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岳青山 肖凡:鮮為人知的“窯洞對”續(xù)篇 ——從毛主席一生只睡硬板床說起
點擊:4243  作者:岳青山 肖凡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fā)布時間:2020-11-16 08:42:14

 

1.webp.jpg

毛主席是我們共和國的開國領袖,建國后的27年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自甘清貧,為全黨樹立了光輝的榜樣。穿衣、吃飯,工作,睡覺,可謂人生四件大事。毛主席的“睡覺”有著與眾不同的特殊“講究”,傳頌著許多感人至深故事,發(fā)人深思。

1949年3月,毛主席率領中共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進駐北平,入住香山雙清別墅。大家高高興興,誰也不曾料到,當他第一次走進自己的臥室,就發(fā)生了“木板床風波”。原因只是,他對臥室那張彈簧床極不滿意。其實,這張豪華氣派的彈簧床,是以前主人留下的。警衛(wèi)員在布置房間時感到很稀奇,坐在上面像沙發(fā)一樣柔軟舒適。他們覺得主席以前一直睡木板床,現在解放了,應當讓主席睡一張舒服的床了。然而,這同毛主席想的完全不同。所以,當毛主席走進臥室,一眼看到那張彈簧床,就很惱火,聲音很高地對工作人員說:“為什么要給我買這樣的床?這張床比木板床要多花多少錢?為什么昨天能睡木板床,今天就不能睡了?我睡木板床已經習慣了,覺得睡木板床很好,我不喜歡這個床。”并指示警衛(wèi)員趕快撤走彈簧床,并說:“我還是睡木板床舒服。”

毛主席發(fā)火引起了工作人員的無奈、不安,雙清別墅沒有木板床,西柏坡用的木板床又沒帶來,這可怎么辦?大家想來想去,一致認為,還是勸主席暫時先在彈簧床睡一覺,告訴管理科第二天想辦法搞木板床。衛(wèi)士武象庭將大家的意思告訴毛主席,毛主席聽后連頭也不抬地說:“等你們弄了木板床我再睡。”于是,管理科只好請木工師傅,緊鑼密鼓地為毛主席趕做了一張大木板床,毛主席感到很滿意,便上床休息了。

這次“木板床風波”過后,毛主席對工作人員解釋說:“人生幾乎有一半是在床上的,至于我更比一般人在床上度過的時間要長很多。因此,我的床一定要搞舒服一些。”這是因為,他喜歡臥床辦公,看書、學習,要求木板床還能放些書,能隨手拿到。(韶山毛澤東紀念館編著:《毛澤東生活檔案》下冊,第673-674頁)

1949年底,毛主席第一次訪問蘇聯。蘇方安排在斯大林的第二別墅下榻。飯后,毛主席在師哲的陪同下,看辦公室和臥室。毛主席按了按自己臥室的床,又看了看床上那高級被褥,皺了皺眉頭說:“我睡不了這種沙發(fā)床,還是把我用的東西和書拿來。”他還使勁按了按床上的鴨絨枕頭,笑著說:“這能睡覺?頭都看不見了。”警衛(wèi)員李家驥在一旁接話說:“主席,我們把墊子掀開,鋪上塊木板就行了。”毛主席聽后連連點頭,表示贊同,并囑咐說:“不能去麻煩人家。我們自己想辦法。”

毛主席回辦公室開始看文件,李家驥測量好床的尺寸,然后由葉子龍送大使館。傍晚,大使館派人送來一塊木板。于是,大家開始給毛主席換“新床”,將蘇方準備的被褥、彈簧床墊換掉,換上木板,將毛主席自帶的舊褥子、白床單、灰毯子、毛巾被、蕎麥皮枕頭放好。

只是,中國同志的這一做法使蘇方工作人員很不理解。師哲向他們解釋說:“毛主席同志有用自己被褥的習慣”,這樣才好睡一些。蘇方隊長還是聳了聳肩膀,表示不甚理解。(李家驥:《領袖身邊十三年》上冊,第115-116頁)

