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共有三種人:損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損人的人,可以損己而利人的人。我的母親就是這后一種人。”
01
—
1978年,為了向即將到來的新中國成立30周年大慶獻禮,北京電影制片廠拍攝了長達三個多小時的巨片《大河奔流》,謝鐵驪執導,張瑞芳主演。
《大河奔流》講述的是黃河岸邊一位母親的故事。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母親河與母親,形成了一種復調與共振,很好地揭示了故事主題。
《大河奔流》反映的時間跨度,從1938年到1958年,長達20年,涉及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土改、合作化運動等重大事件,是一部年代劇、史詩劇。
用今天的話說,這部電影可謂明星云集。張瑞芳、王心剛、葛存壯、張金玲、李秀明……均為一時之選。
在籌拍階段,《大河奔流》就引起各方矚目,豫劇大師常香玉主動請纓,希望能夠出演女主角李麥(因為故事的發生地就是河南),趙丹也希望能扮演周總理。
遺憾的是,他們都未能如愿。
然而,《大河奔流》可謂生不逢時。上映不久,就遭到一些人的指責和抨擊,很快銷聲匿跡,成了一部被遺忘的電影。
為什么呢?
因為就在拍攝完成并且上映的1978年,中國歷史發生了重大轉向,影片因此顯得不合時宜了。
比如,在影片中做為負面形象“農村搞自發”的那些人,不久就以新時期英雄,乃至殉道者的形象出現在歷史舞臺上。
從文化及歷史的角度看,《大河奔流》仍然采取了“人民革命推翻三座大山”、“民族革命趕走帝國主義”、“革命是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等敘事框架。
而這個時候,伴隨著政治局勢的變化,“傳統VS現代”的敘事框架即將成為新主流,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已蓄勢待發。
不過,幾十年后,拂去歷史塵埃,重看《大河奔流》,我仍然被感動,甚至震撼。
是的,這是中國人民的歷史,是母親和母親河的歷史,我們就是這樣一路走來的。
影片中有一些細節意味深長。
比如,剛剛參加革命的李麥,讓新四軍宣傳隊員宋敏(李秀明 飾)把“斗爭”兩個字寫在手上,宋敏寫好后,李麥說:“這不像兩把鑰匙嗎?”
秦隊長(王心剛 飾)插話道:“對!一把要打開我們身上的枷鎖,一把要打開新中國的大門。”
再比如,剛剛獲得解放并參加革命的李麥,要連夜從許昌步行到洛陽傳送情報。
已經參加新四軍的兒子天亮(劉衍利 飾)送她到村口,聽說天亮帶的一本書上有毛主席像,李麥堅持要看。她把手中的竹竿做成了火把,看到了自己心中的救星,流下了熱淚,然后就舉著熊熊燃燒的火把,踏上了漫漫征程。
當年,這一細節被人指責為“公式化”。今天再看,卻發現無比準確地表達了渴望解放的人民,在暗夜中尋求力量和指路明燈的心情。
還有一些情節,在當年并不罕見,今天的人們卻已經很難理解。
解放后,做為抗戰時期參加革命的老干部,李麥擔任了縣婦聯主任,是脫產干部。
她到青島探望已經是海軍軍官的兒子天亮,意外發現國家正在南糧北調,要向黃泛區發救濟糧。這令她徹夜難眠,回來后就向組織申請回鐵牛村當一個不脫產的干部,和鄉親們一起興修水利,改良土壤,改變落后面貌。
村里的落后分子趁機造謠說,她是犯了錯誤被下放勞動的。李麥則緩緩地說,“他們不明白,共產黨人不為做官,而要為革命。”
李麥是一個革命者,也是一位母親。
《大河奔流》的可貴之處在于,將李麥做為母親的一面也塑造得真切感人。
1938年,蔣介石炸開鄭州花園口大堤后,洪水泛濫,災民流離失所,李麥和自己的女兒嫦娥失散了。
十幾年后,流落到青海,解放后在西寧毛毯廠當了女工的嫦娥(宋曉英 飾),終于回到鐵牛村尋找母親。
在相見的那一刻,李麥嘴唇顫抖著說,“黃泛區認錯人的事很多,認錯了多不好。我的女兒我有記號,我要先看一看。”女兒于是跪下,讓她看看自己脖子上的胎記,李麥把女兒抱在懷里痛哭失聲……
應該說,張瑞芳的表演極為出色,她真的進入了角色,把一位母親在這一關鍵時刻的焦慮、擔心、期盼、大悲大喜的情緒……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大河奔流》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的絕唱!
