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財長耶倫7月6日下午飛抵北京,對我國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在談及此次訪華的優先事項時,美國財政部一名高級官員表示,預計耶倫將對中國針對美國存儲芯片巨頭鎂光的銷售禁令提出反對。芯片作為技術創新的核心,一直以來都是中美科技競爭的焦點。據彭博社報道,美政府計劃強化半導體產品出口限制,對向我國出口人工智能芯片施加新的限制。此限令一旦實施我國將無法從美企業購買高端芯片。近年來,從發布芯片法案到聯合其他國家大搞芯片“四方聯盟”,中美科技戰愈演愈烈。美國再次出臺芯片限制措施,能否影響到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備受各方關注。美國以新興技術和基礎技術為重點,通過擴大制裁企業范圍、限制出口技術種類、修改出口管制認定和約束條件等方式,全線收緊以半導體等領域核心技術和產品的對華出口。在半導體領域中,人工智能(AI)芯片已經成為美國政府對華實施科技戰的關鍵領域。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正在考慮對華實施新的AI芯片出口限制。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商務部可能最快在7月采取行動,禁止AI芯片大廠英偉達(Nvidia)和其他芯片制造商,在事先未獲得商務部許可證的情況下,向中國出口A800芯片。去年8月,美國政府對英偉達A100及H100兩款頂級的AI芯片實施禁令,不得銷售給中國企業。但幾個月后,英偉達表示,將在中國市場推出規格較低的高階芯片A800,以取代A100。A800芯片在已有A100的基礎上將NVLink高速互連總線的帶寬從600GB/s降低到400GB/s,其他完全不變,這也符合美國出口管制的規定。但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新的出口限制令可能會禁止英偉達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向中國出售A800芯片。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府還考慮限制企業向中國AI公司出租云端服務。新的規定一旦實施,包括亞馬遜、微軟等在內的美國云服務提供商必須在獲得美國政府許可后,才能向中國公司提供使用了尖端人工智能芯片的云計算服務。
美為何將半導體產業作為科技戰主戰場
美國將未來5到10年視為遏制我國技術崛起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影響中美關系乃至世界百年大變局走向的關鍵期。因此,美拜登政府不惜動用一切可動用的力量,全方位打壓“中國制造2025”和“中國標準2035”。尤其是在“中升美降”的大趨勢下,更是對我國科技、經濟等領域的發展心生畏懼。高科技領域被美國視為對中國形成非對稱優勢的重要抓手,不斷推動在高科技產業生態、人才交流等領域的“脫鉤”。世界兩大經濟體——美國和中國的芯片大戰,從美國總統拜登去年8月簽署《芯片和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后,就已經全面開戰。這項法案對美本土芯片產業提供巨額補貼,并要求任何接受美方補貼的公司必須在美國本土制造芯片,禁止獲得聯邦資金的公司在中國大幅增產先進制程芯片。拜登稱這項芯片法案能夠協助美國“贏得21世紀的經濟競爭”。隨后,美國商務部在2022年10月發布了一系列芯片出口管制措施,要求未來美國企業除非獲得許可,否則不得出口先進芯片和相關制造設備到中國,這使得企業實際上無法將含有美國技術的芯片、芯片制造設備、以及軟件出售給我國。美國無論是發布芯片法案,還是成立以美、臺、日、韓為主的芯片四方聯盟,甚至對我國祭出新的四大出口管制,即管制半導體材料氧化鎵、半導體材料金剛石、用于3nm及以下芯片設計的ECAD軟件等,都反映出美國對于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管制力度持續增強。再加上前期美對華為、中芯國際等中國企業一連串禁令,美中科技戰的戰火短期內很難看到停止的跡象。不難發現,美國對華全面競爭由貿易戰、關稅戰逐漸轉移至科技領域后,半導體產業成為主要戰場。這主要是由于美國在半導體關鍵技術方面具有絕對優勢,而且我國在半導體產業還沒有完全實現自主發展,因此其對我國祭出的各類制裁動作幾乎都以半導體產業為核心。如果說傳統意義上的戰爭是長槍短炮、短兵相接,當前美對華發起的“芯片戰”就是場“一槍不放”“一炮不發”的戰爭。面對美國及其盟友的聯手圍堵,我國加速芯片自主研發的步伐。前些年,我國半導體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重要性及影響力都較小,但在政府資金和政策支持,包括減稅、資金扶持、專利保護,以及改善市場環境的努力下,中國芯片廠商奮起直追,廠商實力不斷提升,到2018年IC晶圓廠產能超越了美國,2019年超越了日本。我國計劃新建的晶圓廠數量居全球之冠,中資、外資企業在皆有新建晶圓代工或存儲器廠的計劃,整體晶圓廠產能將大幅提升。在半導體產業中,晶圓制造是其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也是實現半導體產業自主可控的重要支柱。
在技術創新方面,中芯國際作為我國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之一,積極引入國內外的先進技術和人才資源,從工藝流程和設備等多方面入手,在28nm芯片制造技術方面實現了重要的突破,打造了成熟的工藝龍頭。
目前中國芯片制造以28nm及其以上的成熟制程為主,已完全實現國產替代,主要運用在手機、平板計算機和汽車電子領域。同時,中國主要芯片廠商正朝14nm及以下制程推進。未來,中國芯片產業將繼續推動自主研發和產業升級,減少對外部的依賴,提高國家信息安全和核心競爭力。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華語智庫”,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