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李光滿:這場變革到底觸動了誰的利益,動了誰的奶酪?
點擊:  作者:李光滿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1-10-15 11:37:31

 

1.webp (69).jpg

近一年來,政府大刀闊斧地進行“強化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在經濟和金融領域推動一場深刻變革,這場變革到底觸動了誰的利益,動了誰的奶酪?

停止螞蟻上市、分別對阿里巴巴和美團利用平臺壟斷優勢地位搞“二選一”處以182.28億元和34.42億元的巨額罰單,包括國安部、公安部在內的六大部門進駐滴滴出行,對其未經政府審核赴海外上市進行徹查,停止聯想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等等。這些針對互聯網和行業巨頭實施的嚴厲監管、巨額處罰顯然觸動了一些大資本集團的利益,動了這些大資本集團的奶酪。

于是大資本集團以及一些為大資本集團代言的媒體、機構、專家、學者、自媒體人、利益相關方紛紛跳出來加以反對,他們提得最多的是“兩個毫不動搖”,卻從來不完整地講什么是“兩個毫不動搖”,只強調“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把非公有制經濟當作唯一需要堅持和發展的經濟形式,卻從來不提另一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以及“我國實行的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還有一些人趁機貶低甚至否定國有企業對我國發展所起的巨大的基礎性作用,把“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高到“唯一”的高度,當作中國經濟“唯一”的支撐,這種論調是有害的、別有用心的。

更有一些人為了混淆視聽、混水摸魚,有意掐頭去尾、斷章取義,割裂、歪曲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完整性,否定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最核心的內涵,以達到其特殊目的。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中央領導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國有企業和國有經濟必須不斷發展壯大,這個問題應該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一些人制造了不少針對國有企業的奇談怪論,大談‘國有企業壟斷論’,宣揚‘國有企業與民爭利’,‘國企是不堪的存在’,鼓吹‘私有化’、‘去國有化’、‘去主導化’,操弄所謂‘國進民退’、‘民進國退’的話題。特別是各種敵對勢力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重點拿國有企業說事,惡意攻擊、抹黑國有企業,宣揚‘國企不破,中國不立’,聲稱‘肢解’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最佳方式。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些人很清楚國有企業對我們黨執政、對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性,想搞亂人心、釜底抽薪。而我們有的同志對這個問題看不清楚、想不明白,接受了一些模糊的、似是而非的甚至錯誤的觀念。我們要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決不能認為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所有制問題,或者只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問題。那就太天真了!”

中央領導還特別強調,“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國有企業地位重要、作用關鍵、不可替代,是黨和國家的重要依靠力量。”“如果把國有企業搞小了、搞垮了、搞沒了,公有制主體地位、國有經濟主導作用還怎么堅持?工人階級領導地位還怎么堅持?共同富裕還怎么實現?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還怎么鞏固?我們一定要想清楚,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想清楚,國有企業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要想清楚,不能稀里糊涂跟著喊口號,更不能中別人的圈套!””我們的國有企業要繼續做強做優做大,那種不要國有企業、搞小國有企業的說法、論調都是錯誤的、片面的。我們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點毫不動搖。任何懷疑、唱衰國有企業的思想和言論都是錯誤的。”

長期以來,國有企業改革一直是一個話題,也一直是一個焦點。有不少經濟學家和一部分知識分子希望中國的國企改革進一步向私有化方向推進,對中央提出的“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和“強化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表現出強烈不滿。這些人或有意忽視或有意帶偏輿論,他們只關心大資本集團的利益而不關心普通大眾的利益,他們不會考慮國有企業私有化之后,工人群體的利益該如何保障,國家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該如何體現,國民經濟的一些戰略高地的安全如何保證,他們以國有企業的壟斷和低效為話題,認定國有企業普遍存在效益不高,必須進行私有化改革,認定只有民營企業,只有資本家才會重視企業的效益。那么真相到底如何?