1950年2月,毛主席和周恩來訪蘇歸來,不顧十幾天坐火車的辛勞,馬不停蹄地對當時我國經濟比較發(fā)達的東北作短暫調研。

1950年2月27日,毛主席到達黑龍江省(時名“松江省”)的哈爾濱。下午6點,在會見省市委領導時,毛主席告誡大家:現在大家進了城,住上了樓房,還坐上了小汽車。但“大家努力貫徹執(zhí)行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精神,進城之后還要繼續(xù)保持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并特別強調:“我們共產黨人是為人民服務的,我們必須吃苦在前,只有把人民的事情辦好了,我們共產黨人才可以考慮辦一辦自己個人的事。如果我們的黨員中出現了先為自己辦事的人,那就要毫不客氣地把他開除出革命隊伍。”

在毛主席的臥室里,工作人員為了讓他休息好,特意準備了高檔歐式鋼絲彈簧床和新做的綢緞被褥。毛主席來到臥室向周圍看了一下后說:“這里真闊氣”!又走到床前,用手按了按,一看是軟床。他說:“噢,這么漂亮的床!,我沒有這福氣,享受不了這東西。”

葉子龍答道:“主席,你試睡一晚,如果不適應,以后到別處就不睡這種鋼絲床了……”

毛主席卻正色道:“地方同志的心情我理解,但是我們國家還很窮,人民群眾很苦,我們不能搞的這么鋪張。”接著又語重心長地說:“以后還是老樣子,我們到外地,一是自帶行李,不要用各地的行李,如果每到一地就換一套,太浪費了;二是不要用我的名義,向地方隨便要東西;三是我們能辦的事,要自己辦,不要過多的麻煩地方,不能給他們出難題。你現在就讓他們把被褥和鋼絲床撤走,換上木板床,然后把車上我的行李拿來。”

警衛(wèi)員李家驥只好驅車到哈爾濱火車專用線備用車庫,取回主席日常的睡覺用品。鋪好木板床,放好枕頭,毛主席看后高興地說:“還是我們的好!用這么好的東西,沒必要。如果到一個地方換一套,我用了的別人怎么用?那是浪費!”然后,毛澤東點著一支煙,像是對別人,又像自言自語:“全國人民都睡硬板床,讓我一個人睡彈簧床,我能睡覺嗎?”這一晚毛澤東睡得很好,足足睡了罕見的五個小時!(王玉利:《毛澤東訪蘇歸來》第47-48、50頁)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毛主席頻繁外出,足跡幾乎遍及全國的大江南北。有一年,毛主席參加廣州會議后,來到武漢。湖北省委在東湖安排了當時能找到的一張高級彈簧床。毛主席住下后不聲不響,工作人員們頗為奇怪。第二天,人們推開房門一瞧,嚇了一大跳。原來,毛主席竟然通宵睡在地板上!(韶山毛澤東紀念館編著:《毛澤東生活檔案》下冊,第673-674頁)

1965年春夏之交,毛主席在湖南長沙視察時,得知井岡山通汽車了,非常高興。他決定重上井崗山。據毛主席的隨行警衛(wèi)員回憶:汪東興和湖南、江西兩省公安部門領導提前去看了路線。回來向毛主席報告,從這里出發(fā),一天到不了。要不,就在中途的縣里住一下,讓他們提前準備好。可毛主席卻說:“不要準備,有個茅棚就可以了。”當我們途中經過茶陵縣時,天下起雨來,為了安全起見,便在茶陵縣住宿。這時主席又指示隨行人員,不要住招待所,也不要給縣里打招呼,借縣委辦公室住上一晚就可以了。南方的初夏,天氣非常炎熱。毛主席在縣辦的一個單間里,放下行軍床就休息了。我們工作人員把辦公室的桌子拼起來,幾個人擠在一起湊合著。當時屋里蚊子很多,咬得人難以入睡。主席又不讓去借蚊帳,我們只好想辦法找來當地一種土制的“蚊香”點著熏蚊子,弄得滿房子煙霧。毛主席就這樣睡了一晚,第二天接見茶陵縣委、縣政府領導成員后,就驅車重上井崗山了!(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編著:《毛澤東五十次回湖南》第246頁)

直至1976年9日,毛主席走完了一生的最后時刻。從身邊護理人員那里得知,仍是睡在“木板床”上,安詳地“去見馬克思”了!!

