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資料庫 > 歷史資料 > 閱讀信息
為何先秦時代都是上百萬的人會戰?
點擊:  作者:張英鋒    來源:知乎  發布時間:2015-04-01 14:28:04

這個問題問得好,為什么明清時的社會生產力比先秦更高,戰爭規模反而變小?

實際上,先秦時代令人熱血沸騰的大規模會戰,只是普通規模的戰役,參戰的幾十萬“軍隊”大部分是民夫,實際兵力只有幾萬,與古代各時期的戰役規模相比沒有太大差距。長平之戰也不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大戰役,只是殺戰俘最多的戰役。

本文將通過圖文和數據,盡可能還原先秦時代的本來面貌,用定量分析和社會分析的手段,來分辨官方歷史數據的虛實,在后勤生產、后勤物流、人口結構、糧食生產和統計口徑五個方面,給出一個可信服的合理性解釋。

內容大綱

一、先秦的后勤生產有那些內容?

二、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實現?

三、先秦的人口結構是怎樣的?

四、先秦的糧食生產力如何?

五、為什么先秦時代要擴大軍隊的統計口徑?

結論

后記

一、先秦的后勤生產有那些內容?

很多人把古代的軍事后勤簡化為民夫運輸糧草、輜重,其實這只是軍事物流,是狹義的后勤。

完整的后勤系統包括軍事物資的采購、生產、調配和運輸等。而且因為很多軍事物資是民間百姓用不到的,也不能在戰場就地取材。到了戰爭爆發時,就必須額外動員百姓大批量生產。

下圖是《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對兵馬俑的部分復原圖


7f4a5511314fb860e6edd87d732860ec_r.jpg


從圖中可以看到戰爭所需要的軍事物資不是只有糧食和草料,還需要:

武器:例如弓、箭、弩機、短劍、戈、矛、盾……

 eca1b623a392d37ef094560011cf1507_r.jpg

軍服:例如皮甲、鎧甲、袍、鞋、帽、各種保暖衣物……

6f3458dadec466d382696059b49831f0_r.jpg

另外還有兵馬俑里看不見,但戰場上必須的:

軍事物資:營帳、馬具、麻繩、麻袋、漆器、舟、車、戰車、攻城機械……

各種工具:斧頭、鏟子、木鋸、鑿子、量尺……

工程修建:橋、路、大量軍營設施和防御設施……

等等……

軍事物資的生產過程

這里以武器中損耗最大的弓箭為例,為了簡化,不說弓,只說箭。下圖是兵馬俑出土的秦箭。

2bb604ab86787baa6be1183aa42448a0_r.jpg

箭簇需要青銅,劍身是木材、箭尾是羽毛。

91718be3ecc084cbecfb3d1a607f08a7_r.jpg

圖片來自《博物》雜志

箭的生產過程:

青銅需要銅和錫,這兩種礦藏不伴生,相隔百里甚至千里,需要分別運輸、采購。

山西中條山出產銅,可以在礦坑邊上進行精選和冶煉,制成銅錠運輸。

錫則需要大量從千里之外采購,通過與楚國貿易從江南進口錫錠。

青銅的冶煉需要木炭,而生產木炭則需要另外一套生產體系。

青銅融化按比例加入錫,混合均勻澆入事先批量造好鑄造模具里。

秦國的武器是高度標準化的,規格要求非常嚴格。

批量鑄造的箭頭并不能馬上用,需要繼續磨制精加工。

箭身不是普通樹枝可以替代,而是曲直、材質、大小、輕重都要嚴格符合規格。

注意箭身最后的凹槽和羽毛的插槽,這都需要木材深加工。

箭尾的羽毛也是需要挑選和標準化剪裁,不能有瑕疵。

很多青銅器還要刻上工匠的名字,如果不符合標準會制罪。

《呂氏春秋•孟冬》

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

這些后勤人員的主體大部分是老百姓,被迫停止農業生產,專注于滿足戰爭的需要。

除了上面說的后勤生產,他們的后勤工作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方面:

糧食、草料的收集、加工和運輸

武器的制造和裝配

木材的砍伐、加工和運輸、木炭的燒制、礦石的開采和冶煉

布匹的紡織和染色、衣物的剪裁和縫制

車輛的制造和修理、軍用牲畜的飼養

舟橋的修建、道路的維護、營地的修建

傷病的醫護

  ……

先秦時代的后勤生產和運輸是否有規模經濟效應?

