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安全戰略 > 閱讀信息
毛振華:中國能否抓住錯峰發展的機會?
點擊:  作者:毛振華    來源:“華山穹劍”公眾號  發布時間:2020-07-11 09:17:42

 

1.webp (34).jpg

【編者按】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博士是一位學者型企業家,他從實際出發思考問題,其觀點很受大眾關注。最近,他出版了新書《雙底線思維》,這本書是毛振華博士過去十年經濟學思想的總結,回顧我國宏觀調控雙底線思維的形成過程,對我國潛在債務風險的防控進行全面深入分析。本文是毛振華教授對貿易戰、疫情沖擊下我國經濟政策走向的解讀。


一、貿易戰改變了我國經濟政策的進程

2018年中期,美國挑起了貿易糾紛,使得中國經濟運行的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

當時國內的經濟環境是怎樣的呢?2016年,我國經濟中的風險已經累積到相當的程度,我們認為應該騰出手來,緩釋經濟風險。當時我們認為應該有一些犧牲,或者說容忍經濟增長速度的減緩。

為什么2016年是可以改變經濟政策的年份呢?2016年的時候,一方面整個中國經濟增長資源配置已經繃得很緊;另一方面,我們的GDP增長速度、貿易額都已經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我們確認全球已經走出2008年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企穩,歐洲也企穩,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在好轉。

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在2016年我們把防風險提到很高的位置,希望在一個比較短的時期之內,把明顯的風險因素消除掉,釋放經濟風險。然而,美國發動的貿易戰,改變了我國經濟政策的進程。

為什么美國要發動這場貿易戰?

現在我們越看越清楚,是因為美國對中國的認知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認為中國是美國不可回避的最重要的競爭對手。

美國對中國展開了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現在看起來是經濟、軍事、政治、外交、科技、文化全方位的博弈。中美貿易戰會影響全世界的進程,是影響世界發展、和平、穩定進程的一場全面的博弈。

比較中美貿易戰前后我國的經濟政策,我們發現貿易戰對我國經濟政策的影響很大。

到了2018年,我國的貨幣政策就開始出現結構性寬松,尤其中性的貨幣政策更明顯;我們對于金融監管也是結構性地在放松;改革開放的力度在加大,并且集中在科技創新領域,我們希望通過推動科技創新提高我國經濟的韌性。因為外部環境帶來較大的壓力。

2018年之后,與此前經濟危機之后相比,我國的經濟政策有很大的不同。核心就是:在以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并未提到防風險,我們談增長,不太講防風險的事情;

2018年,我們的經濟政策調整為穩增長為主、同時要防風險,所以對于風險的認識我們沒有放松,因為我們還沒有來得及消化經濟中的風險,還沒有來得及解決我們的問題。

就像戰士們在一場戰爭結束后需要休整一樣,我們的經濟也需要在增長的同時釋放風險。一個戰役結束了,還沒有進行休整,新的戰役又開始了,又把弦繃得很緊,目前來看我國經濟實際上就處于這樣一種格局。

1.webp (29).jpg
 

二、美國借疫情做中美脫鉤的壓力測試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這是一個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已經成為一場人類的災難。

災難本身以及人類對災難的應對政策,改變了世界的格局。

疫情加大了中國經濟運行的外部風險。

2008年經濟危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蔓延的時候,中國沒有發生危機,當時對我們來說也是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最大的變化是原來買我們貨的那些國家沒有錢了。

與之類似,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經濟衰退和外部需求大幅走弱,這不僅僅表現為已經發生的,而且在后面一段時間內會持續發生作用。

這次疫情之后國際需求的傾向、偏好都是下行的,消費能力是下降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出口這一端面臨很大的問題。

疫情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很大。中國是全球產業鏈上成熟的、最有競爭力的經濟體,在疫情的沖擊下,盡管我們對疫情的應對比較合理,但是買我們貨的和供我們貨的這些企業都出現了斷崖式下跌,所以產業鏈本身遇到了很大的問題。

