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辯證認識和把握國內外大勢,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
民主準則和“政治正確”的內涵正發生急劇變化。本輪民粹主義充斥著反智主義、本土主義和激進民族主義,其核心特征就是企圖通過民粹動員來瓦解由精英階層主導的意識形態體系。
從法律角度看,隨著案件相關細節的陸續披露,對孟晚舟有利的條件越來越多。如果法庭真的堅持“自主性”的話,孟晚舟最終被引渡至美國的可能性已越來越小。
我們也要高度重視國內外敵對勢力的和平演變圖謀,在國際上高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旗幟,結成最廣泛的國際反霸統一戰線,堅持和發展“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
中國能否邁過美國霸權這個“坎”,將面臨美國新政府不一樣的打法,拜登必定會從戰略上進行新的調整和布局,依托美國聯盟體系四處出擊、進行群毆,可能更加難以對付。
西方的偏見和傲慢確實一直存在,西方對中國的了解雖然確實有待加強,但是我們并沒有權利要求西方了解中國。很多西方人民對了解中國欲望不大。
客觀講,我們不僅應對西方集團國家丟掉幻想,同時也應從戰略上做好各種準備。我國與西方集團國家之間的關系用兩個字來形容是很準確的,那就是“博弈”!
我們不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只要在這個杠桿的另一頭加上“創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砝碼”,與世界大多數國家建立合作共贏的緊密關系,形成強大的“反美統一戰線”。
美軍兩個航母戰斗群巡游南海,撤走之后又是三艘宙斯盾級戰艦到南海示威。中國與美國隔得天遠地遠,中國也從沒有招惹美國什么,美國如此挑釁中國,明擺著是要扼殺中國!
當地時間12月20日夜晚,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綠區”的美國大使館遭到數枚火箭彈的襲擊。這一次,不同往常那種毫無精準度的火箭彈,而是呼嘯著,直奔美國大使館而來。
說到底,“擔當”很重要,重點在于有沒有人肯擔當,誰來擔當,需要擔當的人是不是在那占著茅坑不拉屎,如果是,那就換個能擔當的人。
我們有時候需要感謝對手,就如偉人感謝蔣介石一樣,感謝對手讓我們保持清醒,告別幻想,讓我們回到正確的道路,回歸正確的路線,對手的瘋狂只能讓我們更成熟。
在百年變局背景下,世界并不安定,以大欺小以強凌弱各個國家爭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仍是世界主流行為。因而,盟友體系在地球上客觀存在著很大需求!
特朗普激活“對外國干涉美國選舉實施制裁”行政令。中國人卻要小心!特朗普煞費苦心,就是為了連任總統或維持共和黨掌權的顏面嗎?要冷靜分析、冷眼觀察、高度警覺。
民進黨當局正積極迎合特朗普團隊對華施壓政策,能買到的武器盡量買,能提升臺美關系的事也會不遺余力地去做,包括蓬佩奧或特朗普閃電式訪臺,民進黨當局大概率會同意。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我們要堅定“四個自信”,總結和宣揚中國的治國方略,制造對美國的“影響力”,并加強與美國共產黨的聯系,爭取美國早日加入社會主義陣營。
越是形勢嚴峻,越是黑云壓城,越是考驗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膽略、意志和韌性,越是考驗中國人民所具有的犧牲精神和戰爭血性。任何強大的敵人和敵對勢力都無法打敗中國。
中國應認真考慮,降低美國在中國外交中的地位,這個把打壓中國當做頭號任務的美國,已經對中國沒有太多的價值值得我們去積極主動發展關系。
促進世界經濟恢復發展,要積極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各國互聯互通,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暢通,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開創新的增長動力,實現包容和可持續發展。
我們不能滿足于見招拆招,中國還需要有一個系統的深遠的大戰略來應對這種將可能持續十幾二十年的“美國使勁讓我們不好”。這個大戰略,不妨可以考慮“系統的以攻為守”。
許多中國的標準都可能影響世界。并不是我們要強行向外推銷這些標準,而是越來越多的國家會通過比較,發現很多中國的標準往往更加理性、更加科學、更加有道理、更加靠譜。
要破解全球經濟治理的困局,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向前發展,那就必須維護以世貿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
中國繼續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的決心和勇氣。中國將從世界汲取更多的發展動力,也讓中國的發展更好地惠及世界。
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我們要舉一反三,進行更長遠性的思考,完善戰略布局,做到化危為機,實現高質量發展。我認為,這就是五中全會的重要意義所在。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17日,美國媒體AXIOS披露,美國國務院即將發布一份應對中國崛起為“獨裁超級大國”的政策方案,并呼吁組成強大國際聯盟,以致力于憲政民主的復興。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