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徐明天:搞丟中國芯片光刻機,聯想是特朗普卡中國脖子的幫兇?
點擊:  作者:徐明天    來源:老徐微記 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1-12-07 10:59:32

 

有人會說,老徐是陰謀論。

 

陰謀論不是老徐說的,是柳傳志說的。

 

2018年年5月,有人質疑聯想5G標準投票為何不投華為投高通,柳傳志對聯想員工發布公開信,他說:“這不是一個吃瓜群眾不明就里,隨風起訌的問題。這是真正有策劃、有布置、動機極為惡劣的陰謀”。呼吁聯想員工與邪惡勢力斗爭到底。

 

對聯想的聲討,就是從2018年特朗普對華貿易戰開始的。

 

美國封殺華為5G和芯片,卻爆出聯想5G標準投票不投華為投美國高通,國人憤怒。

 

聯想不是中科院的企業?不應該是聯想做中國芯片和5G嗎?華為做芯片和5G聯想為何不支持?

 

這就是司馬南揭批聯想的根源。聯想已經不是中科院控股的企業,楊元慶一個人的股份都比中科院的高,柳傳志的股份就更高。聯想是不是中國企業都很難說,27名高管中有一半以上是外國人。財務總監、技術總監都是外國人。怪不得楊元慶說技術無國界,原來人家就是無國界企業,就不是中國企業。

 

這是怎么一回事啊,中科院的國企怎么成了柳傳志等人的私企?

 

國有資產流失這個原先不準講的話題就講出來講爆了。

 

評論聯想,曾在中科院工作過的張捷先生講了很多內幕。他說,他90年代初中科大畢業后去中科院工作,他工作的部門是做光刻機的,他的母親也在中科院工作,是做光刻機的光源的。

 

這是中科院的人第一次向外披露中科院一直在研究光刻機。

 

以前說光刻機,大家可能不知道有多重要,不知道是啥玩藝。是特朗普告訴我們這東西很重要,致命的重要,制造芯片離不開它,他就拿著這個東西卡中國華為的脖子。中國買不到光刻機,設計出芯片也制造不出來。華為就沒有芯片了。

 

那么中科院的光刻機去哪里了?

 

華為設計出了芯片,中科院的聯想為什么不搞芯片?

 

這個疑問早就知道了。柳傳志說,中國企業搞芯片是找死,華為搞芯片總有后悔的那一天。

 

倪光南把事情講清楚了。80年代初他從國外回來就開始搞電腦,第一個產品是漢卡,把電腦輸入了中國語言,用漢語使用電腦,不再只用英文了,而且拼音聯想輸入法是非常重要的發明,是操作系統的雛形。推動了電腦在中國的推廣。他就是以這個漢卡入職聯想,在聯想他又搞出了主板,這是電腦的最主要部件,是核心部件,電腦卡里裝的就是這個主板,芯片等零組件就集成在主板上。有了主板就是中國電腦。聯想改制前,就是靠這兩個產品做大到年收入600多億元。

 

1988年,倪光南開始做芯片,因為電腦技術發展了,集成化程度越來越高,集成電路芯片成了核心零件,正是在這個時候,柳倪發生沖突,柳傳志認為搞芯片花錢太多,聯想搞不起,沖突導致倪光南被擠出聯想。至此,聯想不但不搞芯片了,主板也不搞了,就開始倒騰國外電腦,這就是貿工技。聯想就變成了美國電腦的銷售公司,聯想電腦還有,買來美國零組件組裝。再后來,組裝廠也搬到了美國,聯想電腦也成了美國電腦。聯想這個牌子還不能丟,因為政府采購不能采購美國品牌,還要采購聯想電腦。實際上也是換了一個中國牌子的美國電腦。

 

電腦都不做了,當然也不會做芯片了,不做芯片,光刻機何用?中科院的聯想都不做芯片,中科院做光刻機何用?

 

這應該就是中科院光刻機下馬的原因。

 

中科院在八九十年代還做光刻機,就說明一個事實,中國的光刻機、芯片和計算機技術并不落后,其實還很先進。

 

張捷說,當年中科院的電子對撞機非常先進,臺灣科學院的吳大遒院長參觀了,非常感慨。為測量數據,他們那個部門還專門制造了一臺專業計算機。中國的計算機不是很先進?

 

現在整理出來的情況是這樣:

 

1958年中國試制出第一臺計算機,新中國剛成立不到10年。

 

1972年,軍工企業長虹軍轉民,電子工業部給它兩個產品讓它選:彩電和電腦二選一。這證明中國彩電產業化的同時,電腦也產業化了。彩電進家庭很快,電腦就慢了很多。當時電腦和彩電產業化的思路是一樣的,國產化。

 

1958年中國就研制出第一塊單晶硅,比美國落后6年,先進日本2年。1972年尼克松訪華,答應中國要求引進83英寸芯片生產線,是美國最先進的芯片生產線。1975年美國才開發出4英寸的芯片生產線。當時的日本也沒有3英寸芯片生產線,韓國、臺灣和新加坡還沒有任何芯片。

 

毛澤東時代:集成電路產量,19688萬塊,1975579萬塊,是1968年的72.38倍。這個倍增是7年內時間實現的,每年增長10倍。如果算到19801684萬塊(1979年沒有統計數量)5 年又翻了3番。

 

1987年是9544萬塊,是1980年的5.67倍。

 

從這個數據看出,后來是增長年年放緩,1987年后就不統計了。因為沒有了,全部用外國芯片了。

 

那么臺灣芯片制造是個什么狀況?

