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

|  站內搜索:
王文:一帶一路讓中國人的世界觀不再局限于西方
點擊:2556  作者:王文    來源:觀察者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7-06-20 10:47:15

 

         2017年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重大節(jié)點事件。作為建國以來第一個引起全球響應與廣泛追隨的中國倡議,一帶一路實實在在地反映了中國日趨崛起的軟實力,更折射了中國在全球與日俱增的吸引力、號召力。

誠如筆者在峰會現(xiàn)場聽到一位西方大國的前政要所說,這是二戰(zhàn)以來除聯(lián)合國會議之外的最大規(guī)模全球峰會,對世界格局的變化是深遠的。不只是對世界格局、中國實力有重大意義,一帶一路對中國普通民眾世界觀改變的意義也同樣巨大。一帶一路進展中的民心相通也在發(fā)生著重大的變化。

一位西方大國的前政要曾說,一帶一路峰會是二戰(zhàn)以來除聯(lián)合國會議之外的最大規(guī)模全球峰會

中國的世界觀拓展至全球

從中外相互學習與互動的歷史延承看,1840年以后,中國人的世界觀大體有四次實質性的拓展,每一次拓展伴隨著下一輪進步須汲取的教訓,與此同時,中國進步也助推了中國社會的自信。

2013年以前,中國與世界的互動尚未呈現(xiàn)真正的全球性對等性,而一帶一路的進展使中國的世界觀從此前向西方學習逐漸開始向世界分享中國經(jīng)驗

第一輪世界觀拓展期可稱為睜眼看世界,即以清末思想家林則徐等為代表,破除原有的天朝上國華尊夷卑的觀念,學習歐美國家。當時最石破驚天的,莫過于1842年清末思想家魏源在《海國圖志》一書中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這可謂是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思想起源,對后來的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不過,當時的夷之長技三:一戰(zhàn)艦,二火器,三養(yǎng)兵練兵之法,更多地強調引進西方的先進工業(yè)技術,只是希望在軍事上抵抗入侵、克敵制勝。那時中國的世界觀仍以天朝為本,僅僅看到了世界一部分歐美國家先進的技術而已。

第二輪可稱為道路選擇期,即中國人在20世紀初天朝上國、世界中心自居的心理徹底崩塌,全面轉向西方學習,尋找自強之路。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國民政府在治國方略上大量借鑒西方,有的方面甚至全盤復制;同時,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

此后,中國共產黨成立,從另一個維度尋求救亡圖存,最終在1949年推翻三座大山,實現(xiàn)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國。1940年代末,中國天朝上國夢境已蘇醒,轉而把西方列強視為壓迫中華民族的外部存在,中國面臨著終結百年挨打命運的歷史重任。

第三輪是一邊倒的革命期。鑒于西方對華經(jīng)濟封鎖、外交孤立以及美蘇兩極對峙,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持反對帝國主義的嚴正立場,堅定地站在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全面向蘇聯(lián)老大哥學習。

此后,中國經(jīng)歷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歷史斗爭,成功研發(fā)兩彈一星一潛艇,逐漸建立了較為獨立、完整的工業(yè)和國民經(jīng)濟體系,重返聯(lián)合國,還主動對第三世界民族獨立運動給予了無私的支持,一度被視為第三世界革命領袖,成為冷戰(zhàn)兩大陣營之外的獨立大國。但此時,中國與發(fā)達世界的關系整體上是緊張的、敏感的。

第四輪是虛心向西方學習期。新中國建立前30年取了巨大的進步,但犯的一些左傾錯識也使經(jīng)濟一度陷入崩潰的邊緣。1979年前后,鄧小平連續(xù)訪問日本、美國,開啟首位中國領導人訪問當時全球兩大經(jīng)濟體的先例,向全國傳遞動員人們虛心學習,迅速掌握世界最新的科學技術的信號。雖然當時也支持向原蘇東地區(qū)、第三世界開放,但改革開放早期主要還是從美國、日本、西歐等國家吸引外資、科技與管理經(jīng)驗。而西方則成為中國人的世界觀中主要的學習對象,言必稱西方在改革開放早期也相對濃厚。

直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西方神話才逐漸開始走下神壇。而如何向世界全面開放,如何平等地與世界交往,既學習世界,也與世界分享經(jīng)驗,直到2013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才算是正式破了題。