在疫情發生早期的時候,美國對中國的人員、貨物都采取了隔離政策,實際上美國是在中國疫情發生早期、美國還沒有發生疫情的時候,借機做了一次中美脫鉤的壓力測試。

那個時候美國不讓中國的貨進去,也不讓中國人進去,測試這種方式帶來的影響。這個壓力測試不是私下做的,而是公開做的,美國人自己分析研究,也和其盟國一起在看。

這就涉及《雙底線思維》中的第二十八篇文章,我在這篇文章中專門分析了中美關系。文中指出了美國對中國的打擊要按照三部曲來進行,第一是貿易戰,第二是脫鉤,第三就是冷戰。

1.webp (30).jpg
 
三、中國抓住又一次錯峰發展的機會
 
疫情帶來的危機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全球經濟都進入到大衰退,主要經濟體都是負增長的。貿易縮水普遍在13%~32%,這是世界貿易組織的預測。

這次全球經濟的增長率應該都會跌到負值,因為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不到3%,現在又萎縮3%。

從另一個角度講,中國抓住了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機會,跟西方發達國家錯峰發展。

20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受到重創,我國當然也受到了影響,經濟增長由14%下到8%、7%、6%,一直在下行,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比,我國的經濟增長率仍然高得多,因此我們在全球的經濟地位是在上升的。

這次受疫情影響,中國經濟也是下行的。我們預計,最困難的局面是中國經濟增長率在1%以內,比較中性的是2%,比較好的是3%或者超過3%的增長率。

這樣的話即使我們的增長已經很低了,仍然可以肯定的說我們是全球的主要經濟體,美國、歐洲、日本這些主要經濟體里面唯一一個是正數的國家。

我們的經濟增長肯定是正的,不會成為負值,而西方發達經濟體都會是負的,這樣就意味著我們跟他們的差距還會進一步拉大,我們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還會進一步上升——包括貿易,這就是所謂的衰退性增長,是相對而言的。

在這次新冠疫情中,中國防控得力,走出了一條成本相對較低、效率相對較高的路子,率先走出疫情,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難得的時間窗口。

 

我們要抓住又一次錯峰發展的機會。

1.webp (31).jpg
   
四、時間窗口是偉大的

美國把中國列為敵國,它認為和敵國之間可以沒有貿易,這就是脫鉤的原因。美國認為它和它的盟國是伙伴、是朋友,但生意歸生意,貿易戰是跟它的伙伴國家打的。

所以美國不停地跟歐盟、日本打貿易戰,它并不認為日本和歐盟是它的敵人,它們之間只是利益關系的競爭。

反過來說,美國的這些盟國也是其經濟上的競爭對手。如果美國和中國脫鉤了,它就把中國這個巨大的有創新能力的市場拱手讓給了它的盟國,也就是它在經濟上的競爭對手,這樣的局面一定不是美國要的。

美國是個很成熟的國家,它一定想拉著它的盟國一起和中國脫鉤。但中國是世界工廠,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上有很大優勢,缺少了中國的供應,其他國家是不是都轉不動了?

于是美國借早期疫情在我國的爆發做了一次壓力測試,看看中美脫鉤對美國的正常運轉影響是不是很大。

此外,在疫情沖擊下地緣政治風險是加劇的。就像過去通過建立城墻和壕溝保護一座城市一樣,在遇到困難或問題的時候,每個國家都把和其他國家往來的吊橋收起來了,每個國家都在采取限制國外的貨物、人員往來的措施。

全球化分工是客觀存在的,這既是由各個國家資源稟賦的差異造成的,也是由競爭特別是成本的變化造成的。

在當前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最悲觀的情形就是發達國家之間仍然保持良好的合作,它們的全球化里面沒有中國,是降低中國影響力的全球化,這是一種潛在的危險。

