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人們都在議論一個重大新聞,即國家將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西部、從中心城市向戰略腹地有序轉移。
對此,有多種觀點和認識傳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觀點有兩個。
一個認為,國家之所以這么干,原因很簡單,就是沿海地區的人工成本、能源和地價費用等很高,導致企業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而現在中西部的交通已經很發達了,產品的運輸不是問題,產業轉移到中西部之后,除了能帶動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之外,還會推動中國其它地區的發展。
這個觀點和認識不全面。
首先,東部地區城市人工成本和地價高不假,但到東部打工的大部分都是來自西部地區的人員,這些人員隨產業轉移回西部后,人工工資成本不僅不可能降低,而還會增加繼續重新安置等費用,使人工成本不降反增;
其次,正是中西部地區的交通、通訊、能源等建設的不斷便利和發達,縮短了中西部和東部地區的地理差距和時空距離,且隨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推進及能源管網建設的不斷交匯和完善,東西部地區油氣、電力、煤炭等能源費用將持平;
再者,即使是西部地區目前各項生產成本低,但當發展到一定時期后,各項成本依然會走高,這是必然趨勢和結果。難道到時再進行搬遷,何況,往哪搬,再搬回東部,進行惡性循環搬遷?要知道,搬遷一次成本費用有多高?不僅給企業和產業造成損失,還會使企業及產業失去市場和技術改造機會等。
可見,由于生產成本問題而導致東部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觀點和認識不全面、不成立。
另一個觀點認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向中東部腹地轉移是為戰爭做準備,是為了防止這些企業和產業在戰爭中被摧毀。
這個觀點和認識就更低級和奇葩了。
試問,在上有太空衛星、下有遠程洲際導彈和戰略轟炸機的現代戰爭條件下,不管其國土面積有多大,還有所謂的戰略后方和腹地可言嗎?一旦開戰,處處是戰場、地地是前線、城城是目標。如果在東部沿邊沿海地區的企業和產業被摧毀,那建在西部地區的企業和產業也能被摧毀。
要說有特殊性,有的只是戰略縱深加大和防御機會增多。
再說,如果一個核大國在戰爭中東部沿邊沿海企業和產業都被摧毀,那還不動用核武器發動核戰反擊,否則那還叫啥核大國,其核武器有和沒有有啥區別?
當然,一旦核戰打起來,無論東部地區還是中西部地區,所有企業和產業都不復存在,都要在戰爭中被摧毀。
可見,新興戰略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也不是純粹的戰爭原因,以防止在戰爭中被摧毀。
那么,提出新興戰略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根本目的和原因究竟是啥?
根本目的和原因就是為了加快新興戰略產業技術裝備的本土化代替和升級。
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之初,由于美西方帝國主義及其猶太資本霸權勢力不時對我們進行軍事入侵、武力威脅和經濟破壞,而新中國國家防衛能力又較弱,為了安全和保密起見,老一輩領導人高瞻遠矚、放眼全球,把事關國家安全、國防軍工、長遠發展的戰略產業布局在中西部地區,這就是著名的“三線建設”工程。盡管改革開放后,許多三線建設項目被搬遷、下馬,甚至破壞和損毀,但現在支撐我們國家安全、科技和軍事戰略發展的航空航天、能源重化工、裝備制造、采掘冶煉加工行業等,都是當時三線建設的成果遺存。
歷史和現實都在證明,將軍工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布局在遠離人群聚集的邊遠地區是完全正確和有遠見卓識的戰略之舉。俄烏戰爭已經有力證明,將軍工企業搬遷或建設在人群聚集的大都市,戰時必然使其所在城市成為重點打擊目標,這直接威脅到那里居民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盡管上次將三線建設項目往東部地區或大都市搬遷是改革開放的需要,但無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浪費,企業和產業被破壞不說,單純人員安置費就大得驚人。這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譬如,呂梁山里三線建設時期建設有個軍工企業前進機器廠,它主要生產防空高射機槍,其技術水平在當時屬于世界先進行列,曾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抗美援越和歷次邊境自衛反擊戰戰場生產制造先進武器彈藥,為取得戰爭勝利做出過巨大貢獻。
從山里搬遷到城市后,生產廠房、生產設備等,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廠里員工安置房。說直接點就是,所謂的搬遷,就是把企業廢棄,將企業員工從山里遷回城里安置。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這大概是當時知情回城效應的蔓延所致。
可見,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企業和產業跨區域大搬遷很難實施,因為搬遷成本太高,要么就是故意搞折騰!
這次國家提出的東部地區新興戰略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盡管和上次大搬遷不竟相同,但異曲同工,會付出較大的轉移成本。
那么究竟為啥要搬遷轉移呢?
我們知道,改開后在東部戰區建設起來的企業項目技術核心,幾乎都是依賴和裝備的美西方國家的電子信息傳輸技術和操作控制系統,特別是微電子和通訊領域的企業和產業更是這樣。
黎巴嫩的傳呼機、對講機、智能產品的爆炸事件發生,間接提醒和警示我們,原來附著美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電子技術的產品設備會被人為遠程操控爆炸。所以,加快電子技術及其相關產品裝備的國產化替代是必然要求。
然而,對美西方帝國主義國家電子技術及其產品裝備四十多年的依賴、使用和深耕,使其幾乎遍布各企業各行業各領域,不是一下子就能更替和取代了的,如果達到完全更替和取代,無異于重新換裝一套新設備、另外建設一個新企業。
但是,在新企業建設期間,舊企業還不能關閉和停產,而東部地區已沒有多少多余的項目建設用地空間,反觀中西部地區,則有較大的項目建設用地空間,所以,將新企業建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是迫不得已的無奈選擇,也是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客觀需要!
當然,本次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企業、產業和技術等,主要是國有性質的,民營企業及其產業和技術是否轉移,主要看民營企業主的意愿,國家不好直接干預和推動。但愿國有企業、產業和技術在轉移過程中能達到完整保留和升級換代的目的,不要像上一次那樣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王常勝,2024年10月21日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轉編自 “常言勝道”發布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王常勝:戰略新興產業向中西部轉移是裝備技術本土化替代和升級的需要
2024-10-23?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