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陳思:朝鮮戰爭前后的毛澤東與斯大林
點擊:  作者:陳思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布時間:2020-12-05 09:09:38

 

 1.webp.jpg


毛澤東和斯大林都是有遠見的大國領袖。對于抗美援朝戰爭,他們在重大問題上有共識與合作。可以說,沒有二人的共識與合作,就沒有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戰爭爆發前毛澤東和斯大林的判斷相同


1945年8月,蘇聯軍隊進兵朝鮮,全殲在朝鮮半島的日軍,解放了朝鮮半島。美國軍隊只占領朝鮮半島南部一小塊地方。后來,根據雅爾塔會議決定,蘇、美軍隊以三八線為界劃分占領區。朝鮮人民領袖金日成在三八線以北建立了人民政權,李承晚在三八線以南建立了一個政權。

1948年底,蘇聯軍隊撤出北朝鮮,美國軍隊于1949年5月撤出南朝鮮。美軍利用蘇軍撤走之后的將近半年時間加緊武裝李承晚軍隊,支持李承晚軍隊向北進攻。1949年1月,李承晚軍隊在三八線挑起沖突。到4月15日,李承晚指揮他的軍隊幾十次在三八線挑起軍事摩擦,還秘密向三八線調集重兵,部署進攻北朝鮮。

1.webp (1).jpg

◆1949年,金日成率團訪問蘇聯。

1949年3月,金日成率朝鮮黨政代表團訪問蘇聯,與斯大林討論了朝鮮的安全問題。斯大林對全球戰略格局深思熟慮后,滿懷信心地告訴金日成:沒有必要害怕李承晚,并答應蘇聯為朝鮮人民軍提供武器裝備。4月,金日成回國后得知,李承晚已集結大批軍隊在三八線,準備向北發動大規模進攻,兩個月消滅朝鮮人民政權。金日成立即將這個情況報告給斯大林。斯大林考慮金日成這時只有3個步兵師,武器裝備落后,而李承晚則有6個經過美軍訓練的全副武裝的師,他立即安排向朝鮮調運武器裝備,5月底已幫助朝鮮人民軍實現機械化。

1949年5月,金日成派特使秘密到北平雙清別墅,當面交了金日成給毛澤東的信。金日成在信中主要是請求中國共產黨將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朝鮮族軍隊編入朝鮮人民軍。毛澤東當即表示同意,并且要求中央軍委即刻辦好。不久,駐防在東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2個朝鮮族師,在得到了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最好的武器裝備之后,開赴朝鮮境內編入朝鮮人民軍。同時在武漢的解放軍1個朝鮮族師也在北調入朝途中。毛澤東對金日成的特使表示,如果需要,分散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其他部隊的朝鮮族同志也可編入朝鮮人民軍中。毛澤東還說:請金日成不必擔心北朝鮮的生存問題,蘇聯和中國共產黨都站在你們一邊。目前中國人民解放戰爭還在打,很快就會打勝,待中國大陸統一后,中國一定會大規模地支援朝鮮。

斯大林和毛澤東對朝鮮人民革命政權的支持,后來都變成了現實。蘇聯政府將大批重型武器裝備運抵朝鮮,朝鮮人民軍很快換上了先進的裝備。中國則陸續將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3個朝鮮族師和1個朝鮮族整編團編入朝鮮人民軍,朝鮮人民軍總數很快就達到9萬人,與李承晚軍隊對比,已經占優勢。

1.webp (2).jpg
◆李承晚

但李承晚并不知道這一情況,他還在做武力占領全朝鮮、消滅朝鮮人民政權的美夢。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李承晚在三八線的軍隊全線潰敗后,向美國求援。美國很快向李承晚軍隊運送大量武器彈藥。6月27日,美國的第七艦隊駛進臺灣海峽。7月7日美國操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李承晚軍隊,聯合國軍司令由美國指派,第七艦隊主力隨即轉往日本海參戰。美國糾集15個國家拼湊成的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也緊急入朝。但美國派來的軍隊也被朝鮮人民軍打敗。朝鮮人民軍很快就占領南朝鮮首都漢城(今首爾),并繼續向南進攻,將“聯合國軍”壓縮至釜山環形防御圈內。

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處于不利狀態。金日成于9月28日召集了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會上對目前軍事形勢進行了討論。會議認為,美軍仁川登陸后,軍事形勢已經對我們十分不利,北方已經完全暴露在美軍面前,南方主力又撤不回來,朝鮮有亡國的危險。金日成在會上即寫出致蘇聯和中國領導人的兩封親筆信,經會議一致通過后,派人馳送中、蘇兩國,請求蘇聯和中國支援朝鮮。

