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鄉村治理 > 閱讀信息
江山:介紹北京的一個集體化村莊
點擊:  作者:江山    來源:中紅網  發布時間:2020-08-02 13:32:04

 

北京市房山區也有一個走集體化道路的村莊,名叫竇店村,村容村貌與北京城區相仿,高樓大廈櫛比鱗次,集體經濟富裕,現代農業發達,文化設施齊全,人民生活富裕,一派現代都市花園,完全可以與山西大寨、河南南街等全國著名集體所有制村莊相媲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怪不得有人稱贊他們:“這是一個響當當的集體化村莊!”

 

1.webp.jpg

位于北京市房山區107國道邊上的竇店鎮竇店村,是一個幾十年來一直堅持走集體化道路的村莊。圖為村口大門外景。(中紅網江山攝)


1.webp (1).jpg

竇店村黨委、村委會的辦公大樓。(中紅網江山攝)


1.webp (2).jpg

竇店村辦企業——利元車業的辦公大樓。(中紅網江山攝)


1.webp (3).jpg

竇店村辦企業——利元車業的停車場。(中紅網江山攝)


1.webp (4).jpg

竇店小學大門。(中紅網江山攝)

 

1.webp (5).jpg

竇店小學辦公樓。(中紅網江山攝)


1.webp (6).jpg

竇店小學操場。(中紅網江山攝)


1.webp (7).jpg

竇店幼兒園。(中紅網江山攝)


1.webp (8).jpg

 

竇店文化宮。(中紅網江山攝)

 

1.webp (9).jpg

竇店清真寺外景。(霍金梅攝)


1.webp (10).jpg

竇店清真寺內景。(霍金梅攝)


1.webp (11).jpg

在竇店“以農為牧”的農田里,種著大片用于喂牛的青飼料玉米。(中紅網江山攝)


1.webp (12).jpg

竇店農牧工商企業之一恒升牧業,右側為牛舍。(霍金梅攝)


1.webp (13).jpg

中紅網一行在竇店農牧工商企業之一恒升牧業參觀,右三為竇店村黨委副書記劉金瑞,右四為中紅網總編輯江山。(霍金梅攝)


1.webp (14).jpg

竇店雞場,樹上結著水果,樹下養著斗雞。(霍金梅攝)


1.webp (15).jpg

在竇店雞場參觀。左三為竇店村黨委副書記劉金瑞,左二為竇店村利元車業副總經理仉連生,右二為中紅網總編輯江山。(霍金梅攝)


1.webp (16).jpg

竇店鎮竇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竇店農牧工商總公司董事長仉鎖忠在接愛中紅網的采訪。(魏春香攝)


1.webp (17).jpg

竇店鎮竇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竇店農牧工商總公司董事長仉鎖忠在接愛中紅網的采訪。(魏春香攝)

 

【中紅網北京2020年7月31日電(江山)】說起中國堅持走集體化道路的村莊,都會對山西大寨、河南南街、江蘇華西和河北周家莊如數家珍,其實全國這類典型還有多家,如廣東省深圳市的南嶺村、黑龍江省甘南縣的興十四村、浙江省杭州市的航民村、湖北省嘉魚縣的官橋村和洪湖市的洪林村等百余個。

 

最近,筆者聽說北京市房山區也有一個走集體化道路的村莊,名叫竇店村,于是到村里參觀了一番。真是名不虛傳,只見村容村貌與北京城區相仿,高樓大廈櫛比鱗次,集體經濟富裕,現代農業發達,文化設施齊全,人民生活富裕,一派現代都市花園,完全可以與山西大寨、河南南街等全國著名集體所有制村莊相媲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怪不得有人稱贊他們:“這是一個響當當的集體化村莊!”

 

人們不禁要問:竇店村地處北京腳下,它是如何堅持走集體化道路的?作為集體化,又是如何與市場化相結合的?為此,我們帶著一連串的問題,采訪了竇店鎮竇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竇店農牧工商總公司董事長仉鎖忠。

 

 “竇店村老書記仉振亮一班人,帶領我們堅持走集體化道路”

 

中紅網:作為北京市少有的堅持走集體化道路的村,你們是如何保留下來集體所有制的?你們走過了一條怎樣的前進道路?

