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今天上午九點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是36年來的一次重大理論更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這個論斷,是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來的。當時認為,“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這個主要矛盾,指的主要是生產不足的問題。我國是個人口大國,社會生產能力的不足,影響到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構成了一對基本矛盾。
這個矛盾,就構成了中國共產黨思考和解決中國問題的邏輯起點,貫穿于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當時,正面臨世界經濟全球化拓展的最新一輪浪潮,率先承接歐美國家生產能力轉移的亞洲四小龍日本、韓國、臺灣、新加坡,以出口導向型經濟為主,經濟獲得了高速增長,迅速實現了現代化。而中國,1981年GDP按照美元名義為2753.02億美元,GDP總量雖位列世界第九,但人均GDP僅為277美元,世界排名在130名之外。
正是如此,才有了“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著名論斷,才有了此后幾十年社會生產能力的不斷發展,才有了后來對GDP發展速度的要求。
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GDP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與美國差距進一步縮小;人均GDP也已經接近9千美元,雖然人均GDP世界排名為75名,但這是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這個數據的取得確實不容易。
發展到了這個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就開始發生了變化。過去是生產不足,普遍貧困,大家生活都差不多,部分人群哪怕比普通人有更多的資源,但在生活方面,也好不了多少。但到了新階段,發展的差異性就體現出來了,發展水平不一,需求各異,對社會提出了挑戰。所以,“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不平衡,不平衡一是發展不足問題,二是分配問題。城市與農村、東部與西部、公共資源分布等就存在不平衡。城市生活設施完備,公共服務全面覆蓋,農村基礎建設還有很多欠債,甚至在一些發達省份的農村,也沒有完全解決露天廁所問題,表面上是個文明問題,實際上是個發展問題。還有城市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的分配,以及個人發展的機會問題等,都屬于發展不平衡問題。
不充分,則主要是優化發展的問題。也就是說,過去的發展主要追求數量,今后的發展應該追求質量。中國人都喜歡到海外購物,一是便宜,二是質量確實要好過中國普通商品。這說明中國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已經比以前大大提升了,國內生產的部分商品,已經不能滿足這個需要。這就需要從工匠精神、智能制造、公共服務等方面得到提升。所以才會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句話,在解決“有沒有”的問題之后,還要解決“好不好”。
十九大關于社會主要矛盾的基本判斷,將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中國共產黨解決當下問題的邏輯起點。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是從1981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矛盾最為重要的一次觀點更新。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