斯大林和毛澤東都想到以志愿軍方式抗美援朝


斯大林是在10月1日收到金日成的求援信的,他讀完這封信,陷入了深思。他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如果朝鮮人民軍失敗,北朝鮮就會落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手中,遠東的政治、軍事格局將立即改變,蘇聯的遠東地區會直接受到威脅。他還意識到,蘇聯是決不能讓西方占領整個朝鮮的。但蘇聯又不能和美國產生正面沖突。因為蘇聯與美國有協議,且蘇聯國內也正在進行大規模建設,如果與美國發生正面沖突,對蘇聯十分不利。怎么辦?斯大林想到了中國。他知道,中國剛剛結束內戰,正處在經濟恢復時期,十分困難。但他也考慮到了中國在東北的利益:如果美國占領了北朝鮮,將直接威脅中國東北地區,中國的重工業基地將不能順利進行建設,中國的軍事力量也會被吸住;而且,美國在進兵朝鮮的同時,也派艦隊占領了臺灣海峽,這使中國不能順利實現其在南方的解放臺灣的軍事計劃。因此,斯大林認識到,朝鮮戰事,與中國的利益也密切相關。想到此,一個大略的藍圖在斯大林腦海中出現,這就是:由中國出兵,進入朝鮮,直接支援朝鮮抗擊美國和南朝鮮軍隊,由蘇聯方面給中國軍隊提供較先進的武器裝備。于是斯大林給毛澤東和周恩來寫了一封信,信中非常客氣地用商量的口氣,向毛澤東提出了由中國直接出兵朝鮮的要求。他說:朝鮮的情況已變得極為糟糕,朝鮮的第一和第二軍團已被敵軍分割包圍,在漢城地區又沒有阻擊敵人的部隊,通往三八線的道路可以說是敞開著的。因此,“我考慮,如果根據上述形勢認為有可能出兵援助朝鮮同志,哪怕只有五六個師也好,以便朝鮮同志能夠在你們軍隊的掩護下,在三八線以北組建預備隊。中國師可以以志愿者的名義出師,當然,仍然是接受中國指揮員的調遣。”斯大林在信中還表明:他寫的這封信,并沒有事先和朝鮮同志通氣,完全是為了征求中國同志意見,最后要按中國同志的意見來定,絲毫沒有強加于人的意思。因此,他特地在電報的結尾處寫道:“關于此事,我沒有也不打算透露給我們的朝鮮朋友,但我相信,當他們得知這一消息時,無疑會感到高興。”斯大林寫罷,用加急件發至蘇共中央,由蘇共中央用電報加急發至蘇聯駐中國大使館,由大使館翻譯成中文,轉給中共中央。

1.webp (3).jpg

此時,毛澤東也在考慮如果中國出兵用什么方式的問題。他也認為,中國如果出兵,以志愿軍方式為好,這樣做,中國不是以正規軍出兵,就可以避免與美國發生國家間的正面沖突。在這個問題上,毛澤東與斯大林想到了一起。

毛澤東派兵入朝前與斯大林商量


斯大林的電報是經過蘇聯大使羅申送到毛澤東手中的,當時,已經是10月1日的中午了。這個時候,金日成的特使樸一禹已帶著金日成和樸憲永的求援信到了中南海。毛澤東反復地讀了斯大林和金日成的來電和來信后,又把朝鮮特使樸一禹請到住處,聽取了他對朝鮮戰況的介紹。之后,毛澤東讓秘書緊急把劉少奇、周恩來、朱德請到他的住處。劉、周、朱來到后,毛澤東把蘇聯和朝鮮兩國首腦的來文給他們看了,又向他們介紹了朝鮮戰局。他們決定,第二天召開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討論此事。在10月2日下午召開的會議上,毛澤東主張出兵朝鮮,并且認為出兵朝鮮已是萬分火急。但是,會議上的多數人不同意立即派兵進入朝鮮。大家對國內和國際局勢進行了認真分析,擺出了許多理由。毛澤東認為,這些意見都很有道理。考慮到斯大林還在等回音,他決定也用商量的口氣和斯大林探討一下這件大事。2日夜,毛澤東約見了蘇聯大使羅申,口述了一封致斯大林的電報。電報中直率地談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多數同志的顧慮,但力主出兵朝鮮的毛澤東在電報最后特別說明:我們還沒有最后決定,我們準備立刻讓周恩來和林彪同志赴蘇同您討論這件事。