這就是我們共和國的開國領袖毛主席!

1.webp (1).jpg

【毛主席菊香書屋臥室】


過去革命戰(zhàn)爭時期,生活艱苦,只能睡木板床,建國后條件好些了,也仍然只睡木板床。年年月月日日,京城內外,國內國外,始終只睡木板床。沒有一天“例外”,不許任何“變通”。從未妥協(xié),堅韌、固執(zhí)、死板得幾乎到了“不近情理”、“不可理喻”的地步。作為開國領袖毛主席如此艱苦奮斗,古今內外,還有何人可與之比肩?

毛主席為何這樣呢?

有人認定,這乃區(qū)區(qū)小事!

然而,毛主席卻有其戰(zhàn)略的思考,對“艱苦奮斗”這四個大字,看得更遠,想得更深。他號召全黨各級領導“保持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要做表率,因而自己也就做了“表率的表率”。

首先,艱苦奮斗是“不忘初心”的必然要求。

毛主席一生,始終牢記“初心”,“以一生的力量為痛苦的人民服務,將革命事業(yè)奮斗到底”(《毛澤東年譜》1949-1976年第1卷,第383頁)。一切“為痛苦的人民”著想,卻自甘清貧,不圖享受。他領導大家鬧革命,搞建設,當然知道是為了發(fā)展生產,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也當然知道彈簧床比硬板床更舒適,是“享福”,那又為何如此固執(zhí)得非睡木板床不可呢?

這是因為,牢記“初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得吃苦在前,艱苦奮斗,只睡木板床,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看看他自己解釋為何天天非睡木板床不可的幾條道理,也就再清楚不過的了。

他說:“為什么要給我買這樣的床?這張床比木板床要多花多少錢?”這是國家的錢,人民的錢!花在他身上,他感到心痛!

他說:“我們國家還很窮,人民群眾還很苦,我們不能搞的這么鋪張。”他在這里想的是“痛苦的人民”!

他說:我們共產黨人是為人民服務的,我們必須吃苦在前,只有把人民的事情辦好了,我們共產黨人才可以考慮辦一辦自己個人的事。這里表明,身為領袖,以普通勞動者自居,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率先垂范,吃苦在前。

他說:“全國人民都睡硬板床,讓我一個人睡彈簧床,我能睡覺嗎?”他不僅是自甘清貧,而且樂于清貧,只為和勞苦大眾一樣,不搞特殊化!

可見,毛主席堅決只睡板床,乃是時時刻刻處處心系勞苦人民的結果。

其次是,把艱苦奮斗視為共產黨的政治本色。

建國后,毛主席反復號召全黨一定保持革命年代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1956年1月15日,毛主席在《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作了深刻的回答,這是因為:艱苦奮斗是共產黨的政治本色。他說:“我是歷來主張軍隊要艱苦奮斗,成為模范的。一九四九年在這個地方開會的時候,我們有一位將軍主張要提高薪水,有許多同志贊成,我就反對。他舉的例子是資本家吃飯五個碗,解放軍吃飯鹽水加一點酸菜,他說,這不行。我說這恰恰是好事。你是五個碗,我們吃酸菜。這個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解放軍得人心就是這個酸菜,當然還有別的。現在部隊的伙食改善了,已經比吃酸菜有所不同了。但根本的是我們要提倡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是我們的政治本色。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遼西戰(zhàn)役的時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蘋果,我們的戰(zhàn)士一個都不去拿。我看了那個消息很感動。在這個問題上,戰(zhàn)士們自覺地認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是很卑鄙的,因為這是人民的蘋果。”(《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328-329頁)

可見,在毛主席看來,艱苦奮斗是共產黨的政治本色;“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出革命精神,木板床里也出政治,出革命精神;保持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就是要自覺地做到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吃人民一個“蘋果”,“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是很卑鄙的”;“解放軍得人心就是這個酸菜”,共產黨得人心也是這樣。