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是盟國政治,不是價值觀,不是經濟利益,是盟國政治。盟國之間可能在某些特定時間段是有沖突的,其短期利益是有沖突的;雖然說是盟國,但它們之間在經濟上也是競爭關系。

但是,它們是盟國的性質沒有變。當美國認為中國是它的戰略性競爭者、是敵人的時候,它所采取的辦法就是脫鉤。

那么就有一個問題,如果美國的盟國跟中國不脫鉤,美國不是吃虧了嗎?我們要認真區分今天的中美關系和當年的日美關系的差別,有些人籠統地講中國成為老二了,美國就要打你,其實不完全是這樣。

盟國之間發生沖突的時候,美國沒有動用軍事、政治、外交、科技、文化全方位的手段,主要是經濟手段和經濟措施。美國對中國采取的是全方位的斗爭,脫鉤的目的是打冷戰。

美國是一個在外交上非常成熟的國家,它是一個很多年的大國,經歷了世界大戰,經歷了世界上的很多沖突,應對國際斗爭的經驗是比較豐富的。

美國所謂的脫鉤不是中美脫鉤,如果只是中美脫鉤,那么它是失敗的,它把市場拱手讓給競爭對手。

1.webp (32).jpg

我認為,美國的脫鉤成不成功,取決于它能不能拉上它的盟國一起和中國脫鉤。

美國怎么達到這個目的呢?它就是要利用各種非經濟的極端事件來逼它的盟國選邊站,這方面我們要高度警惕,要有好的應對措施。

但是,美國能成功嗎?這又是很大的一個疑問,因為中國現在跟全世界經濟互補,有很深的關聯,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疫情過后,我們國在國際交往中遇到一些挑戰:我們看到西方國家在某種程度上的協同,我們也看到的西方國家并非鐵板一塊,有的國家也不是跟著美國的步伐走,有的國家盡管方向跟美國一致,但是在力度上也是有松有緊。

所以我們也要看到其中的機會。

中美關系走到今天,是美國極端自私的表現,是它對于自己的發展極端不自信造成的,所以我們怎么樣在這個過程中把握機遇,修復這些關系,也是比較重要的。

美國是一個老牌的發達國家,它的增長速度比較低,盡管我們的GDP增長速度在下行,但我們的增長速度依然比美國高,所以時間對我們是有利的。

如果這種局面再延長一段時間,兩國經濟的差距會更小,所以越早跟美國決斗,可能越不利。就像兩個成年人,一個是年輕人,一個是壯年人。

現在我們是20歲的年輕人;美國可能是四五十歲的水平,有經驗,力量也很非常穩。我們正處于上升期,初生牛犢不怕虎,如果再過十年、十五年,我們35歲,美國65歲、70歲,這兩個國家之間的博弈都不用想誰贏誰輸。

時間窗口是偉大的,我們要爭取這個時間窗口。

 從對外交往的政策來講,我們要防止美國的極端政客制定的、以冷戰為基礎的脫鉤政策,延緩這些政策的實施,甚至在最困難的時候保留一些縫隙,因為完全封死之后重新開始的代價是非常大的。

我們一定要在開放的過程中,以更加平和的心態看待美國的舉動,有些時候不要上當,不是針尖對麥芒就是最成功的。

毛主席講到,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疲我擾,敵退我追。不能跟著人家的節奏走,人家想挑起斗爭,想決戰,你就決戰,這并不一定是合理的辦法。

我們第五次反圍剿的時候,采取堡壘對堡壘,反而是失敗的。我們要運動戰爭解決問題,就一定要建立正確的敵我力量的認識。

敵強我弱的時候,敵人是希望主力決戰,我們就要避免主力決戰,做迂回運動戰。

這一點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有自己的積累。

所以我覺得是可以在這方面有所期待的。

1.webp (33).jpg
  《雙底線思維: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實踐和探索》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20年6月出版 毛振華 著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中誠信集團董事長;來源:昆侖策網,轉編自“華山穹劍”)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