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中國發動“國門利劍”行動,拒絕充當“全球最大垃圾場”,停止進口二十多種可回收廢品。中國對廢品進口的限制,令美英澳日等國的廢料回收行業受到很大的沖擊。但中國這一舉動同時也讓世界各國開始重視垃圾良性管理。
而在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后,全球最大塑料垃圾制造者——美國的塑料垃圾一直在暴增,這些塑料垃圾正對海洋和生態環境造成威脅,并通過食物鏈對整個自然界造成污染。
據國內媒體12月2日報道,日前,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的《美國在全球海洋塑料垃圾中的作用》報告顯示,雖然美國人口只占全球的4.3%,但卻是全球塑料垃圾最大來源國。
該國每年產生的塑料垃圾比所有歐盟國家加起來還要多得多,更是超過中國的兩倍。為此,該國科學家建議采取相應措施,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和生產,遏制塑料垃圾污染。然而,該建議卻遭到了美國一些機構的反對。
上述報告指出,僅在2016年一年時間,美國就制造了4200萬噸塑料垃圾,也就是說美國人均年產生塑料垃圾約130公斤。需要提到的是,研究人員表示,美國每年會有113萬至224萬噸塑料垃圾泄漏到大自然中;
另外,每年約80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美國加州蒙特雷灣水族館首席環保與科學官員瑪格麗特·斯普林直言,“美國制造的塑料垃圾數量之多實在令人震驚。”這些塑料垃圾正威脅海洋棲息地和野生動物,污染人類賴以生存的水域。
據悉,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垃圾進口國,歐美發達國家經常會把垃圾“外包”給中國處理。據不完整統計數字顯示,在1995年至2016年間,中國每年進口的垃圾從450萬噸猛增至超過4500萬噸。由于當時大量垃圾都交由中國處理,使得歐美國家不顧環境后果,瘋狂產生垃圾。
但在2018年1月1日,中國宣布開始停止進口“洋垃圾”。中國這一舉動讓出口垃圾的發達國家陷入了“垃圾危機”。這些垃圾出口國開始尋找能替代中國的辦法,很多西方國家瞄準了東南亞國家,將大量垃圾運往越南和泰國等國。
但即便如此,也不足以處理這些國家龐大的塑料垃圾量,全球不得不開始重視垃圾良性管理,2018年10月,歐洲議會通過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立法。
與歐洲相比,最大塑料垃圾產生國——美國在這方面的表現卻很差勁。多次的調查顯示,美國缺乏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基礎設施,美政府對垃圾處理問題也沒有那么上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月,有外媒發文指出,“世界應感謝中國“利劍”行動”。文中寫道,盡管中國的“利劍”行動引發全球廢品出口行業動蕩,但這迫使西方國家重新評估廢品管理方法,紛紛開發更良性的回收和基礎設施。
對于這一重大變革,中國的舉措是一種催化劑。各國開始逐漸放棄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重新關注污染和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應對方式。在這方面,“西方應該感謝中國推動世界走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環境。”
來源:南方戰略方陣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