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一帶一路”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積極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作為中國近四十年來對外謀求“開疆拓土”的最大手筆,“丹陽時評”認為,這一戰略本身具有三大不容小覷的偉大意義,但同時也暗藏巨大的風險,稍有不慎,它就極有可能演變成替外資打天下的工具。能否明晰利害,步步為營,扎實穩健的推進“一帶一路”,使之既能澤惠中亞各國,又不至于養虎遺患,考驗著決策層的智慧與良知。
一、“一帶一路”戰略的三大意義
首先,談一談這一戰略的偉大意義。
第一,“一帶一路”為中國帶來了多邊合作的契機,同時為整個國際的民生、就業及經濟發展問題作出了卓越貢獻
一帶一路戰略是上海合作組織、歐亞經濟聯盟、中國—東盟(10+1)、中日韓自貿區等國際合作的整合升級,也是我國發揮地緣政治優勢,推進多邊跨境貿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在2014年4月10日下午博鰲亞洲論壇“絲綢之路的復興:對話亞洲領導人”分論壇開啟了“一路一帶”戰略。構想提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新理念;描繪出一幅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中亞到印度洋和波斯灣的交通運輸經濟大走廊,其東西貫穿歐亞大陸,南北與中巴經濟走廊、中印孟緬經濟走廊相連接的新藍圖。
“一帶一路”自實施以來,竭力構筑新一輪對外開放的“一體兩翼”,在提升向東開放水平的同時加快向西開放步伐,助推內陸沿邊地區由對外開放的邊緣邁向前沿。在遵循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的前提下,中國與沿線各國在交通基礎設施、貿易與投資、能源合作、區域一體化、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深度合作。它為我們擺脫以美國為首國家的不平等國際貿易談判,尋求更大范圍的資源和市場合作提供了堅不可摧的屏障。
而今的“一帶一路”,已經或即將開拓出繼大西洋、太平洋之后的第三大經濟發展空間。“一帶一路”地區覆蓋總人口約46 億(超過世界人口60%),GDP 總量達20 萬億美元(約占全球1/3)。區域國家經濟增長對跨境貿易的依賴程度較高,2000年各國平均外貿依存度為32.6%;2010年提高到33.9%;2012年達到34.5%,遠高于同期24.3%的全球平均水平。根據世界銀行數據計算,1990-2013年期間,全球貿易、跨境直接投資年均增長速度為7.8%和9.7%,而“一帶一路”相關65個國家同期的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3.1%和16.5%;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后的2010-2013年期間,“一帶一路”對外貿易、外資凈流入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3.9%和6.2%,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6個百分點和3.4個百分點。
據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分析指出,截止到2016年11月,中國已經在全球50多個國家設立118個境外經貿合作區,共有2799家中資企業入駐。在65個國家中,現有23個國家設立了77個境外合作區,共有900家中資企業入駐,拿下3975個各類項目,年產值超過200億美元,為當地解決20萬人就業,上交稅收共計10億美元。還有25個國家希望同中國建立36個境外經貿合作區。今年,我們的投資金額和合作對象又呈現算術級增長。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面臨重大調整和深刻轉型。全球復蘇步伐明顯低于預期,國際貿易增長則更為緩慢。全球產出能力過剩,勞動生產率增長緩慢導致全球經濟潛在增速下降,投資率下降及實際利率下降。IMF曾警告說,世界已迎來“低增長時代”,其總裁拉加德用“新平庸”(new mediocre)來描述這一新常態。而在克林頓總統任內擔任過美國財政部長的哈佛大學教授拉里·薩默斯則認為,全球經濟進入了自上一次大蕭條以來從未有過的一個令人沮喪的“長期停滯”時期。在這一時期內,“一帶一路”戰略顯然起到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積極作用。
第二、“一帶一路”促進了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融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沿線國家渴望了解中國和加強文化交流的呼聲日益強烈,相關圖書的市場需求大增。在中東,根據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與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2010年簽署的《中阿典籍互譯出版工程合作備忘錄》,截至2015年8月,中阿典籍互譯出版工程已將《埃米爾之書:鐵門之旅》《不可能的愛》《懸詩》《日月穿梭》《文學和文學批評》和《阿拉伯女騎手日記》6部阿拉伯文學著作翻譯成中文出版。同時,阿方也相繼出版了《中國道路》《當前中國經濟熱點18個怎么看》《手機》《一句頂一萬句》《安魂》5部中國圖書。
