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央廣新聞報道,在山東菏澤單縣萊河鎮崔口村,多名村民名下的城鄉居民醫保賬戶,近五年來莫名出現多次腦中風的醫保結算記錄。據單縣相關部門初步排查,崔口村2000多名村民,起碼有37000多條醫保結算記錄存在問題,類似情況在其他村莊也不同程度存在。對此,中共單縣縣委宣傳部18日通過官方微信“單縣發布”對外通報,針對媒體報道的單縣城鄉醫保結算有關問題,菏澤市委、市政府已責成單縣縣委、縣政府在全縣開展起底式徹查。目前,已暫停相關村衛生室醫保報銷資格。
有剛剛5歲就有了腦中風的醫保結算記錄;有老人去世很長時間后仍有48次醫保消費;而有的村民常年在外務工,一次也沒有去過村里的衛生室,名下的醫保賬戶也出現了腦中風的結算記錄。究竟是誰在騙取醫保資金?類似騙保新聞經常登上新聞熱搜,但是新聞里這種某些不法分子盯著一個村“薅羊毛”的荒誕事件真是叫人目瞪口呆,幾年間幾萬條的結算記錄異常,都沒有被監管部門發現,其中緣由是不是見不得光呢?但這緣由必須要經過相關部門調查清楚,并向社會公布結果,以平復事件中受害人。
面對此類問題,筆者認為,一是要建立醫療系統全面的、常態化的監管制度,在日常結算中完善醫療資金的信息化監管,用制度和技術堵住目前醫保體系中的漏洞。僅靠每次事件曝光后的專項治理行動,難免會有漏網之魚,鉆空子的人還會動心思去嘗試。如果在技術上有一個多部門統一的平臺對疑似騙保行為進行分析處理,定會避免大量醫保資金流失。二是要加大對此類事件的打擊處罰力度,5月1日起實施的《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首次明確參保人員義務,若個人以騙保為目的,將醫保憑證交由他人冒名使用,或重復享受醫保待遇等,將暫停其醫療費用聯網結算3至12個月,并處騙取金額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對醫療從業人員、機構的制約也不可缺少,是否應出臺一種機制在,醫療機構出現騙保可以被責令關停,甚至取消資質;醫療從業人員出現騙保行為可以處分甚至開除。
醫保制度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一環,是保證居民“病有所醫”的重要機制。近年來城鄉居民醫保的覆蓋,有力地緩解了老百姓“看不起病”的現象。但日常新聞中這種“碩鼠盜洞”的現象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對騙保行為嚴肅處理、高壓打擊不可缺少,但其背后形成騙保的復雜因素,更是值得我們在醫療體制改革探索中需要反思、去處理的事情。
作者:許衍河 單位:滄縣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