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是中國共產黨建黨后早期組織創建和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作為中共第一個省級組織——中共湖南支部的首任書記,毛澤東在黨的“一大”后以巨大的政治熱情投入黨的工作中,把創立和發展黨的基層組織放在首位。在他的親自指導和積極推動下,中共湖南支部以及后來的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1925年11月改稱中共湖南區執行委員會),在三湘大地大力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把廣大工人農民組織起來引向革命道路,秘密發展了一大批黨員,同時也在城市、廠礦、農村創建了一批黨的基層組織。其中,由毛澤東的好友、新民學會會員夏曦和歐陽澤等人推動成立的益陽縣蘭溪鄉金家堤黨支部,是當時湖南最早成立的農村黨支部,也是全國早期農村黨組織中的一個典范,其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績得到了毛澤東的高度關注。在該支部成立一周年的時候,毛澤東曾親臨金家堤進行實地考察并盛贊它“開了一個好頭”,它不僅僅為毛澤東親手創建中共韶山特別支部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模板,而且為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乃至探索解決中國農民問題積累了切實有效的素材。

一、益陽金家堤黨支部是由毛澤東的好友推動成立的湖南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提出:“擁護工人農民的自身利益是我們不能一刻忽忘的;對于工人農民之宣傳與組織是我們特殊的責任;引導工人農民參加國民革命更是我們的中心工作。”這為我們黨在廣大的城市和農村擴大黨員隊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指明了方向。受黨組織的派遣,上海西區黨小組組長歐陽笛漁回到原籍湖南益陽蘭溪金家堤開展黨建工作和農民運動,1924年春歐陽笛漁的侄子、新民學會會員——歐陽澤因病從法國回鄉休養,也投入到建黨工作中,不久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委員夏曦來到金家堤,與他們一起商討創建黨團組織的有關事宜。在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的指導和幫助下,他們通過創辦讀書社在當地農民中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大眾傳播,創建社會主義青年團益陽縣蘭溪金家堤特別支部,進而秘密發展了6名農民黨員。1924年6月15日晚,他們聚集在金家堤歐陽澤的臥室里,在煤油燈下召開了第一次黨員會。在煤油燈下歐陽笛漁帶領新黨員宣誓:“嚴守機密,服從紀律;犧牲個人,階級斗爭;努力革命,永不叛黨。”歐陽澤作了一番熱情洋溢的講話,強調黨員對黨組織要忠誠,要絕對服從,要為黨的綱領奮斗終身,同時還分析了當時的形式和任務,強調黨支部成立后的緊迫任務是發動群眾,大搞農民運動,繼續發展黨員,擴大黨組織的隊伍。會議還研究了如何擴大黨的組織,發動群眾建立農民協會等工作。夏曦代表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出席會議,并宣布金家堤支部成立,任命歐陽笛漁為首任支部書記。當時金家堤黨支部共有8名黨員,直屬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領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推動金家堤黨支部成立的關鍵人物中,有兩位是毛澤東的好友,與毛澤東之間有很深厚的革命友誼。其一是歐陽澤,他是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的同屆同學,在校期間就交往密切,后加入毛澤東發起的新民學會,1918年6月畢業后不久,與毛澤東等人同赴北京,后入留法預備班補習法文。1920年5月與蕭三、勞君展等6人乘船前往法國勤工儉學,在旅法途中,他曾先后兩次寫信給毛澤東等在上海的新民學會成員,就新民學會的“共同精神”提出四項主張。時隔半年之后,毛澤東于1920年11月25日在萍鄉開展調查期間給歐陽澤回信,表示對他的主張“樣樣贊成”,并強調“宜注意于固有同志之間聯絡砥礪,以道義為中心,互相勸勉諒解,使人人如親生的兄弟姊妹益陽”,這些通信均被收入1920年12月毛澤東主編的《新民學會會員通信集》中。