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24年中央1號文件發布,文件名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筆者根據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以下簡稱“千萬工程”)的調查,以及全國各地的鄉村振興實踐,做個人化解讀。
一、目標與方法
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有機目標。“千萬工程”則是浙江持續堅持20年的時間經驗,是鄉村振興的方法路徑。目標和方法之間,有一定的辯證關系,我們需要仔細辨析。
一是防止用方法替代目標。
典型示范是我們黨抓工作的重要方法,通過典型示范,總結普遍性的工作方法,從而實現以點帶面。但我們的調研發現,很多地方在進行鄉村振興示范時,存在目標替代的做法,人為拔高示范點標準,過度包裝和總結其經驗,這是違背“千萬工程”的基本經驗的。
不少地方在推行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似乎都有了路徑依賴,希望通過某個具有顯示度的示范點來體現自己的工作成績。因此,往往是抓了若干個點,卻忘記了全面。有些示范點,從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開始,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都不知道投入了多少錢,示范了多少年,結果還是沒有示范效果,連隔壁村都沒有示范帶動起來。這種以點代面的工作方法,我們要警惕。
千萬要警惕,別把“千萬工程”學習成造點的工程。
二是防止用特殊代替一般。
文件也特別強調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關鍵是,地方特點和類別怎么操作呢?我們認為,最好的劃分標準是城鄉關系。無論是鄉村振興,還是千萬工程,都是在特定的城鄉關系中開展的。
浙江“千萬工程”的發生背景是,當地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大多數農村地區也被納入了城市帶。城鎮化工業化造成了村莊環境污染等問題,地方政府也有一定的資金和資源條件率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通過千萬工程來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是有合理性的。
現如今,大多數中西部地區的城鄉關系,其實和浙江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說浙江農村屬于城市,那么,普通中西部地區的城市屬于農村。換言之,“以城帶鄉、以工補農”在很多中西部地區是很難實施的。
從我們的調查看,很多中西部地區去浙江學習,都重視學習具體的經驗模式,如某個示范點的鄉村建設、鄉村發展和鄉村運營的經驗,最后發現,其實沒有辦法學。他們往往是滿懷期待而去,滿懷失望而歸。
其中的原因是,浙江不少明星村,幾乎都有意識地總結了一套經驗模式,這些模式的特點都是無比高大上,用特殊代替一般,這些浙江的示范點在浙江內部都難以通融,何況是到浙江之外的地區?
因此,在廣大中西部地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重要的是學習方法,而不是具體模式。這些方法,無非是結合地方的資源條件和區位特征,制定符合地方實際的鄉村振興方法,千萬別拔高,要立足長遠,久久為功。
二、糧食安全和鄉村產業發展
1號文件專門用一章來講糧食安全問題。從我們的調查來看,自上而下都很重視糧食安全,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證糧食安全。但在實踐中,有些基層反應突出的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一是農地非農化和非糧化治理過程中的一刀切問題。
農地非農化和非糧化治理,關系到糧食安全的基礎要素——土地,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從實踐看,非農化和非糧化的土地,有極其復雜的制度和歷史原因。
在工業化水平比較高的地區,土地不僅是農業生產資料,更是工業發展和城鎮化發展的基礎,地方政府有沖動把土地非農化。其結果是,好地蓋房子去了,差地甚至不適合耕種的土地,反而成了基本農田。在工工業化水平比較低的地區,在增減掛鉤等政策誘導下,也有強烈沖動通過增加耕地指標,通過交易獲取財政收入,客觀上也導致了一些耕地質量不高,甚至因此而影響了生態。
在過去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地方政府的農村工作的重心是農民增收,想方設法鼓勵和引導農民多元化農業生產,鼓勵種植經濟作物,甚至默許農民在農地上發展養殖業等附加值更高的產業。在一些地區,地方政府通過“逼民致富”,的確發展了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產業,造福了農民。但客觀上,發達的農業特色產業,往往也意味著土地的非糧化問題。
因此,一刀切的問題實質是,將糧食安全作為一個唯一且壓倒一切的政治壓力,傳導給了基層政府。這迫使基層政府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出現了折騰群眾、不切實際的做法。
早期的“千萬工程”的可貴經驗其實是切合農村實際,以群眾利益為導向的。比如,村莊整治會充分考慮到群眾出行需要,該修路修路,該架橋架橋。但當前在嚴苛土地管制下,基層根本就不可能根據實際來更加高效地運用土地,到處都是紅線,基層基本上沒有“有力有效”推行鄉村振興的空間了。
二是農業經營模式問題。
近些年來農業經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一方面,農業生產力發生了巨變,農業機械化和其他農技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另一方面,農業生產關系也發生了巨變,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提高,農業經營主體也多元化,種田大戶所占比例越來越高。
