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毛澤東的《清平樂·六盤山》(以下簡稱“《六盤山》詞”),經他本人審定正式發表于 1957年 1月的《詩刊》,此前曾多次非正式地在多種報刊上發表。至于其最早公開發表于何時何處,學界多認為是1941年12月5日《奔流新集之二·橫眉》。
然而,近年有學者發現,早在1941年2月胡適就在日記中抄錄、粘貼了《美洲華僑日報》上刊登的《六盤山》詞。為了弄清楚當年《美洲華僑日報》是否真的刊登《六盤山》詞,以及刊登的具體情況,筆者幾經周折,終于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查到當年的《美洲華僑日報》,找到了披露《六盤山》詞的《關于朱毛的片斷》一文。80多年前所刊毛澤東《六盤山》詞,終于展露在我們面前。這應當是目前所見毛澤東《六盤山》詞在報刊上最早發表的版本。
一、《關于朱毛的片斷》一文內容
《美洲華僑日報》披露毛澤東《六盤山》詞的文章,標題為《關于朱毛的片斷》,署名“葉林”,全文約3000字,分五次刊登在1941年1月29日至2月2日“人物介紹”專欄上,披露《六盤山》詞的就是1月31日的專欄。《關于朱毛的片斷》一文沒有小標題,開頭部分,作者談到自己在延安與毛澤東、朱德“見面很多”,寫下一些印象中的“軼文瑣事”,希望“對于我們后輩青年,不無聞歌起舞的作用吧”。接著,介紹了毛澤東的基本情況,包括毛澤東兩次講辯證法和毛澤東詩詞。作者指出:“一九三九年在抗大三周年紀念上,有他的兩首佳作”。這兩首詩詞在文章中都沒有標題,但是從內容上可以看出,其中一首是《七律·長征》,另一首就是《六盤山》詞。接下來,文章又介紹了朱德的簡要事跡和他創作的三首詩。最后,文章對毛澤東和朱德的特點作了分析:“如果說毛澤東先生講軍事戰略講得更好的話,而朱德的辯證法,也講得十分生動,僅就這一去處,我們已可看出他們的修養深博,他們把軍事政治的理論,聯結起來成為自己所掌握的東西。”
《關于朱毛的片斷》一文披露的《六盤山》詞,上下兩闕分自然段排,內容如下:“天高云淡,望漸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文章作者還注明這首詞“系長征中所作”。
將這首《六盤山》詞與毛澤東本人1957年發表在《詩刊》上的定本進行比較,其結果如下:一是文字排版格式,分上下兩闕,與定本一致。文中沒有標注題目和詞牌,很可能與該文作者看到的是毛澤東手跡有關,而毛澤東存世的多幅詩詞手跡中,不少都沒有署題目和詞牌名。二是“望漸南飛雁”句,“漸”字應是“斷”字之誤,可能是排版錯誤或文章作者誤用,筆者觀摩多幅毛澤東手跡,揣測也可能是誤將毛澤東手書中的“斷”字認作“漸”字了。三是“屈指行程二萬”句,與定本同。有些版本把“二萬”記為“兩萬”,可能是在傳抄中被口語化、方言化了。四是“紅旗漫卷西風”句。“紅旗”與定本同,可知1939年毛澤東就有了這種用法,類似意思的詞語,毛澤東還用過“旄頭”“旌旗”等。五是“何時縛住蒼龍”一句,與定本同。毛澤東曾有“他年縛住蒼龍”“何時縛取蒼龍”等不同手書稿本傳世,該詞很可能經歷過多次修改;從字詞的意義相近方面來說,亦或詩人在手書時率性而為。
《關于朱毛的片斷》一文披露的《六盤山》詞,在毛澤東詩詞傳播史上具有重要的版本學意義。
來源: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館藏
二、《美洲華僑日報》相關情況
毛澤東詩詞為什么會在《美洲華僑日報》這樣一個媒體上出現,《美洲華僑日報》到底是一張什么樣的報紙呢?這是需要我們搞清楚的一個問題。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海外華僑工作和宣傳工作,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曾派出得力人員到國外發動團結華僑,幫助華僑建立自己的組織,維護自身利益,同時配合、支持黨在國內的各項斗爭。