因此,毛主席在“保持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上,又必然對自己要求得更高、更嚴,做得更好、更徹底,甚至“不近人情”,這也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最后,更重要的是,毛主席還把艱苦奮斗看成打破“歷史的周期率”,不當“李自成”的重要法寶

毛主席歷來強調,中國革命、建設成敗的關鍵,取決于黨的領導,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他的戰(zhàn)略大棋盤里,共產黨執(zhí)政后,如何打破“歷史的周期率”,“不做李自成”,是一個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的問題。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我看能打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沒有第二個人。”

本來,早在1945年7月4日,毛主席與黃炎培(時任國民黨政府的國民參政員等職)就曾進行了著名的“延安窯洞對話”。黃炎培坦誠地說:“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政黨、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夠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個周期率。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到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個周期率的支配。”

毛主席十分自信地回答說:“我們共產黨已經找到了新路,能夠跳出這個歷史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然而,四年過后,毛主席領導全國軍民經過人世間罕見的、長期的浴血奮戰(zhàn),真正是推翻了“三座大山”,奪取全國政權之后,卻對跳出“歷史周期率”的“這條新路”,反倒“又不那么自信了。”

這是為什么呢?

從1949年3月5日,毛主席《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中向全黨敲響警鐘,就不難看出,他已經預感到“執(zhí)政防腐”,將會是何等艱難。

毛主席說:“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貪圖自樂,不愿意再過艱苦生活情緒,可能生長。因為勝利,人民感謝我們,資產階級也會出來捧場。敵人的武器是不可能征服我們的,這一點已經得到證明了。資產階級的捧場則可能征服我們隊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這樣的共產黨人,他們在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炮彈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我們必須預防這種情況……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38-1439頁)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率領中共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臨行前,他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赴京趕考去”。周笑答,我們應當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主席說,“退回來就是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希望考個好成績。”(《毛澤東年譜》1983-1949 下冊,第469頁)

然而,“不當李自成”,又談何容易!

如前所述,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入住北京香山雙清別墅的第一個晚上,迎來的現實,就是自己常年睡的木板床被扔掉了,換上了豪華的彈簧床。他能不想到:這是怎么的呀?自己才號召全黨做到“兩個務必”,才提出“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怎能進城后就把木板床扔掉?“為什么昨天能睡木板床,今天就不能睡了?

與此同時,周恩來向他說及,各民主黨派的負責人先后到了北平,大家都想來拜會主席,希望主席提前作出安排。不料,毛主席聽后卻說:“請通知有關方面,我明天要會見黃任老。”

周恩來猶豫了一下,告之:黃任老不久前在地下黨的幫助下,逃離上海,二十三日經香港乘船到達天津,今天由天津坐火車抵達北平后,又馬不停蹄地趕到西苑機場,參加主席和黨中央領導人的入城閱兵式,故以商量的口氣說道:“黃任老上了年歲,是不是推遲幾天再見為好?”

毛主席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明天請黃任老好好休息一個白天,晚上我要和他作竟夜長談”。

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連周恩來都怔了一下,困惑不解,怎么也想不出,毛主席在入住北京的第二天就如此急著要先和“黃任老作竟夜長談”?

原來,毛主席此時此刻想的是,共產黨“坐天下”,比起“打天下”更難、更難!所以,他迫不及待非要把黃炎培作為“進北平后第一個請教的先生”,以接著向黃任老請教:“我毛澤東如何才走出您說的那個怪圈”,作為四年前“延安窯洞對話”的繼續(xù)!

1949年3月26日晚,毛主席同黃任老再次竟夜長談。

1.webp (2).jpg


毛主席說:“當年我曾是傍聽先生教誨的晚輩,而今,您又是我進北平后第一個請教的先生”,“今天下午,我謝絕一切應酬,又認真地拜讀了您的大作《延安歸來》。”

“區(qū)區(qū)小文,何勞主席來讀它!”