現代工業存在生產規模越大、產品成本越低的規模經濟效應,這主要是得益于大規模的自動化生產設備。隨著產品生產數量的增加,前期投資的設備成本被分攤到更多產品中,所以生產的越多新產品分攤的成本越少。理想情況下會出現下面的情況:

大公司的規模比小公司大,所以平均成本更低。

為了提高武器的生產效率,秦國已經有了標準化和流水線作業,武器生產效率遠高于單人作業,但另一方面,這也說明生產效率已經發揮到了先秦時代的極限。在沒有自動化生產設備的先秦時代,要想增加產量只能靠增加人手的方式。

在生產率一定的情況下,要想滿足戰時猛增的生產需求,只能靠征調百姓、增加人手的方式來增加產量。而人的成本主要是消耗的糧食,這是剛性的,不會因為人數增加,每人消耗的糧食就會減少。所以武器生產成本不會隨著生產規模的增加而遞減,而是出現等比例的增長。

后勤運輸成本也同樣如此。現代運輸因為有大型運輸交通工具,隨著運輸里程的增加,每公里分攤的交通工具成本會下降。但是先秦時代的陸地交通是沒有大型運輸工具的,戰時猛增的運輸需求,也只能靠增加民夫的數量來增加,不會出現規模效應。

盡管先秦時代已經有了車輛,但因為路況極差,車輛損耗嚴重,導致壽命很短。

《孫子兵法•軍爭篇》

國之貧于師者遠輸,……破車罷馬,……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出師遠征,即使運輸車輛能走到戰場也基本報廢,更不會出現規模效應。

在古代,真正能出現規模效應的是水上運輸,關于水運會在后面后勤運輸部分中介紹。

小結

綜上來看,士兵日常的吃、穿、住、行、用,都需要靠大量的后勤人員來滿足。

隨著戰時需求的急劇增加,后勤生產和運輸人員的數量會成比例的急劇增加。

二、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實現?

出師和常備軍的后勤模式完全不同

有人說,戰國時各國實行軍民一體的政策,可以戰時為軍、平時為民,這樣不就解決軍隊糧草的供應問題了嗎?

其實這種模式只適合防守的軍隊。只有那些基本不移動,或近距離、小范圍移動的部隊才適用。

例如戍邊軍隊、地方常備軍、守城守關的軍隊,這些可以軍民一體,靠自耕來解決基本口糧問題,大大降低了后勤運輸的成本。不過武器等軍用物資他們是沒法自力更生的,還是需要靠后勤運輸來解決。例如明朝后期向全國征收遼餉,那時的遼東軍隊就擁有大量屯田,大部分糧食可以靠自耕解決,但還是需要舉國支持。

一個國家擁有50萬軍隊,不代表這個國家能遠距離投放50萬軍隊。因為遠距離作戰都需要大規模后勤運輸系統的支持,后勤運輸至少要包括

兵力的投放

物資的運輸

我們可以把后勤比作自來水網。

在家里,水龍頭和現成的自來水網連接,打開水龍頭就能獲得水。這是國內常備軍的后勤支撐模式,有現成的補給網絡,補給成本較低。

在野外,水龍頭插在土里是不會獲得水的,因為沒有現成的水網。要長期飲水,必須鋪設新的供水管網,這個成本是巨大的。這也是投放到遠方的軍隊面臨的問題,需要建設一條龐大的后勤補給線。

兵力的投放:士兵是否可以自帶干糧外出打仗?

我們以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作為參考,宋代的運輸條件應該比先秦好一些,就作為最優策略吧。

注意沈括在《夢溪筆談》里只計算了兵力投放的糧食消耗,沒有計算物資運輸部分。

沈括曾任管理全國財政的三司使,也曾為了抵御西夏,任延安知府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他的數據也很可信。

他指出,出兵打仗最關鍵的是糧草,這是出兵數量和距離都受到糧食消耗的制約。下面的文字比較燒腦,看后面的圖片吧。

凡師行,因糧于敵,最為急務。運糧不但多費。而勢難行遠。余嘗計之,人負米六斗,卒自攜五日干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盡。若計復回,只可進九日。二人餉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則一夫所負已盡,給六日糧遣回。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糧。若計復回,止可進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后五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糧。三人餉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減一夫,給四日糧。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減一夫,給九日糧。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糧。計復回,止可進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后十一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糧。

沈括根據單程和往返兩種情況進行計算,得出了兵力投放和所需民夫之間的數量關系。

可以看到,隨著民夫的增加,出現了新增天數卻在減少的現象。也就是行進的距離越遠,每個里程單位的運輸成本會增加,而不是減少。

三人餉一卒,極矣,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

如果要遠距離投放10萬軍隊,輜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夠上陣打仗的士兵只有7萬人,就要用30萬民夫運糧。再要擴大規模就很困難了。

如果讓士兵自己帶糧食打仗會怎么樣?

宋代單位:1石 = 10斗 = 100升

按照上面所說,每人每天吃2升糧食,出兵一年365天,就是7.3石糧食

沈括說,一頭驢可以背負1石糧食,駱駝可以背負3石。

無論如何,人也背負不了7.3石糧食!