1921年春,歐陽澤參加了周恩來、趙世炎等組成的旅法共產主義小組,1923年2月在法國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其二是夏曦,他是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低四屆的校友,在校讀書期間曾多次參加毛澤東發起的一系列活動,經毛澤東的介紹,于1919年下半年加入新民學會,于1920年10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于192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毛澤東創建中共湖南支部時親自發展的第一批黨員,也是益陽縣的第一個共產黨員。1922年1月,經毛澤東推薦,夏曦作為湖南代表之一隨中國代表團赴莫斯科參加了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1924年1月,擔任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委員,1927年4月在黨的“五大”會議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會后接替李維漢擔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大革命”時期,夏曦不僅在推動團的建設、學生運動、工人運動、統一戰線以及馬克思主義宣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組織領導湖南農民運動、加強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建設方面頗有建樹。從史料來看,建黨前后毛澤東在湖南開展革命活動,夏曦稱得上是他的“左膀右臂”,他對這位“極能做事”的老戰友也非常賞識,1936年2月夏曦在長征途中不幸溺水犧牲后,毛澤東曾親筆給夏曦的父親夏墀燮先生寫信:“東與曼伯,少同硯討,長共驅馳,曼伯未完之事,亦東之責也”,以此表達內心的悲痛和惋惜。從某種意義上講,在“大革命”初期,在農民運動興起的熱潮中,在人文底蘊厚重、富有光榮傳統的洞庭湖畔、魚米之鄉,歐陽澤和夏曦這兩位同為毛澤東好友而且具有很深資歷的“黨內同志”親手指導、共同推動并直接促成了金家堤黨支部的成立,應該說這個起點在當時的農村黨組織創建中是很高的。作為湖南第一個農村黨支部,金家堤黨支部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火種在當時湖南的廣大農村正式落地生根,也為后來中國共產黨在益陽、安化、華容等周邊地區建立基層組織奠定了基礎。與1923年8月弓仲韜受李大釗派遣回原籍創立的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河北安平縣臺城特別支部”相比,雖然在時間上稍晚10個月,但是在首批發展新黨員的人數上是其三倍之多;與1924年9月成立的湖南第二個農村黨支部“湘潭縣東一區八疊黨支部”相比,不僅成立時間更早、發展新黨員人數更多,而且規格更高,八疊黨支部隸屬安源路礦第八支部,而金家堤黨支部是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的直屬支部,由此可見金家堤黨支部在當時湖南黨組織建設中的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
二、毛澤東親臨益陽金家堤黨支部考察并稱贊其“開了一個好頭”
1925年2月6日,毛澤東帶著夫人楊開慧、二弟毛澤民及兩個孩子回到家鄉韶山,一邊養病,一邊深入群眾,開展農民運動,持續時間長達203天左右。他以走親訪友等方式,廣泛接觸當地的農民、進步知識分子和一部分開明士紳,同時在楊開慧、毛福軒的協助下,通過創辦農民夜校、建立農民協會,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積極傳播革命道理,啟迪農民的革命意識。立足于韶山而不拘泥于韶山,為了更廣泛地了解湖南農民運動和黨組織建立的具體情況,及時總結周邊農村地區的成功經驗,在當時革命處于地下秘密狀態的情況下,出于對安全、路程、時間等多方面因素的考慮,毛澤東選擇了距離韶山相對較近、早年有過游學經歷而且同學朋友較多的安化、益陽作為考察目的地。1925年6月初,毛澤東獨自一人,步行從韶山出發,首先經寧鄉到達安化,據史料記載,毛澤東在安化深入調查農民運動之余,應邀到共產黨員、老朋友盧天放、劉肇經任教的安化甲種師范學校,為學生作了一場激動人心的演講,他指出:“要讀活書,不要讀死書。舊秀才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讀活書就是除學習書本知識外,還應結合現實的社會情形,研究列強的侵凌、軍閥的割據、民族的解放,研究如何平內亂克列強,做到知古知今。”