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白了抗美援朝的勝利對中國整體安全的關鍵意義,再讀毛澤東于1954年夏寫的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就會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戰(zhàn)略意義。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1950年6月突發(fā)的朝鮮戰(zhàn)事猶如“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1953年7月抗美援朝的勝利,阻止了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向北方朝鮮發(fā)動的入侵,并徹底排除了中國東北再次受到東來威脅的可能性。毛澤東這才有了“換了人間”的心境。抗美援朝的勝利將使中國東北從而中原的安全完全有了保障。英雄總會惺惺相惜,這時作者想起當年面對同一任務的曹操。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為了肅清袁氏殘余勢力,也為了徹底解決三郡烏桓[1]入塞為害問題,決定遠征烏桓,大獲全勝,胡、漢降者二十余萬。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后方,這加速了曹操揮戈南下統(tǒng)一中國的戰(zhàn)略實施。如把前后的事件聯系起來,我們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說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戰(zhàn)爭,而《觀滄海》正是曹操北征烏桓得勝回師經過碣石山時寫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秋風蕭瑟,曹操壯懷激烈,考慮著如何揮師南下以實現他統(tǒng)一中國的宏愿。詩言志,曹操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宏偉的抱負融匯到在碣石留下的詩歌里。
曹操在65歲的時候,解決了山海關一帶烏桓三郡對內地的威脅;1953年毛澤東正逢花甲之年,抗美援朝勝利幾乎是一勞永逸地解決了來自朝鮮半島對中國東北的安全的威脅。但二者盡管范圍不同,但對中國安全的意義都是一樣的。毛澤東將中國安全線推至朝鮮半島上的“三八線”,這是中國從唐太宗以降,沒有人做到的事情。看到這些,如果再結合1950年10月毛澤東《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一詞中“萬方樂奏有于闐[2],詩人興會更無前”詩句,就不難從地緣戰(zhàn)略上感受到毛澤東在《浪淘沙·北戴河》一詞中“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詩句,在西北和東北全部搞定后,所由衷發(fā)出的那種大自在的放松心境。
東北問題徹底搞定后,西北問題的解決則可進一步推進:1955年10月1日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日。
注 釋:
[1]漢末,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烏桓結合,是為三郡烏桓。
[2]于闐,是古代西域王國,中國唐代安西都護府安西四鎮(zhèn)之一。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zhàn)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來源:昆侖策網【原創(chuàng)】)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