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從李嘉誠到馬云,再到柳傳志,為何一個個跌落神壇?
點擊:9727  作者:布歐大人    來源:老板那點事 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1-12-02 10:25:17

 

最近深陷輿論漩渦的柳傳志和他的聯想正遭受自創建以來最大的危機,目前來看聯想從沒有正面回應過種種質疑。

 

不過不論結果如何,聯想及柳傳志已經從神壇跌落,而這一幕似乎極其眼熟。

 

回想最近這十幾年,從李嘉誠到馬云,再到今天的柳傳志,這些曾經受到萬人膜拜,恨不得把自己當做“民族之光”的大佬們,在巔峰過后便一個個以光速跌落神壇。

 

 

被時代成就的他們,為何會如此之快被時代所拋棄?

 

-1-

純粹的商人李嘉誠

 

曾經李嘉誠的形象是一個商業傳奇,那時我們經過各種地攤書店時,總能看到名字類似“李嘉誠的成功之道”這種書籍。

 

白手起家到坐擁億萬財富,這種經歷無疑是那個時代的最受追捧的。

 

可這一切都在2015915日以后發生了變化,那天新華社旗下智庫機構“瞭望智庫”發布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批評李嘉誠旗下的長和系撤走中國資產,是“失守道義”的行為,對李嘉誠撤資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隨后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官網也關注了“別讓李嘉誠跑了”一文,并在報道中列舉了李嘉誠轉移資產到歐洲的舉動。

 

這個時候,恍然大悟的人們才發現,李嘉誠的心中,好像只有錢。

 

 

如今我們無比痛恨的所謂“公攤面積”的概念,便是李嘉誠的發明創造。曾經李嘉誠家族還只是壟斷了香港的各行各業,尤其是房地產,這造成了香港人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房價更是位居世界第一。

 

大多數香港人更是一直生活在李嘉誠的“地產霸權”和“金融霸權”之下。今天這些香港的年輕人也逐漸意識到,那讓人絕望的高房價,和絲毫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就是以李嘉誠為代表的一批超級富豪們推波助瀾造成的結果。

 

直到李嘉誠看好內地的經濟發展,于是槍口一轉,便開始在內地瘋狂囤地十幾年。

 

據公開資料顯示,李嘉誠在內地最多的時候,擁有超過50個房地產項目,分布在20多個城市。

 

其中絕大部分土地甚至是李嘉誠在80年代就買下的,其他則是在2005年左右買入,幾十年過去了,這些地產項目中,接近一半至今沒有完工,甚至其中10個項目已經開發超過10年。

 

李嘉誠為了做做樣子,通常買下地之后,就找幾臺挖掘機去松松土,然后就一直捂著這塊地擱置。

 

一直到內地經濟高速發展之后,各個城市的地價已經翻了數十倍,李家便開始瘋狂出售,以此獲利。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這樣評價過李嘉誠:“毫無疑問,李嘉誠是富可敵國的亞洲超人,但是我們卻不能從他的手下看到一個世界級的品牌,他的巨大財富來源于他壟斷了房地產和一系列的民生工程,他對經濟的發展實際上并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李嘉誠可謂是吃盡了國家幾十年來改革開放的紅利,而在我們國家開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毫不猶豫地瘋狂套現。

 

最近幾年,李嘉誠更是大肆變賣國內資產,將千億資金轉移到歐美國家,

 

盡管李嘉誠國籍依然是中國,但除此之外,已經全面接手其億萬產業的李家后代們,已經全部移民加拿大。

 

人民日報對這種行為也只說了八個字:與其挽留,不如目送。

 

 

是啊,對這種貨色,留著也是百害而無一利,不如趁早讓其滾蛋!