即使士兵背負0.5石糧食,加上武器等裝備行軍,走不了幾天就會筋疲力盡!更何況這些糧食還不夠他吃1個月。

物資的運輸:糧草對長平戰局的決定性影響

長平之戰后期,秦王聽說趙軍被圍在山谷里、糧草被斷,為了支援秦軍長期圍困趙軍,必須增加糧草供應。戰場形勢多變,以當時的通訊和交通手段,來不及在全國大范圍的征兵。既然遠水解不了近渴,秦王干脆親自跑到離長平戰場最近的河內郡,給該郡的百姓封爵一級,征調該郡15歲以上男子全部去運送糧草。因為就近解決比全國征調更及時、損耗更小。

為了應急,秦王居然連全郡封爵的辦法都用上了,全郡封爵意味著整個郡所有人,不但將來不需要繳糧納稅,而且終生享受國家俸祿。

這也說明到了戰爭后期,秦國的后勤已經透支到了極限。盡管秦國的狀態非常狼狽,但趙國卻更慘,可以說是人間煉獄了。

人如果不吃飯,只喝水,只能生存40~50天,高度壓力下挺不過30天。

沒了后勤,被圍困的趙軍很快陷入絕境,到第46天,餓急了眼的趙軍出現自相殘殺、吃人肉的恐怖景象。

后來趙軍的投降、以及被坑殺,其實都和后勤補給有直接的聯系,后勤糧草才是決定長平之戰各方決策的關鍵。

戰場上的軍隊就像一只風箏,沒有后勤生命線的支持,戰爭局勢馬上急轉直下。

后勤運輸中成本最低的方式是水運

早在春秋早期,秦國在渭河和黃河上就有大量船隊。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秦穆公援助晉國幾千噸糧食,從陜西鳳翔,通過渭河、黃河、汾河到達山西翼城。龐大船隊的船帆從秦都雍到晉都絳首尾相連,連綿不絕。這是中國歷史最早的關于大規模航運的記載,史稱泛舟之役。



《史記•秦本紀》記載

晉旱,來請粟。……卒與之粟。以船漕車轉,自雍相望至絳。

但秦國在黃河的航運到三門峽就必須中斷,因為三門峽讓黃河水流突然90度轉向,并有鬼門、神門、人門三島阻隔,是極其危險的航道,無法航行大船。下圖是三門峽水利樞紐修建前的三門峽。

后來人們在三門峽的東側開鑿了元新河(娘娘河),才可以通漕運。圖片來自《三門峽漕運遺跡:黃河水庫考古隊報告之一》

不過在長江上就沒有這個限制了,雖然三峽也很危險,但比三門峽好多了。

公元前280年,秦國發動對楚國的黔中之戰,司馬錯從甘肅臨洮進入四川,再征調巴、蜀兩地10萬軍隊,乘坐萬艘大船,裝載了三個月的糧食,順長江而下,進攻楚國。

《戰國策•楚策一》記載

秦西有巴蜀,方船積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糧,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數雖多,不費馬汗之勞,不至十日而距捍關;捍關驚,則從竟陵已東,盡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秦舉甲出之武關,南面而攻,則北地絕。秦兵之攻楚也,危難在三月之內。

1935 年在河南省汲縣的山彪鎮出土了戰國時期的青銅鑒。

文物上鏨刻水陸攻戰圖的紋飾,其中就有一種雙層戰船。船的下層是水手劃船,船的上層則載著士兵,兩艘戰船在進行激烈的交戰。


這說明在戰國時,制造雙層船已經不是問題,船的動力不僅可以靠水流和風帆,也可以靠水手劃槳來驅動,這樣的話實現逆流而上也不再是問題。

根據前面后勤生產成本的分析,我們知道如果運輸成本要降低,必須依靠大型交通運輸工具,而且運輸工具不能損耗太大很快報廢。而水上的船舶就可以滿足這些要求,水運能隨著運輸里程的增加,出現運輸成本降低的規模經濟效應。

水運大幅度降低了運糧的損耗,其承載能力不僅遠超人力和畜力,而且順流直下速度極快,日行三百余里,10天可行三千里,所以水運才是古代世界最佳的運輸方式,現在應該能明白京杭大運河和水師在古代的戰略價值了吧?

小結

通過對后勤生產和運輸過程的分析,我們知道了后勤對戰爭的決定性作用。

如果不幸陷入長期僵持,后勤帶給整個國家的負擔是極其繁重的。

一旦被敵人切斷糧草,軍隊很快就會陷入極度混亂的狀態。

接下來再對先秦的人口結構和生產力水平進行定量分析,計算先秦時代真實的軍隊數量應該是多少?

三、先秦的人口結構是怎樣的?