 

1976年,臺灣開始研究芯片制造,派人去美國學習。1987年,中國放棄芯片制造的那一年,臺積電成立。

 

1968年中國統計芯片算起,中國的芯片確實是領先臺積電20年。那個時候沒有什么臺積電。

 

如果以光刻機來比較,中國大陸先進臺積電30年。因為大陸是從1952年起制造光刻機,時間向前推進了15年,而臺積電現在還不能制造光刻機。

 

老徐老家的一家企業八三廠在1963年就制造出了半導體,用的是鍺而不是硅,提取和制造設備也是八三廠自己制造。當時是土法上馬,可那個時候世界上的設備也沒有多少。八三廠的半導體是用在收音機上,即使到80年代,全世界的芯片也多用在計算器、電子表和電子玩具上,用在收音機上夠先進了。八三廠的集成電路還用了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

 

因此,說中國大陸的芯片領先臺積電30年不為過。

 

八三廠的半導體也不是舉全國之力。1958年八三成立時,因為工程技術人員較多,有一次去上海開會,不懂專業的廠領導就問什么是世界最尖端的技術,有人告訴他是半導體,這位領導不知道半導體這三個字怎么寫,就讓人寫在本子上,回來就對工程技術人員說,我們廠就做半導體。

 

世界啥先進,我們就做啥!八三廠就是這樣一無所有做出了半導體。

 

很多人會認為八三廠的收音機會是多么落后。如果知道1955年盛田稻夫才創立索尼生產晶體管收音機,八三廠的晶體管收音機只不過晚了10年。

 

八三廠不但提煉半導體,還研制了生產半導體的設備,現在就叫光刻機。那一套從原料到產品的完整的半導體生產系統。現在看是很土,不過先進都是從土法上馬走過來的。

 

有人還是把中國的光刻機制造理出了一個頭緒:

 

1958年,世界上第一架晶體管計算機落地,光刻工藝正式誕生。

 

1961年,中科院就牽頭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集成電路研制課題組。

 

1966年,中科院109所與上海光學儀器廠聯手協作,成功研制了中國第一臺光刻機——65型接觸式光刻機。這臺光刻機研制成功后,由上海無線電專用設備廠進行生產,并向全國推廣。注意!上海無線電設備廠不僅需要生產,還有另外一個責任,向全國推廣,因為當時不僅上海、全國范圍內都有一定的半導體產業,光刻機正是需求之一。

 

光刻機只是半導體產業的一環,而中國從50年代中后期,就開始了鍺工藝半導體設備的研制,60年代初期就自主建造了第一條1Gz鍺半導體三極管單機自動化生產線,在第一臺光刻機落地的60年代中期,中國還成功研制了35mm圓片 ,和10m線寬水平的硅平面工藝半導體設備。

 

19749月,國家計委在北京召開了一場會議《全國大規模集成電路及基礎材料攻關大會戰會議》,這場會議就和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戰斗性和先進性。在這場會議上,國家計委下達了命令,要第四機械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四機部,組織京滬地區的電子工業進行會戰,主攻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的大規模研發。


1975
12月,同樣的會議在上海召開。19771月,同樣的會議再次在貴州召開。從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到第三次會議在貴州召開,這三年之間,在四機部的組織下,中國成功研制了電子束曝光機、超純水處理系統等等一大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半導體設備,其中還包括分步式重復光刻機。

 

70年代中期,美國、日本這些國家分別研制出了多種型號的接近式光刻機,中國的分步式重復光刻機顯得有點力不從心,為了讓光刻機技術跟上,中國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需求。1978年,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開始研制JK-1半自動接近式光刻機。劃重點,研發JK-1半自動接近式光刻機是因為光刻機已經在拉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后腿了,換句話說,我們的集成電路產業很蓬勃。1981年,JK-1半自動接近式光刻機完成了第二階段工藝實驗,還進行了4K16K動態隨機貯器器件的工藝考核。

 

JK-1是中國第一代半自動光刻機,但并不是唯一一臺半自動光刻機。198210月,109廠、哈爾濱量具刃具廠、阿城繼電器廠三個廠共同研制的,KHA75-1型半自動接近式光刻機成功落地,這臺光刻機獲得了當年第一機械工業部的科技工作一等獎。相比起前面幾臺光刻機,都是機電部組織會戰和中科院齊力研究的成果,這臺KHA75-1顯得有點接地氣,因為它的研制單位是哈爾濱量具刃具廠和阿城繼電器廠,充滿了革命年代的味道。更重要的是,這臺KHA75-1是當時國內最先進的設備,在指標上已經完全對標了隔壁日本的PLA500-F型。要知道,那是八十年代,正是日本半導體產業大發展的年代。

