2047年,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三、人口狀況
日前,聯合國發布報告指出,到今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將達到80億,這一數字有望在2080年代達到104億的峰值。從歷史來看,1950年全球人口僅為25億,到1975年首次邁過40億大關,1999年突破60億,2012年達到70億……幾乎每隔10-12年時間,全球人口就會增加10億左右。而過去10年,人口增長最猛的不是中國,而是印度。根據《世界人口展望2022》報告,預計印度最早于2023年成為第一人口大國,并在2050年達到17億。
換言之,快則明年,慢則未來幾年,印度大概率會超過中國,首次問鼎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之位。
目前,中國已經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而印度、越南仍舊擁有較大的人口紅利。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老齡化率超過14%,而越南為7.7%,印度不到7%,最高的日本高達28.6%。而年輕來看,我國人口年輕中位數開始向發達國家看齊,而印度、越南人口結構仍舊相對年輕。根據聯合國數據,2022年中國人口年齡中位數為38.4歲,而印度、越南分別為27.9、32.4歲,最高的日本為48.7歲。人口結構的差異,從人口金字塔中可見一斑。隨著出生率走低、老齡化率攀升,中國的人口金字塔已從塔狀向柱狀轉變。
與之對比,印度則是“下寬上尖”的塔狀結構,意味著未來仍有巨大的勞動力人口增長空間。
聯合國報告指出,到2050年,印度將再增加1.83億勞動力人口。這意味著,未來30年新增的全球勞動力中,22%都將來自印度。
四、制造業狀況
印度制造業在飛速增長,在充分利用美國對華產業遏制打壓。2022年10月27日,印度國家投資促進部門曾表示,政府高級官員已會見鴻海董事長,“詳細討論了富士康的新企業和投資計劃”,并提供了政府支持。11月13日,印度官員稱,富士康計劃在兩年內擴建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工廠,并擴招5.3萬名員工(既有1.7萬名工人),總人數將達到7萬。富士康從2019年在印度設廠,此后一直在提高產量。
目前,印度iPhone有至少三個蘋果全球供應商在組裝:泰米爾納德邦的富士康、和碩;還有在附近的卡納塔克邦的緯創(Wistron)。泰米爾納德邦是電子和汽車制造中心,地方政府一直在推動蘋果供應商將iPhone的組裝業務擴展到組件制造;卡納塔克邦是資訊科技重地,首府即是大名鼎鼎的班加羅爾。
2022年4-8月,“印度籍”iPhone手機出口額已突破十億美元。據預測,2022-2023財年印度生產的iPhone手機出口額或將達25億美元,較上一財年翻一番。摩根大通分析師在2022年9月預測,到2025年蘋果可能會在印度生產全球25%的iPhone。9月26日,蘋果宣布在印度生產剛剛發布的iPhone14系列手機——這是蘋果第一次在新品發布當年即在印度同步生產。
印度的信息技術也是發展很快的,目前是全世界范圍內的IT業務最大的外包國家,甚至有很多印度籍的IT精英,都在管理著美國硅谷知名的科技公司。像我們熟知的谷歌,微軟和IBM等公司,這些公司的管理層領導者竟然都是印度籍。看到這里很多網友會大吃一驚,看上去似乎并不聰明的印度人,竟然悄無聲息地,占據了世界上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重要位置,而能夠外包給印度的代工訂單,自然就有了先天優勢。
美國為了在亞太區域弱化我國的加工實力,一直推動著想要讓印度成為代工大國,還創造很多條件幫印度鼓吹和站臺。
印度的制造業大國地位基礎良好:
第一,印度有充足的廉價勞動力。據聯合國預測,到2023年,印度將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其人口結構高度年輕化,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占印度總人口比例約為67.5%。
第二,產業政策激勵。自2014年莫迪上臺起,就推出“印度制造”,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刺激措施。莫迪政府對電子制造業的大力扶持是吸引蘋果公司入場的關鍵因素。而蘋果在印度加速落地,不斷吸引著相關產業對印度的關注和布局。還推動莫迪政府更加熟練地應用“市場潛力、貿易壁壘、財政激勵”,完善和復制產業政策。
比如,除了PLI、SPECS和EMC2.0等產業激勵政策,從2019年起,印度政府在政策制定上開始更加注重創造就業機會及營造良好私人投資環境,拉動其他領域的產業鏈向印度轉移。
根據印度工業聯合會(CII)和安永公司發布的聯合報告顯示,60%的受訪企業表示在過去三年中印度的營商環境有所改善,71%的受訪跨國公司認為,印度是其全球擴張重要目的地,96%的受訪者對印整體潛力持積極態度。報告預計,印度或在未來五年吸引475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FDI)。
據報道,印度還計劃進一步提供高達5.5億美元的激勵措施以吸引美國科技企業巨頭,例如蘋果、戴爾、惠普等公司赴印開設工廠,擴充本地產能。印度公路交通和運輸部部長還在一次訪談中直接向美國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公司首席執政官馬斯克喊話,稱印度已萬事俱備,就等他來設廠了。
在發展中國家中印度可能是僅次于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我們從印度的經濟發展中可見一斑。
