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從反面理解布林肯這次訪華的積極意義,也就是通過恢復高層對話,控制中美關系的下滑。亟需指出的是,美國單方面發起的對華新冷戰戰略已經成形,證據就是去年10月份拜登政府發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這份戰略報告表現出四個跟老冷戰一樣的特點:一是將中國確立全球唯一的對手。如報告所描述,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既有能力又有意圖挑戰美國全球秩序的國家,此前這一角色是蘇聯。二是開始進行內外動員。內部動員的表現就是什么事都拿中國當借口,從增加軍費到增加科技投入等等,甚至連要解決債務危機,都以中國為理由,說不要讓中俄兩國看笑話。至于對外動員,表現很明顯,比如:松綁對日本的約束,鼓勵日本拋棄“專守防衛”原則;推動日韓和解;協調日、韓、澳、菲等盟友的關系,搞“亞洲小北約”;此外還推動“北約亞太化”,慫恿歐洲國家參與亞太事務。三是全方位施壓,不留空隙,包括軍事威懾。比如國防部長李尚福在6月初的香格里拉會議上,針對有關中國軍機攔截外國軍機的提問,反問“為什么這些事件都是發生在中國領空和領海附近?而不是發生在其他國家的領空和領海附近?”并奉勸“有關國家”要管好自己的軍艦和飛機。除了軍事,還有意識形態斗爭如搞民主峰會,科技競爭如半導體斷供,以及供應鏈產業鏈搞脫鉤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和中國“脫鉤”確實不現實、難以完成,如今他們將“脫鉤”改稱“避險”,在我看來,這是更精準的脫鉤,當然能否完成還不好說。第四點就很微妙了,干了這么多壞事以后,他們希望沒有嚴重的后果,要避免熱戰,因此跟蘇聯搞“緩和”,和我們建“護欄”。他們為什么追著我們,要搞國防部長對話?就是因為只想打冷戰,不想打熱戰,真打熱戰,美國的外交戰略就失敗了。要強調的是,美國單方面發起的對華新冷戰,現在是成形了;但是,中美之間的新冷戰還沒有開始。一是因為中國不應戰,二是美國的內外部動員截至目前還沒有成功過。內外動員方面,比如美國企業界仍有一部分人——如馬斯克、比爾·蓋茨——仍對中國市場很感興趣,不支持中美關系趨冷。另外,一部分西方國家也不支持美國把北約亞太化,如最近有新聞稱法國總統馬克龍反對在日本設立北約聯絡處,匈牙利、以色列、新西蘭乃至我們旁邊的韓國大概率也是不支持——因為韓國在經濟層面對中國依賴大,而安全也靠中國,畢竟朝鮮若真想搞大事,能真正制約朝鮮的恐怕就中國了。此外,絕大部分第三世界國家現在也拒絕選邊站,這態勢如今也非常明顯。
(來源:“礪劍”微信公號;原載“金燦榮教授”,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