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一、不是美國想和全世界逆行,都是主人的任務罷了
最近我在觀網的社媒賬號上刷到一條新聞,說是聯合國大會可能于5月10日就一項決議草案,即“承認巴勒斯坦有資格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進行投票表決。
報道稱,該決議草案實際上是一項全球調查,看看有多少國家支持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的正式會員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要過兩道大關:一是得到聯合國大會的支持,二是獲得安理會的批準。
而所謂的“安理會批準”,簡單點說,就是五常里頭不能有國家對相關草案投反對票,否則,就算之前巴勒斯坦入聯的程序走得再怎么順利,到頭來也一樣于事無補。
我在這里之所以要特意提這么一嘴,是因為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美國才在安理會上否決了巴勒斯坦的入聯申請。中俄法都投了贊同票,英國投了棄權票,美國是五常之中唯一投反對票的,這也是安理會15張投票之中唯一的反對票。
報道援引一群不具名的外交官的說法稱,聯合國大會由193個會員國組成。因為全球廣大民眾對此次巴以沖突的普遍看法,所以聯大最后很有可能會支持巴勒斯坦的入聯申請。
消息一出,我們的老熟人,以色列常駐聯合國代表埃爾丹坐不住了。和往常一樣,他再一次站出來公開炮轟聯合國,而且這回直接就把火力覆蓋范圍擴大到整個聯大了。更絕的是,埃爾丹這回對聯大開群嘲還把我們親愛的阿美老師給拉出來當了擋箭牌。
埃爾丹說,聯大決議草案承認巴勒斯坦有資格成為聯合國的正式會員國,此舉違反了《聯合國憲章》的創始宗旨,給予了巴勒斯坦事實上的國家地位和權利。“如果相關決議獲得批準,那么我預計美國將根據美國法律,完全停止為聯合國及其相關機構提供資金。”
說實話,我在看到埃爾丹說的這番話時,整個人是很迷惑的:美國是否停止向聯合國及其相關機構提供資金支持,關你們以色列的猶太復國實體政府什么事?犯得著你埃爾丹擱這兒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嗎?
帶著這樣的迷惑,我又去網上用英文關鍵詞查詢了一下相關說法的出處,結果確實讓我給找到了,以媒《以色列時報》上就有,而且《以色列媒體》在它們的報道標題中就把這樁新聞的核心要點給展示出來了:
《以色列特使表示,如果巴勒斯坦的建國申請得到(聯大)承認,那么美國就必須削減供給聯合國的資金》(Israeli envoy says US must cut United Nations funding if Palestinian statehood endorsed)
相比我們國內媒體轉載回來的譯文,《以色列時報》這篇原文的味道甚至還要更沖。除了埃爾丹PUA美國的那番話之外,《以色列時報》還在它們的報道中援引了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言人內特·埃文斯(Nate Evans)的說法:
“我們美方仍然認為,直接談判才是巴勒斯坦人實現建國夙愿應走的正道。美方清楚該決議,并重申美方在對尚未解決的問題情況下,給予某些實體特定利益的任何努力的擔憂,因為我們尚未確定,巴勒斯坦的入聯申請是否符合《憲章》的有關標準。”
埃文斯這番話的后半段是我換了好幾個翻譯軟件之后才翻出來的,他的英語原話說得特別美式八股,最后把我都給繞進去了。我嘗試著捋了一下思路,這才意識到,大概就連埃文斯自己也知道了,美國在這件事情上給以色列背書其實是不對,但是礙于大環境他又不能把話說得太透。你要給以色列背書總得有個由頭吧?可實在編不出來怎么辦呢?那就只好和你玩文字游戲了唄。
不用管這個道理正不正確,反正只要把你繞暈了,那么就不會有人去在意相關言論背后的邏輯是否合理了。
二、沒有什么超級大國,只有超級小國和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附庸
我不知道大家都是如何看待埃爾丹說的這番話的,反正我的話,我是幾乎第一時間就想起了那個貫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中國中學生的歷史課考點——半殖民地。
所謂“半殖民地”,這個概念是相對于完全的殖民地而言的。按照百科上給出的解釋,一個典型的半殖民地國家,它雖然在形式上看似擁有自己的政府,但實際上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均受制于人,特別是受到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半殖民地是獨立國家向完全殖民地演變的中間形式和過渡狀態
按照我們過去的理論,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化的原因,而半封建化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礎,所以我們的歷史課本上通常會把“半殖民地半封建”這倆概念串起來用。
“半封建”這個概念最早是由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來的,而“半殖民地”這個說法則是由列寧最早使用的,最早用“半殖民地”這個概念來剖析我國在20世紀10年代的社會狀態的也是列寧。
再后來,在前人的基礎上,教員進一步完善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這兩個概念的理論基礎。教員是第一個把“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結合起來的理論家,1938年3月,在延安抗大學一次演講中,教員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理論的角度出發,對于當時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中國革命的任務等問題進行了初步系統的闡述。
他說:“我們研究中國的結果,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有些人說:‘中國是封建的社會’,這是不對的。照他們的結論,目前革命任務只反封建,這種錯誤,顯然用不著證明……他們不懂得中國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的社會,于是乎,就忽略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質和任務……我們懂得了中國社會還有半殖民地的性質,那么就要反帝。”