1.webp (4).jpg

◆1950年10月1日,金日成請求中國出兵援助朝鮮的信函和譯文。


斯大林接到毛澤東的復電后,召集蘇共中央政治局再度討論了朝鮮問題。與會者的看法是:必須避免蘇聯直接與美國發生沖突,最好是由中國出兵抗美援朝。當天,斯大林給毛澤東發去了一封電報。斯大林在電報中分析了消極對待美國侵略朝鮮的結果:美國會步步緊逼中國;會把臺灣作為他的一個基地。電報最后說:作為美國的盟友的日本軍國主義將會復活,美國和日本將會在亞洲大陸上得到李承晚的朝鮮這樣一個現成的基地。

斯大林的分析與毛澤東的分析完全一致。斯大林從社會主義陣營利益考慮,如果中國出兵朝鮮,蘇聯必定供給中國軍隊現代化武器裝備,同時派空軍對中國軍隊給予空中支援。在此前斯大林兩次請羅申轉告周恩來:我們認為,在敵人越過三八線時,集中9個中國師在中朝邊境以便志愿軍入朝作戰是正確的。我們將盡力為這些部隊提供空中掩護。如果你們決定派9個師赴朝作戰,我們準備派去1個噴氣式殲擊機師——124架飛機,用于掩護這些部隊。我們考慮,在協助我們的飛行員時,用兩三個月時間教會中國的飛行員,而一旦中國的飛行人員掌握了這些飛機,這個飛行師及已經在上海擔任防空任務的另外一個飛行師的所有裝備,都可以移交給中國方面。

毛澤東表明的態度是:美軍不過三八線,我們不管,如果過三八線,我們一定打過去。斯大林與毛澤東的想法一致,不允許美國軍隊過三八線。他們都考慮到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利益,考慮到了遠東地區的局勢,沒有把朝鮮問題看作是孤立的一國問題。

美軍越過三八線后斯大林和毛澤東的態度一致


盡管毛澤東和斯大林都下決心支援朝鮮抗擊美國,但他們都考慮到:如果通過警告美國,使美國知道利害關系,不越過三八線,從而不打這場戰爭,是最好的選擇。從這一點出發,他們決定,先通過中國政府,對美國進行警告。按此方針,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并且通過印度政府給白宮傳話,向美國提出了警告。

但是,美國政府低估了毛澤東和中國政府的決心。10月7日,美國再次操縱聯合國通過了“統一”朝鮮的決議。不久,麥克阿瑟發出了向平壤進攻的命令。接著,大批美軍越過三八線,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希望最終破滅。周恩來后來回憶這段歷史時說:“當時,我們發表政府聲明,警告美國不要越過三八線,進逼鴨綠江,否則,中國決不能置之不理。美國不聽。這時,我們再次警告。除這兩次公開警告,我們還正式通過印度向美國提出過。當時,印度相信我們的警告,勸美國要謹慎。美國不聽,一直進逼鴨綠江,逼我們到墻角,我們才進行抗美援朝。”彭德懷在回顧這段歷史時也說:“美軍一過三八線,我就知道不打不行了。”

底線被美國方面打破了,毛澤東和斯大林原來就商定的出兵朝鮮問題就被提上了日程。

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組建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政治局開會討論中,斯大林承諾蘇聯派空軍掩護中國入朝參戰部隊,是毛澤東和與會同志能夠決定派兵入朝參戰的重要前提之一。10月8日,毛澤東發布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命令,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此令一下,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一梯隊9個師兵發朝鮮,彭德懷也到東北前線指揮志愿軍入朝。

毛澤東出兵斯大林也出兵

就在毛澤東10月8日發布組成志愿軍的當天,根據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的意見,周恩來與林彪離開北京前往莫斯科面見斯大林。他們于11日到達克里米亞,與斯大林及蘇聯政治局成員會談。周恩來向斯大林說明,只要蘇聯同意出動空軍掩護,中國就可以出兵援朝。但斯大林在出動空軍的時間和方式上有所考慮。他對周恩來和林彪表示:蘇聯可提供空軍支援,但不能進入敵后,以免飛機被擊落而造成國際影響。他說,蘇聯現在就可以完全滿足中國提出的飛機、坦克、大炮等項裝備要求,但蘇聯空軍入朝時間要在兩個月或兩個半月后。斯大林是從當時世界軍事格局和蘇聯國家安全通盤考慮才有此答復的,因為當時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對抗的重點在歐洲。蘇聯主要軍事力量部署在歐洲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軍隊損失很大,還沒有恢復。蘇聯抽調空軍入朝,就要削減歐洲方向的空軍力量,需要調整軍事部署;蘇聯制造新飛機也需要再三個月的時間。因此,斯大林這個答復是客觀的,務實的。