從此之后,中國電影就轉向傷痕、文化反思……直至學步好萊塢,轉向商業大片了。
02
—
讀了一點社會主義國家電影史,發現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現象:都曾以濃墨重彩的方式,表現“母親參加革命”這一主題。
1906年,高爾基創作了長篇小說《母親》。
在這部根據真人真事創作的小說中,母親尼洛夫娜像千百萬受壓迫的俄國婦女一樣,被繁重的勞動和丈夫的毆打折磨成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的人。
但是,為了營救因為領導工人運動而入獄的兒子,尼洛夫娜走上了革命道路,并逐漸成長為一名堅定、積極、勇敢的革命者。在被沙皇密探逮捕時,她莊嚴宣稱:“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撲不滅的。”
十月革命勝利后,《母親》被多次拍成同名電影。影響比較大有被譽為“電影藝術之父”的普多夫金在1926年執導的默片,以及馬爾克·頓斯柯伊在1956年執導的有聲片。
在我們的近鄰朝鮮,1969年拍攝了電影《血海》。
影片表現一位普通朝鮮母親在反抗日本殖民者壓迫的過程中,逐漸覺醒、成長的曲折歷程。
這部由金日成將軍親自編劇的作品,已經成為和《賣花姑娘》具有相同地位的朝鮮革命文藝經典,朝鮮最有名的歌劇團,就以“血海”命名。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電影工作者也創作了很多以母親為主角的電影。
1956年,凌子風執導了電影《母親》,張瑞芳、金焰主演。
影片講述一位母親,在丈夫因勞累過度工傷死亡,兒子被捕后毅然參加革命的故事。與尼洛夫娜不同的是,母親最終迎來了解放。
1962年上映的電影《槐樹莊》,1965年上映的《苦菜花》,都同樣真切感人地講述了“母親參加革命”的故事。
……
這樣的作品還有很多,不一一例舉了。
03
—
回首二十世紀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我們會發現,愛和恨,同樣都是革命動力。
階級仇,民族恨,會把許多人引上革命道路;
對祖國、對人民、對親人的愛,同樣會把許多人引上革命道路。
《白毛女》中的喜兒、《紅色娘子軍》中的吳瓊花……等等,都是“女兒”。女兒們走上革命道路,主要是因為恨——喜兒被黃世仁侮辱、瓊花被南霸天迫害;
在以“母親”命名的影片中,在《苦菜花》《大河奔流》中,母親們走上革命道路,主要是因為愛——她們愛自己的女兒、愛自己的兒子、愛自己的故鄉……
為了保護自己所愛的,母親們拿起了“斗爭”這把打開解放大門的鑰匙,甚至直接拿起了武器!
無論在任何文化背景中,母親都是慈愛的象征。
做為中國革命最主要的領袖,毛主席從不諱言母親對自己的影響。
他給好友鄒蘊真寫信說:“世界上共有三種人:損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損人的人,可以損己而利人的人。我的母親就是這后一種人。”
母親的溫厚謙和與慈愛,深深地影響了毛澤東一生,并通過他,塑造了整個中國革命的精神氣質。
雷鋒生前,最喜歡的一首歌,這樣唱道,“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
也許我們可以說,在本質上,革命是一種愛!
既然如此,就再沒有什么形象,能夠比母親更能體現革命的這一本質。無論是在革命中還是在家庭中,母親都是付出最多,索取最少,“損己而利人”的人。
在1956年凌子風版的《母親》中,女兒和母親在解放區重逢,她又驚又喜,緊緊地抱住母親,流著眼淚說,“我真不知道,人沒有母親該怎么活……”
這句話,讓我落了淚。
(謹以此文,致敬天下所有的母親,也緬懷我在2022年的今天溘然長逝的母親!)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