 

仉鎖忠:謝謝中紅網到我們竇店采訪。北京市走集體化道路的村莊,不止我們這一家。全國一些走集體化道路的村,我們也了解和學習過。但是竇店的集體成分,集體的組織程度,集體的觀念和意識,可能相對要強一些,包括保留的集體的體制和機制,可能都要更濃厚一些。

 

我們為什么能一路走過來?一直走壯大集體經濟的道路?這與我們竇店村的老書記仉振亮有很大關系。從1956年開始到現在,我們村只有二任書記。第一任書記仉振亮,從1956年開始當村支書,一直做到2000年村黨委書記,做了44年的書記。我是第二任,也做了20年了。我們竇店村走集體化道路、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是我們的老書記帶領黨委一班人堅持走下來的,他們創造性地執行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為什么這么講呢?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竇店村是北京市第一批批準建立村級黨委的村,經濟組織是農牧工商總公司,行政組織是村委會,竇店村有14個生產隊,4200畝土地,4200多口人,人均土地不到一畝,同時有漢、回、滿、蒙四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大村。1978年以前,竇店村一直是遠近聞名的“破街爛鎮窮竇店”,4200畝所產的糧食根本不夠吃,這句話形象的反映了竇店村改革開放前的貧困生活。當時北方農業提倡搞間作套種,三種三收,一年種三次、收三次,努力提高食產量。1976年,老書記從北京農科院請來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科學實驗,改“三種三收”為“兩茬平播”,全部實現農業機械化,解放了百分之九十五的農業勞動力,轉移到了工副業企業中。

 

我們村在仉振亮等老班子帶領下,集體經濟不斷得到發展,大家對走集體化道路都有感情。大家相信集體、依靠集體,促使人們不斷鞏固、壯大集體經濟。現在我們的班子,必須按照老班子的路子這么走下去,走共同富裕之路,努力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所以,因地制宜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才能保證持續健康發展。

 

“農業實行了機械化,農民從面朝黃土背朝天變成了牧工商企業的工人,不愿再回去了”

 

仉鎖忠:我們村實行了全過程的農業機械化后,1200多名勞動力都解放出來了。之后村里開始大力興辦村辦企業,把多余的勞動力轉移到了牧工商,竇店村農民第一次成為產業工人,拿上了工資,實現了“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轉型目標。1982年,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熱潮席卷全國的大背景下,要落實上級有關部門的包產到戶這個政策,又要面對群眾“咱們村已經實現農村機械化,好不容易從農業轉到了工業,不愿在回到過去”這樣的聲音。愛學習的老書記從《鄧小平文選》中找到了答案--“宜統則統,宜分則分,不搞一刀切。”也就是說,采用哪種改革方式,都要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所以依據這個指導意見,又廣泛征求村民意見,通過召開黨委會(擴大會)決定,竇店村不適合搞包產到戶,要堅持深化改革,堅持發展集體經濟,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997年12月1號,通過組織部門在全村推選總經理候選人。區委組織部包括鎮委組織部再到村里考察、調研,選定我擔任了竇店村農工牧商總公司總經理、黨委委員。199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鄉鎮企業進行二次創業,提出要觸動產權制度改革,也就是說要在體制上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1998年到1999年,國家糧食種植體制發生了轉變,取消了征收公糧,把農業完全推向了市場。當時,周邊鄉村,都在搞產權制度改革,改革力度最大的叫觸動產權。而竇店村企業有32家 獨立核算單位,怎么辦?竇店村的集體經濟、集體化道路,這時又面臨著一個新的發展形勢。

 

2000年,竇店村迎來了第二次產業結構調整,如何扛好“全國農業戰線典型”這面大旗,成為竇店村面臨的新挑戰。1998年前,每天來竇店參觀的人很多,房山區委組織部在這里設立了接待站。我擔任公司總經理以后,做的第一個決定就是停掉對外的一切宣傳、一切接待。我專門給區委組織部匯報,逐步把接待站撒掉,他們同意了。干什么呢?就是在新形勢下, 靜下心來,研究集體經濟如何發展。自打出了名后,國內外參觀者絡繹不絕,但竇店的干部很少到外面去學習。我當時想,在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或多或少,隨著改革的深入,農村體制在一定程度上,還帶有計劃經濟的色彩。如何與市場經濟對接,如何把農村與市場完全進行深入對接?因此,我建議出去參觀、學習,看看外面搞集體經濟,有沒有搞的比我們好的?有沒有經濟實力比我們做的更強的?我們應該出去學一學、看一看。

