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之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但在相關的解讀和實際工作中,卻有人將馬克思主義簡單地解讀為外來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本質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樹立歷史眼光、強化理論思維、堅持問題導向,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寬廣視角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世界歷史性現象,絕不僅僅只是單純的文化現象,更不是所謂的外來文化。
首先,必須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絕不是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的關系,而是國家意識形態與其文化資源間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就準確界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正確內涵,不僅進一步向全黨、全國乃至全世界明確宣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是立足于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其底色必須是社會主義的。因此,必須要堅決反對復古、西化等錯誤思潮或傾向。而如果把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定位為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的關系,就會過分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部分內容而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會導致類似“以儒化馬”“以儒代馬”“全盤儒化”等文化復古主義的錯誤思潮泛濫。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是相互割裂的對立的兩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構建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是我們在新時代應有的政治清醒和政治堅定,也是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必須重點澄清和明確的。只有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才能真正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中國更具生命力。
同時,我們一定要清醒地看到,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中國共產黨人也一直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正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獲得了新生,不僅在幾十年血與火的長期革命斗爭中孕育和發展了革命文化,而且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實踐中創立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也不斷推動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越來越體現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譜寫出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篇章。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求是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程恩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思想
2018-05-13劉光晨:馬克思主義的本意和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主體論系列之一
2018-05-07錢昌明:論馬克思主義者的特質(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而作)
2018-05-06?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