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戰爭計劃正在推進!
不知道有多少人意識到,中美早已進入局部“戰爭”狀態。2018年以來,中美之間爆發了貿易戰、科技戰、外交戰、輿論戰、生化戰······中美兩國,除了全面冷戰和熱戰沒打之外,其它方面早就鏖戰五六年了!
理解了中美現在的局部“戰爭”狀態,才能理解接下來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爭”布局。占豪認為,美國現在正在推進針對中國的“冷戰”和“熱戰”兩個布局。這兩個布局,其實是一幣兩面,未來如果中國被迫要戰,那就是“熱戰”;相反,如果中國不敢戰,那就是“新冷戰”。
關于美國的相關布局,我們只需要看美國干的5件事,就能看懂這一切:雖然日前結束的北約紐爾維斯峰會的中心議題并非中國,針對俄羅斯與支持烏克蘭依然是核心議題之一,但北約的公報中卻15次提及中國,而且言辭非常激烈。事實上,若非法國總統馬克龍極力反對將北約在日本設立辦事處,那么這一北約針對中國的議題也必然進入核心討論。最終,美國為了保住其它議題順利推進,以及讓北約看起來更加團結,暫時擱置了北約在日本設立辦事處的議題。然而,我們務必看到,很快美國就會繼續推進該議題成為下一次北約峰會討論的核心內容。在占豪看來,美國推動北約東進亞太的計劃絕對不會停止,接下來反而會加快,馬克龍未來能不能頂住壓力值得懷疑。7月22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就北約東進亞太消極動向發表重要談話。談話對近期北約持續介入亞太事務,挑動陣營對抗,以及前不久北約峰會再次在涉華問題上渲染緊張、制造對立表達了嚴重關切、堅決反對。

談話明確指出,北約東進亞太超越《聯合國憲章》允許的集體自衛范疇,違反《聯合國憲章》關于區域安排的規定和發展國際間友好關系的宗旨,給地區乃至全球安全帶來破壞因素。談話把北約東進嘴臉都寫了出來,并且表明了中方的態度,即不歡迎“北約亞太化”,亞太地區也不需要“亞太版北約”。最后,談話明確指出注意到了近期北約和日本的互動,希望日本汲取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做破壞地區國家間相互信任、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事。不要小看大使館發言人的這個談話,這可是把美北約的企圖、亞太國家的總體態度、対日本的警告等都寫清楚了。如果接下來美北約與日本如果繼續推進,就不要怪中國采取反制。
答案很簡單,美國已經沒有勇氣直接單挑中國,但美國的戰略是必須“打敗”中國,所以他需要把北約盟友拉上,利用盟友的力量一起打壓中國。在美國政府看來,只有借上盟友的力量,才能確保美國的全球霸權,維護美國的霸權利益。
所以,我們要明白,美國把北約拉到東亞,核心目的就是要依托于此與中國打“冷戰”,乃至打“熱戰”。“新冷戰”的系統性風險在哪里?就在于歐盟等國家是否跟隨美國一起到亞太打壓中國。
所以,如果北約東進亞太成功,那不但“冷戰”會打,“熱戰”沖突也會發生。甚至,在北約徹底進入東亞之前,代理人戰爭就有可能開打,譬如朝鮮半島的軍事沖突風險正在快速增加。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出美國的端倪?無論是美國當下在任的政要,還是日前來訪的前政要基辛格,他們都在重復一句話:“中美沖突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他們一直試圖說服中國,讓中國認為中美之間隨時可能爆發沖突,并且只有和美國保持“良好”溝通,才能避免沖突的發生。美國所謂“良好”溝通,就是美國要求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所以,最近美國政府對華的政策的核心詞匯就是“溝通”,以求“穩定”中美關系。7月23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播出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最新專訪,布林肯在專訪中再次表態稱,美國正在“努力穩定對華關系”,確保不讓競爭演變為沖突,因為這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與此同時,他仍宣稱“將繼續說和做對方不喜歡的事情”,考驗在于雙方能夠保持溝通并努力解決分歧。布林肯的意思就是說,美國在努力與中國溝通,然后一邊“打罵”中國一邊尋求與中國的溝通,然后還要中國按照美國溝通的意思維護中美關系的所謂“穩定”。很顯然,美國是在用一種“恐嚇”的方式求和。對于美國的“恐嚇”式“求和”,我們務必要清楚,他的目的不是真的讓中美關系重回正軌,而是要穩住中國,為他針對中國的“戰爭”布局做準備,未來好打中國一個措手不及??梢院敛豢鋸埖卣f,我們希望美國重新將中美關系拉回正軌的愿望,在未來可以預期的時間里都不會實現。美國一邊拉北約進入東亞,一邊“忽悠”中國溝通以保持“穩定”,但同時美國卻在加速武裝臺灣。為什么加速武裝臺灣?美國的目的就是,有朝一日復制“烏克蘭模式”,推動中國陷入戰爭泥潭。
美國的企圖是,一邊將北約拉到東亞,一邊軍事武裝臺灣,未來將北約與美日澳韓組成東方北約整合在一起,然后全力對付中國。當美國實現了北約進入東亞,把日本、韓國、澳大利亞都納入其中后,美國會認為自己有了軍事聯盟依托,他就會挑起臺海軍事沖突。
為了到時候能如期引發臺海沖突,他就必須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加速武裝臺灣當局,使得臺灣當局在未來某個時候有信心與大陸解放軍一戰。我們不要忘了,美國從2014年開始,一直武裝了烏克蘭八年,才在2022年引爆了戰爭。針對臺海,美國正在如法炮制。美國商務部公布的貿易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我國出口美國的商品總金額達1686億美元,美國對華出口更是僅有620億美元,我國對美出口同比下降樂24%,中國也不再是美國的最大進口來源國。美國大幅減少對華商品進口,這不得不讓人想起美國的“脫鉤斷鏈”。美國雖然嘴上改變了說法,但實際行動卻依然在推動“脫鉤斷鏈”,貿易上正在尋求削弱對中國商品的依賴。雖然,中國一些商品通過墨西哥等國轉運到了美國,但我們應該看到2023年1到4月中國對墨西哥的出口總值僅254.35億美元,同比僅增長了9.2%,對比缺口中國對美出口下降較為明顯。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美國行動上是在加速降低對中國的輸美商品依賴。如果這一趨勢持續,我們就得考慮美國是正在準備什么了!我們要認識到,美國在中國的薄弱環節——芯片領域正在加速推動西方國家與中國的“脫鉤斷鏈”。就在最近,先是荷蘭的ASML公司準備停止對出口中國光刻機的售后服務,接著就是日本從7月23日起針對尖端半導體制造設備出口的限制正式生效,很明顯這是按照美國的意思針對中國。美國的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在為對華戰爭做準備!對此,我們務必要做好準備!從時間上看,美國正在加速準備,后續時間并不是很多,大概可能還會有三四年的時間窗口,甚至還可能提前!
對我們來說,沒有退路,必須一舉沖破其惡毒圍堵打壓!
(來源:“占豪”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