1.webp (5).jpg

◆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致電金日成,告知中國政府決定出兵援朝。


毛澤東得知蘇聯空軍出動時間推遲的消息后,在13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仍然表示:即使蘇聯不出動空軍支援我們,美國軍隊如果越過三八線,我們仍然應該出兵援朝。大家同意毛澤東的這個意見。討論中,大家仍然相信,蘇聯會在兩個月后出動空軍支援志愿軍。當天,毛澤東把這個決定電告周恩來:“與高崗、彭德懷二同志及其他政治局同志商量結果,一致認為我軍還是出動到朝鮮為有利。在第一時期可以專打偽軍,我軍對付偽軍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線以北大塊山區打開朝鮮的根據地,可以振奮朝鮮人民重組人民軍。兩個月后,蘇聯志愿空軍就可以到達。”“我們采取上述積極政策,對中國、對東方、對世界都極為有利;而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13日,蘇聯大使羅申在給斯大林的電報中通報了這一情況,說,毛澤東已經決定志愿軍第一梯隊去朝鮮,盡管裝備很差,但仍能夠與李承晚的軍隊展開一搏……為減少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后的損失,改善裝備,毛澤東要求蘇聯給予志愿軍以空軍支援和以貸款方式提供武器裝備。同一天,斯大林又收到了毛澤東給他的電報,說,中共中央重新討論了局勢,決定盡管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不足,但還是要向朝鮮同志提供軍事援助。14日,斯大林又得到了在莫斯科的周恩來的正式通報。此時,斯大林堅定了中國出兵,蘇聯也要出兵的決心,他決定出動蘇聯空軍掩護中國人民志愿軍。

但蘇共中央政治局中,有許多人不贊成蘇聯直接出動空軍支援中國人民志愿軍,認為那就等于蘇聯也派了志愿空軍入朝作戰,等于蘇聯和美國直接開戰,會引發蘇美兩國直接交戰,進而引發世界大戰。對這個意見,斯大林不能不考慮。但他出兵朝鮮的決心是堅定的,只是在出兵方式和范圍上有所調整。他答復周恩來和林彪說:蘇聯將只派空軍到中國境內駐防,兩個月或兩個半月后也不準備進入朝鮮境內作戰。得知這一新情況后,毛澤東于17日再次緊急召彭德懷、高崗到北京商議。毛澤東還是那個意見:蘇聯就是不出動空軍支援我們,我們也要派兵入朝作戰。商談的結果,中共中央最終還是決定派兵入朝。當天,毛澤東將此決定電告在莫斯科的周恩來。周恩來即要求與斯大林緊急約見,告訴他中共中央的此項決定。一向有鋼鐵之稱的斯大林聽后,感動得流下了眼淚,連說:還是中國同志好,還是中國同志好,毛澤東同志不愧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國際主義者。18日,毛澤東電告志愿軍總部:“決按預定計劃進入朝北作戰。”

1.webp (6).jpg

◆中國人民志愿軍裝備的蘇制莫辛·納干步槍。


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后,蘇聯雖然沒有及時派空軍進入朝鮮境內為志愿軍提供空軍掩護,但于1950年11月派出13個航空兵師進入中國,擔任空防任務。蘇聯空軍進駐中國東北,防守住了中國東北領空,鞏固了中國東北這個志愿軍的后方基地,為志愿軍入朝作戰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支援,這實際上是抗美援朝戰爭整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雖然空軍當時只在中國境內,但實際上,蘇聯已經派兵參加了這場戰爭。而且,1951年1月,隨著戰線向南推進,斯大林又派出2個蘇聯航空兵師直接進入朝鮮領空,為志愿軍掩護清川江以北100多公里的交通線。在這以前,斯大林還決定讓志愿軍以半價或者折價的形式大量賒購蘇聯的武器裝備,賒購的貸款年利為1%。與此同時,蘇聯大量向志愿軍提供陸軍和空軍的武器裝備,幫助中國陸軍現代化,特別是為組建中國空軍創造條件。到朝鮮戰爭結束,蘇聯共向中國提供了64個陸軍師和22個空軍師的裝備,其中有20個師的裝備是斯大林親自作出特別決定,無償贈送給中國的。1950年中蘇進行購買戰斗機的談判時,蘇方只同意向中方提供性能落后于美國的F-84型戰斗機的米格-9型戰斗機。斯大林知道這件事后非常生氣,他嚴肅批評了蘇方談判人員,指示向志愿軍無償提供372架性能優于美國F-84型戰斗機的米格-15型戰斗機。不久,斯大林又一次親自作出特別決定:蘇聯為中國空軍更換性能更好的米格-15比斯型戰斗機。