 

到哪兒去看?去學?據老同志介紹,江蘇的華西,河南的南街不錯。最后決定,組織三套班子成員,包括企業的廠長經理,對照典型尋找自己的差距,第一站先到了華西,吳仁寶老書記親自接待了我們,專門做了一場報告。第二站去了南街。王宏斌書記一聽說北京竇店來的,跟我們老書記也很熟悉,便親自介紹了經驗。第三站到了山東煙臺龍口的南山集團,它完全是依靠村辦企業、旅游發展起來的。

 

這次外出對班子成員們的觸動很大,回來后班子成員進行三天封閉式的座談和討論,討論什么呢?就是在現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的條件下,竇店村還能不能走堅持集體化道路?還能不能發展集體經濟?如果能堅持,怎么堅持和發展?這條道路怎么走?通過三天的學習和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竇店村還應該堅持走集體化道路。緊接著,召開了全村的黨員大會,把這個題目交給大家討論。最后大家一致認為,不管什么經濟體制條件下,竇店村都應該堅持走集體化道路,在上下認識達到高度一致和統一的基礎之上,最終統一了思想:竇店村農業要走繼承創新發展之路,繼承老一代人相信科學,敢為人先的精神,創新發展就是要與時俱進,因地制宜。

 

“怎么堅持集體經濟?這里大有文章可做,關鍵是主權不丟,竇店村實行了清產核資、集中管理”

 

仉鎖忠:但是,怎么堅持集體化道路?怎么堅持集體經濟?這里大有文章可做。我說,走共同富裕之路,表現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但是標準只有一個,就是主權不丟。方向確定以后,1999年7月8號,我們把辦公樓一層全部騰出來,先從集體企業改革入手,在所有企業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突擊性清產核資,讓32家獨立核算單位的會計,帶著帳本,同一天時間實行集中辦公,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對原有企業進行資產重組,以公開招標等方法進行企業改制,成立全區首家會計核算中心,推行會計委派制。當時農村經濟,是歸鎮經管站管。我們請來房山區經管站老站長龐江,給我們32名會計,辦了一次集訓,培訓了一個月,在培訓基礎上進行考核。經過嚴格的考核,淘汰了20名,保留了12名會計,組成了總公司的大財務,管理這32家獨立企業,然后進行清產核資,集中管理。

 

在清產核資的基礎上,經過仔細分析,村黨委主動適應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的轉型期,研究確定了以單一的集體經營模式向多種經營模式轉變的企業發展思路,確定了三個模式。第一種方式是“招商引智”,針對的是規模大、投資大、效益好的企業,它們繼續由村集體統一經營,引進先進經營模式、高端管理人才進行日常企業運作;第二種是“集體承包,場長負責”的方式,包括原村辦企業清真屠宰場、養牛場、飯店、農機隊等企業;最后則是把那些虧損多的企業(糧食加工、掛面廠、饅頭廠)關掉、重組或向外租賃,把它們投放市場,實行公開招標。通過大膽改革,集體企業重新煥發了生機。

 

“調整農業結構,實行為牧而農,使竇店村經濟發生了顯著變化”

 

仉鎖忠:農業怎么辦?種糧食,國家不收了,我們種糧有經驗,但是搞經濟作物,我們是缺少經驗的。當時北京有一個機遇,正在申辦奧運會。提出的口號叫“綠色奧運”。我覺得園林綠化用苗木市場會有需求。因此組織十四個農場場長到江蘇、山東等地外出參觀、學習、實地考察,利用好申辦奧運會的時機,發展有前景的產業。回來后,又請來市農科院專家駐村調查論證,喊出口號“不換思想就換人”。我要求村里的地,不管種什么,唯一的標準就是年底拿出效益來,便開始大力度地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并確立了“以商帶牧、為牧而農”新的發展思路,什么意思呢?過去竇店發展有基礎,“為牧而農”,就是讓農業轉變為主要發展飼料,來飼養肉牛。在這個思路下,把十四個農場全部改成畜牧場。并擴建了肉牛場、肉聯廠,擴大肉牛養殖和加工,注冊了“竇店”商標,形成了肉牛繁育、飼養、屠宰、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農田過去種商品糧,現在全部改種青飼料。

 