隨后在當時安化縣城梅城的十里牌,與當地的共產黨員進行了長談,傳達了黨的“四大”關于建立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精神,并引導和鼓勵他們開展農民運動、組織秘密農會,在農村中建立和發展黨的基層組織。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和部署,盧天放、劉肇經等人立即組建了安化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安化支部。離開安化梅城后,毛澤東沿“寶安益”古道,一路風塵仆仆,經桃江到達益陽。作為此次農村調查之旅的最后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毛澤東專程趕到離益陽縣城20公里左右的蘭溪古鎮金家堤村,這既是當時益陽縣唯一的農村黨支部和湖南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所在地,也是他的“一師”同學、革命摯友歐陽澤的家鄉,從這個意義上講,毛澤東是帶著考察當地農民運動和黨組織建立情況和看望病中好友的雙重目的而來到。在歐陽澤的引薦下,毛澤東與金家堤黨支部書記歐陽笛漁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談,大有相識恨晚之感,當聽說他曾作為上海機器工會的代表,與夏曦一道出席過1921年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并現場聆聽了革命導師列寧的報告,毛澤東高興地說:“益陽同時有兩個人出席這樣的世界盛會,了不起!”歐陽笛漁向毛澤東詳細匯報了金家堤黨支部的基本情況以及益陽的農民運動和建黨工作情況,并把自己被派往南縣、華容開展建黨工作的進展也作了介紹,歐陽澤對金家堤黨支部下一步的工作計劃進行了補充,毛澤東聽得很認真,不時詢問,連連稱贊:“你開了一個好頭啊,要繼續壯大下去”,對歐陽澤在家鄉帶病堅持開展農民運動和建黨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鼓勵他振作精神、戰勝病魔、繼續為黨工作,同時就金家堤黨支部在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具體問題與歐陽澤、歐陽笛漁進行了探討,針對當時黨內對農民運動的一些不同看法,他開誠布公地闡述了自己對農民運動的看法,對國共合作的形勢下黨支部如何進一步開展農民運動作了重要指示,特別強調要把農民發動起來,鞏固農民協會,掀起革命的新高潮。毛澤東親臨金家堤黨支部考察,給歐陽澤、歐陽笛漁和金家堤的黨員們以巨大的精神鼓舞,也為金家堤黨支部的發展壯大和益陽黨組織領導開展農民運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三、益陽金家堤黨支部既為毛澤東親手創建中共韶山特別支部提供了模板,也為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乃至探索解決中國農民問題積累了素材
從1924年6月成立到1925年6月毛澤東親臨考察,短短的一年時間內,金家堤黨支部卓有成效地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并形成了典型的經驗。一是自身實現了發展壯大,通過扎實有效的革命宣傳教育,推動了黨的聲音在益陽蘭溪及周邊地區的傳播,在當地貧苦農民和進步教員中吸納了一批新黨員,黨員人數發展到10余人。二是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指導建立了益陽縣的第一個農民協會——蘭溪金家堤農民協會,會員達100多人,他們宣傳“打倒列強、打倒軍閥、打倒土豪劣紳”的宗旨,“五卅”慘案后組織農民參加益陽“雪恥分會”組織的反帝游行,抵制“仇貨”,不坐英、日輪船,積極配合北伐軍進入益陽,組織自衛武裝,發起減租減息。三是培養了一批黨的干部,首任黨支部書記歐陽笛漁因建黨工作的出色表現,作為特派員被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派往南縣、華容等地開展黨團發展工作,先后任中共南縣第一個黨支部書記、工人委員、中共南縣第一屆委員會工農委員兼第二支部書記,兼任南縣工人糾察隊隊長,是名副其實的湖南農村革命先行者;首批黨員之一劉昆林,抗戰時期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曾3次受到毛澤東的約見并得到毛澤東的關懷,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江西省人民法院院長、中南軍政委員會政法部辦公室主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辦公室主任、廣東省司法廳副廳長、廣東省韶關專員公署副專員、政協湖南省委員會副秘書長等職;首批黨員夏四喜、鄧星畬后來分別擔任中共益陽縣七區(蘭溪鎮)委員會的委員。