長期以來,中國受自由市場經濟理論的影響相當深,特別是一些受美國及西方經濟理論、政治體制影響較深甚至被洗腦了的經濟學家,極力把中國政治和中國經濟往自由市場經濟方向引,大量中國重要企業被美國和日本資本滲透,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幾乎都被美國、日本資本巨頭控制,中國經濟開始走向美國式的脫實向虛路徑,阿里巴巴、螞蟻、滴滴、美團等互聯網巨頭對中國經濟和金融的發展方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大潮洶涌,就在整個國家陷入高房價、高藥價、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中國經濟和金融越來越受制于國內外大資本集團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中國經濟的發展路徑,是完全的自由化和私有化經濟還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是以人民為核心的經濟還是以大資本集團為核心的經濟。那些站在大資本集團立場上為大資本集團代言的人得出的結論不是國有企業需不需要改革的問題,而是國有企業需不需要存在的問題。

顯然這是一個關乎中國經濟發展全局的大問題,也是一個關乎中國走什么樣的道路、為什么人服務的大問題。發達國家所走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是世界上唯一可行的經濟模式嗎?他們是否也有國家控制和計劃經濟?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到底是一個什么模式的經濟?對中國這樣一個正處于發展過程中、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到底需不需要強大的國有企業做經濟、金融、政治、社會的穩定之錨?需不需要維護工人階級的主體地位和經濟利益?

當前美國政治和經濟都暴露出越來越多的無法克服的系統性危機和深層次問題,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審視美國的政治、思想、經濟、金融等一系列基礎性理論與制度,重新審視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到底適不適合中國國情,重新思考和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和實現方式,馬云等搞的那套系統到底是在構建中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還是在摧毀中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當中央開始進行“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時候,我們開始感受到一種新的思路正在形成,一場新的變革正在開始,一個以人民為中心而不是以資本家為中心的變革正在改變我們的社會和生活,我們將拋棄被某些人奉為圭臬的自由市場經濟制度,完整體現“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一、必須從戰略和全局上來思考國有企業改革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對國家經濟命脈的控制到底有多重要?我覺得其重要性無論怎么說都不為過。當前世界各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北方的富國與南方的窮國所占有的財富差距越來越大,西方發達國家不僅掌控了全球金融制高點,而且控制了高科技產業制高點,使得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成為發達國家的血汗工廠和打工者,中國現在人均GDP剛剛超過一萬美元左右,而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在4萬美元左右,是中國的四倍以上,更是最不發達國家的十倍二十倍,他們高額利潤來源的主要途徑是金融壟斷和高技術壟斷,主要是掌控關鍵技術,掌控產品的定價權。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對經濟命脈的控制,就永遠逃不出被發達國家奴役的命運。

我們知道,前蘇聯在解體的時候,采取的是休克療法,也就是將90%以上的國有企業私有化,甚至連一些關系到國家核心控制力的企業也都私有化了。在這一過程中,瓜分國有企業的主要是兩類人,一類是權貴階層和原企業管理層,另一類是國外的資本巨頭。工人階級一夜之間一貧如洗,國家數十年積累的財富全部被新生的資本家集團(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瓜分,產生了無數億萬甚至千億富翁,而且那些獲利者不是將所獲得的巨大財富留在國內進行投資發展,而是大多選擇將財產轉移到國外去揮霍或投資,其結果是兩個:一個是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力完全喪失,一個是勞動人民整體陷入貧困狀態。解體前,蘇聯的經濟總量是中國的四倍,解體后,俄羅斯經濟總量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現在只有中國的大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雖然一個是蘇聯,一個是俄羅斯,不具有可比性,但無論是國家還是人民所遭受的損失和傷害都是巨大的。普京上任后,最先做的是打擊資本寡頭,收回能源等關系國家命脈的行業控制權,現在俄羅斯的主要收入仍然依靠由政府控制的軍工和能源兩大產業,而私有化之后的其它產業依然沒有得到發展,那些民營企業都被西方國家的跨國企業打垮、吞并或收購。

再看拉美國家。拉美國家長期作為美國經濟的后院,并沒有獲得美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拉美經濟幾乎完全被美國的跨國公司所控制。隨著拉美國家政治和經濟獨立,這些國家經過近百年的奮斗,一部分國有經濟和國有企業得到了恢復性發展,但每次經濟一實現騰飛,其財富就會被隨后到來的經濟危機所吞噬,國有企業被美歐跨國公司以極低的價格收購,如此循環往復。到現在,以巴西、阿根廷等為代表的拉美國家再次陷入困境,只得再次變賣國有企業以渡過危機。無論是蘇聯還是拉美國家,都曾在國家經濟的控制問題上有過慘痛教訓,沒有國家對經濟命脈的強力控制,就無法逃脫西方發達國家對國家財富的反復洗劫。我建議大家都去讀一讀拉丁美洲近五百年來的近現代史,那是一部比中國近代史更加慘痛的歷史。