接著開始了第三次產業結構調整。是退低引高、內承外聯。結合首都發展新定位,我們充分認識到退低引高、企業轉型升級是加快集體經濟發展的根本途徑。我們把引進高科技企業、退出低端高耗能高排放企業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疏解了服裝廠、和協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水泥構件廠等8家村重點企業,對失業職工給予妥善安置。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竇店村在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的過程中,竇店村黨委高度重視。將《竇店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功能定位于多業態復合型。以打造小麥籽種繁育千畝試驗基地為依托,建起生態休閑農業觀光園,將傳統農業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開發轉移;以肉牛養殖為主的農業設施產業園區,建成農業種植業、肉牛繁育、飼養、屠宰、加工、銷售和生物有機菌肥應用的循環產業鏈,實現一二三產業的互動互促和融合,發揮出聚集效應;以食用菌種植為主的工廠化生產食用菌基地;以500黃金梨種植、觀光采摘、休閑旅游,金梨汁加工、電商城銷售,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019年2月竇店村被國家七部委評定為《首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農業結構的調整,使竇店村的經濟發生了顯著變化。無論是1976年的科學種田,1980年的興辦村集體企業,2000年的集體產業結構調整,還是2014年以來的“退低引高”,村黨委始終注重發揮黨建的統領作用,帶領群眾走出了一條以鞏固壯大集體經濟為特征、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為特色、實現百姓共同富裕為特點的科學發展道路。

 

目前竇店村已發展到50多家企業,形成了“四業三園”的發展格局,即:生物醫藥生產、重卡汽車改裝銷售、畜牧飼養業、新興產業四大產業集群和優良小麥籽種、園林綠化用苗木花卉和黃金梨果園、工廠化食用菌生產三大農業園區的產業化發展格局。尤其是竇店車業集團,經營品牌由過去單一的歐曼發展到今天已有北汽福田、江淮汽車、中國重汽、陜汽重卡、上汽依維柯紅巖、梅賽德斯-奔馳重卡6家在北京地區最標準的及銷售、服務、配件及信息反饋于一體的重卡4S-A1類點,業務范圍覆蓋黑龍江、遼寧、河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省份,在俄羅斯阿穆爾州開設了4S店。近幾年,車業集團年營業收入超過20億元。

 

我們的農業經過種值結構調整,1999年最低農業人均分配達到2500元。到了2019年,總公司批準的人均分配是85700元,這是農業崗位上的村民收入。1999年上交稅收不足百萬元,只有99萬。2000年,上升到了179萬。2001年,到了238萬。2002年,到了340萬。2003年,達到了730萬。去年2019年,竇店村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41.2億元,人均純收入35856元,上繳國家稅金2.08億元。

 

“農村走集體化道路好處就是,它能把有效的資源集中起來,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中紅網:請問,你覺得你們竇店村實行集體所有制,比周圍實行大包干的村,在社會、經濟、文化等事業發展方面有什么長處?

 

仉鎖忠:我們竇店村堅持走集體化道路,周邊村多是包產到戶,都是符合國家政策的。通過發展過程中的實踐情況來看,由于各村的條件不一樣,基礎不一樣,各自只有選擇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發展道路。從現階段來看,第一,堅持集體經濟,能把有效的資源集中起來,實現效益的最大化。第二,集體經濟有實力了,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三,農村的體制和管理,村民委員會是自治的組織,實行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服務,也就是說農村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生產、自己分配、自己保障,所以農村要想發生根本性變化和轉變,比如說改善生產與生活環境,解決基礎設施、公益事業和老弱病殘的扶持等,只有發展集體經濟。只有發展集體經濟,村民才有依靠;只有發展集體經濟,才能給大家做好主心骨,當好當家人。同時,也才能體現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優越性。因此,農村要想發展得快一些、好一些,還得走集體化道路。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取得發展,關鍵要有好的干部隊伍、有效聚集和吸引人才、發揮組織和思想優勢”

 

中紅網:請問竇店村實行的集體所有制,如何與外部實行的市場化進行衍接與結合,獲得長足經濟發展的?