 

而近來李嘉誠最被人詬病的地方,則是之前香港廢青胡鬧的時候,李嘉誠一邊說著“黃臺之瓜,何堪再摘?”,一邊暗中給廢青們送水送飯,此舉也徹底讓世人看清了李嘉誠的真面目。

 

自此以后,李嘉誠徹底跌落神壇,我們在各大媒體中再也沒有看到過曾經這位亞洲首富的半點消息。

 

但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國家需要出現更多的榜樣,以此來激勵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

 

這個時候,曾經視李嘉誠為偶像的馬云,接過了這面旗幟,成為了下個十年中,最高高在上的“神”。

 

-2-

盛極而衰的杰克馬

 

2003年時,長江商學院CEO班的30多個同學,一起到香港拜訪李嘉誠,當時一起去的除了名氣不是很大的馬云之外,還有已經發家的郭廣昌、牛根生、馮侖等大佬。

 

 

這是馬云第一次見到李嘉誠這位大哥級人物,當時的馬云在一眾大佬之中還只是個小弟,但眼光刁鉆的李嘉誠獨獨送給馬云八個字:“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自此馬云便開始了自己的傳奇之路,這里不用多加贅述,和李嘉誠一樣,幾年前的地攤上,講述杰克馬成功故事的書籍多不勝數。

 

從某種意義上說,馬云的創業史,與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史密不可分。

 

1992年第一次創業成立翻譯公司到1999年創建阿里巴巴,再到2014年阿里上市,全球市值最大互聯網公司誕生。

 

馬云由此成為中國首富,回想那幾年,奧巴馬和他相談甚歡,克林頓親自給他過生日,樸槿惠半年就和他聊了三次,比利時國王和他共進午餐,英國首相卡梅倫還和他一起玩自拍.....

 

2015年,馬云和柳傳志、馮侖、史玉柱等9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在杭州西湖旁邊,共同組建湖畔大學,馬云擔任首任校長。

 

首屆學員幾乎都是傳統行業精英和互聯網新貴,其中包括美柚CEO陳方毅、快的打車陳偉星、俏江南總裁汪小菲、汽車之家CEO秦致.....

 

湖畔大學自創建開始,5年的時間就有多達一萬名學生報名,但最后也只錄取了255位學員。

 

 

而湖畔大學的導師陣容,更是星光熠熠,諸如馬云、馮侖、曾鳴、郭廣昌、史玉柱……每一個導師,都堪稱是國內商界和學界的頂級大佬。

 

在這5年當中,湖畔大學錄取的學員,已經遍布醫藥醫療、保險金融、投資、食品、日化、家居、通訊、教育、互聯網、新能源、智能制造、新科技等12個社會重要領域的企業,幾乎把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都包含在內。

 

馬云通過湖畔大學,組建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圈子,各路頂級的資源、人脈統統匯聚在這里。

 

之后馬云看著每年雙十一的成交金額翻著倍往上漲,旗下業務多點開花,還抽空和許家印聯手搞了恒大淘寶足球俱樂部。

 

其他諸如螞蟻集團、阿里體育、淘票票、菜鳥網絡等,都成為獨角獸企業。

 

20181218日,馬云更是被國家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一年后,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直到那時,馬云如果真的急流勇退,或許今天依然在神壇蹦跶。

 

但是今天的的杰克馬,已經不是26年前當街怒斥5個偷井蓋賊的熱心市民馬先生了。

 

 

宣布退休后的馬云實則開始全力推動旗下另一獨角獸企業,螞蟻金融的上市計劃。

 

一旦螞蟻金融成功上市,馬爸爸的財富將再次暴漲。

 

就在這時,馬云在2020年的外灘金融峰會上口出狂言,一語驚起千層浪!