年齡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可以反應出人口中最根本的年齡和性別結構。

金字塔的每一層代表一個年齡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兒童,中間部分代表青壯年;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橫條的長度表示在總人口中的比例。

根據人口金字塔圖所反映的人口年齡構成特點,可將其分為三種基本類型:年輕型、成年型和老年型(又稱作擴張型、靜止型和收縮型)。

這個人口規律是所有時代都通用的規律,古代和近代的區別是古代死亡率更高,因為醫療水平太差,兒童夭折率也很高,人口的平均壽命不足50歲,所以在圖形上會更加的扁平。

先秦諸國都采取積極的人口擴張政策,特別是人少地多的秦國,更是鼓勵各國移民到本國開疆拓土,所以先秦諸國的人口都屬于擴張型的人口結構。14歲以下兒童占總人口的比例會在30%以上,考慮到古代兒童夭折率,這個比例也已經低估。

一國人口50%是女性,15%是男童,加起來不能參戰的比例在65%;包括15、16歲的少年在內的成年男性在總人口的比例只有不到35%,再考慮到戰國時代連戰征戰,成年男性的比例會降到30%左右。

再把老、病、殘等不能出力的人去掉,成年男性的人數將在20%~30%之間。

這樣得到的人口結構如下圖所示。

我們假設秦國有500人口,則成年男性的數量在100萬~150萬之間。

有人可能會說,100萬~150萬挺多的嗎!

別著急還沒有分析完。

參與政府行政的人員數量

秦國的行政區劃等級為郡、縣、鄉、亭、里、什伍。

考慮到秦國的地多人少,上面這些數據比例都是非常理想化的,所以下面的數據我們盡量都按照折半處理。

戰國后期,秦始皇即位時就有14個郡,每郡下轄15到30個縣不等。

盡量往少算,就算10個郡,每郡20個縣,每縣5個鄉,每鄉5個亭,每亭5個里,每里5個什伍

各級行政單位數量為:

10個郡

10×20=200個縣

200×5=1000個鄉

1000×5=5000個亭

5000×5=25000個里

25000×5=125000個什伍

《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漢平帝時的人口普查數據如下:

凡縣、道、國、邑千五百八十七,鄉六千六百二十二, 亭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五。

這是全國的數量,與上面計算的秦國鄉、亭數量相比,分別是6.6:1和5.9:1的關系,也是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如果每家5人,根據理想的每個什伍管10戶(50)人計算,則秦國總人口是625萬人。

如果折半處理,每個什伍管5戶25人,總秦國人口則是312萬人。

這兩個數據都接近秦國人口數量級范圍,是比較合理的。

下面估算每個級別行政單位人員的數量。

各級行政,每郡需100人,每縣需20人,每鄉需5人,每亭需3人,每里需2人,每什伍1人。

10個郡:10×100人=1000人

200個縣:200×20人=4000人

1000個鄉:1000×5人=5000人

5000個亭:5000×3人=15000人

25000個里:25000×2人=50000人

125000個什伍:125000×1人=125000人

行政人員合計為20萬人。

綜上,地方行政人員累加起來共20萬人,占成年男子數量的13%~20%,再加上中央官員和不服役的貴族,再加上我們低估的數據,參與國家行政管理的人的比例應該在15%~25%之間,這些人都是不會被送上前線打仗的。

成年男子的分工和比例

在前面的后勤物流中,根據宋代的《夢溪筆談》,古代通過陸路給1個士兵運送糧食,需要3個民夫來運輸,所以戰爭期間民夫的數量是龐大的。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把成年男子分為以下4種

軍隊

政府行政人員

農業生產和軍需生產

運輸民夫和工程民夫

官吏是國家機器的后端,需要大量的人來進行農業生產和軍需生產。

軍隊是國家機器的前端,需要大量的人來進行軍需物流和工程修建。

于是有了下面這張圖,這張圖顯示軍隊在成年男性的比例大約是25%,即使這樣,按照士兵和民夫的1:3比例,如果士兵是25%,那民夫就可以占到剩余的75%,已經把官吏、軍需生產和農業生產人員的配額全用光了,要知道政府行政人員的15%~25%是無法忽略的。

所以這里我們暫時把軍隊和民夫按照1:1的關系呈現。

按照前面所說,成年男性在100~150萬,這時的軍隊數量就在25萬~46萬之間,占總人口比例為5%~9%,這已經是非常高估了,因為這里的民夫的數量和軍隊相同。

有人說,軍隊25萬好像有點少,46萬還是可以接受的!

繼續往下看,還沒有分析完呢!

最后看軍隊的兵力部署

我們還是以秦國為例,下圖是戰國當時的形勢。

注意秦國邊界上的長城和接壤的楚國,這些地方都需要駐守軍隊,如果撤回,很可能會后院起火,被別人圍秦救趙。

所以軍隊的兵力至少分為4部分:

出師到東方前線作戰的軍隊。

保衛都城咸陽周邊的常備部隊,防止大臣、貴族趁機謀反。

保衛地方城鎮、關隘的常備軍隊,例如在蜀郡需要提防古蜀國舊勢力趁機復國叛亂。

戍邊的常備部隊,例如提防東南方的楚國、北方的匈奴和西方的羌人趁機收復失地。

有人說,地方官吏不是有很多下屬,不可以提防叛亂嗎?

