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魏程琳:?公建民營?特困供養金被第三方賺走了!
點擊:2922  作者:魏程琳    來源:“新鄉土”微信公眾號  發布時間:2024-03-03 09:00:47

 

1.jpg 

 

公建民營?特困供養金被第三方賺走了

——農村公辦養老院改革的第三方困境

魏程琳

一、農村養老院公建民營的改革潮流


新公共管理學派主張政府作為掌舵人而非劃槳人,推動政府從提供服務轉向第三方購買服務,縣域養老領域的公建民營由此出現。地方政府推動農村養老服務市場化的主要目的有三:

一是有利于政府減少開支。市場主體具有自主降本增能的追求,而公辦養老機構因政府托底而無降本或增收動力,因此推行公建民營模式;

二是有利于降低政府在養老意外事故上的風險責任。養老領域最大的風險是老人意外死亡、管理人員虐待老人被曝光,民營機構運營養老院有利于政府脫責;

三是有利于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通常認為民營機構具有顯著的專業優勢,能夠提升養老服務的標準和質量;

四是盤活養老院資源,提升養老院自營能力。

中部地區L鎮養老院2020年8月由公辦公營轉為公辦民營。承接L鎮養老院公建民營項目的第三方機構某康養公司,主營康養結合的養老業務,已在該市多個縣承接公建民營的養老服務、助餐、居家養老上門服務以及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據該機構主管反映,鄉鎮養老院院民特別難管理,主要體現為:一是溝通困難,五保戶的主體是單身漢群體,他們掙錢、社交的動力不足,長期被社會邊緣化,性格總體上顯得偏執;二是愛上訪,經常向市民熱線、信訪辦投訴;三是提各種各樣的要求,例如要喝酒、要吃大油大葷的重口味食物;四是經常搞破壞,例如晚上將活動室的空調打開就走,幾個人哄一個失智人員把網線剪斷;五是院民之間經常打架,消耗太多管理精力;六是面對不好溝通的院民,只能哄著,不能打罵,否則院民就會說:“你冤枉我,我死給你看”。該公司派到養老院的經理是一個30多歲的小伙子,三個月后,頭發都白了,可見管理難度之大。

二、鄉村養老院公建民營為何沒成功?


民辦養老機構的核心目標是營利,與政府特困供養項目的兜底保障目標有沖突。綜合鄉鎮主管部門和院民的反映,L鎮養老院的公建民營改革并不成功。

一是克扣老人基本生活費,老年人生活質量不升反降。按照規定,無論公辦還是民營,都需要將1040元的基本生活費主要用于老年人的膳食營養,而民營機構的該項支出不足50%。院民反映民辦機構接手之后,生活質量下降,這是他們上訪、搞破壞的主要原因。2021年,該鎮某位領導帶隊突擊檢查并核算養老院的各項開支后,發現民營機構在老年人膳食營養上的投入不足基本生活費的50%,午餐和晚餐只有一葷兩素,遂令養老機構整改,要求食譜由院民代表共同制定,食譜改為兩葷兩素、兩天提供一次水果。

二是護理人員經常替換且人員不足,老人照料護理質量并未提升。民營機構按照1:7的比例,在該養老院配備10名工作人員,實際上定點工作的人員只有7人,另有2人是公司人員在此掛名,并不來此工作,還有1個院長是來回跑幾個點的工作。7個工作人員中有2-3人需要值夜班。據院民反映,護理人員經常被公司調來調去,新來的工作人員專業能力不夠(沒有護工證),與院民不熟悉,工作質量難以保障。“護理員來了一撥又一撥,干兩個月就走了”。無論是傳統的公辦鄉鎮養老院,還是民辦機構,每月3000元左右的工資根本無法聘請到專業護工。民營機構雇傭的工作人員并非專業人員,打破了民辦養老機構“專業化”的想象。

三是增加運營成本,過度使用公共資源。考慮到民辦養老機構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因此推動公建民營。然而,民營機構的目標是營利,一切能夠節約的地方都盡量不投資或少投資。公建養老院轉為民營之后,不但不收取場地租金和利潤分成,還要投入經費維持養老院基礎設施運轉和民營組織運轉,前者體現為場所設施維護費(定額補貼8000元/年),后者體現為工作人員工資補貼(補貼工作人員五險一金,大約為1200元/人/月)。鄉鎮從民營機構接手養老院后,發現諸多基礎設施年久失修,“民營機構連把掃帚都不舍得買”。

四是老年人生活狀態并未好轉。民辦養老機構在特困集中供養上,基本上延續了傳統公辦養老院模式,主要為老人提供吃住穿用等物質服務,任何額外的活動或項目開展都會增加其成本。因此,除非政府給予專項活動經費,公建民營機構無動力改善老年人生活狀態,老人吃完飯之后就是干坐著,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社會交往需求和集體生活訴求得不到回應。鄉鎮分管領導在約談民營機構負責人時,要求其組織院民開展文化活動,每天不低于兩次。

五是政府責任并未減少。“甩包袱”是基層政府支持縣域養老院公建民營的重要原因之一。鄉鎮養老院的傳統原因模式是縣政府將特困供養人員資金定期打到鄉鎮財政所賬戶,各鄉鎮按照院民人數配備1000元/人/年的公共運轉經費。各鄉鎮對轄區內特困供養人員負責政治責任,不得出現特困供養人員生活無保障、意外死亡等現象,更不能出現養老院工作人員虐待老人的事件。但是鄉鎮財力不足的情形下,多數鄉鎮并未向鄉鎮養老院支付應付的運轉經費,甚至有的鄉鎮還截留或挪用原本屬于養老院的特困供養資金。在加大特困供養資金管理、失范追責的背景下,基層政府更愿意將養老事務轉交給民營機構。事與愿違,地方政府將養老院運營管理權轉移出去,但在安全生產上的政治責任仍然是屬地的和專業部門的,出了事情首先問責鄉鎮,其次追責民政部門。鄉鎮干部反映,“養老院公建民營之后,我們的責任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我對管理人員不熟悉,信息不對稱,更加不放心了。我不管有多忙,每個月至少來養老院看一次。”

政府提供的特困供養是一項道義性很強的工作,不是用來賺錢的行業。不少院民反映,政府把他們“賣給”第三方,特困供養金被第三方賺走了,他們表示很氣憤。有個院民代表說,經營L鎮敬老院的第三方機構三年賺了100萬。院方管理粗暴、飯菜質量差、服務質量差、院民正常訴求得不到回應等原因,院民與民營機構形成對抗性關系,院民上訪、打市民熱線、拍視頻發到網上等現象頻發?;谝陨显颍摽h政府在試行三年公建民營之后,決定收回公建養老院經營權。

筆者在上海、河南等多地調查同樣發現,鄉村公辦敬老院實行公建民營未必都能成功。公建民營只是縣域養老院運營的一種模式,不是縣域公辦養老院的必然改革方向。在積極推進縣域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有必要打破第三方機構的專業神話,構建多層次、可比較、有競爭又互補的養老服務體系。

(作者系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來源:昆侖策網,轉編自“新鄉土”)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