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久以來,已經形成一種氛圍,似乎只要一貼上“改革”的標簽,就神圣不可侵犯。有個金句口號叫:“允許改革犯錯誤,但不允許不改革。”就是寧可錯誤的改革,不能反對改革的錯誤。什么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還血淋淋的要壯士斷腕,要殺開一條血路。可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30年,國足在世界排名連年下降了39位,已成了可有可無,至少,這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就絕不是什么好東西!“抗戰”爆發后,民國再無國家足球隊。新中國抓體育的基本經驗,就是搞舉國體制,抓國家足球隊建設,亦是如此。新中國剛建立3年,就成立了國家足球隊,但1954年為抗議國際足聯搞“兩個中國”,中華體育總會宣布退出國際足聯。此后,沒參加正式國際比賽,即使如此,在各種邀請賽中,中國隊在亞洲鮮有對手,1960年中國國家隊6比0大勝日本隊。1974年重返亞洲足聯,1976年中國隊首次參加足球亞洲杯賽,便獲季軍。1979年重返國際足聯,1981年1月4日中國國家隊參加世界杯亞大區預選賽大組賽決賽,4:2擊敗亞洲強隊朝鮮隊,對陣新西蘭一平一負,接下來在亞大區四強賽3:0將亞洲杯冠軍科威特斬落,又3:0并兩勝亞洲新銳沙特阿拉伯,但附加賽不敵新西蘭無緣世界杯。1984年的尼赫魯金杯賽中國隊再創奇跡,竟1:0擊敗世界杯冠軍阿根廷隊;在年底的亞洲杯賽,再奪亞軍。縱觀中國國足從上世紀50年代值80年代,采取舉國體制辦體育的模式,中國足球隊的綜合實力,在亞洲最好時第一,最差時第三。就是1994年廣島亞運會上,國足在四分之一決賽2:0完勝沙特,在1994年夏天的世界杯闖進16強,國足無疑是亞洲一流強隊。1991年國際足聯正式舉辦第1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女足世界杯4年舉辦一次),5年后,國際奧委會把女子足球列為第26屆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到2002年女子足球已成功舉辦了 3屆女足世界杯和2屆奧運會比賽。中國國家女子足球隊1984年建立,由中國足球協會管理。至今,中國女足也沒有走職業化道路,但其戰績佼佼。1986年首次參加亞洲杯就奪冠軍,并開創1986、1989、1991、1993、1995、1997、1999年女足亞洲杯七連冠,15次參與亞洲杯共獲得冠軍9次,亞軍2次,季軍3次。參加亞運會8次,獲得冠軍3次、亞軍2次、季軍1次,1990、1994和1998年亞運會女足獲三連冠。晉級世界杯決賽圈8次,參加女足世界杯7次,獲得亞軍1次,進入4強1次(不含前述亞軍);闖入奧運會5次,其中在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上1-2惜敗美國獲得亞軍。2022年2月6日,中國女足在2022印度女足亞洲杯決賽中3-2擊敗韓國隊,時隔16年再奪女足亞洲杯冠軍。2022年10月12日,在2022年印度U17女足世界杯C組首輪比賽中,中國隊2:1戰勝墨西哥隊,取得本屆賽事“開門紅”。女足姑娘僅拿糊口的工資,女足上海隊收入最高,球員月薪在10000元左右,再算每年比賽的獎金,主力球員年最高收入近20萬,一般球員10幾萬。這在全國女足球員已是頂薪。卻拿到了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女足亞軍、1999年女足世界杯亞軍、2022年女足亞洲杯冠軍。中國女排被稱之為女排精神,中國女足被贊為“鏗鏘玫瑰”。涇川縣文匯足球俱樂部成立于2013年,2021年8月4日在涇川縣民政局注冊資金5000元,成立涇川縣文匯足球俱樂部。就這樣一支由足球愛好者組成的業余球隊,從涇河岸邊的小縣城出發,一路過關斬將,多次斬獲縣、市、省級足球賽冠亞季軍等榮譽。2021賽季中冠聯賽,涇川文匯首次參賽便殺入了16強,總決賽階段獲得了第15名的好成績。今年7月的中冠聯賽西北片區鳴哨開賽,共有15支球隊參賽。根據中國足協規定,本賽季中冠聯賽前四名將獲得中乙參賽資格。11月19日結束的足協杯第二輪比賽爆出大冷門,涇川文匯在與北京國安2-2戰平后,在點球大戰中7-5戰勝對手,晉級足協杯下一輪。