一帶一路折射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自豪感

一帶一路倡議之前,近兩百年來中國對世界的態(tài)度,有一條可循的、螺旋上升的軌跡:由簡單學習到全部照抄,再逐漸走向有效學習;由狹隘學習技術到全面復制體制,再逐漸走上中國道路;由極度自負墜入極度自卑,然后逐漸恢復自信。對外學習的有效進程與國力復蘇的進程基本吻合,也隨之積聚反向輸出的力量與動能。

此前蜿蜒前行的中國與世界互動之路,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但也伴隨著時代的局限。從思想交流與知識互動的層面看,中國長期處于逆差赤字階段,中國向世界學習的多,輸出的少;請進來的多,走出去的少,知識與思想的失衡現(xiàn)象非常明顯。當中國成為第二大全球經(jīng)濟體,并呈現(xiàn)出全球最大經(jīng)濟體的預期時,這種失衡狀態(tài)是不可能繼續(xù)維系的。

于是,歷史選擇了一帶一路倡議,使中國第一次在對外政策與全球治理觀念上實現(xiàn)了知識與思想的全球輸出,開始逆轉此前被動的狀態(tài)。這種逆轉折射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自豪感。

誠如筆者在某次央視直播點評中所說:“100年前的1917年,中國是一戰(zhàn)戰(zhàn)勝國,但領土卻被列強瓜分;80年前的1937年,中國受到日本入侵,差點亡國;40年前的1977年,中國經(jīng)濟陷入崩潰,面臨開除球籍的危險;20年前的1997年,中國經(jīng)濟總量還不如意大利;現(xiàn)在,2017年,中國GDP已是意大利的5倍。首倡一帶一路,全世界主要國家都來北京為中國來站臺、背書。2017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節(jié)點年。

從這個角度看,即便不是一帶一路,也會有N帶N路或一個管的概念來形容新時期中國的對外合作設想,推進中國世界觀的全球共享。

過去一些年,筆者與所在機構同事在近50個國家宣講,無論是外國官員,還是企業(yè)家、學者、社會精英等,都越來越渴求了解一帶一路的政策背景、思想源起、行為邏輯與未來走向。在這個進程中,中國民眾的視野也漸漸從僅盯著西方的局限中拓展至真正的全球

中國進入全球公民時代

相當長一段時間以來,一提起國外世界,人們腦海中第一反應都是美歐日等國;提起與國際接軌,更多指的是與西方接軌。民眾出境旅游,多數(shù)都往美國、西歐、日韓等國;國際問題研究也多聚焦西方。這種對發(fā)達國家的世界觀偏好雖體現(xiàn)了中國人見賢思齊的民族性格,卻如前文所言,造成了長期世界觀的巨大盲區(qū)。現(xiàn)在,一帶一路建設開始填補了這種心理盲區(qū)。

從中國社會知識與思想變化看,一帶一路正成為新關注點,人們更多地關注西方以外的區(qū)域,如中東、中亞、北非、中東歐、拉美等。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16年底,內容涉及一帶一路的圖書超過1000種,涵蓋歷史、政治、法律、經(jīng)濟、文化、文學、藝術等多個學科類別。

有關一帶一路與相關國家的報道超過1000萬篇。全球各大智庫超過3000份研究報告與書籍聚焦一帶一路,有的則翻譯成中文,像牛津大學高級研究員弗蘭科潘《絲綢之路》、美國學者康納《超級版圖》等都成為了全球暢銷書。

從中國人出境旅游與對外交往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越來越成為出境游的目的地。2016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數(shù)已超過1.3億人次。在中國人出境的十大旅行目的地,泰國已躍升第一,2016年達到近900萬人次,馬來西亞、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地都名列前茅。

赴伊朗、土耳其、埃及旅游的增長率遠遠超過歐美等國。這些與中國近年來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辦旅游年,舉辦世界旅游發(fā)展大會、絲綢之路旅游部長會議有密切聯(lián)系,也與中國人正在拓展的世界觀密切相關。

從中國官方對外教育援助與文化合作看,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也正在成為新增長點。中國每年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實施《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共同舉辦國家文化年等人文交流活動20次,簽署了43項文化交流執(zhí)行計劃等政府間合作協(xié)議。截至2016年底,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30個中國文化中心。

不只是如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jié)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jié)等活動大受歡迎,中外文化合作,如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也獲得成功。

中國還對外實施如柬埔寨吳哥古跡茶膠寺、烏茲別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希瓦古城等援外文化修復項目,向尼泊爾、緬甸提供文化遺產震后修復援助等。