在第二十四屆新德里國際書展上,中國主賓國活動是創辦以來規模最大的主賓國活動。中國代表團帶來了5000多種、1萬多冊精品圖書,舉辦了近70場出版和文化交流活動,中方出版商同外方共達成588項版權協議及172項合作意向,還舉辦了印度經典《蘇爾詩海》、印度總理莫迪自傳《草根總理——莫迪》中文版首發式。同時,建筑類圖書《木結構設計手冊》、漢語教學類圖書及雜志《漢語世界》《新概念漢語課本》、印地語版中文原創繪本及兒童圖書等受到熱烈歡迎。
在第五十九屆貝爾格萊德國際書展期間,中國文化類、歷史類、藝術類圖書最受當地讀者歡迎,“中國著名神話故事繪本”系列深受當地學生喜愛。塞爾維亞阿爾貝托·普拉斯出版社獲得了“當代中國”叢書塞文版權,還希望進一步引進“中國文化”和“中國經典故事”叢書的塞文版權。
在俄羅斯,當地出版界對中國圖書的興趣不斷增長。俄文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以及《論語》《老子》等古籍經典譯本、《酒國》《笨花》《茶人三部曲》等當代文學作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俄各大書店。
在南非,非洲首家綜合性中文書店新知集團南非約翰內斯堡華文書局半年前開業,英文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莫言系列作品以及《漢字描紅》等圖書受到廣泛關注。
在英國,“中國文化”及“中國認同”的分量也今非昔比。英國帕斯國際出版社只出版中國學者撰寫的學術書籍,它的口號是“出版來自中國的關于中國的書籍”。公司創辦者保羅·古爾丁一輩子從事圖書出版工作,曾在新加坡工作13年,彼時他的工作是將西方出版物推廣到亞洲市場。正是長期在亞洲工作的經歷讓保羅對亞洲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有了濃厚的興趣。2002年退休回到英國,保羅開辦起私人出版公司,主要經營將亞洲地區學術書籍翻譯引入英國市場。據公司業務拓展經理蔡萌迪介紹,帕斯賣得最好的書有兩類,一是熱門話題,譬如中國國際關系、中國經濟與商業等,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合作的《中國國際關系》系列叢書賣到60多個國家,最新話題類書籍《中國如何看待恐怖主義》非常熱門,《來自中國的全球IT解決方案:華為的故事》也十分受歡迎。另一類是稀有研究,譬如即將出版的一本介紹藏文字的書。
《說苑·指武篇》曰:“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中國數千年以來能夠對其他鄰國“協和萬邦,統而不治”的資本,首當其沖的便是文化。浩瀚的歷史無數次向我們證明,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一旦鋪展開來,對周邊的影響將是十分巨大且潛移默化的。
第三、“一帶一路”戰略減輕了我國外匯儲備增加的風險
中國外匯儲備(不含港澳臺)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2006年2月底中國大陸的外匯儲備總額為8537億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2010年12月國家外匯儲備28473.38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億美元。
在此后的三年中,中國持美國國債的數量也大體上是有增無減(中國成立外匯管理機構20年來,外匯儲備規模增長了78倍)權威人士指出,實行浮動匯率制的國家外匯儲備以GDP的10%左右為好,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水平明顯偏高,這就為國內金融海嘯的爆發埋下了隱患,美方一旦自貶幣值,中國的財富將立時縮水。因此,新一屆領導班子在上任伊始,便即加緊拋售美債,把錢撒出去,為的就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自“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我國的美債持有率逐年下滑,中國人民銀行2017年2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月31日,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29982.04億美元,連續第七個月下滑,并自2011年2月以來首次低于3萬億美元。與此同時,“被運用出去的外匯儲備”將中國與中亞各國捆綁得更緊,已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之勢,這為西方國家對中國發動“金融戰”增加了難度。
二、如何避免“一帶一路”替外資打天下?