1933年,進步華僑組織紐約華僑衣館聯合會(簡稱“衣聯會”)建立。衣聯會在團結華僑、維護華僑利益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抗戰爆發后,又積極組織美國華僑捐款捐物,支援國內的抗日戰爭。1938年2月,衣聯會用華僑所捐款項購買了 4輛救護車、大批醫療設備和藥品運回國內,其中兩輛救護車專門送到了延安,救護車上印有“獻給第八路軍、忠勇守土將士”大字,落款為“美國紐約華僑衣館聯合會贈”。據斯諾記載,在延安和毛澤東處見到過這些車輛。收到華僑捐贈的救護車后,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駐粵港代表廖承志,于1940年9月致信衣聯會表示感謝:“夙仰諸先生,華僑表率、愛護祖國,素具熱誠。尚希南針時賜,俾得遵循有賴,共求民族解放偉業之徹底完成。此則不僅敝軍之幸,抑亦國家民族之利也!謹此布達。佇候明教,臨穎不勝,迫切企盼之至。并致民族解放敬禮!”此信表達的同胞之情,情真意切,熱誠之心,溢于言表,以至于時任衣聯會干事的唐明照,在45年后對葉劍英當年的回信還記憶深刻。
《美洲華僑日報》以衣聯會股東募集股份方式出版,創刊于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三周年紀念日,即 1940年7月7日。唐明照任《美洲華僑日報》首任社長。該報一創刊,就態度鮮明地支持中國抗戰,堅決反對國民黨的摩擦破壞,被后人譽為“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號角”。《美洲華僑日報》是當時與我黨關系比較密切,受到中央領導同志關注的海外力量,負責人及主要編輯人員都是中共黨員。報社同人經常以“星期五座談會”的形式,研究時事和有關編輯事宜,參加者包括報社內外的中共黨員,有唐明照、徐鳴、楊剛、賴亞力、陳翰笙、龔普生、薛葆鼎、浦壽昌等。這個以報紙為中心的黨的機構,后來被周恩來稱為“中共在美工作領導小組”。
《美洲華僑日報》刊發的重要消息,大量來自中共主辦的新聞機構。1940年 9月 27日,在香港主持八路軍辦事處并負責海外工作的廖承志致信周恩來說:我們在香港直接發行油印的《華僑通訊》寄發各地報館,紐約《美洲華僑日報》“站在統一戰線立場,贊揚我們黨的意見”。主持過國際新聞社(簡稱“國新社”)工作的陸詒回憶說:“海外華僑報刊和國內各地報刊大量采用‘國新社’的通訊和專稿”,他特別提到,“《美洲華僑日報》是我們的基本訂戶,盡量采用稿件并同我們經常聯系”。
毛澤東為《美洲華僑日報》和衣聯會的僑胞多次題詞,并有復信存世。1940年7月報紙創刊時,毛澤東為報紙和衣聯會分別題詞:“起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而奮斗到底”;“鞏固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50年7月報紙創刊10周年時,毛澤東又欣然為其題詞:“為保衛祖國、擁護世界和平而奮斗”。為一張海外華僑報紙及它背后的華僑團體多次題詞,這在毛澤東的題詞中恐并不多見,可見這個華僑團體和這張報紙在毛澤東心目中的地位。
周恩來對華僑工作和海外宣傳工作特別重視,曾派中共黨員冀朝鼎赴美工作。冀朝鼎在美期間多次走近國民政府駐美大使胡適,向他宣傳共產黨軍隊的優點。而冀朝鼎的父親冀貢泉就是《美洲華僑日報》創刊時期的總編輯。周恩來還指示八路軍香港辦事處創辦《華僑通訊》和《華商報》,領導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國新社并在內地及香港建立分社,通過這些新聞機構向包括《美洲華僑日報》在內的華僑報刊和其他國外報刊供稿,將中國共產黨的聲音傳遞到世界各地。
董必武對《美洲華僑日報》關懷有加。1945年,他代表我們黨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聯合國成立大會,身負為黨“爭取外國朋友,提高我黨的國際地位”重任。會后,董必武專門到紐約看望華僑。在《美洲華僑日報》機構看望辦報同志時,他對辦報方針等提出明確要求:“報紙要有原則性,要反映廣大華僑群眾所關心的問題和他們的迫切要求,要為他們說話。僑報雖不是黨報,但凡是代表群眾說話的報紙都是政治性很強的報紙,順境和逆境隨著政治氣候的變化而變化。”董必武“代表中國共產黨以一萬美元捐助《美洲華僑日報》”。直到晚年,董必武仍念念不忘《美洲華僑日報》及編輯人員,在1968年寫下的《挽徐永煐同志》詩中還有“僑報賴維持”一語。
三、《六盤山》詞發表的背景分析