 

仉鎖忠: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下,我們如何在現有條件下,保障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第一,要有一支好的干部隊伍,一心于集體事業為主,帶動全村黨員干部堅持走集體化道路。第二,如何有效聚集和吸引人才。農村發展最大的困難就是人才問題。第三,發揮組織和思想優勢,如何在任何歷史條件下,在各個發展階段,強化培訓和教育,強化思想觀念的更新。

 

比如,今天上午我們就開了黨員民主生活會。現在農村管理每年開四次民主會,1月20日,4月20日,7月20日,10月20日。也就是說每個季度都要開民主生活會。在近期的民主生活會上,我提出新的觀點。“隨著經濟好轉、生活改善、我們的管理層面,出現了懶惰的思想,艱苦奮斗意識、創新意識和感恩思想的弱化,切實需要加以警惕和改進”。

 

“發展文化與教育事業從不斷加大基礎投入起步,以文化引領和提升人們的素質與修養”

 

中紅網:竇店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十分重視對文化與教育事業的發展,像中小學、文化宮、清真寺等一批文化與教育設施拔地而起,令人印象深刻。

 

仉鎖忠:我們遵循歷史的足跡,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高度重視教育與文化。那么如何提升教育質量?竇店村老黨委創辦了村級幼兒園,當時在北京地區,我們是比較早的。同時我們的老黨委著力培養下一代,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1992年投資300萬,改造竇店小學基礎設施,而后我們又不斷加大對教育方面的投入。近20年來,竇店村集體對竇店中小學教學環境、教學樓改建擴建、教學設備的改善,投資超過3000萬,使竇店中小學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在北京郊區里是一流的。至2015年我們總投入5000萬元建成可同時容納幼兒540名的竇店民族幼兒園,目前為房山區最大規模的公辦民族園

 

在提升居民的精神文明方面,我們新建了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可同時容納1200人觀看演出,具備文化展示、排練演出、會議、數字多媒體等功能的民族文化宮等活動場所,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2010年3月竇店村被房山區定位為特色民族村,在市、區、鎮各級領導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制定了以“一寺一街,內服外工”為特色民族村的規劃建設方案。借此,發展有特色的民族商業和民俗旅游業,擴大竇店村的品牌知名度。

 

“堅持黨的領導,要強化黨組織的建設,堅持理論學習,領導以身作則”

 

中紅網: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黨的領導,請問你們是如何加強黨的建設的?

 

仉鎖忠:農村的發展,黨組織是主要責任者,同時也是引領者。黨組織如何當好引領和組織者?如何落實責任?如何當好全村發展的主心骨?第一,要強化黨組織的領導與建設。全村現有247名黨員,村黨委下設11個黨支部,各項組織活動和組織生活,“三會一課”等線上線下活動,教育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多年來一直堅持進行并保證實施。第二,堅持理論學習,村黨委負總責。“八點鐘約定”每個工作日早八點,組織村黨員干部開展“晨讀輪講”活動,學習最新的文件、方針等,已經堅持了40年。這也是我們的老書記仉振亮創立的學習制度。第三,以支部為基礎,對各單位工作實行責任制。第四,要以身作則,要求村民做到的,黨員要先做到。要求黨員做到的,黨委和支部成員首先做到,書記更要帶頭。第五,不斷強化法制思想。現在,我們的黨員和各級領導干部,整體觀念、法制觀念、服務觀念都非常強。

 

“我們全村進行了股份制改造,農民成了股民,有效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中紅網:請問,竇店村堅持實行集體所有制,由過去實行的工分制變成了現在的工資制,是如何實行按勞分配的?

 

仉鎖忠:我們隨著集體經濟的發展,在分配上也要不斷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適應新的要求,來持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這方面,我們做了三個調整。

 

第一,進行城鎮化建設。2000年,北京市確定了33個小城鎮建設,竇店是其中之一。按照新的城市規劃,竇店進行了城鎮化建設,建設山水匯豪苑、青年公寓等新村公寓住宅樓152棟,建筑面積92萬平方米,通過拆遷,全村2092戶,除了目前還有730戶沒有拆遷,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實現了上樓目標。每家最少都有兩套房子,有的甚至多的達到三套房子。竇店村經濟發展比較快,外來工作的人比較多,村民房子自己住不了的可以出租。這樣就有效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第二,通過集體企業的發展,村里所有企業,我們在簽署合作協議中都有這么一條,“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本村村民就業,”千方百計增加村民的工資收入。另外,我們對所在企業提出要求,要求職工工資在上一年的基礎上,每年提高百分之十。村黨委檢驗各個企業的成效,也是以是否增加職工的收入,作為標準之一。