 

當著臺下一眾金融高層的面,馬云突然開炮,斥責銀行就是當鋪,痛批中國金融沒有系統。

 

要知道支付寶的錢絕大多數都是借銀行的錢,然后通過杠桿,30億就變成了3000億。

 

現在你竟然還想這個杠桿不受限制,這就是既當運動員,還要當裁判。打著科技創新的旗號,干著壟斷的事。

 

后來馬云被四部委約談,螞蟻金融IPO被暫緩,阿里被反壟斷調查罰款182億元,湖畔大學改名并停止招生。

 

 

才過了半年時光,馬云就以光速跌落神壇。

 

可即使當初馬云沒有在外灘金融峰會上口出狂言,結局也不會有什么變化。

 

當互聯網開始失去邊界,當巨頭走向壟斷并蠶食消費者的利益,當普通人的生存空間開始被無限壓榨,當這些大佬們都開始向窮人放貸,當披著互聯網公司的外衣,毫無下限的賺取每一分錢。

 

這個結局,就已經是注定的。

 

馬云在外灘金融峰會后,幾乎消失在了公眾面前,看來這次是真的要退休了。

 

隨著當初杰克馬的密友趙薇被封殺,馬云的形象更加支離破碎。而一向舉著科技創新旗號的馬云,曾經登門拜訪氣功大師王林這檔子事,也都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的笑料。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柳傳志和馬云一起被國家授予了改革先鋒的稱號。

 

兩人更是從當初神秘的泰山會,到后來的湖畔大學,一起攜手走過多年。

 

可是大概柳傳志也想不到,自己會緊跟著馬云一起跌落神壇。

 

-3-

世界失去聯想不會怎樣

 

曾經聯想被譽為民族之光,但是現在,我們真的不知道,聯想究竟是一家中國企業?還是美國企業?抑或是國際企業?

 

聯想近來深陷輿論漩渦的導火索,則是今年的科創板“一日游”事件,這讓本就風評不佳的聯想再一次淪為大眾的笑柄。

 

 

今年國慶前夕,聯想非常低調地準備在科創板上市,不料就在10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了“終止聯想科創板上市審核”的公告。

 

要知道101號到7號是法定假期,也就是說聯想的上市申請,只用了不到一天時間,就被不留一絲顏面地終止。

 

一時間,輿論嘩然,很多不明所以的群眾還在疑惑,聯想不是高科技企業嗎?而且還是民族企業,怎么會落得這個下場?

 

于是只在一夜之后,各種聯想過往的黑料再一次充斥了整個網絡。

 

而將此次事件推向最高潮的,則是司馬南開始炮轟聯想,基本上把這些年聯想的黑料扒了個干凈,這里整理了一下,基本分為下面幾條:

 

1.給高管開出天價工資,公司竟然資不抵債

 

首任CEO柳傳志退休以后的年工資接近1億,現任CEO楊元慶的年薪竟高達1.7億,其他30個高管的工資占據了聯想年利潤的近1/3

 

可是在給高管開出天價高薪的聯想,資產負債率居然超過了90%,欠款達到了1000多億。

 

 

2.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要知道聯想最開始是中科院100%持股的國有企業,正兒八經的國企,可是現在中科院的占股還沒有現任CEO楊元慶一個人拿的的股份多。

 

這是利用了多少高明的資本手段,才能把聯想的股份,分紅和利潤流入到其他個人股東手中。

 

3.打著民族企業的旗號,卻公開否認自己是中國公司

 

聯想竟然聲稱自己是國際化的世界性企業,所以同配置的電腦,國內售價比國外貴1萬多,質量還不如國外。

 

要知道根據聯想自己公開的財報顯示,如今聯想的歐美市場一直賠錢,盈利全靠國內市場,合著就是拿中國老百姓的錢,去讓美國人用上物美價廉的好電腦?

