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歷史人文 > 地理文化 > 閱讀信息
延梅| 紅色教育的“搖籃”
點擊:  作者:延梅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4-10-29 18:48:49

 

1.jpg

延安時期第一保育院(1940.9李家洼)

抗日戰爭時期,無數將士奔赴前線,血灑疆場。他們身后不僅是民族、家園,還有無法割舍的骨肉親情。留在后方牽扯情感的是年齡尚幼的子女無人照料,很多孩子剛出生就不得不托付給當地鄉親收留。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為了撫養將軍烈士的遺孤,出征將士的子女以及戰區難童的安置問題,迫切建一所集中撫養和教育的場所,已刻不容緩。
1938年9月,經中共中央和陜甘寧邊區決定,在延安成立戰時兒童保育院。為躲避日軍飛機的轟炸,又遷院到幾十里外的安塞縣吊兒溝。《新中華報》發表社論:“保育我們后代的戰士。”毛澤東為該院題詞:“兒童萬歲”。在經費極度緊張,毛澤東、朱德、林伯渠等中央領導、邊區領導,從自己微薄的津貼中共捐贈863元,邊區政府機關捐贈1000元,邊區政府撥經費200元,并規定每月撥款經費100元。在前線和國統區工作的領導也撥了一部分經費。11月,保育院兒童由開始入院的86人,年底將邊區中學附屬小學又并入保育院,成立小學部、幼稚部,保育院增至280人。1940年9月,又遷新址楊家嶺后山李家洼(今延安卷煙廠路)
院內開設乳兒部,又將女子大學和中央統戰部托兒所并入保育院,規模不斷擴大。1945年改為第一保育院,共接收2500多名兒童。第三任院長丁彤曾回憶說:我還記得孩子們唱著《戰時兒童保育院院歌》“我們離開爸爸,離開媽媽,我們失掉了土地,失掉了老家,我們的敵人就是日本帝國主義和他的軍閥。我們要打到他!打到他才可以回老家,才可以見到爸爸媽媽。”還會唱《跟著毛主席天天向上》和《我愛總司令》等歌曲。
1940年春,為了解決中央領導和將領的后顧之憂,在距離中共中央駐地的蘭家坪山坡上,騰出6孔窯洞成立延安“中央托兒所”,開始接收七名孩子,在此撫育成長。毛澤東的女兒李敏、李維漢的兒子李鐵映、謝覺哉的女兒謝定定、王首道的女兒王蘇云、還有賈麗麗、傅維芳、小胖。后來在前線與日軍作戰的將領也紛紛把孩子送來,有朱德的孫子朱和平、劉伯承的兒子劉太行、鄧小平的女兒鄧琳、左權的女兒左太北、楊勇的兒子李小平、黃鎮的女兒黃文、黃浩、白堅的兒子白克明等……一下子增加了幾十個孩子。1942年這里又修建20孔窯洞,名將的子女成為托兒所的一大特色。當年這些幼童,在新中國建立幾十年許多成為國家領導人、軍中高級將領、作家、藝術家、科學家,都曾在這里度過自己的童年,如今早已年邁。
1941~1942年,陜甘寧邊區紅色中心遭到國民黨軍事和經濟的嚴密封鎖,中國正處于抗日戰爭的一片硝煙之中。但是,保育院和中央托兒所的孩子依然能享受一周七天,每天四餐的美食。食物、菜蛋、水果搭配合理,一應俱全。一首由作曲家關鶴巖譜曲,鮑侃填詞,耳熟能詳的兒歌《丟手絹》那旋律簡明,朗朗上口卻充滿童真的歌曲,伴著歡快的節奏從簡陋的窯洞、土院中流傳出來。滾鐵環、學防線、跳圈舞、趴戰壕、學打仗……,一幕幕浸漫兒時的記憶、動人的畫面,讓浪漫、傳奇、和諧的畫卷綻放在延安這片厚重而堅實的黃土地上空。后來這首《丟手絹》的兒歌也成為幾代中國人的童年記憶。也伴隨著我,度過幸福的童年、少年時代。
正值延安最為困難的艱苦時期,經費難以維持。在香港的愛國人士宋慶齡聯系遠在美國的洛杉磯愛國華僑組織募捐,將一批又一批幼兒急需的物品。通過重慶八路軍轉送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又在國民黨的眼皮底下送往延安。代乳粉、魚肝油、衣服、被褥、玩具、藥品、疫苗等,為了感謝他們國際主義精神和無私的援助。毛澤東在《解放日報》題詞:“兒童們團結起來,學習做新中國的新主人。”從此,兒童的安全健康和成長,成為陜甘寧邊區的共識。1942年5月,中央決定將中央托兒所改為“洛杉磯托兒所”。

