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2月2日至3日,“中國式現代化視野中的毛澤東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韶山舉辦,本次研討會也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第30次年會、第十六屆全國“毛澤東論壇”。來自中共中央黨校、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美國伊利諾伊衛斯理大學、美國奧本大學、美國德克薩斯里奧格蘭德河谷大學、日本筑波大學、英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希臘伯羅奔尼撒大學、埃及??诉~特文化產業集團等高校和科研機構,中共一大紀念館、楊開慧紀念館、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湖南省黨史陳列館等革命紀念場館,以及《人民日報》《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國黨政干部論壇》《毛澤東研究》等媒體的150多位學者、代表,圍繞研討會主題展開深入研討?,F將會議論點摘編如下,以饗讀者。
李捷
民族的理論代表著民族所能達到的時代高度,民族理論的思維能力與思維方式決定民族能否擁有未來、擁有輝煌。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科學思維方法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維有機結合起來,使后者得到極大的提升,真正地跳出了書齋、課堂,實現了中華民族思維方式大眾化、普及化,使之轉化為了當代中國人想問題、辦事情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使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思想統一、目標統一、行動統一。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倡導實事求是思維,克服教條化思維;倡導辯證思維,克服形而上學思維;倡導系統思維,克服碎片化思維;倡導歷史思維,克服短視思維、平面化思維;倡導發展轉化思維,克服僵化思維。事實證明,習近平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的世界觀、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繼承毛澤東倡導的思維方式,推動了中華民族思維能力新的飛躍提升。
唐洲雁
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深厚的歷史底蘊成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邏輯起點。毛澤東是推動中華傳統文化近代轉型和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重要貢獻者。毛澤東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態度主要表現為認真學習傳統文化、正確看待傳統文化、科學運用傳統文化三個方面。第一,毛澤東從小學習古文、詩詞等中國傳統文化,推動其正確思想認知和知識體系構建,逐漸選擇出符合中國歷史、中華文化的中國革命和建設道路。第二,毛澤東秉持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始終充滿文化自信,反復強調不能割斷歷史,尊重歷史文化遺產,號召全黨歷史發展地、辯證統一地對待傳統文化。第三,毛澤東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其蘊藏的中國精神、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將優秀傳統文化運用到革命斗爭、黨的自身建設、新文化的塑造、價值觀的宣傳等幾個領域。取法毛澤東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態度和方法,總結和梳理其中蘊含的思想方法論,繼承中華優秀文化遺產,對于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方法論意義。
楊明偉
研究“毛澤東對強國目標的思考”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確定的強國目標。中國共產黨人對強國目標的思考、設想和實踐探索,由來已久。僅從新中國成立以后的視角看,毛澤東對設定強國目標和如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思考和探索,以下幾個方面特別值得關注:新中國成立之初確立強國目標,把“富強”寫入《共同綱領》;強調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領導核心力量;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標,把追求共同富強作為強國目標導向;提倡塑造社會主義強國可親可愛、生動活潑的良好形象。這些思考和探索在今天我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新征程上,具有重要的思想啟發、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張國祚
探討中國式現代化視野中的毛澤東意義非凡,毛澤東是中國式現代化偉大的開辟者。二十大報告中明確表達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突出特點,分別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及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毛澤東對這五大特點均有貢獻,一是毛澤東強調世界上萬事萬物中,人是最寶貴的。中國人口眾多,中國式現代化是全人類現代化的一部分,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對全人類的現代化將是巨大貢獻。二是現代化需要實現共同富裕。毛澤東之心就是人民之心,新中國成立之后,他所做的一切改革,目的都是實現共同富裕。三是兩個文明相協調是毛澤東的追求。毛澤東時代的黨的作風深得廣大人民群眾擁護愛戴,人民為了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的精神狀態令人鼓舞,這種精神狀態和物質文明相協調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大優勢。從長遠來看,一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不僅僅是物質問題,我們必須具備強大先進的精神狀態,毛澤東無疑是非常具有文化自信的。四是新中國成立之后,毛澤東關于生態文明的問題有過許多重要論述,包括植樹造林等,都有據可查。五是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設立的五個發展目標中,第三個就是和平。此外,中國式現代化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其最大優勢在于黨的領導,這也是毛澤東確立的。
劉建武
以“毛澤東對跳出歷史周期率‘第一個答案’的探索與啟示”為題,指出毛澤東在延安窯洞里給出的如何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一個答案”不是偶然的,是同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實踐和不懈奮斗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毛澤東長期思考和不斷探索的必然結果,具有深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第一個答案”是一個內涵豐富的體系,從發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堅持“兩個務必”和實現自我凈化等方面,深刻揭示了跳出歷史周期率的內在要求和基本思路,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避免“興勃亡忽”、永葆長治久安的正確道路。“第一個答案”從根本上改變了周期率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黨的執政規律的認識,對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重大影響和深刻啟示。
薛廣洲
以“從毛澤東時代的現代化理解新時代的中國式現代化”為題,從現代中國的不同發展時代,對于中國發展現代化的不同提法,以及對其內涵的不同闡釋這三個方面來加以理解。第一個方面是毛澤東時代對于現代化的提出。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現代化的概念,并且指出新中國和新社會是我們現代化的基礎。同時,將現代化涵蓋到科學技術、農業、工業、科技和國防等領域。第二方面是毛澤東時代關于現代化內涵的理解。綜合起來看,毛澤東對中國現代化的認識和理解,除了在技術層面不斷提高農業、工業、科技和國防等建設的高效,而且始終將生產力和經濟建設技術層面的高效建立在為社會的和諧、幸福和平等的基礎之上,建立在社會主義走向共產主義歷史進程的發展之中。這些思想觀點在進入改革開放后,一直影響、指導著中國現代化目標的實踐進程、戰略部署。第三個方面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對現代化的不斷深化。第一,擺脫了單純追趕式的以西方現代化模式為標準的現代化發展道路;第二,擺脫了單純以GDP發展為目標的發展要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宣告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本國特色。這與毛澤東當年關于現代化的基本理念體現出思想上的傳承??傊?,毛澤東時代關于現代化內涵的闡釋對于我們理解今天的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具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
Thomas D·Lutze(羅其韜)
以毛澤東與美利堅的“暴風驟雨”為主題,用“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群眾運動”—2020年喬治•費落伊德示威運動為例,分析了毛澤東1963年和1968年支持非裔美國人斗爭聲明的現代意義,認為毛澤東不但把對黑人的壓迫看作是制度性的,而且找到了持續壓迫黑人的種族主義根源——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毛澤東的這些思想不僅指導和激勵了美國反對黑人壓迫的運動,而且也指導和激勵了整個亞非拉國家反對種族主義和帝國主義統治的運動。
來源:湘大毛研中心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