再后來,教員又在《新民主主義論》一文中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概念做出了更為科學且準確的定義:
“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在一方面促使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使中國發生了資本主義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變成了一個半封建的社會;但在另一方面,它們又殘酷地統治了中國,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殖民地的中國。”
這也是后來我們一代又一代中國學生在背誦初中歷史考點時都會接觸到的、關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一概念的基本闡述。
如果大家覺得我這么說聽起來還是費勁的,那我這里還有更簡單的版本,它沒有教員的那么科學準確,但是在大意上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以經濟為X軸,政治為Y軸,經濟上高度封閉就是封建國家,政治上完全受制于人的就是殖民地社會。經濟上不完全封閉就是半封建國家,政治上不完全受制于人的就是半殖民地社會。
過去我們將自我封閉、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稱之為“小農經濟”,要是按照這個定義的話,我覺得我們現在也可以將美國的這套經濟模式稱之為“小工經濟”:有工業,而且工業也相對發達,但是這種發達主要體現在以軍工為代表的極少數領域。
從整體上講,特別是相對中國這種全方位的發達工業國而言,美國工業產出的大多數工業品在世界上都沒什么競爭力,只能、也只敢躲在窩里橫。而且因為害怕同先進工業國的競爭,美國還要想方設法構筑“高墻小院”,不讓競爭對手進來他的本國市場。
而在政治上呢?美國自詡為超級大國,可以在任何政治話題上自行其道、自以為是,完全不用顧忌其他人的感受——唯獨以色列不行。一旦涉及以色列問題,特別是巴以問題,美國在內政外交上的軟弱底色就暴露出來了。
三、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無論驢象兩黨誰坐莊,美國政府都是沒膽子在巴以問題上作出“完全符合美國的利益,但卻不符合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實體的利益”的決定的——這種情況自以色列這個國家建國以來就沒有發生過,沒有這樣的先例。
在過去幾十年來,美國在所有涉及以色列的議題上,無一例外,全都保持了和特拉維夫一致的步調,在現代政治領域,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觀,而且是絕無僅有的奇觀。
甚至于就連我們經常調侃的日韓兩國,都不至于說在涉以問題上和美國這樣亦步亦趨的。聯大曾就巴以問題舉行過無數次投票表決,從始至終都只有美國是無條件和以色列站在一起的。
說句心里話,要是我在聯大現場,我都想和美國代表直接來一句:
“你們那只表決的手要是被人給綁架了,就給我們點點頭吧,要不眨眨眼也行,這樣我們就知道你們是有難言之隱的了。我們都知道你們不是什么好人,但是當壞人還當得這么身不由己,說實話我都有點忍不住同情你們了。”
經濟上違背市場規律,搞再工業化、搞貿易保護主義、建關稅墻,建“高墻小院”,不讓華為和比亞迪進去參與充分競爭;政治上不敢在巴以問題上聆聽廣大美國人民的心聲,只能硬著頭皮在安理會這種場合將為以色列無條件背書進行到底。
經濟上半封閉,政治上受制于以色列,這樣的美國不就是活生生的當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樣本嗎?縱觀美以這對共軛父子,我沒看到什么超級大國和中東小霸,我只看到了一個超級小國,以及被它用狗繩和鞭子給規馴得服服帖帖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附庸罷了。
誰說一個發達的工業國家就不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我看我們的這個固有印象得改改了。時代變了,舊有的理論也得跟著更新。這可是咱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還是要對理論更新的工作多上點心才行。
在認清楚當代美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本質之后,再回過頭來看看埃爾丹說的那番話,我心中的迷惑總是算是解開了:我說怎么你一個小小的以色列駐聯合國官員,也敢代表人家堂堂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開腔、教人家做事呢。敢情你埃爾丹壓根就沒拿自己當外人,你是把美國當成你們以色列的半殖民地了。半殖民地嘛,總是要看宗主國的眼色辦事的。宗主國說話做事什么時候要過問半殖民地的意見了?
“你不需要有自己的意志,我的意志就是你的意志。我想什么你就跟著想,我說什么你就跟著說,我做什么你就跟著做。”
或許,在埃爾丹這些以色列官員的眼中,美國就是以色列的影子。誰會在舉手投足的時候過問影子的意見?你會在走路之前問自己的影子是該先邁左腳還是右腳嗎?不會,對吧?那不就得了。那我這個中國的吃瓜群眾為什么還要對埃爾丹的言論感到迷惑呢?這不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嗎?
我突然想起了在以色列駐美大使館門前自焚抗議的美軍士兵布什內爾。1942年,經歷了皖南事變的葉挺在“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集中營中受盡了各種苦刑,仍然堅貞不屈,面對著內外反動勢力的迫害,他寫下了一首題為《囚歌》的現代詩。在今天這期內容的最后,我想引用一下這首詩歌,既是作為結尾,也是緬懷布什內爾的贊歌,同時還是送給以埃文斯為代表的那群美國政府官員的寄語: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著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著,
那一天——
地下的火沖騰,
把這活棺材和我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
來源:孤煙暮蟬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