這并非是足協杯歷史上中超球隊首次被業余球隊淘汰,此前在2014年的足協杯第三輪有兩支中超球隊,就同時被業余球隊點球淘汰:一是當時業余聯賽的武漢宏興(現已解散)點球4-3淘汰了當時在中超的上海東亞(現上海海港,當賽季中超第5);另外,同為業余聯賽的蘇州錦富(現蘇州東吳)點球4-3淘汰了,當時的中超遼寧宏運(現已解散,當賽季中超第10)。涇川文匯是史上第三個扳倒中超巨人的業余球隊,形式也是點球大戰。朝鮮男足是為數不多實行舉國體制的球隊,他們作風強悍,被冠以“千里馬”的稱號!中國足球1994年實施職業化改革,1999年上海申辦四國邀請賽,朝鮮隊無法得到免費午餐,向酒店討了一點糖果充饑,卻兩次洞穿中國隊球門,將中國隊擊敗。2006年,一家中國體育公司為朝鮮球員每人提供一套球衣。3年后,朝鮮隊仍穿著這套球衣打進了世界杯!朝鮮隊的球員收入水平,不會比普通的朝鮮勞動者高出太多。順帶說一下敘利亞家長年處于炮火連天,連飯都吃不飽!就是這樣一支臨時由廚師、駕駛員,理發師等,拼成的一支足球隊,他們不照樣虐殺中國國足!30多年的中國足球改革,簡直就是個特大丑聞。從男足30多年的改革,引發三點思考:1.男足的改革不需要生產力標準嗎?改開以來叫得極響的一句話,就是要“堅持生產力標準”!“別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按這個邏輯推論,中國足球殺開血路的改革,理應實力大幅增強呀!可從1992年確立了走職業化道路,到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化實施,當時叫甲A聯賽,中國男足改革了30年,國足的世界排名卻由改革前的第40位,連年下降至第79位(2022年10月6日國際足聯公布的會員協會男足國家隊國際排名),更荒唐之極的是中國國足竟屢屢往自己門里踢球!就是這個排名,又有多少是“關說”“關照”的結果,那都很難說。誠如范志毅所說:中國國足見誰輸誰,接下來沒人輸了!誠如韓喬所言:為中國國足花了“那么多錢,也只是把一個個球員喂肥了”。并且,中國國足的各種奇葩式丑聞不斷,毫不客氣地說,中國國足已經爛到根,既羞辱了中國,也羞辱了足球,已成千夫所指!2.舉國體制不是社會主義獨有優勢?作為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這種舉國體制絕對是獨有優勢,資本主義國家的體育能搞舉國體制嗎?為此,中國足球搞體育事業的改革,可千萬別盲目與國際接軌,以致“邯鄲學步”丟了根本。現在中國參加奧運會的絕大多數項目,諸如,中國跳水、中國乒乓球、中國羽毛球、中國摔跤、中國舉重、中國擊劍等,不都沒有搞什么職業化、市場化的改革?不都堅持的舉國體制?不照樣成為世界競技比賽的強項?如果說改革是給孩子洗澡,那不能倒掉洗澡水時,將孩子也倒掉呀!3.“偽改革”的“改革”標簽不需要撕下?阿Q “投降革命黨”,以為革命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歡誰就是誰”,他想摸靜修庵的尼姑就能摸。可見,并非一貼上“革命”的標簽就是好東西,至少貼阿Q標簽的“革命”,就不是什么好玩意。同樣,這凡是貼上“改革”標簽的“改革”,也并非都是好玩意;有多少貼上“改革”標簽的“改革”,是在拉大旗做虎皮的嚇唬人,是“紅紙蓋著的爛肉”;從中國男足的改革推及,需要對很多所謂的“改革”,要認真地進行審視,對于禍國殃民的“偽改革”,必須撕下其“改革”標簽。總之,30多年的足球“偽改革”,作為一個反面教員,能帶給人們對“偽改革”進行質疑和反思,或許,這是它的最大貢獻。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