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引進了西方經濟學,希望從中獲得對中國改革發展有益的經驗。然而,事實證明,中國在此方面投入巨大智力、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所得極為有限。這已經成為國內學者共識,越來越多的學者承認,西方經濟學不能解釋中國成就。然而,中國經濟學的教育依然陷入在西方經濟學基礎課的教學之中未能自拔,中國經濟學的研究依然沉浸在計量經濟學回歸參數估計的范式之中樂之不疲,中國經濟學的思維依然未能實現在高質量的基礎上向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模式的轉化。造成這一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從本體論的高度認識馬克思生產力生產關系框架。馬克思高度哲學化的語言對于普羅大眾來說是有所隔膜的,馬克思基于自己所設定的研究人類社會形態發展規律而提出的歷史唯物主義即使對于高級人士而言也可能是難以跨越的。今天,中國面臨的主要理論問題不僅是相信共產主義的必然性,而且是如何按照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來發展自己的社會主義的生產力。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二元對立看,要發展生產力,只能搞好生產關系。生產力是果,生產關系是因,生產力在后,而生產關系在前(在十幾年前的一次學術會議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胡鈞教授就曾指出,計劃經濟時期中國發展生產力是先調整生產關系,中國改革開放后發展生產力也是先調整的生產關系)。因此,對于中國而言,更重要的問題是強調生產關系的反作用。這是一個發展理論問題,是一個既定社會形態保持自我、發展自我的問題。它與歷史唯物論是相輔相成的。徹底澄清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一個關于生產力生產關系及其關系的本體論再認識。該文曾以同一標題發表在《政治經濟學研究》2021年第2期上。這里發表時去掉了腳注!
四、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命題的合理性論證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胡懋仁:中國革命是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發展生產力的必要條件
2021-12-21【理論探索】紫虬:從實踐角度認識馬克思“生產力-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原理
2020-11-25葛元仁: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絕不能搞“資本主義化的改革”
2020-08-08郝貴生:帝國主義是當代社會生產力和人類進步發展的最大阻力與障礙 ——紀念列寧誕辰150周年
2020-03-2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