從某種意義上講,金家堤黨支部作為湖南最早成立的農村黨支部,不僅僅率先在當地民眾中點掀起革命熱潮,而且成為當時益陽及周邊地區農民革命的活動中心和重要基地,乃至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湖南廣大農村建立基層組織創造成功經驗的一塊“實驗田”和發祥地,更值得一提的是,1925年6月毛澤東的金家堤考察之行對他后來領導開展農民運動和基層建黨工作、探索解決中國農民問題,產生了不容忽視、不可低估的影響。一方面,為毛澤東親手創建中共韶山特別支部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模板。毛澤東從益陽考察回到韶山后,在毛福軒的協助下立即著手秘密建立黨組織,1925年6月中旬的一個夜晚,毛澤東在自家閣樓上,親自主持了毛新梅等4名黨員的入黨儀式,宣布成立中共韶山特別支部,任命毛福軒為黨支部書記,黨支部以“龐德甫”作為秘密代號,直屬中共湘區委員會。在毛澤東的親自領導下,中共韶山特別支部一經成立,就迅速在韶山乃至周邊地區點燃了農民革命的熊熊烈火。從1925年6月中旬成立到1925年8月底毛澤東離開韶山,中共韶山特別支部在當地農民中發展了一大批新黨員并培養了一批骨干分子,在“五卅運動”后興起的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的抗議怒潮中,以“打倒列強、洗雪國恥”為旗號,依托秘密農民協會在韶山地區組建“雪恥會”,開展鄉村演講、散發傳單、游行示威、抵制洋貨等活動,有力地推動國民革命在韶山地區的開展,尤其是1926年7月在韶山遭遇大旱之際,發動了數百人規模的農民運動,成功地組織開展了開倉平糶、阻禁谷米出境和奪取鄉村教育權等斗爭,有效地維護了當地農民的切身利益,使地處湘中閉塞之處的韶山成為全省農民運動開展得最好的地區之一。毋庸置疑,從歷史發展來看,由毛澤東親自創建的中共韶山特別支部,在湖南早期的農村黨組織中,雖然成立的時間不是最早的,但顯然是最有章法的,也是發展得最快最好的,更是最有影響的,這與偉大領袖毛澤東善于總結和借鑒當時湖南農村黨的基層建設經驗是分不開的,其中理應包含對益陽金家堤黨支部考察之行后的思索。另一方面,為毛澤東考察探索解決中國農民問題積累了切實有效的素材。眾所周知,毛澤東不僅是中國共產黨內最早關注農民問題、最早領導農民運動也是對農民問題認識最深刻、最透徹的領導人之一。早在1923年6月黨的“三大”上,毛澤東就開始向大會提出農民問題并強調農民問題對于革命的特殊意義。1924年12至毛澤東帶著對農民問題的思考回到了湖南,尤其是從1925年2月至8月底,在長達200余天的時間里,他親自在家鄉韶山組織和領導農民運動,期間還特地到包括益陽縣金家堤在內的周邊地區開展深入的考察和調查,與廣大的農民和農村黨員、干部進行了面對面的交談。正是基于這種有計劃、長時間、持續性的親身實踐和廣泛調查,毛澤東不但收集整理了大量實實在在、可信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而且系統、成熟地掌握了調查研究的本領,更重要的是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度進一步深化了對中國農民問題的認識,1925年12月到1926年9月毛澤東接連發表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國農民中各階級的分析及其對于革命的態度》《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尤其是1927年3月發表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期間,擔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并先后在廣州和武漢親自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特別是創造性地提出了“農民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的根本觀點,從而為理清農民革命乃至中國革命的方向和道路提供了思想引領。而1925年6月益陽金家堤的考察之行作為他第一次在湖南領導農民運動和農村建設的實踐和考察活動中的重要一環,無疑為他后來從理論和政策的高度探索解決中國農民問題積累了切實有效的素材。(作者系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博士后,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文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轉編自“紅網時刻”,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