在停戰談判問題上毛澤東和斯大林想法一致


中國出動志愿軍入朝作戰,給美李軍以沉重打擊,他們認識到,自己已經陷入戰爭泥潭。他們也認識到斯大林和毛澤東很高明。朝鮮戰爭打響后,蘇聯并沒有向遠東調動重兵,中國也只是以志愿軍的名義派出部分兵力赴朝作戰,中國在大陸的總體軍事力量不僅毫未受到牽制,而且還在增加。一句話,中國和蘇聯都居于手握實力、隱而未發的主動地位。看清這一點后,美國高層一致認定:再打下去,美國將損失慘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經過研究后認定,美國沒有勝利的希望。杜魯門也認為,再打下去,美國將付出無止境的更大損失,而且蘇聯未直接在亞洲用兵,其重要兵力仍然在歐洲,美國就有蘇聯將歐洲奪走的后顧之憂。基于此種考慮,美國高層要從朝鮮脫身,開始尋求談判。

1.webp (7).jpg

◆1953年7月27日,朝、中、美三國在板門店簽訂了《朝鮮停戰協定》。


當時,美國和中國沒有外交關系,沒有正常的溝通渠道,和朝鮮更無法溝通。美國政府就想通過蘇聯做中國和朝鮮的工作。美國政府通過非官方渠道,找到了蘇聯駐聯合國大使雅可夫·馬立克,說明了美國方面的意圖。斯大林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作出準確判斷:美國在朝鮮打不下去了,想在朝鮮戰場脫身。他考慮了整個國際局勢和遠東局勢后認定: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已經在三八線鞏固了陣地,抗美援朝戰爭已經達到了預期目的,如果將美李軍隊全部趕出朝鮮半島,也極不容易。就此,以三八線為界停戰,結束朝鮮戰爭,是最好的選擇。

斯大林指示蘇聯有關部門將情況通報給中朝兩方面,同時決定蘇聯幫助中國、朝鮮,在對中朝方有利的情況下開始與美李方談判停戰之事。蘇聯方面把這一信息告訴了中國和朝鮮后,1951年6月3日,金日成秘密來到北京與毛澤東會晤。毛澤東與斯大林看法一致。他提出,談判可以,但美國必須停火,把軍隊撤離三八線。金日成完全同意這個意見。毛澤東與金日成的意見,很快就電告了斯大林。斯大林完全贊成毛澤東與金日成的意見。從軍事武器和物資上、以及在國際政治輿論上都堅決支持中朝兩國抗擊美國的斯大林,從當時國際政治大局考慮,仍然主張:蘇聯政府應該繼續采取超然姿態,只以中間傳話人形式出現,讓美國和中國、朝鮮直接談,這樣做,中、朝、蘇三國都將處于有利地位,對于世界愛好和平的力量,大有好處。6月5日,蘇聯方面對美國政府表示:希望和平解決朝鮮問題,但由于蘇聯人沒有直接卷入戰爭──因此任何解決途徑都必須通過中國人和朝鮮人。6月23日,馬立克在聯合國新聞部舉辦的“和平的代價”廣播節目中發表演說時,說了這樣一段話:“目前最尖銳的問題,朝鮮的武裝沖突問題是能夠解決的。而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各方有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意愿。蘇聯人民認為,第一個步驟是交戰雙方應該談判停火與休戰,雙方把軍隊撤離三八線。”這段話實際上是蘇聯政府的正式表態。6月25日,中國也表態了,這一天的《人民日報》社論《朝鮮戰爭的一年》中有這樣的文字:“毫無疑問,作為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第一個步驟,馬立克的提議是公平而又合理的。”

1.webp (8).jpg

美國人終于看到了通過談判使自己從朝鮮脫身的希望。美國方面立即行動,并通過前方軍事長官表示了談判的意圖。6月30日,“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經廣播電臺向中朝軍司令部發出希望舉行停戰談判的信息。此后,朝鮮停戰談判幾經周折而開始,又在曲折中展開,最終于1953年7月27日在朝鮮板門店簽訂了停戰協定。

雖然斯大林在朝鮮戰爭停戰協訂簽字之前的1953年3月5日逝世,沒有等到朝鮮停戰這一天,但他已經為朝鮮戰爭的結束作出了貢獻。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黨史博采”)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