2.jpg

劉伯承元帥、鄧小平兩家人和孩子們在延安留念(1943.7)
1944年6月,延安迎來了一批中外記者參觀抗戰時期的洛杉磯托兒所。孩子們為遠道而來的客人演出一臺臺精彩的節目。曾有一位路透社的記者在報道中這樣寫的“……這里有一塊神奇的土地,這里有一群普通而偉大的人,他們又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一代新人。這樣的環境成長起來的新人,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征服的。”
這年秋,奔赴前線的干部子女,大量烈士子女的增加。在延安小砭溝又成立了第二保育院,最小僅1歲多,最大的才6歲多,短短一年時間入院的孩子就達到136名。在中央領導的親切關懷下,毛澤東、朱德、周恩來、任弼時等首長也經常到保育院看望孩子們。同他們一起聯歡、互動,題詞,給保育生很大的鼓舞,逢年過節還把烈士子女接到自己身邊過節。
1945年8月18日,劉伯承元帥的女兒劉華北,年僅6歲在中央托兒所被害。那時正值重慶談判前,劉元帥率大部隊開赴晉東南,準備與國軍進行一場生死戰。所以,戴笠的特務把魔爪伸向延安,中央托兒所的孩子就成了國民黨的目標。19日劉元帥接到保育院的電話,得知女兒被害的噩耗,劉元帥難以置信,急速返回延安。他強忍悲痛,摸了摸孩子的小手,貼了貼孩子的小臉,忍著淚水安葬女兒后。他不僅是孩子的父親,更是戰場上的將領,他絕不能讓敵人的陰謀得逞,反而激起他的斗志,火速趕赴前線參加“上黨戰役”。至今80年了,這一疑案仍未破解。直到1986年,劉伯承元帥臨終之前,躺在病床上含淚提起女兒被害之時仍然很難過。對身邊的人說:“我這輩子無愧于人民,無愧于黨,只是心里還有件事放不下……女兒的案子沒能破,我就是死了也不瞑目啊!”
中央托兒所這突發事件,被悲劇籠罩,不能讓孩子們留下心里陰影,保育生開始疏導孩子們驚怕、低落、封閉的情緒,將孩子們身心出現的搏動,慢慢引導到健康之路。同時,更嚴格,加強對保育生審查、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

3.jpg

蘭家坪“洛杉磯托兒所”孩子們在做游戲(1942.9)

4.jpg

陜甘寧邊區戰時“第二保育院”(1944)  