 

4.2018年在有關5G的表決投票中,不僅沒有投票給華為,反而把票投給了高通。

 

5.一直標榜自己是科技企業,卻始終沒有重視投入技術研發。當年不僅把核心技術創始人倪光南院士擠兌走,如今賺錢了依然沒有把研發重視起來,繼續走著組裝的老路。

 

面對這些有理有據的質疑,聯想除了怒懟之外,并沒有做出任何正面回應。反而私下在不斷控評,發律師函,很多質疑聯想的視頻和文章因此被刪除下架。

 

就像我現在寫的這篇文章,也隨時有可能被和諧。

 

 

聯想這些年被吐槽的黑點實在太多了,但以前輿論風向都被傳統媒體把控,普通人發聲的機會太少,因此聯想可以輕而易舉的把一些不利于自己的言論抹除掉。

 

可是如今大時代已經變了,普通人擁有了越來越多發聲的機會,這也是李嘉誠,杰克馬,柳教父這些人一個個跌落神壇如此之快的原因。

 

而柳傳志當年被國家授予改革先鋒的稱號,被尊稱為商業教父的時候,絕不會想到他和聯想會以一種這樣的方式,被廣大國人所唾棄。

 

曾經李嘉誠搞了個長江商學院CEO班,匯集了眾多大佬。

 

后來柳教父整了個泰山會,自己擔任會長,組建自己的大佬圈子。

 

最后杰克馬辦了個湖畔大學,同樣是自己出任校長,學習前輩們的經驗,妄圖用龐大的人脈和資源開始壟斷行業。

 

這些曾經的大佬圈子秉持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準則。可是他們不明白,現在時代真的不同了。

 

這個國家的主人是每一個中國人,大佬們妄想一榮俱榮,可是等待他們的卻是一損俱損。

 

他們的是非功過,已經不需要后人去評說。在這些大佬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們的除了億萬家財,只剩下無數國人的口誅筆伐!

 

正所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有一個人,論資歷可以比肩上面這些大佬。論能力,更是得到國人的一致贊許。但是他卻沒有參與什么泰山會,也沒有去湖畔大學當導師,就連國家原本要授予他改革先鋒的稱號,也被他再三婉拒。

 

可能很多人已經猜到了,他就是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

 

-4-

不屈的斗士,真正的民族脊梁

 

華為這幾年的遭遇大家肯定都知道,畢竟以一個公司之力去對抗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最后還幾乎打成平手,這已經是不可思議的結果。

 

如今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是華為,從2015年開始,華為連續4年蟬聯中國第一大民營企業寶座。

 

2018年華為的營收達到了1082億美元,這也是我國首個營收超過千億美元的民營企業。

 

2020年的《財富》公布世界500強榜單,華為排在第49位。同時也是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一名。

 

而在今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任正非以12億美元財富位列榜單第2378位。

 

不要懷疑自己的眼睛,任正非的資產和龐大到連美國都害怕的華為相比,確實是九牛一毛。

 

 

從華為這家公司的成長史能看出來,任正非不是一個眼里只有錢的人。

 

華為這些年為了招攬人才,任正非不斷稀釋掉自己的股份,如今只剩下1.01%,其他的全由員工們持股。

 

現在華為每年薪資分紅的支出已經超過1200億元,華為員工的平均薪資達到80萬,這讓很多以財大氣粗著稱的互聯網企業也相形見絀。

 

之前由于芯片斷供,華為不得已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并且對于交割后的榮耀,華為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

 

壯士斷臂也只為保住榮耀這家中國企業!

 

可是在經歷美國技術封鎖之后,從2020年華為發布的財報當中可以看到,營收依然保持正增長。

 

 

從研發投入上來看,每年10%以上的收入用來投入到研發。

 

2019年研發費用就達到1317億人民幣。

 

 

而能稱得上最有價值的資產則是華為自己擁有的專利,多達10萬件以上!