這些官吏的力量都很分散,平時鎮壓一盤散沙的老百姓還可以,真遇上有組織的武裝叛軍是毫無戰斗力的。

軍隊的兵力按照下圖分配為四塊,看右邊放大的三角。

雖然常備軍也需要后勤民夫來運輸補充物資,但相比移動的軍隊要少很多。這就可以把常備軍的民夫全用到出師的士兵上。之前我們的士兵:民夫是1:1關系,把常備軍的民夫用到出師上,士兵:民夫就接近1:3的合理比例了。但這樣做的同時,沒有民夫支持,常備軍也沒有多少可以開赴戰場了。

《孫子兵法•作戰篇》指出,善于用兵作戰的人,兵員不征集兩次,軍糧不運送三次。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

正是因為第一次征兵已經帶走了大部分主力和民夫,所以如果再次征兵、征糧會比第一次更難,軍隊戰斗力更差。

所以,能夠出師到前線打仗的軍隊只有軍隊總數的1/4,大約在5萬~12萬人,占總人口的1%~2.4%,如果體現到整體人口結構上,就是金字塔的黃色塔尖。

綜上所述,最多可以出師到東方前線的軍隊人數占總人口的1%~2.4%,加上占5%~9%的運輸和工程民夫,全體出動人數6%~11.4%。

現代的學者對秦國人口的估算在300萬~500萬之間。

如果人口是500萬,則能出師5萬~12萬,出動人數30萬~57萬。

如果人口是300萬,則能出師3萬~7萬,出動人數18萬~34萬。

所以長平之戰的40萬人不全是軍隊,而是士兵和民夫的總和,實際軍隊在3萬~12萬之間。

小結

人口結構

以上是以秦國的人口結構為主線,結合社會分工和行政體制進行的數據分析,作為證據之一。

下面再以先秦的糧食生產為主線,結合士兵后勤比例和糧食消耗進行的數據分析,作為證據之二。

四、先秦的糧食生產力如何?

先秦的土地制度如何?

先秦時代主要有井田制和授田制兩種土地制度。

但不論哪種制度,本質上都是政府對個人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一種確認和保護。“畝”的繁體字是“畝”,注意“久”字旁,其實就是指百姓可以長期擁有的私田。

但是政府提供土地權保護服務的前提是必須獲得回報,回報內容就是從土地糧食產出中抽取的一定比例的稅賦。井田制和授田制的不同就在于獲得回報的方式上。

井田制是商周時期的土地分配方式,也是一種征稅手段。政府分配私田給百姓使用,附加條件是必須也幫政府的公田種些糧食,作為給政府的稅賦回報。

《春秋•谷梁傳》中記載

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

公田就是政府的田,8塊私田圍繞著1塊公田,內部邊界形成一個井字,所以叫井田。

《漢書•食貨志》中記載,

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里,是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為八百八十畝,余二十畝以為廬舍。

……

今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

步在古代即是長度,也是面積單位,1畝的面積是100步,100畝被稱為1夫,“夫”是土地單位。因為一般會給一個家庭分配給100畝土地,家庭的戶主就是一個成人男子。

同樣的,《孟子•萬章下》也記載

耕者之所獲,一夫百畝,百畝之糞,上農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但是井田制也有其問題,就是人們種植公田的積極性不高,交稅的動力不大。雖然井田制給百姓的負擔不重,但是政府收到的稅收太少。政府解決民間糾紛需要官吏、抵御盜匪和外敵侵略需要軍隊,沒有足夠的糧食這些都做不好。到了戰國時代,更是有實力才能生存,所以各國就基本廢除了井田制,對土地所有制進行改革。

商鞅學習其他諸侯國的改革經驗,拋棄了井田制,采用授田制。

政府同樣分配給百姓土地并保護土地權,但收稅的不再通過公田收糧,而是給你下達每年的耕作任務,不管這塊地你種還是不種,每年都必須按照土地面積向政府繳納稅收。另外,農民除了交糧,還要交芻稿稅,芻為牧草,稿為禾桿,是喂養牲畜的草飼料。如果到時候完不成任務,就會按照秦律制罪。

《秦律•田律》

入頃芻稿,以其受田之數,無墾不墾(不論墾殖與否),頃入芻三石,稿二石。

井田制就是政府把百姓當成合伙人,政府把土地當作股份分給百姓,期望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奈何大家都忙私活,對公事不上心。

授田制改為政府把百姓看成合同工,上級給你制作工作目標,到時間必須交工,否則嚴懲不貸。

雖然授田制并沒有提高生產力,但是通過設定沉重的任務量,逼著農民提高生產效率,最終在整體上提高了糧食總產量。

為什么秦國把小畝變大畝?

商鞅在“廢井田,開阡陌”后,增大了畝的面積,把原來面積100步的小畝,改變成面積240步的大畝,這是為了什么?

