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中國食用油70%被外企控制:有人卻呼吁外資進場
點擊:  作者:辣椒小仙女    來源:文安君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4-07-11 10:12:02

 

1.一個食品安全事件,輿論媒體故意把焦點,不知道怎么回事,終于演變成:

 

一部分人只盯著外企,堅定認為國企清白無暇。

 

一部分人只盯著國企,堅定認為外企清白無暇。

 

然后這兩撥人互相看不上眼,開始互撕。

 

腦子有坑吧?

 

都是注冊運營在中國的企業,其生產產品最終消費地,是餐桌。這才是重點。

 

在最終調查結論出來之前,目前這些企業都有用這些罐裝車混裝的油的嫌疑,所以都別洗地。

 

事關食品安全,管它國企、私企、外企,都應當一視同仁。

 

 

 

既然新京報發現了礦油車運食用油,其實,它也很容易查到這些礦油車都運食用油去了哪里(網友已經輕松查出來了),

 

但是他們卻引而不發,只把火力對準那個并不是運輸車雇主的賣家中儲糧(它賣油的)。

 

這里,確實讓大家懷疑其動機與原因。

 

2.曝光,調查,絕對是好事。

 

我希望中國的“調查記者”們追蹤到底,

 

別在講國企中儲糧的時候正義凜然,談到包含外資企業和其他買家的時候,卻就遮遮掩掩一字不提。

 

畢竟,這混拉工業油和食用油的油罐車,是買家負責的。

 

有人查到了新京報拍到的車牌號冀E5476W的罐車的行車軌跡,5.21運了煤制油,5.24運了食用油,5.27又回去運煤制油,

 

這輛罐車,半年來運過植物油、煤制油、食用油、飼料、化肥,還到過金龍魚工廠和武漢益海嘉里(都是金龍魚)……

 

金龍魚的母公司,為華僑郭鶴年和他的侄子郭孔豐共同投資的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屬于嘉里集團旗下,是地地道道的外資企業。

 

1987年嘉里集團及下屬嘉里糧油為開拓中國內地糧油市場,郭孔豐被派往中國內地和當時的中糧集團合資,在深圳設立南海油脂工業(赤灣)有限公司。1988年南海油脂開始建設,金龍魚品牌于1991年誕生。

 

1991年郭孔豐聯合印尼棕櫚油大王吳笙福成立豐益國際集團,也就是金龍魚母公司。郭鶴年將金龍魚統一納入郭氏家族產業,成為嘉里集團及下屬嘉里糧油的一部分。

 

2000年在吳笙福支持下,豐益國際集團和世界著名糧油巨頭美國ADM集團成立益海集團。2006年豐益國際在新加坡上市。2006年年底,郭孔豐的豐益國際以27億美元的價格從叔叔郭鶴年的手里買下了嘉里糧油,重新將金龍魚收入囊中。2007年叔侄二人的嘉里集團和益海集團共同投資整合成為益海嘉里集團。

 

21世紀初,中國剛剛加入WTO,降低了大豆的進口關稅。

 

ADM集團(豐益國際合資方,占股24.9%)為首的國際四大糧商借機絞殺中國的大豆產業。

 

先是2002年底美國農業部調低大豆庫存報告推動美國大豆期貨飆漲。中國一批大豆加工企業組團到美國搶購大豆。

 

但幾個月后美國農業部更新大豆庫存報告,期貨市場暴跌,原先買在高位上的國內大豆加工企業蒙受巨虧,不少企業倒閉破產。

 

這時候益海集團趁機出動,幾乎是趁火打劫般以低價大肆并購國內中小型榨油廠,在幾十個國內城市廣建糧油生產基地……

 

2003~2005年的短短兩三年期間,通過兼并、重組、收購等手段,益海馬不停蹄地收購了國內10多家中型榨油廠,此輪收購之后,益海相繼在煙臺、秦皇島、周口、福州、武漢、泉州、昌吉等二三線城市建立了糧油生產基地。