 

第三,通過股份制改革,來增加村民的股份分紅收入。從2004年開始,我們實施了農業分紅,全村3372名符合集體經濟條件身份的村民,對全村3330畝耕地進行量化,每年隨著人員的增長或減少進行動態分析,去年人均土地面積是0.989畝,不到一畝地。農業收入百分之七十歸村民所有,百分之三十留給集體。另外,從2012年開始,我們對全村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劃分了幾個階段。從1956年開始清理帳目后,產權制度經歷了1983年、1997年、2012年三個階段的改革。進行產權制度改革。現在全村符合集體經濟身份的是3372人,也是股東,到2014年都理清了,實行了全村股份制。也就是說,每年一次農業分紅,一次企業分紅。以總公司為核算單位,將每年的收入進行按股量化。從2014年開始,企業分紅每年給職工分配的增長幅度達到了百分之十二。通過這三個方面,有效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賦予竇店村新的功能定位,力求達到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生態優良、環境優美、欣欣向榮的新型城鎮化”

 

中紅網:現在提最后一個問題,你作為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竇店農牧工商總公司董事長,對竇店村的未來發展,有什么長遠的考慮和規劃?對未來的前景有什么展望?

 

仉鎖忠:按照北京新一版的功能定位和發展要求,以及國家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要求,我們竇店村對下一步將從三個方面發展集體經濟,第一個方面在經營管理上有三個想法,一是在創新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改革,二是在加強高科技發展,三是在發展過程中進行深入、細致地研究,形成一套對集體經濟科學、有效的管理辦法,形成一套科學的管理機制,并且不以人的改變而改變;第二個方面,在已有城鎮化建設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城鎮化建設,在北京新的規劃的引領下,按照房山區的規劃,賦予竇店村新的功能定位,力求達到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生態優良、環境優美、欣欣向榮的新型城鎮化。

 

中紅網:謝謝仉書記接受我們的采訪!

 

 

附件一:

 

竇店村簡介:

竇店村位于北京西南38公里處,地域面積6.18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3200畝,現有漢、回、滿、蒙各族村民2097戶、4470口人。竇店村由竇店村黨委、竇店村民委員會和竇店農牧工商總公司三套班子組成,竇店村黨委下轄15個黨支部,其中包括非公組織黨支部5個,現有黨員300名。近年來,竇店村黨委在市、區、鎮各級黨委的領導下,團結帶領全村黨員干部和各族群眾堅持集體化道路,不斷改革創新,闖出了一條適合本村發展,實現共同致富的發展之路。2019年竇店村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41.2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八點二,人均純收入35856元,同比增長百分之十點零一、集體凈資產11.2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十點六,上繳國家稅金首次突破2億元,達到2.08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十六,創歷史最高紀錄。各項經濟指標逆勢上揚,顯示了竇店村經濟轉型升級的成效和強勁的實力,超額完成了全年任務。

 

附件二:

 

仉振亮簡介:

仉振亮,1949年1月參加土改工作,195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1月至2000年5月歷任竇店村黨支部書記、黨總支書記、黨委書記,長達44年,退休后一直擔任竇店農牧工商總公司董事長職務。仉振亮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八屆、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八、九、十屆人大常委會委員,房山區第一、二、三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仉振亮多次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十大杰出人物;1988年被國家星火獎評審委員會授予“星火科技獎”;1989年、1995年兩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1991年被中組部評為“優秀領導干部”;1994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仉振亮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5年1月27日13時45分在家中逝世,享年87歲。

 

附件三:

 

仉鎖忠簡介:

仉鎖忠,男,回族,1967年6月出生,房山竇店村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92年11月入黨,1983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竇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竇店農牧工商總公司董事長。2000年,當了44年黨委書記的仉振亮退休,33歲的仉鎖忠成為房山區竇店鎮竇店村新黨委書記。20年以來,他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引進了多家現代高科技企業。2017年6月23日,在北京市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上選舉為北京市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北京市第十二屆、十三、十四、十五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十四屆、十五屆人大農村委副主任委員。曾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全國建設小康村模范帶頭人、全國新型城鎮化突出貢獻人物、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標兵等榮譽稱號。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采訪者:江山,新華社原高級記者、中紅網-中國紅色文化旅游網總編輯;來源: “紅色文化網”中紅網,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