再對比一下秦國和魯國的糧食產量

《呂氏春秋•上農》記載了戰國后期的秦國畝產

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損。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此大任地之道也。

《孟子·萬章下》也記載了同時代的魯國畝產

耕者之所獲,一夫百畝,百畝之糞,上農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呂不韋時代的秦國已經普及了大畝,同時期孟子的魯國使用的是小畝,面積相差2.4倍,但是供養的人數卻基本相同。

為什么秦國每畝的面積更大,產量卻不增加?

這要說到土地、作物和降水量的關系。

很多人認為戰國時代引入了鐵器農具和耕牛,使土地畝產提高。

其實真正能提高土地畝產的是灌溉,而不是農業工具。因為工具再好也只是增加了開墾這一個環節的效率。如果作物在未來幾個月的生長期里,沒有穩定的水源來灌溉,把有限的水分攤到更大面積的土地里,產量反而可能會下降。

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了足夠的水源,不僅可以提高畝產量,還可以耕種產量更高的糧食作物,進一步提高畝產。先秦土地分為上田、中田、下田,其實就是根據灌溉條件好壞來區分的。上田的畝產可以達到下田的2倍。

秦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是什么?

根據《秦律•倉律》記載,秦國的主要糧食作物為:

禾(粟、小米)、麥(小麥)、黍(大黃米)、稻(水稻)、荅(小豆)和菽(大豆)

《秦律•倉律》

“種:稻、麻畝用二斗大半斗,禾、麥一斗,黍、荅畝大半斗,菽畝半斗”。

麻是重要的紡織原料,不是糧食作物。

作物和灌溉條件

秦國作物以粟、麥為主,因為粟不需要太多的灌溉,適合秦嶺以北的旱地。

如果有一定的灌溉條件,粟、麥的產量會大幅提高,但秦國直到戰國快結束時才修完鄭國渠,戰國大部分時間里灌溉條件不好。

水稻產量最高,但只適合秦嶺以南的降水充沛的地區,例如巴蜀、漢中。在商鞅變法時這些地方還不是秦國的領土。

降水越充沛,可以種植水稻等畝產更高的作物,單位畝產才能大幅提高。

但是秦國地處內陸,降雨量不如中原和江南充沛,也沒有很好的灌溉條件,大部分是旱地。如果這種土地長期耕種,就會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土壤的養分也逐年降低,最終導致畝產減少,變成產量極低的貧田。

這種土地退化的問題,必須通過輪耕的方式來解決。

《漢書•食貨志》中記載,授田時,上田面積100畝,中田面積200畝,下田面積300畝。上田不用輪耕,中田要種1年休1年,下田要種1年休2年。

民受田:上田夫百畝,中田夫二百畝,下田夫三百畝。歲耕種者為不易上田;休一歲者為一易中田;休二歲者為再易下田,三歲更耕之,自爰其處。

下田給的多,是因為如果只給一家人100畝地,第二年就沒有可以輪耕的空間了。秦國的大畝面積是小畝的2.4倍,說明秦國的土地質量普遍處于中下的水平。

雖然秦國大畝的面積變大了,但以先秦時代的生產力,一家人在20多天的春耕期里,能耕種的面積是固定的,一個男性最多種30小畝,一家最多種100小畝地。再加上必須要輪耕,讓其他土地得到休養,耕種面積也還不能超過100小畝,所以秦國的畝產和魯國的畝產是接近的。

糧食消耗數量

戰國初期的魏國宰相李悝指出:

一個典型的五口標準家庭,能耕種100畝,1年收成150石,交稅1/10共15石,每人每月消耗1.5石,一年90石,年終剩余45石。拿出30石交換成錢,用于衣物、祭祀等的必要開支,基本所剩無幾,如果不幸遇到病喪更是入不敷出。

5口人耕種100畝,年產150石,上交政府十一稅15石,每人一年吃18石糧食,能剩余45石。

先秦時代士兵和后勤的比例關系是怎樣的?

《孫子兵法•用間篇》指出:

“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這是先秦孫武所列的數據,注意最后是七十萬家,而不是七十萬人。

孫武是春秋末年齊國人,曾幫助吳國擊敗強大的楚國和越國,軍事經驗豐富,不會紙上談兵、信口開河,所以這個比例是可信的。

《孫子兵法》指出,一旦出兵打仗,7個家庭要停止農業生產,來回奔波,為1個士兵運送軍需物資和糧草。

先秦時代的一家有多少人?