這些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有過同樣慘痛的教訓。房地產、醫療、教育市場化、資本化使中國普通民眾重新背上了三座大山,底層青年逐漸失去了上升通道,大量普通家庭成了房奴,因病返貧現象十分普遍。宿遷變賣了全部公立醫院,結果怎么樣呢?政府由此失去了對醫療的主導和控制,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愈發嚴重,當前中國整個醫療行業都陷入了資本主導的狀態,宿遷的醫改只是中國整個醫療改革的一個縮影。

這些年中國房地產、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平臺經濟呈現出爆發式發展,在制造了一批億萬富翁的同時,也制造了一大批房奴,被借唄、花唄等傷害的大學生,失去生活能力的門店小業主,像李嘉誠、潘石屹、王健林等億萬富翁不是將在國內獲得的巨額財富放在國內用于投資和發展,而是轉移到美國、歐洲,更多的富人也是將財富轉往國外,沒有先富者將財富用于幫助窮人實現富裕,這使得我們政府老百姓開始思考,靠這些先富的資本家能實現共同富裕嗎?要實現共同富裕還需要以國有企業支撐、以政府主導的整個經濟和政治制度,否則中國只能走向資本主義,只能成為為資本家服務而不是為人民服務的社會,貧富差距只會越來越嚴重。

二、國有企業私有化將進一步加劇貧富差距,使工人階級更加貧困化


在實行私有化的企業里,工人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工資普遍很低,由于我國“農民工”這個特殊群體的存在使得資本家對工人剩余價值的殘酷剝削的情形被掩蓋,在私有化企業里,工人的勞動時間從未得到真正保障,加班是常態,只有高強度和長時間工作才能得到可憐的微薄的收入,甚至像馬云這種大資本家還提出了“996是福報”的資本家理論,這是我國收入差距加大的最主要原因。在1998年前后進行的中小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有化改制浪潮中,看似政府擺脫了一部分虧損企業的包袱,實則是數千萬下崗職工和買斷工齡的職工隨后數十年極為艱難的生活換來的。

中國億萬富豪的原始財富爆發主要是以下幾個途徑獲得的:一是通過權力與資本結合后獲得,二是中小國有企業管理者通過低價購買國有資產獲得,三是通過上市和資本市場投機獲得,另外也有一部分是通過合法創業獲得,但沒有一個是通過勞動獲得。工人階級這個群體在一次又一次的國企私有化和經濟自由化改革中失去了其主人地位,別說領導地位,就連合法保障其生活工作的地位都沒有得到,1998年的中小國企私有化改革與蘇聯解體時瓜分國家財富何其相似。我們無論是憲法還是黨章中都規定,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可你要問現在誰是工人階級,我想除了現在國有企業中的職工,真還說不清誰是工人階級,如果現在按某些人的想法,將國有企業全部私有化,那么工人階級群體是不是就消失了?那么誰是國家的領導階級是否也就不存在了?將來誰來保證工人的利益?國企改革不僅關系到國家命運,也關系到工人階級的命運,這是關系一個國家一個政黨性質的大問題。

三、中國國有企業是實現國家核心戰略的主力軍


當前中國民營經濟發展迅猛,比如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滴滴等,這些巨無霸民營企業中,除了華為等部分企業外,很大一部分為外資控股,特別是像阿里這樣掌控著中國網絡經濟命脈的超大企業為日本資本和美國資本控股,而且還在向金融、醫療、文化、媒體等產業發展,成為了金融帝國、媒體帝國,阿里以其龐大的資本幾乎將觸角伸向了國民經濟能夠進入的所有領域,對中國國家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現在政府對這些企業“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正是基于這些大資本集團已經對國家經濟基礎、對人民主體地位構成了巨大的根本性的威脅。

我們都說現在中國缺乏知名品牌,可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改革開放前中國就有不少品牌產品,一改革一開放這些品牌就被國外資本消滅了,改革開放后中國有許多品牌剛一在中國市場上形成氣候,就被國外跨國公司收購,然后這個品牌就消失了,國外企業需要的不是中國的品牌,而是需要中國的市場,他們要消滅中國市場上的所有中國品牌,然后由他們控制市場,控制價格。美國這些年一直在跟中國談什么?談市場開放和市場準入,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對美國來說簡直妙不可言,是一個財富取之不盡的聚寶盆,所以他們所需要的就是進入這個市場,然后消滅中國本土企業和本土品牌。中國靠什么來支撐經濟迅猛向前發展并走出國門呢?靠的就是強大的國有企業和以華為為代表的部分民營企業。

