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隨著白羽雞進入中國,中國迅速成為世界最大的禽類消費國。但與此同時,白羽雞育種卻長期被歐美國家企業壟斷,中國人餐桌上的白羽雞,100%依靠進口的種雞繁育。
“國外企業完全掌握定價權,雞苗價格隨意提價,出口數量無法保證,而且雞苗易攜帶多種種源性疾病,給中國帶來極大的生物安全隱患。”面對吃雞還被人“卡脖子”的局面,圣農集團創始人傅光明感觸頗多。
圣農集團創始于1983年,總部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是一家聯合型肉雞生產食品加工企業,也是全球白羽肉雞行業產業鏈最完整、配套的企業。
2011年,傅光明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研究中國人自己的白羽雞育種技術。
從育種素材、人才設備再到工藝技術、資金投入,圣農集團在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后,冒著被斷供停擺的風險,在遠離人煙的深山溝里新建了一座占地1200畝、全封閉式管理、全球頂級的核心育種場,配套建設高溫加熱無沙門氏菌飼料生產線、谷皮墊料高溫消毒加工車間,開始秘密育種。
2015年,美國禽流感泛濫,中國白羽雞引種進口被迫中斷半年。這次意外給傅光明敲響了警鐘,他意識到,種業是農業之“芯”,也是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重點。
為了更好地開展白羽雞育種工作,圣農集團成立了專門的育種公司——福建圣澤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國內外知名院校和研究機構在白羽雞育種技術、原種雞群疾病凈化等方面進行技術合作,邀請多位國家肉雞產業技術知名專家、教授參與白羽雞育種工作。
面對育種初期人員不足的現狀,圣農首席育種專家肖凡帶領團隊吃住都在核心育種場,規范生產流程、制定崗位操作標準、手把手教員工掌握技能,還要研發育種用的自閉產蛋箱、系譜出雛筐、胸角器、飼料轉化率測定設備、產蛋測定系統以及育種管理軟件系統等一系列育種器具設備或系統。
圣農集團建立了嚴苛的生物安全防控體系,不斷研發更敏感的新型診斷試劑盒,提高疫病防控和管理水平,持續優化養殖環境,保證種源健康。
2019年,圣農集團突破歐美企業對種源的壟斷,培育出十幾個不同遺傳資源的原種新品系,研發出國內第一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白羽肉雞配套系——“圣澤901”,實現祖代種雞的國產替代,圣農集團也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白羽肉雞育種企業。
當親眼看到“圣澤901”產出的第一批祖代種雞時,傅光明只說了一句話:“今天我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同年9月,圣農集團將“圣澤901”送往農業農村部家禽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進行性能測定。性能測定結果顯示,“圣澤901”各項主要指標均優于進口品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圣農育成白羽肉雞新品種,將徹底打破我國白羽肉雞種源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改變我國白羽肉雞種源市場的供需格局。”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文杰說。
2020年8月,圣農集團投資超過5億元,在江西省資溪縣啟動祖代種雞擴繁基地建設,新建9個祖代種雞場、1個祖代孵化場,年生產“圣澤901”父母代種雞可達2000萬套。
2021年12月,“圣澤901”通過農業農村部新品種審定,并獲得新品種證書。至此,中國結束了白羽肉雞種源全部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國人真正實現“吃雞自由”,再也不用擔心被“卡脖子”了。
2022年6月10日,圣農集團舉辦“‘圣澤901’父母代種雞雛首發儀式”。當天,首批9.6萬套國產父母代種雞雛從江西省資溪縣啟運,供應國內多家養殖企業,這也標志著圣農集團“圣澤901”從育種研發和閉環使用轉入到開辟進軍全國市場的新階段。
“圣農育種領域突圍持續在路上,我們將繼續培育出性價比最高、最適應中國市場的新配套系,精準覆蓋各類目標群體,未來有望乘‘一帶一路’東風,打入東盟和中亞國家市場。”傅光明說,圣農集團也將加快“數字圣農”建設步伐,建成投產一批智能化設施項目,“十四五”末企業白羽肉雞年產能有望增加到10億羽。
作者|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瑩 通訊員 陳志鴻;來源|法治日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白羽雞有了“中國芯”——圣農集團攻克“卡脖子”技術讓國人實現“吃雞自由”
2023-02-13用摩托羅拉芯片充當“中國芯”,騙取11億資金的陳進,下場如何
2022-03-27任正非果然一針見血!指出中國芯片兩大失誤,西方媒體:這下完了
2020-11-1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