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據國家統計局2021年5月發布的相關數據,我國60歲以上人口為2.6402億,占人口18.70%;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億,占人口13.50%。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數量”的不斷擴大、老齡化“程度”的持續加深,如何讓養老合乎社會人群的預期,走好每個人都繞不開的“生命最后一公里”,這是人人必過的“人生關”、邁過的“生命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得有與之相適應、相配套的“養老體系”以及一系列與之配套的敬老、助老、養老的政策措施。中國特色就在于:只要執政黨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國式養老”也就一切自不在話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中央,越發堅持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落腳點。特別是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14次提到“養老”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國國情、民情的養老統籌安排。諸如:“基本養老保險”問題、養老“服務業標準化”問題、加強養老“公益性基礎性服務業供給”問題、“推進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問題、“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問題……真是不可謂不細致、不周全、不具體!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即“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題中之意就包括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尊老、敬老、養老的優秀傳統文化。一旦把馬克思主義與之密切結合起來,必將會趟出一條嶄新的、與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相適應的普惠型、服務型、互助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養老體系。
筆者作為民主黨派九三學社成員,曾經多次到過多地對諸多類型的養老院、相關單位進行過專題社會調研。其中印象較深的是重慶在尊老、敬老、養老方面,總體做得不錯。比如,重慶有個民營企業“宏善集團”旗下的“宏善康享苑頤養中心”的養老院,其硬件、軟件蠻好。我前幾年曾對該院出現的一時困境、尷尬以及好經驗、好作法在《人民政協報》作過專門介紹。該院現有護理人員七十多名、醫生三十多名;目前視住院者個人不同身體狀況實行不同住院價位,從每月三千多元到七八千元(一對一護理)不等;政府相關部門按照一定住院率給予補助(其他同等類型養老院皆然);該院多次受到國家、市級民政(人社)、衛健部門的表彰。特別是袁家軍同志甫任重慶市委書記,便專程到該院視察調研,并給予了充分肯定,顯示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養老問題的專注。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養老體系,既要順其尊重人們居家養老的意愿,也要創造養兒防老的條件,更要不斷摸索、創新和發展政府主導、社會化參與的醫養、康養、社區與家庭相結合的多種養老新業態、新功能、新模式、新辦法。同時,必須講究法律規范、健全完善管理及綜合監管制度等等系列保障措施,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養老體系,一方面要顧及到我國各地各民族各個時期經濟、社會、文化與生活習俗等等發展的不充分、不平衡,而不可能在養老環節上實行“一刀切”;另一方面又要創造條件滿足我國老齡人口不斷增加而出現的各種“剛需”。這些,本身就十分考驗各地各級各部門相關領導者的智慧與水平了!
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養老體系,筆者從務實主義角度出發,不認為、不認可、也不要求國家對全社會的養老“大包大攬,全面買單”。但是有一點“共性”: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養老”,應當以“事業”待之。從任何一個角度講,都不能一塌刮子不分青紅皂白地提出養老“產業化”、“市場化”!
須知,動輒把“養老”歸納于“產業化、市場化”,這樣一推六二五的話,絕不是解決養老環節中所有棘手問題、難題的靈丹妙藥!反倒更可能刺激出一些“不法資本”渾水摸魚:類似“這里插幾根蔥苗,那里割一大片韭菜”那種忽悠人民群眾的“坑老、啃老、害老”的詐騙勾當,給執政黨“挖坑”,讓人民政府“背鍋、背書”的鬼把戲,把“養老”這個原本好端端的“經”,念歪到十萬八千里!
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之所以提出要把中國特色現代化的“養老”當成“社會事業”來做,就是為了既絕對避免出現“老無所養”那種“最后一公里”走得十分凄涼有辱人倫的局面,又不至于出現超越現實而一味“均貧富”那種絕對平均主義。
好在,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已經找到用“一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的辦法來解決如何共同富裕的路子,其中自然包括“養老事業”是重要的實質內容之一。
一旦把“養老”當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來做,必然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君不見,現實純事業性質“養老院”,各地皆“僧多粥少,一床難求”;推向“產業化、市場化”的“養老院”,一般百姓拱手捧出全月養老金也跨不進“高門檻”……因此,慎提養老“產業化”“市場化”,有助于讓黨和政府在養老政策制定、經費投入、技術培訓、社會管理等等方方面面,都要讓國家“二次分配”、“三次分配”來“扛大頭”才是!
作者:徐宗儔,副研究員,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現九三學社中央“弘揚愛國奮斗精神 建功立業新時代宣講團”成員,九三學社重慶市委“思想建設與理論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原貴州省政協委員、安順市政協常委、九三學社安順市委副主委、安順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