 

到了2007年,益海集團已經擁有750多萬噸的大豆、花生、棉籽、菜籽的加工能力,年可生產各類大豆油200多萬噸、花生油16多萬噸、菜籽油20多萬噸、棕櫚油60多萬噸。

 

美國ADM與新加坡豐益國際共同控制的益海嘉里,在國內食用油市場已經占有60%-70%的份額,金龍魚、胡姬花、鯉魚等食用油品牌同屬益海嘉里所有。

 

在合并的當年,就有媒體稱益海嘉里掌握了國內油脂價格的控制權,成為中國食用油寡頭。

 

2007年,在跨國糧商的操控下,國內食用油價格猛漲,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為此拋出20萬噸食用油平抑油價,卻未見效果。

 

2010年初,金龍魚等主要品牌食用油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輪漲價潮,售價幾乎上漲了10%左右。

 

3.控制市場,這事非常眼熟,已經在全世界很多國家發生了好幾次,

 

所以,我更加支持對這件事一查到底,從企業到媒體,把中間所有的魑魅魍魎都抓出來曬一曬。

 

畢竟這次新聞一出,就有大量數字生命帶節奏,在呼吁“私有化”、“外資進場”。

 

明明外資多年前就控制中國食用油70%了,你還在呼吁“外資進場”?

 

你要不要這么搞笑?

 

而我們的媒體,似乎眼里只有“國企中儲糧”,沒有其他企業。

 

這手段,這場面,也是非常熟悉的。

 

然而,這波把攻擊火力集中在中儲糧上的策劃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中儲糧是出售散裝油,被其他下游企業購買,承運企業是受后者的雇傭去前者處拉貨。

 

在合同不作另行規定的情況下,對貨物的保管義務在裝貨完成后就連帶貨物損毀、滅失的風險轉移給買方和承運方了。

 

也就是說,確保食用植物油運輸符合專用容器運輸國標的義務方,是油罐車運輸企業和購買油品的企業。

 

而消費者最關心的食用油在運輸過程中混入煤制油并進入消費市場,這一整個環節都不可能、也不應該在原始出售方的把控中。

 

中儲糧最多承擔對運輸車隊資質審查不嚴、沒有及時向工商管理部門報告的次要責任。

 

4.真正需要被追責的,是運輸方和分包銷售方,它們不僅違反了食用油運輸的國標(甚至國標起草方之一就是涉事企業),而且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刑事犯罪。

 

在新京報的初始報道就出現頭重腳輕,只聚焦油品源頭,沒有對產生污染的運輸、分裝、銷售渠道分配足夠調查精力的時候,這次輿論事件就走向了一個奇怪的方向。

 

不少媒體拿著«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規范»的國標對中儲糧大談特談,指責其沒有遵守運輸要求,全然沒有考慮到這是一份規范買方和運輸方的技術標準,與作為賣方的中儲糧可以說并沒有太直接的關系。

 

 

 

而且有趣的是,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主張什么。

 

權利與義務是一體兩面的,如果中儲糧作為初始賣方有義務遵守冗長的食用油運輸國標,那就意味著賣方有權對任何運輸自己出售油品的企業,以及購買油品的企業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的監測和控制,哪怕運輸環節并不是由賣方負責。

 

甚至在分裝銷售企業出售的油品出現問題后,中儲糧作為初始賣方都可以對涉事企業的運輸生產全過程進行調查,畢竟輿論莫名其妙給了它主責。

 

如此一來,一個縱向的國企壟斷行業就出現了。

 

這時候,主張追責對著國資大打出手的人腦子里“國進民退”“一個大貨司機的艱難人生”就要開始自動播放了。

 

跪在沙漠里呼喚沙塵暴,害怕利維坦又召喚利維坦,這種行為藝術是真的沒玩夠。

 

作者:辣椒小仙女;來源: 文安君微信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