1939年,陜甘寧邊區政府負責保育院工作并制定工作政策措施,公布《陜甘寧邊區抗戰時期施政綱領》。其中關于保育工作的指示為:“保育對象為邊區黨政干部子弟、烈士遺孤和戰區難童,實行全部免費學前教育。”“實行普及免費兒童教育,以民族精神和生活知識教育兒童,造就中華民族的優秀后代。”教育方針是:“鍛煉兒童革命的觀點與作風;培養兒童活撥愉快的心情,健康堅實的性格;陶冶勇敢老實的個性;增進兒童知識、訓練手腦并用,使之成為未來新中國健全的主人。”
1938年8月,在黨中央、毛澤東主席的關懷下,由陜甘寧邊區政府創辦的第一所邊區中學,就誕生在離延安城三十公里外,四面環山的洼草峁山腰的吊兒溝。這里遠離日本飛機轟炸肆虐。
隨著保育院孩子們一天天長大,1938年夏~1947年,這里先后成立陜甘寧邊區中學、魯迅師范、魯迅師范小學、邊區中學附屬小學、邊區師范、行知中學、第四后方醫院等。謝子長的兒子謝紹明、劉志丹的女兒劉力貞、高崗的兒子高毅、任弼時的女兒任遠志、任遠行、烈士李碩勛的兒子李鵬,還有海外華僑、朝鮮學生。學校給每個學生發1元津貼,2角學習費,每人發一個小木板,吃穿全部免費。除學習外,還參加勞動和體育運動。
1938年毛澤東題詞“好好的保育兒童”;1947年又為行知中學學生任遠志題詞“光明在前”;1940年朱德總司令題詞“耐心培養小孩子,保育后代”……
在這里師生們創作了許多文藝作品,曾譜寫了一首紅色搖籃曲《八月十五月兒圓》,賈芝創作的《內戰陰謀家》等,吊兒溝舊址曾是諸多學校的前身。如:延安中學的歷史沿革和變遷,1938年8月曾是陜甘寧邊區中學,先后15次易名,14次搬遷。11月日本飛機轟炸延安而遷至吊兒溝,改為延安中學。1939年6月延安中學與魯藝師范合并,更名為陜甘寧邊區師范學校。1943年2月搬遷師范又與富縣師范合并,成立延安師范,因邊區機構縮編又與其它學校合并,成立綜合性的延安大學,校長周揚。而中學部又與自然科學院合并,院長徐特立。該校先后成立“毛澤東青年團”,青年學生自己創辦的《先鋒》、《更花》等雜志。

5.jpg

溝第一師范中學舊址(1938)

1944年8月~1946年8月,延安中學又與延安師范合并,校址在橋兒溝。1946年9月~1948年1月,行知中學又遷橋兒溝、羅家坪、吊兒溝。1947年3月,胡宗南進犯延安,學校分兩部分。一部分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兵團第四后方醫院,在吊兒溝成立又改名“工學團”,隨陜甘寧邊區政府轉戰陜北。
1947年8月,子長中學并入行知中學,米脂中學、綏德師范又組成延大附中,最后并入延安大學。1948年2月~6月,行知中學又返回陜北與分區黨校合并。4月解放軍收復延安,該校又遷回延安,重建行知中學。1949年7月行知中學又與延中合并,校址在王家坪女子大學的舊址。1950~1951年正式更名為“陜西省延安中學”,從此走向正規劃。
據我所了解,今天的育才學校、東北203醫院以及北京、西安等地的育才小學、保小、保育院、安塞縣政府等等,他們的前身都是在吊兒溝舊址。一定要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1946年秋,戰爭的硝煙已經蔓延到延安,黨中央決定保育院兒童、工作人員全部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當地百姓準備孩子們出發的工具和其它物資,規定一頭牲口兩個筐,一邊一個娃,用生命來保護這群革命后代。在出發前院長張熾昌做了大量心理輔導和實地演習訓練。為能在危難中保護孩子的生命,并立下:“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一定要在”的誓言。并教孩子們如何自救,躲避敵人的炮彈……孩子們坐在搖籃的馱床里,開始了漫長的輾轉遷移。
11月11日,第一批第二保育院136名孩子撤往太行山解放區。經過陜北高原冰天雪地,寒風刺骨,翻越深不見底的懸崖。抵御敵機的轟炸、掃射,承受馬匹受驚、狂奔,黃昏時到達黃河邊。河面只有兩艘船只來回擺渡,將孩子們全部送到河對面。保育員用自己的生命,一路艱辛跋涉,多次闖過危險、驚嚇、傷痛,保護這些小生命。
1947年2月中旬,經過三個多月艱苦、心血、困難終于到達太行解放區的山西襄坦絲南里信村。3月奉命又轉移到河北,1949年9月,保育員和孩子們經過3000多里的長征路程,100多個日日夜夜,無一孩子傷亡及延安保育員全部安全乘火車到達北平,更名為“北京六一幼兒園”。

