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要返回北京了,晚上,劉會進終于安排時間接受了我的專訪。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兩個劉會進。一個存在在人們的想象中,充滿了神秘;一個就活生生地坐在我的對面。
劉會進,1950年出生,祖籍福建惠安,出生于中國臺灣澎湖,是美國加州圣塔芭芭拉大學企業管理博士,現任全球洪門聯盟總會會長,中國洪門五圣山總山主,中國洪門武術協會總會長。他1978年在臺灣加入洪門,1999年接任第三任中國洪門五圣山總山主,成為洪門歷史上第一位穿草鞋上山的布衣總山主,2004年成立全球洪門聯盟,被中國臺灣島內媒體譽為“傳奇人物”。
組織“急難救助隊”,參與臺灣“九二一”大地震救災、華航空難救災,為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捐贈兩千多萬元物資運往大陸;全力推動海峽兩岸武術論壇、“全球華人洪門忠義文化”高峰論壇、臺灣國際武術文化節等活動。近幾年來,除了致力于公益性活動、連續舉辦論壇和武術節之外,2015年,中國洪門五圣山、全球洪門聯盟首次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華情、忠義魂”“洪門愛國文化座談會”,2016年在北京飯店舉辦主題為“中華一家,反獨促統,忠義天下”的第二屆洪門愛國文化研討會。洪門聯盟還與北京武術院及北京市體育局簽署武術合作意向書,促進兩岸武術文化交流發展……這些都是劉會進接掌中國洪門五圣山之后做的事。
跨越三個半世紀的忠義傳奇,在劉會進的手中迎來了發展的新時代。他全力推動洪門現代化,率先領導洪門從幫會形態轉型社會公益,致力于促進兩岸人民和諧發展與和平統一。
如今,洪門分支遍布美國、法國、南非、澳大利亞等二十多個國家,洪門昆仲全球共有2000多萬人,在中國臺灣有20萬人左右。
劉會進會長說,武術是洪門的重要文化之一。歷史上,凡是加入洪門的兄弟必須先練三個月的武術,內容包括小洪拳、永春拳和太祖拳。而富含武術技擊內涵的許多洪門禮儀儀式也都沿用至今。比如人與人初次見面的拉拐子禮儀、三把半的握手方式,都富含武術技擊功能。
劉會長說,洪門一貫主張兩岸的和平統一。兩岸同胞在分割了六十幾年以后需要通過有效的管道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我考慮過很多途徑,從文化層面、書畫方面都嘗試過,經過多年的思考和實踐,我認為武術是溝通兩岸人民的捷徑。”舉辦武術活動,目的就是通過武術平臺,加強兩岸人民的溝通。
談到兒子大立,劉會長說:“我從小鼓勵他學習武術,到大陸深造我也很支持。”
劉會進當年對兒子說:“中國的強盛是必然的,即使北體畢業不走武術的專業,中國大陸是最具潛力的,前途無限。你到那里可以交朋友、開眼界。”
劉會進會長說:“今年我們大會的主題是青春,很多小朋友、年輕人來參加活動。”中國大陸武術人才多,武術人口多,各方面條件和技術都優于臺灣。通過武術互動讓年輕人接觸,互相加微信,變成好朋友,持續互動。十年八年后,這些小孩子會長大,成為社會中堅,那時,兩岸一定會更加和諧。
“明年的武術節,希望有更多大陸朋友到臺灣來,給與臺灣武術更大的支持,讓兩岸有更多的機會彼此了解。”
忙碌的劉會長說,他現在每天還會練一練武術,大都是偏重養生的。練武術的時候,是完全屬于自己的時間。
“我的家鄉在澎湖的一個小漁村,我小的時候不像現在有電視、有電腦,人們的生活是很枯燥的,出門就是海,去游泳,上岸就練拳。我從小就喜歡武術,練小洪拳。”
回憶童年,劉會進的眼中攏上一層歲月的輕霧。他反復提到自己的家鄉澎湖。想來,對于劉會進而言,澎湖不僅是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更是魂牽夢縈、無法割舍的心的家園。
“走!我請你去吃家鄉菜澎湖菜。”劉會進以這種方式結束了專訪。他起身往外走,派頭十足,氣場強大,“大哥”的稱呼絕非浪得虛名。
這位傳奇人物的跌宕人生,已經化為如今眼角笑起來細密的紋路。他就像是一塊琥珀,醇香美酒的顏色是歲月的沉淀,晶瑩剔透的光澤是歷經滄桑的通透,在不同的角度下,反射出層次豐富的光芒。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中國洪門五圣山總山主劉會進致詞表示:海峽兩岸是割舍不斷的命運共同體!把中華民族命運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是兩岸同胞共同心愿。
2017-08-13劉會進:洪門高舉民族大義旗幟,反獨促統,已獲全球華人響應支持
2017-05-12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