“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將經濟全球化的重心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偉大戰略構想,然而,它離不開所謂“不對稱全球化戰略”的另一半作為互補,即針對發達國家保護我國高端產業和貨幣金融制度。
要破除“一帶一路”替外資打天下的可能,關鍵在于解放思想。李斯特曾經指出,“在與先進工業國家進行完全自由競爭的制度下,一個在工業上落后的國家,即使極端有資格發展工業,如果沒有保護關稅,就決不能使自己的工業力量獲得充分發展,也不能掙得圓滿無缺的獨立自主地位,流行學派沒有能看到這一點。”
相信許多人已經注意到一種令人疑惑不解的現象:在歷史上,都是發達國家提倡自由貿易,當初的英國即是如此。發展中國家則必定強調貿易保護!南北戰爭后美國外貿政策的指導思想便是貿易保護主義。但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卻對主流經濟學派的理論深信不疑,成為自由貿易的堅定捍衛者,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丹陽時評”認為,當下“自由貿易”理論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除了我國一些人被發達國家和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所宣稱的自由貿易信條所欺騙外,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國要為一直以來就長期存在的低端產能過剩在世界市場上尋找出路,所以不得不高調倡導自由貿易。但是,我國自由貿易信條的信奉者并不明白,我國各產業目前普遍存在的“高端失守、低端過剩”正是過去推行自由貿易、自由投資政策所產生的結果。然而,我國僅僅為了解決低端產能過剩問題而捍衛自由貿易政策是一種短視行為,它將使我國在“進口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并出口低附加值的低端產品”的低端發展道路上越陷越深,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是不可能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也是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的。因此,只有保護價值鏈高端國內市場和建立獨立自主的金融體系,我國才能從根本上破解“一帶一路”為外資打天下的困局,從而“直掛云帆濟滄海”。
那么,如何通過根除基礎貨幣外匯占款發行機制建立獨立自主的金融體系呢?在這個條件下,又如何通過“一帶一路”戰略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呢?
賈根良教授指出,問題的關鍵是破除美元霸權,而這首先要從停止增加外匯儲備入手,使外匯儲備下降到能夠滿足3~5個月進口需求的水平。在筆者看來,在不停止外匯儲備增加的情況下,只是考慮如何將增加的外匯儲備運用出去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如何遏制外匯儲備增加?適度停止引進外國直接投資、禁止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和融資、打擊熱錢、逐步取消出口退稅、建立中國出口卡特爾、提高出口部門工人工資和擴大內需等,都不失為是明智之舉!特別是要徹底拋棄導致貿易順差長期增長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實行貿易平衡。至于如何化解現有巨額外匯儲備問題,普遍認為回購外資企業是最好的辦法,這不僅可以解決外匯儲備所帶來的諸多嚴峻問題,而且還可以同時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土地財政和民營企業大發展的問題,并引發一場為中國新工業革命提供廉價融資的“金融革命”。當人民幣基礎貨幣在國內完全實現自主發行之后,我國可以通過對“一帶一路”國家發放人民幣貸款,在這些國家使用人民幣進行投資,在國際貿易和“亞投行”中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通過這些措施,在這些國家穩步建立人民幣貨幣區。
當然,這或許是一個“期之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大戰略,短時間內難見“事功”。但政府卻可以本著“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的心態盡力一試!
(作者系九零后新銳時評人;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張文木:青藏高原與中國整體安全——兼談青藏高原對“一帶一路”關鍵線路的安全保障作用
2017-06-07?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