 

KHA75-1落地僅僅三年之后,1985年,中科院45所就研制出了分步光刻機樣,超過了KHA75整整一代,性能指標直逼當時在光刻機領域如日中天的美國GCA公司生產的4800DSW光刻機。但沒有人能想到,這臺分步光刻機,不僅是中國光刻機產業的標桿,同時卻也是中國光刻機產業的絕唱。

 

這些中科院的輝煌業績,今天的中科院已經不說了。因為那是輝煌的歷史,歷史沒有傳承下來,現實非常難堪。

 

還是作個對比吧。無人可比,只能比美國。

 

1911年,中國是清宣統三年,那一年辛亥革命爆發,也是同一年,在千里之外的美國,IBM公司成立了,這個對比常被用來描繪中國當年有多落后。

 

1950年,美國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那一年中國成立了第一家晶體管廠,德國設備和技術,工廠建在北京酒仙橋,亞洲最大,就是今天京東方的前身。

 

朝鮮戰爭僅僅兩年之后,中國就開始了鍺工藝半導體設備的研制,此時世界上踏足半導體設備制造工藝的國家只有兩個,美國和中國。

 

剛建國一年的新中國,不僅在朝鮮戰爭中硬撼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還迅速補充了工業體系,甚至還在半導體這種新型產業上,追上了美國的步伐,一代人吃了五代人的苦,這句話真不是夸張。

 

站在1985年的時間回顧,中國的光刻機產業是從1952年開始的。1952年,中國成立了電子計算機科研小組,組長由當時的數學研究所所長華羅庚擔任。到六十年代,中國大陸的電子工業 ,半導體產業、光刻機產業都僅次于美國。韓國、日本、臺灣都沒能追上中國大陸的步伐。

 

1979年的時候,上海元件五廠甚至還成功仿制了8080CPU,這是英特爾公司1974年推出的最先進CPU,素以精工聞名的德國都在我們之后第二年才成功造出。這是說中國的芯片是多么厲害,也是緊跟美國之后。

 

現代的人最不可理解的,中國當時根本沒有加入世界貿易體系,單晶制備、設備制造、集成電路制造這些環節我們都是完全獨立自主的,即使是當時技術高度傲視世界的英特爾都做不到這一點,他們使用的是日本的光刻機,也就是說,當時的中國是在以一個國家的身份,去和整個西方發達國家聯盟的供應鏈賽跑。

 

以上對比,可看出中國半導體設備和產業是多么強。

 

在中國放棄芯片和光刻機的時候,臺積電還沒成立,而荷蘭ASML還僅僅只是飛利浦旗下的一家小的合資公司,全公司上上下下也就31個人,出門銷售都要頂著飛利浦的名頭,當時的ASML是多么的弱小和無助。

 

毫不可氣地說,如果中國把芯片和光刻機繼續搞下去,就沒有臺積電,也沒有ASML

 

這就是中國芯片的差距。領先臺灣20年。

 

張捷說,當時中科院人員的工資很低,他的工資不能坐地鐵和坐小巴上班,只能騎自行車每天往返30公里上下班。再后來中科院人員的工資都發不出,這才是科技人員下海辦公司掙錢的動力。

 

可這些都不能否認中國的芯片、光刻機曾經很先進。

 

有人曾經問柳傳志為什么不做芯片,他說民營企業沒有底蘊不夠豐富,沒底氣才不投芯片。

 

可問題是,聯想不是民營企業,聯想是中科院的國有企業,中科院當時的技術底蘊夠厚實。

 

我們就不得不問一句,現在聯想賺了那么多的錢,柳傳志和楊元慶的年薪上億,個人資產上百億,中科院也不缺錢了,中國的芯片、光刻機被你們丟到哪里去了?

 

說你們搞丟了中國的芯片、光刻機,你們有何辯解?

 

這是不是犯罪?

 

丟了中國的電腦、芯片、光刻機,你們還有臉拿那么多股份拿那么高年薪?

 

你們是不是要向毛主席謝罪,向中國人民道歉?

 

其實,了解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美國如何騙中國下馬了運10大飛機,如何騙走了中國汽車產業,如何騙走了中國的糧食。芯片、計算機都是被 美國騙了。不做芯片了,光刻機也就下馬了。

 

在美國的這場騙局中,聯想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從聯想5G投票不投華為投美國高通這件事,說聯想是特朗普的幫兇并不為過。

 

滴滴美國退市,再次引爆輿論。張捷也作了一期視頻,報料5年前滴滴成立,他就寫了文章,說滴滴涉及國家數據安全。他的文章就被柳家買通平臺刪除和不給刊登。

 

關于網絡安全,張捷寫了一本書《網絡霸權》,說美國通過網絡控制世界。網絡已經成為一種權力。柳家在獲取大量資產之后,已經要控制權力,并且是協同外國勢力。

 

如果不是這樣,柳家為何要刪除和屏蔽張捷的文章。滴滴強行在美國上市,也證明了張捷說的話。

 

這是看了張捷視頻的聯想。

 

作者:徐明天   來源:老徐微記微信公眾號(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