在長三角等工業化水平比較高的地方,本地小農幾乎都不種田了,轉而依靠種田大戶。地方政府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糧食生產指標,也有意通過補貼、鼓勵土地流轉等方式,引入種田大戶。這就出現了一個極其詭異的結果,種田大戶似乎是為政府種田,農業經營者并沒有種什么的自由,完全聽命于政府,其農業生產效率其實非常低。
而在一些糧食主產區,地方政府不僅沒有多少補貼,且很多種田大戶還要想方設法多種地,如通過社會化服務的方式,將小農排斥在外,小農種地越來越難。但麻煩的是,農村還有相當數量的需要以農為生的農民,他們一旦沒有充分就業,就很可能對種田大戶產生意見。客觀上,去年一些地區出現的“搶大戶”現象,是一個警示。
1號文件專門強調小農經營為主,這符合中國相當一段時間內的農業經營現實。某種意義上,小農指的是沒辦法脫離土地的最弱勢的農民,保障他們的勞作權,不僅是一個農業問題,還是一個政治問題。當前,各地已經在試點土地二輪延包?政策,這不僅涉及到糧食安全,更涉及到今后相當一段時期的農村穩定,需要慎之又慎。
三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問題。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5年銜接期已經過去了三年,在一些地區,脫貧監測仍然是基層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也給基層造成了極大困擾。其核心問題是,脫貧監測的系統極其不接地氣,但凡群眾上學、就醫等,就要填表,給基層干部和群眾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造成了一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比如,某些地區的主管部門人為規定脫貧戶的有一定比例的收入增長率,而2023年又是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農民增收(包括脫貧戶增收)壓力極大的時候,這給扶貧干部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很多基層干部調侃,不少地方基層干部的收入都下調了,結果貧困監測戶的收入卻有了較大比例的增長,說出去都是笑話。
1號文件提出了要讓脫貧監測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銜接,我們認為,要盡早并軌,低保政策有較為完善的執行系統,用低保制度代替脫貧監測就行了。并且,服務于脫貧攻堅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制度,也要盡快優化,給派駐單位減壓,也給基層黨組織有更大的自主空間。
三、鄉村建設與鄉村治理
“千萬工程”本質上是一個鄉村建設經驗,具體而言是以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為切入點的不斷升級迭代的經驗。當前,各地在推行鄉村振興工作中,也主要是從人居環境治理切入的。從我們的調研來看,有幾個方面需要重視。
一是人居環境治理是最有顯示度的工作,但未必是農民最迫切需要的工作。
這意味著,地方政府的工作和農民需求之間,其實是不匹配的。在不少地方,人居環境治理出現了政府在動、群眾在看的現象。比如,在廁所革命過程中,很多地方的按指標推進,時間緊、任務重,且好高騖遠,工程質量完全無法保障,最后出現了浪費。
哪怕是在浙江地區,有些地方的農村污水管網仍然是沒辦法保證質量的,根本就沒有基礎設施,也沒有足夠的運營經費來有效處理污水。基層干部群眾反映,這種無法正常使用的污水處理管網,還不如以前的農戶分散處理來得環保。
很多地方在人居環境治理過程中,急于求成,出現了越俎代庖,增加基層負擔的現象。現如今,人居環境治理成了很多中西部地區鄉村兩級的財政負擔,有些村莊因此欠下了村級債務,有些鄉鎮因此陷入保運轉的困境。這兩年基層“三保”的壓力比較大,有基層領導反映,其中的一個壓力源就是人居環境治理。
我們認為,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要量力而行,也要適應群眾的訴求,完全沒必要好高騖遠。群眾有需要,政府需要回應;群眾沒有需要,就要緩一緩,不要替群眾著急。有些地方為了人居環境治理,要求群眾不養豬,要把雞鴨圈養起來,這都讓人哭笑不得。鄉村建設一方面要把農村建得像農村,有土豬土雞吃,但另一方面又不讓農民養,這是為了干啥呢?
二是鄉村治理要重提群眾路線和村民自治。
這些年,黨組織領導的自治、德治和法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新體系已經建立起來了,但悖論是,鄉村治理體系是健全了,但鄉村治理能力卻下降了。現如今,不少地方哪怕是讓群眾來開個會,都要給群眾發錢。基層干部天天忙得要死,卻見不了群眾,群眾的訴求也沒辦法有效回應。農村的這種治理狀況,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了。
如果不動員群眾,或者是依靠利益俘獲來假動員群眾,鄉村治理就不可能有力量。應該清楚的是,加強農村黨組織的建設與群眾動員之間,是一體兩面。如果黨組織不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越是加強黨組織建設,就越是可能把黨員和黨組織封閉起來,成了一個利益集團。基層干部真把自己當成干部,并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不以自治為準則,則德治和法治也是無從談起的。近年來,各地經常出現基層干部“好心辦壞事”的情況,比如,在移風易俗過程中侵害群眾權益。其中的原因,無非是基層干部已經無法通過村民自治的辦法,依靠村規民約來治理村莊了。鄉村治理過程越來越依賴于上級的政策,越來越依賴于行政措施,群眾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等,越來越不起效果了。
當群眾內部沒有共識,而黨組織又不和群眾在一起時,鄉村治理只會越來越臃腫,越來越沒有效率。
(作者系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來源:“國仁鄉村發展中心”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