彭博社報道稱,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GDP統計數據,印度經濟在2021年最后一季度超越英國,并在今年第一季度繼續擴大領先優勢,目前已成為位列美國、中國、日本、德國之后的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當然對于這一報道,有很多人提出了質疑,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印度GDP總量在過去十幾年確實增長快速。十年前,印度GDP總量排名世界第11位,如今已經來到了世界第5位。由于印度的人口增長速度很快,屬于年輕型的人口年齡結構,社會勞動力人群數量占比高,處于人口紅利期,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印度GDP大概率還會呈現中高速增長。因此,印度國家銀行預測,印度經濟將在2027年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將在2029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印度目前確實趕超了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綜合體。美國方面也認為,印度有望在2030年之后,可以超過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經濟綜合體。那么印度自己也是野心勃勃,甚至還聲稱能夠趕超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直到 2100年時,印度的GDP將會趕上中國。這一說法并非空穴來風,目前印度GDP的增幅確實超越中國,因此印度也被認為是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國家。
首先就是在農業發展方面,中印兩國的耕地面積差不多,均在150萬平方千米左右。不過,印度的地理位置位于熱帶和亞熱帶,一年可以耕種好幾次,而中國的耕地主要位于溫帶以及寒帶,只能一年一熟。印度在擁有如此優勢的情況下,在糧食作物產量方面仍舊不及中國,主要是因為自身的農業水平不足。為了改善這一缺陷,印度已經在進行相關建設,將其耕地優勢充分發揮。
印度目前的增長率超過中國,但人均GDP僅為稍稍超過2000美元(1美元約合6.8元人民幣)的水平。希望改善生活情況的人的消費意愿將推動企業的增長。
其次是在地理位置方面,印度位于亞洲以南,印度洋以北。北面雖然有中國這個強大的鄰居,但因為隔著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只要印度不挑事就不可能發生全面戰爭。而在海洋方面,印度控制著中東石油產區和亞洲之間的黃金水道,同時與非洲和中南半島之間道路通暢。這使得印度在全球物流運輸中占據了很大的優勢,畢竟世界物流運輸渠道主要還是依靠海運。
再者就是國際環境方面,相比于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關系,印度與他們的關系更加和諧,在國際社會上的發展阻力也更小。中國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光解決其他國家為我國造成的各種困難就費了不少勁。
第四就是民族性格優勢。在全球其他國家中,印度人普遍混的要比華人更好。在美國公司、政界,以及非洲眾多國家內,不少印度人可以做到更高的位置。這與印度人的性格有很大關系,印度向來不排擠其他民族的人進入自己的小圈子,而中國人則更喜歡獨善其身,規規矩矩地做自己的事。
比較人均GDP增長是很有意義的。如中國人均GDP在2019年突破了1萬美元,也接近印度人均(剛超過2100美元)的5倍,2019年,只有16個國家的GDP超過了1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墨西哥、印尼為發展中國家,這里面人均GDP最高的是俄羅斯,其2019年人均GDP約為1.15萬美元,但也只是略微高于全球人均水平(1.145萬美元)。中國在2019年的人均GDP剛剛突破1萬美元(和墨西哥人均相當),約為當前全球人均水平的90%;印度人均約為2100美元,約為全球人均水平的18%。
如下為中國印度前面20年的人均GDP數據比較:
從上圖可以看到:20年前的2003年,中國人均GDP是1288美元,美國是3.95萬美元。2021年的數據中國人均GDP到了1.26萬美元,差不多是2003年的10倍。而美國2021年人均GDP是6.93萬美元,20年增長還不到一倍。
也就是說超過10億人口出頭的中國在過去20年人均GDP達到了20年前的10倍,那么接下來20年印度人口從今天的14億奔向2042年可能16-17億的人口規模過程中GDP會不會也達到現在(2022年)的10倍?筆者認為,不但完全可能,而且更大可能是遠超10倍。現在基數極小,人均才2277美元。而20年后的美國人均GDP想翻一倍的可能性也極小。
那么我們可以估一個大概的情況:20年后的印度,以16億人口計,人均GDP增加到現在的15倍,3萬美元,則GDP總量大約為48萬億美元。
鑒于美國對中國遏制打壓,經濟增長兩敗俱傷,中美將來20年的經濟成長可能都將不會太快。
20年后的美國,以4億人口計,人均GDP以10萬美元計,那么美國20年后GDP總量大約為40萬億美元。
如果這種估算能估出一個大概的話,那么20年后,美國GDP被印度完全超過的可能性是極大的。更重要的是,20年后印度的勞動人口將比美國總人口的2-3倍都多,這是個可怕的體量。
中國很多人一直唱衰印度,中國輿論一直唱衰印度將來的經濟增長前景,可不要“酸葡萄”心理在作怪,那將蒙蔽了客觀的雙眼。小瞧印度使不得!
筆者認為,印度將是未來二三十年超越美國超級大國的最有潛力國家。同時隨著印度人口膨脹,經濟體量快速膨脹,印度的軍事與科技力量也將極度膨脹,印度土地及資源不夠,到時世界最大人口最大經濟體量國家的印度將在全球和美國搶奪資源和影響力……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