1941年1月初,皖南事變發生。消息傳到國外后,《美洲華僑日報》與美國僑領司徒美堂主辦的《紐約公報》等10家華僑報刊聯合發表宣言,揭露事實真相,強烈抗議蔣介石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行為,表達了廣大華僑要求團結抗日的心聲。1941年1月20日,《美洲華僑日報》發表《加緊呼吁團結》社論指出:“勸摩擦者懸崖勒馬,而以國家民族之利益為前提,勿再演煮豆燃箕的故事,以自趨于滅亡,至淪我四萬萬五千萬同胞為日寇漢奸之牛馬。”號召僑胞:“萬不能坐視祖國之四分五裂,應全體奮起,響應老革命洪門堂齊電的義聲,一致呼吁團結,反對分裂!”1941年1月28日,《美洲華僑日報》刊登海外華僑的《通電蔣毛呼吁團結御侮》。1941年1月29日至2月2日,《美洲華僑日報》刊發《關于朱毛的片斷》一文。
《關于朱毛的片斷》一文披露的《六盤山》詞,以“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的豪邁氣概,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不論敵人如何強大、道路如何艱險、挑戰如何嚴峻,總是絕不畏懼、絕不退縮、不怕犧牲、百折不撓、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斗爭精神和戰略自信,在皖南事變發生后,對于揭露國民黨破壞抗戰的陰謀,宣傳中國共產黨采取的以抗日大局為重,軍事上嚴守自衛、政治上堅決反擊的方針政策,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四、《六盤山》詞的早期傳播考察
《美洲華僑日報》1941年1月刊登毛澤東《六盤山》詞,應當是目前見到的在報刊上最早公開發表的版本,但并不是該詞的首次傳播。
在《美洲華僑日報》刊發前,毛澤東《六盤山》詞就得到了廣泛傳播。如1938年11月,毛澤東在延安手書《六盤山》詞贈予到訪的民主人士李公樸和夫人,有手跡存世,但到 1983年才公開發表在《李公樸紀念文集》上。又如,1939年5月4日,在延安一次青年展覽會上,剛從蘇聯回到延安的蕭三看到過該詞。還如,1939年9月,作家老舍率全國文協慰勞總會北路慰勞團至延安,也曾看到過毛澤東《六盤山》詞,等等。不過這幾個記載都只是留下了回憶文字,并未有毛澤東手跡或印刷品傳世。
毛澤東《六盤山》詞還以歌曲形式得到了傳播。據延安時期任魯迅藝術學院作曲系主任的李興文回憶:“1939年抗大成立三周年時展覽會中發表了毛主席的《清平樂·六盤山》,路由從石丁同志處抄來《七律·長征》,用作他的作曲練習。《清平樂·六盤山》的譜曲,1939年8月在由延安赴晉察冀邊區的路上交給向隅同志修改,再經呂驥同志修改后,由華北聯合大學文藝部于9月1日國際青年節時油印發表,又普遍在行軍途中教唱,后來在華北部分地區流行。路由同志算得上為毛主席詩詞譜曲最早的曲作者之一。”在音樂家人物小傳《羊路由》中,同樣提及:“1939年‘抗大’成立三周年紀念展覽中,他為毛澤東主席詩詞的雄偉氣魄所感染,在由延安赴晉察冀邊區的行軍途中,嘗試著為《六盤山》譜曲,該曲后請向隅、呂驥修改,在行軍途中傳唱。同年9月1日,為紀念國際青年節,該歌曲由華北聯合大學文藝部油印發行,在華北地區廣為流傳。繼后,他又為毛澤東主席的《七律·長征》譜曲。”2016年出版的《中國音樂詞典》為《清平樂·六盤山》歌曲的解釋說:“歌曲由華北聯合大學文藝部1939年9月1日國際青年節時油印發表。”這些內容不僅勾勒出了《六盤山》詞的譜曲過程,也證實了葉林《關于朱毛的片斷》文中所說,毛澤東的那首詞,是從抗大三周年紀念展覽上得到的。
綜上所述,毛澤東《六盤山》詞1941年1月在《美洲華僑日報》上的這一次發表,是目前見到的在報刊上最早公開發表的版本。這次發表,比《奔流新集之二·橫眉》1941年12月5日的刊發時間早了近1年,在毛澤東《六盤山》詞的傳播史上有獨特的地位。
作者:宋澤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學院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教授
來源:《黨的文獻》2022年第1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宋澤濱: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最早應公開發表于《美洲華僑日報》
2022-04-26茅文婷|毛澤東:“收集和傳播經過選擇的典型性的經驗”,是“領導者的責任”
2022-04-2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