“有收益啊!黃任老,今晚請你來,就是想接著請教,我毛澤東如何才走出您說的那個怪圈:‘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

黃炎培聽后十分感動,因為他所知的得天下的帝王將相中,沒有一位是在“喝慶功酒”的時候,就考慮國家興衰的。他沉疑片刻后說道:我記得你當年在延安非常自信地對我說:“我們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歷史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

“我是說過這樣的話,”毛主席輕輕地嘆了一聲,“可是,當我們就要取代蔣介石的統(tǒng)治的時候,似乎這種信心就又不那么自信了。”

“我看,主席這種不那么自信,就是最好的防范這一周而復始的怪圈的象征。”黃任老說。

毛主席微微地搖了搖頭,遂又打開《延安歸來》,頗動感情地念了那段名言,問道:“黃任老,我想您應該知道此時、此刻,我毛澤東在想什么了吧?”

“我知道,我十分知道,你希望我說的幾句話: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在你所開創(chuàng)的新的歷史中杜絕出現!”

“知我者,黃任老也!”毛主席猝然把頭一昂,“怎么樣?為了共產黨治理的新中國不受、或者少受這個周期率的支配,您要做我的諍友啊!”

他們這次談話,持續(xù)到午夜。 

可見,建國伊始,在毛主席的戰(zhàn)略思考里,打破“歷史的周期率”地位竟是如此突出,如此重要!

1950年3月27日,毛主席、周總理訪蘇歸來,在東北作短暫調研,碰到了現實更是毛主席始料不及:當晚,黑龍江省委和哈爾濱市委領導為他及同行的胡志明主席舉行的“接風冼塵宴會”,美味佳肴,非常豐盛。毛主席礙于胡志明的面子,只是眉頭緊鎖,吃得很少,之后就對陪同的領導提出了批評,不應當大吃大喝;在入住的臥室時,又發(fā)現當地領導特意為他準備高檔歐式鋼絲彈簧床和新做的綢緞被褥,他堅決不享那個“福”。

28日,來到沈陽,宴請的檔次一地比一地高,越來越豐盛,餐后,毛主席在會議室會當著東北的領導們批評說:“今晚的飯菜過多,同志們,我們是人民的公仆,是為人民服務的,你們一層一層仿效下去,這樣吃起來,在人民群眾中將會有什么影響?你們應重溫七屆二中全會精神”。

29日,毛主席在東北局領導干部會上講話時,更是尖銳指出:“我和恩來等路過東北,主要想了解東北的工作情況,了解東北地方的工業(yè)生產情況,發(fā)現浪費太大。我在哈爾濱提過不要大吃大喝,搞那么豐盛干什么?”

他甚至憤憤地扔下重話:“你們要做劉宗敏,我可不當李自成!中央三令五申,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要艱苦奮斗,你們應當做表率。”(《李家驥:《領袖身邊十三年》上冊,第167、168、169頁》)毛主席嚴于律已,自己也就要作了表率的表率。

爾后,毛主席發(fā)動“三反”、“五反”運動,實質上就是反對大大小小的“劉宗敏”,堅決“不當李自成”。 

綜上可知,毛主席自甘清貧,嚴于律已,吃苦在前,“不圖自樂”,一生只睡木板床,堅決“拒睡”沙發(fā)床,固執(zhí)得不許一次變通,沒有一天例外,始終保持革命年代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艱苦奮斗絕不是小事。它既是牢記“初心”,全心全意“為痛苦的人民服務”的必然要求,又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的具體體現,更是“打破“歷史的周期率”,不當“李自成”的法寶。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前三十年全黨干部基本上保持了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保住了黨的無產階級先進性,清正廉潔,為世所公認。這樣的共和國的開國領袖,廣大的勞動人民能不發(fā)自內心地永遠崇敬和懷念。今年國慶長假,到韶山瞻仰游客多達39萬,應了那句老話:公道自在人心!

(作者:岳青山,湖南省委黨校教師;肖凡,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淮左徐郎”,有修訂)

 

【本公眾號所編發(fā)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chuàng)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chuàng)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guī)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xié)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