現在作為國家名片走出國門、風云全球的除了華為等,就是國有企業,如中國高鐵、中國核電、中國電網、中國水電、中國電建、中國航天、中國軍工等等。當前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抵御國外資本大鱷的掃蕩,在重要戰略資源、戰略行業、戰略產業能夠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因為中國國有企業沒有被國外企業打垮。中國國有企業一直都是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和資本大鱷覬覦的美味,一直都想吃掉而后快。為什么他們這么恨中國國有企業?是因為中國國有企業在許多關系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已經成為他們的有力競爭者,使他們不能以高出幾倍、幾十倍的價格向中國輸出他們的產品,中國國有企業的發展打破了西方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壟斷權和產品定價權,使他們不能夠高高在上地享受巨額專利費、使他們不能專享高新技術產品的超額剩余價值,不能再讓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為他們當奴隸,從而打破了他們設想的中國“低收入高物價”、他們“高收入低物價”的生存法則。

中國國有企業可以集中力量在一些重要產業和領域進行攻關,比如在航空航天領域研制出了長征系列火箭、北斗導航系統,比如在軍工領域研制出了隱身戰機殲20以及東風系列導彈,比如大飛機研制出了C919和已經在殲20上使用的先進發動機。如果我們不是以國家的力量進行投資、研發和制造,恐怕永遠無法打破美、英、法的壟斷,就會永遠像高端芯片一樣被美國卡脖子;如果我們不集中國家力量進行高鐵、核電、特高壓輸電的研發和制造,也不會有今天中國高鐵、核電、特高壓電網引領世界,傲視群雄;如果沒有舉國家之力,也不會有今天中國軍事工業的快速發展,只會像印度一樣到現在仍處于購買發達國家武器而不能形成本國軍工產業鏈;如果沒有國家力量,也不會有今天北斗導航系統而在國家安全上受制于美國。中國中高端制造能夠撐起門戶,能夠在全球制造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像華為這樣的部分民營企業之外,主力仍然是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

有人說,美國就很少國有企業,英國也把國有企業都私有化了,怎么仍然好好的?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是先發國家,他們有著雄厚的資本,他們在技術上有著高于我們一個甚至幾個量級的技術優勢,他們在市場上有著強大的壟斷地位,他們的產品在規模生產上要領先于我們很多,如果我們完全放開我們的重要能源、稀有資源、金融、航空航天、國防科工等領域,恐怕會在所有重要領域被發達國家占領,我們只會剩下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產業,只會像俄羅斯、巴西等國家一樣出口資源。西方國家雖然以私有經濟為主,歐美也有眾多的國有企業,其跨國公司并不僅僅代表股東,也代表國家,受到跨國公司所在國家如同國有企業一樣的政治、軍事保護。特朗普對華為實施制裁和禁運,是以什么力量?以實施國家緊急狀態的力量進行。再者,由于發達國家已經發展了數百年,他們在國外獲得的利益都能夠流回國內,而中國由于情況復雜,許多收益被大資本集團和部分權貴們通過各種方式轉移到了國外發達國家,一旦金融危機爆發,國家金融安全就會受到嚴重威脅。

無論有多少經濟學家和公知們叫喊要將中國國有企業私有化,我都會堅決反對。我國國有企業確實存在著許多問題,但那是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和強化管理不斷完善的問題,而不是需不需要的問題。說得輕一點這是改革的問題,說得重一點,這是一場戰爭,國有企業的生存關系到中國的國運,也關系到維護普通大眾的主人公地位。

在這里我并不是否定民營企業,也不是說民營企業的作用不重要,我們需要做的是完整理解“兩個毫不動搖”的內涵,在發展民營經濟的同時,不能按某些大資本集團的代言人,某些經濟學家、某些專家學者的思路將國有企業弄死,全部私有化,這條路對中國來說一定是一條死路。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的“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是一次經濟和金融領域的撥亂反正,也是我國在經濟和金融領域進行的一場深刻變革,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站穩立場,看清方向,準確理解“兩個毫不動搖”的完整內涵。

我們需要適應當前形勢的變化,撥亂反正,堅守與變革同行,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守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守“兩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適應我們正在進行的這場深刻變革,加快社會主義發展。

是的,中國經濟和金融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我們要堅決打擊大資本寡頭集團,堅決執行“兩個毫不動搖”,堅決維護黨的領導,堅決維護工人階級的主人公地位,向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努力奮進。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李光滿說”,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