先秦時代標準家庭的1家是5口人,標準家庭是個平均概念,不是說一家只有1個兒子。有的家庭全是男孩,有的家庭全是女孩,有的家庭還沒有生孩子,有的家庭已經生了4、5個孩子。整體平均下來每家有子、女2人。夫、妻、子、女,加上兒童、老人,大約5人。

根據孫武所提的1兵:7家的比例,士兵和后勤人員的比例應該在1:21到1:35之間。

在井田制時代,受到生產力較低的限制,士兵和后勤人員的比例應該是1:35。

在授田制時代,假設生產力已經提高,不需要這么多人,我們按照1:20的比例的計算。

如果按照這個比例計算,10萬軍隊要動員200萬以上的后勤人員,這些人要停止一切農事,進行后勤生產和運輸的保障工作。

要注意的是,這200多萬停止生產糧食、專注做后勤的非戰斗人員,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

士兵和后勤人員的糧食供應

按照李悝所說每人1年消耗18石糧食,約等于和平時期5口之家一年上交的15石的十一稅。

和平時期,士兵和糧食供給人口的比例關系是1兵:1戶(5人):100畝耕地

假設戰爭時代的征收40%戰爭特別稅,稅賦是和平時代的4倍,每家征收60石,可以養活4個士兵。

戰爭時期,士兵和糧食供給人口的比例關系是4兵:1戶(5人):100畝耕地

按照上面修正后的孫武兵民比例:

出師1年,1個士兵+20人后勤,共21人,所需糧食為:

平時:20戶人家(100人)上交的十一稅300石,需要2000多畝耕地供應。

戰時:5戶人家(25人)上交的戰時稅收300石,需要500多畝耕地供應。

以此類推

10萬士兵外出打仗1年,就需要200多萬后勤人員,所消耗的糧食是:

平時:200多萬戶共1000多萬人生產,需要耕地2億多畝!

戰時:50萬多戶共250多萬人生產,需要耕地5000萬畝。

40萬士兵外出打仗1年,就需要800多萬后勤人員,所消耗的糧食是:

平時:800多萬戶共4000多萬人生產,需要耕地8億多畝(達到了清代的耕地總數)!

戰時:200萬多戶共1000多萬人生產,需要耕地1億畝。

根據現代估計,戰國時代總人口2000萬~4000萬,即使按照最多的人口計算,40萬軍隊出師一年,所消耗的糧食是和平時期戰國諸國所有人口1年生產的糧食!

中國人口規模變動趨勢,數據來源:葛劍雄,《中國人口史》

所以,出師到戰爭前線的40萬軍隊都是士兵,這個假設已經被證偽,是不可能的。

如果這40萬不都是士兵,而是加上后勤百姓的總和,結果會如何呢?

用40萬除以20,就會得出2萬兵力的規模,按照這個數量級計算就很合理了。

2萬士兵,需要40多萬后勤人員,所消耗的糧食是和平時期40多萬戶共200多萬人生產,需要耕地4000多萬畝!

根據現代對秦國人口300萬到500萬的估計,200萬人數量已經是很接近秦國人口總數了。

即使按照戰時40%的稅率征糧,從糧食上也最多只能供應8萬士兵。

根據以上計算,在軍隊數量是40萬、還是2萬之間,更合理的數量是后者,也就是40萬人不全是士兵,而是士兵和后勤人員的總和,實際參戰軍隊在2萬~8萬的數量級上。

小結

以上是以先秦的糧食生產為主線,結合士兵后勤比例和糧食消耗進行的數據分析,這就是證據之二。

通過人口結構、糧食生產的分析,從兩條完全獨立的數據和分析方向,計算出數量級相同的結果。

按照人口結構估算是3萬~12萬之間,按照糧食生產估算是2萬~8萬之間,這是可以相互印證的證據。

五、為什么先秦時代要擴大軍隊的統計口徑?

夸大兵力是兵不厭詐、虛張聲勢的心理戰。

《孫子兵法》的《謀攻篇》指出: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心理戰雖然不是上策伐謀中的最高境界,但也是伐謀的一種。

夸大出兵人數和敵人的死亡人數可以極大的震懾敵方,國內輿論的壓力促使敵人屈服談判,用最小的風險和代價來獲得自己最大收益。

在《三國志•魏書•國淵傳》就記載,曾經存在把戰績擴大十倍的現象,一方面是為了邀功,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震懾。漢末將領國淵沒有虛報,曹操非常高興。

國淵字子尼,太祖(曹操)征關中,以淵為居府長史,統留事。

……破賊文書,舊以一為十。及淵上首級,如其實數。太祖問其故,淵曰:‘夫征討外冠,多其斬獲之數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聽也。河間在封域之內。銀等叛逆,雖克捷有功,淵竊恥之’。太祖大悅。

為什么伐兵是下策?攻城是下下策?

從上面的估算可想而知,一旦出兵就是耗資巨大,攻城更是曠日持久的燒錢、燒糧、燒物資的無底洞。對于一國之君來說,出兵絕對是下策和下下策。

再厲害的名將和軍隊也要向糧草低頭。

長平之戰持續了3年,到了后期,趙王的壓力是極大的,臨陣換帥、急于出戰也是趙國支撐不下去的表現。

其實秦國也處于崩潰的邊緣,否則白起也不會坑殺投降的趙兵,他以為這樣能減輕秦國的國內后勤壓力,說服秦王下決心馬上攻趙,一句滅掉趙國。

沒想到秦王實在拿不出更多糧草,也支撐不了更長的補給線,只能被迫放棄,眼睜睜的錯失了滅趙的良機。

為什么到明清就不太夸張出兵人數了?