6.jpg

保育院的孩子們在學習(1938)
1947年初,洛杉磯托兒所,在院長丑子岡的帶領下撤離延安,到達瓦窯堡。休整三個月,向黃河以東轉移。在半夜通過敵人封鎖線一個孩子突然啼哭,敵人的子彈向這里射過來。緊急情況下院長迅速捂著孩子的嘴,警衛員緊緊拽著受驚的毛驢。在有驚無險的黑夜里,艱難地穿過封鎖線,安全過黃河到達山西的三交鎮。1948年3月,奉命由部隊護送向河北轉移,一路人背,馬馱。5月安全到達河北平山西柏坡。1949年,歷經兩年、途徑三省一市,十幾個縣,幾十個村莊。一路處于“上有飛機轟炸掃射,后有敵軍圍追堵截”,僅靠人背馬馱和徒步行轉千溝萬峪, 崇山峻嶺之中。最大六、七歲,最小還在襁褓之中,最終到達北京。
1947年1月,第一保育院220個孩子,在院長楊芝芳帶隊向綏德土地岔轉移并休整一個月。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通過危機四伏的敵占區和高山懸崖渡過黃河,到達山西離石。1948年4月22日,解放軍收復延安。其中:一部分北上,另一部分由楊院長帶領又返回延安。1949年9月又隨陜甘寧邊區政府遷到西安,改名西北兒童保育院。1955年2月又改名西安“第一保育院”。
延安保育院1937年~1947年,先后接收嬰幼兒近3000多名,成為共產黨名副其實的“紅色搖籃”。當年的保育院是無數戰士心中的搖籃,是大人們心中的圣地,也是孩子們在戰爭時期溫暖的港灣。
清晨,驅車又一次來到離市區三十公里外的吊兒溝革命舊址,土地革命前,這里曾是一個地主的莊園。有十幾孔窯洞,是一個不能忘記,也不可忽視的地方。它隱蔽、偏僻、寂靜,曾是紅軍小學、中學、師范的誕生地。這里的學生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也要到幾十里外的農村開展掃盲工作。同時,為了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經濟封鎖,響應黨中央、毛澤東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開展一邊學習,一邊勞動的大生產運動。經過幾年的奮斗努力,糧食自給自足,學校每周也可以吃上羊肉、小米、玉米飯和各種蔬菜。生活和學習環境大幅度有所改善。

7.jpg

毛澤東和延安保育院的孩子們在一起(1940)

8.jpg

朱德與延安保育院的孩子們在一起(1938)
下午,我又走進城北延煙路李家洼“第一保育院”舊址。望著簡陋的土窯洞,陳舊的門窗,斑駁的墻壁,更是感慨萬千。面前透著樸實、不張揚、不炫耀,渾厚、堅固的建筑與黃土地血肉相連,密不可分,渾然一體。
一幅壯麗的歷史畫卷;一部光照日月、啟迪后人的經典;一段烽火歲月,催人淚下,撼動靈魂的故事;原始、滄桑的遺跡,來探尋跋涉的經歷,堅韌不屈的真諦。
我深深地感悟:從那一孔孔土窯洞里,從閉塞的山洼里,空氣依然彌漫著燃燒、革命豪情的信念和理想的氣息。希望的種子在愛的呵護與召喚中成長,這里為曾經弱小的生命撐起一片愛的天地。他們走出紅色的土地,在風霜雨雪的歷史長河中,歷練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智、開拓創新的精神和無私的奉獻。一批又一批國家棟梁,堅實的基石和各界領導人才,為中華民族做出杰出貢獻,帶領國家走向繁榮、輝煌,那一顆顆沸騰的心從未走遠。因為這里是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吸取奮斗力量的地方。

(作者系北京知青;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延梅| 紅色教育的“搖籃”

    2024-10-29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