 

 

把華為和聯想2020年的財報數據做一個簡單的對比:

 

1.華為:研發1300億,營收8800億,占比14.8%,負債率62%

 

2.聯想:研發92億,營收3531億,占比2.6%,負債率90%,擁有6張小貸牌照,金融收入占57%以上。

 

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從這個角度來講,很多國內所謂的高科技公司更像是披著科技的外衣,在做著生意。

 

不然為何單單只有華為受到了山姆大叔的全面封鎖,其他一直標榜自己是高科技企業的公司則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其實從山姆大叔一系列的制裁清單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公司是可以擔負起民族脊梁這個稱號的。

 

只有觸碰到了真正屬于發達國家壟斷的高端技術產業,才會被他們想方設法地去圍追堵截。

 

但請記住,也只有打破發達國家的高端技術壟斷,才能進一步發展經濟,從而實現民族復興。

 

而這一切只能通過自主研發,這個過程雖苦,但是卻能掌控自己的命運,不然遲早被別人扼住命運。

 

 

由此可見,那些說一家每年研發費用位居國內公司最前列,專利技術總數遙遙領先的公司是騙子的人,非蠢即壞!

 

中國目前的所謂高科技公司當中,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有幾家?

 

哪個不是用著別人研發的系統,別人授權的技術,別人生產的核心部件。

 

賺個加工錢,竟然還舔著臉說自己是民族之光。

 

如今華為依然被美國瘋狂打壓,但是孟晚舟女士已經順利回國,而77歲的任正非依然奔走在華為第一線!

 

2018年召開的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鋒”,其中就有馬云和柳傳志,但是這100名“改革先鋒”當中,沒有任正非的名字。

 

直到后來在央視播出的《面對面》專訪中,面對記者向任正非求證是否主動放棄“改革先鋒”的稱號,任正非第一次回應這是“真的”。

 

 

面對央視記者,任正非表示主動放棄“改革先鋒”這個至高無上的榮譽,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任正非覺得華為已經很復雜了,他想集中精力搞搞華為,“我覺得我的精力要放到自己內部的方面上,如果參加社會活動就要消耗精力。”

 

第二個原因則十分接地氣,任正非表示,“你叫我開會坐在這個板凳上坐兩個小時我坐不住,我溜號,不光彩。”

 

在向央視記者解釋自己放棄榮譽的原因時,任正非還舉了一個例子,“你們沒有機會到我們海外一些研究中心去看一看,這些科學家在這么細的地方還有數千項專利,在研究這些細節,所以有很多細節才能組成這個宏觀的,這些東西都是要有規劃的。我覺得我的精力要放到自己內部的方面上。”

 

要知道能在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獲得“改革先鋒”的榮譽,將會被寫進歷史!

 

但馬云,柳傳志等大佬都不能拒絕的巨大榮譽,在任正非眼里,如同過眼云煙。

 

-5-

 

之前人民日報曾針對沉迷于社區電商的國內互聯網企業發文:

 

“美國接連在芯片上制裁中國科技企業,攻克關鍵技術領域的“卡脖子”難題,成為舉國上下的關切。互聯網巨頭擁有雄厚的財力、大量的數據資源、領先的數字技術,人們期待巨頭們不僅能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更能承擔起推進科技創新的責任。這不僅是為企業發展儲蓄技術,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之所在。

 

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互聯網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我們的互聯網企業在賺夠了錢之后,能否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如果自己不能體面,那就只能幫你們體面。

 

如今國家反壟斷部門已經對阿里巴巴開出有史以來做出的最大罰款,共計182.28億元,這是一個警醒,也是一個開始。

 

而國內的互聯網大佬們,如果這樣一直下去,歷史對他們的定位,最多也只是“成功的商人”。

 

希望我們的這些所謂高科技企業,在彎腰賺取了巨額財富之后,能夠抬頭仰望一下那片未知的星辰大海!

 

21世紀的前兩個十年已經過去,在第三個十年伊始的時候,只有那些經得住考驗的斗士,真正做到了屹立不倒!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要相信沒有人可以熄滅滿天的星光。

 

愿我們國家出現更多同華為一樣的民族企業。

 

匯聚成一片片星星之火,照亮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

 

來源于奔跑的巨人 ,作者布歐大人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