夸張兵力是中國歷史早期的軍事策略,那時候資訊和經驗匱乏。但到了明清時代,距離先秦時代已經過去了2000年,這期間夸大兵力的招數也被用了成千上萬次了,明清時代的軍官知道不要輕易相信敵方宣傳,有辦法去分辨真假。

就像現在的李克強指數,通過工業用電量新增、鐵路貨運量新增和銀行中長期貸款新增,可以反應出真實的經濟增長量。盡管官方經濟數據大量造假,但因為數據渠道眾多,政府不能全部壟斷,總能找到很難造假的數據。

同樣在明清時代,獲得數據的渠道也比先秦時代更快、更多,只要注意收集官方和民間文獻,例如邸報,就可以通過歷年的耕地、稅收、人口和駐兵數據,來估算出對方最大的動員能力。

明清時代的兵力雖然還可以夸張,例如加入了大量的輔兵數量,但已經不像先秦那樣,把兵力當個筐什么人都往里裝了。

寫明清史書的人也可以通過大量官方和民間的文獻來核實和修正數據,所以極度夸張兵力的現象就大量減少了。

結論

通過分析人口結構和糧食生產兩條獨立線索,以下的結論可以得到相互印證。

先秦時代所說的幾十萬人的大會戰,實際上只是數萬軍隊規模的戰役。

這幾十萬人的主體是大量從事后勤運輸和保障的民夫。

先秦時代的軍隊和古代世界任何國家的軍隊一樣,在規模數量級上沒有特殊之處。

長平之戰的確是屠殺俘虜最多的戰役,也是傾國之戰,但不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戰役。

先秦夸大出兵數量是為了對敵人實施心理戰,但到了明清就不再奏效了。

數據是混合物,統計口徑在歷代都不是統一的,我們分辨清楚就可以了。

后記

能分辨歷史虛實才能開民智

假設2000年后,我們的子孫出土了新聞聯播資料,他們根據這些官方資料,能還原當今社會的原貌嗎?如果他們因為看新聞聯播,極大增強了民族自豪感,不知道你會做何感想?

同樣,當我們看史書時,發現早在先秦時代,僅僅一個諸侯國的軍隊就有幾十萬、甚至百萬時,的確有傲視古代世界所有國家的感覺,我們的祖先真的超牛逼!

但熱血沸騰過去,冷卻下來仔細想想,幾十萬大軍和更多后勤人員的吃飯怎么辦?大量軍事物資的生產和運輸怎么辦?以先秦的人口和經濟規模,支撐后世都難以承擔的龐大軍隊,真的可行性嗎?

有趣的是,我們不會為明清時代的軍隊數量爭吵,反而會為年代更久遠、生產更落后的先秦軍隊數量,爭得面紅耳赤!

我想這和先秦資料匱乏有關,現代人不清楚先秦時代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再加上先秦官方有意無意的擴大統計口徑,給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難免會幻想出一幅氣勢磅礴、史詩般的戰爭畫面。但這種資料匱乏同時也為后人分辨數據虛實設置了極大的障礙,難以得出立竿見影、令人信服的直觀解釋,出現了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激烈爭論局面。

再看明清時代,因為官方和民間都有大量的文獻可以考證,能夠多渠道的相互印證,沒給我們留下多少想象空間,爭議反而少了。

可以理解,本文的結論不僅毀掉了先秦戰爭的史詩感,更是減弱了民族自豪感,這對很多軍事迷來說難以馬上接受。

但換一個角度想,借助這個問題,我們了解了先秦的社會面貌,學會了多種數據分析的手段,提高了分辨數據虛實的能力,這種民智的提高可以減少被政治操弄的可能,我認為這些收獲比單純的民族自豪感更有價值。

關于本文的精簡版和詳細版

到目前為止,你看到的只是精簡版。因為原答案論證過程過于詳細,影響了閱讀體驗。

所以我把原文拆成了系列文章,重新起名為《先秦戰爭的數十萬軍隊是怎么來的?》,放到了我的知乎專欄張英鋒說。

要閱讀詳細版,請訪問下面的專欄文章鏈接。

(一)后勤生產篇:先秦的后勤生產有那些內容?

(二)后勤運輸篇:古代的后勤物流如何實現?

(三)人口結構篇:先秦的人口結構是怎樣的?

(四)農業生產篇:先秦的糧食生產力如何?

(五)統計口徑篇:為什么先秦時代要擴大軍隊的統計口徑?

結論、后記、參考文獻和推薦書目都在(五)統計口徑篇里。

責任編輯:中國夢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為何先秦時代都是上百萬的人會戰?

    2015-04-01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