由此可見,一帶一路進展不只是產能合作、金融投資增長、自貿區(qū)建立、產業(yè)園推廣、跨國執(zhí)法監(jiān)管等經(jīng)濟、政策層面上的互聯(lián)互通,同樣也在民心相通上推進了一大步。

隨著民心相通伴隨著中國人真正世界視野的形成,中國社會也正式步入全球公民時代。這不只是意味著中國人逐漸完整化了自己內心的全球觀,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中國人與整體世界(而不只是西方)正在全面融合,正在全球層面上(而不只是部分區(qū)域)被正視、被接納與被認可。

未來中國要當好學生,也要當好老師

改革開放近40年的成功,源于中國善于學習,特別是善于向發(fā)達國家學習現(xiàn)代化的技術、管理與發(fā)展經(jīng)驗。一帶一路拓展與延續(xù)了中國人的學習勢頭,與此同時,也塑造了中國人的世界老師形象。

某著名國際基金會總裁帶領40多位美國議員高級助手團來筆者所在機構訪問時所說,帶訪團來華的目的,主要就是向中國學習。類似這樣的話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但現(xiàn)在,在歐美國家,的確有越來越多的學者、精英呼吁西方要向中國學習。不只是西方,印度、俄羅斯、巴西等新興經(jīng)濟體以及來自非洲、拉美等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希望從中國發(fā)展經(jīng)驗中汲取營養(yǎng)的心愿同樣強烈。

此時,中國人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必過分謙虛,而需要善于自我總結、凝煉、濃縮,真正把中國發(fā)展的新理論、新道理、新方法傳授給世界,為國際社會貢獻思想上的公共產品。

筆者曾給數(shù)十個國家的官員、學者與企業(yè)家們上過課,每當談到要致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保持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的平衡金融服務實體經(jīng)濟等中國特色的發(fā)展經(jīng)驗時,對方都會覺得很受益,并紛紛回應這些思想都是本國教科書中所沒有的。由此看,善于對外講述中國,當好老師的角色,在一帶一路受到全球承認的新時代尤其顯得重要。

在全球知識與思想競爭激烈的今天,一帶一路提升了中國思想競爭力。在這個大好機遇下,中國學術界、智庫界應更有信心與底氣,完善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敢于在全球思想與知識競爭中脫穎而出。

同樣,中國要當好老師,也要做新的好學生。過去,我們眼光總是瞄準如何西方學習,在經(jīng)濟增長的同時也在生態(tài)保護、貧富懸殊等問題上走了彎路,現(xiàn)在也不妨從非西方世界中汲取一帶一路文化的營養(yǎng)與優(yōu)點。

比如,中國人可以學習伊朗人的精細,埃及人的歷史感,印度人的忍耐性,土耳其人的雄心,中亞人的果敢,等等。保持持續(xù)、全面學習的心態(tài),是中國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也是互學互鑒絲路精神的重要內涵。

總之,在一帶一路推進壯大了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同時也反向重新鍛造了時期的中國與中國社會。從這個角度看,如何保持在全球視野下的國家發(fā)展,以及如何做好全球大國的國民,對于每一位中國人來講,都是是一件新的個人任務。

本文刪減版發(fā)表于619日《參考消息》,作者授權觀察者網(wǎng)全文發(fā)布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政策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網(wǎng)名:
    主辦:
    宗旨:
    說明:
    昆侖策網(wǎng)
    昆侖策研究院
    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
    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fā)現(xiàn)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wǎng)絡時代發(fā)揚人民民主的平臺。
    主要板塊:
    ● 建言獻策:

    ● 決策支持:


    ● 民意反饋:
    國策建言、百姓話題、企業(yè)參謀、人生益友,從四個方面出謀劃策;
    時事聚焦、社會調查、理論研究、國情資料、讀史明智、他山之石、資料庫等,登載相關參考資料;
    政策點贊、建言點贊、熱點排行等,反饋民眾評價。
            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jīng)濟論壇
  • 光明網(wǎng)
  • 宣講家網(wǎng)
  • 三沙新聞網(wǎng)
  • 西征網(wǎng)
  • 四月網(wǎng)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guī)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wǎng)
  • 新華網(wǎng)
  • 央視網(wǎng)
  • 中國政府網(wǎng)
  • 中國新聞網(wǎng)
  • 全國政協(xié)網(wǎng)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wǎng)
  • 中國軍網(wǎng)
  • 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wǎng)
  • 人民網(wǎng)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