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劉光晨:馬克思主義的本意和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主體論系列之一
點擊:2946  作者:劉光晨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18-05-07 10:47:48

 

 1.webp (9).jpg

 

  【前言】

 

  最近重讀馬克思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反復咀嚼,確認: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就已經從人的主體視角——主體對客體關系的視角,看待新唯物主義相對一切舊唯物主義的超越,創立了主體實踐的唯物主義。但還過于粗糙,需要一個提升。所以,就對自己以前這篇文章做了下修改。結合《德意志意識形態》主體性變化的相關內容,相對馬克思,依然是突出了自覺時代規律表現形式必然變化的內容。即由階級壓迫的表現形式,向共產主義的表現形式變化的內容。

 

  馬克思主義哲學,不管是唯物的,還是實踐的,最終都要上升到主體論哲學來理解。馬克思主義主體論哲學的重點,又在整體主體相對個體主體,自覺實踐相對自發實踐,規律表現形式的變化上。即新時代自覺實踐的結果,可以直接就是共產主義的規律表現形式的結果,而不再是必須要經過奴隸的封建的資本的總之自發時代那種階級壓迫表現形式的結果。在自覺實踐中,人已經是規律的主人,已經是人在支配規律。這必須做自覺實踐直接即共產主義的實踐理解。即按實踐的唯物主義即共產主義,個體的聯合即共產主義,理解。這都是馬克思的意思。否則,如果還是要經歷資本主義的實踐——即使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就還稱不上自覺的實踐,人就還不能真正成為規律的從而自己的主人

 

  這樣,從馬克思到毛澤東,革命理論的脈絡就基本通了。這是理解馬克思主義主體論哲學的重點。也是理解唯物史觀的重點。《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所表述的唯物史觀,還僅是解釋自發時代歷史規律的唯物史觀。還不是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全貌。只有同時加進《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費爾巴哈.德意志意識形態》的主體論歷史觀點,才可以窺見唯物史觀的本有全貌。

 

  現把這篇文章重新發表,以期進一步達到對馬克思主義正本清源的作用。鑒于長期以來,建立在自發時代規律表現形式上的不完整唯物史觀,對二十世紀晚期共產主義運動的惡劣影響,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這個總結,或許是對馬克思的最好紀念。

 

  正文:

 

  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革命都是在比較落后的國家發生的,所以資產階級和他們在共產主義運動內部的代理人,就抓住了這一點,并由此宣稱:既然馬克思主義說生產力決定和歷史階段論,那么落后國家由于生產力的落后搞社會主義就搞錯了,落后國家只有搞資本主義才是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并且,即使共產主義的黨掌了權,也應該離紅色盡可能遠一點,離資本主義盡可能近一點,或者補一補資本主義的課。無形當中,這些人實際上已經把馬克思主義偷梁換柱做了唯生產力論經濟決定論的預設和解讀

 

  持這種觀點的人,雖然不乏部分人幼稚的真誠,但實際多是代表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想法。由于是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旗號,于是這就成了資產階級及其共運內部代理人用以欺騙群眾、告別革命和反對革命、不準革命的利器,給二十世紀的共產主義運動造成了嚴重挫折。而一些革命左翼也往往因為這個誤解,而把挫折的原因歸到馬克思主義頭上,要把這個馬克思主義甚至列寧主義,從毛澤東主義中剔除出去。實際上,這反映的依然是很多人對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不真正理解。

 

  實際上,資本主義統一世界市場之后,原本個別民族的歷史就已經融入了世界歷史這時,即使是談生產力決定,都已經不再是落后民族自身的生產力決定,而已經是在世界民族矛盾中,落后民族和先進民族生產力相比較的決定。大清國或者奧斯曼帝國的滅亡和社會革命,不是它們國內自身的生產力內部決定,而是它們各自生產力相對大英帝國的工業革命生產力的落后局面決定。孟什維克和國民黨的敗亡,也不是由于資產階級自身的生產和社會動員能力的內部決定,而是由它們對比共產黨——也就是已經組織起來的無產階級的社會動員和生產組織能力相比較的決定。

 

  不僅如此,在理解人類新的歷史實踐的時候,我們甚至都不能簡單用過去所理解的唯物史觀或者是歷史唯物主義來冠以理解社會革命中的馬克思主義,而只能用一種叫革命的或實踐的唯物主義,來冠以理解這個馬克思主義。或者說,我們過去理解的唯物史觀,并不是它在馬克思那里的本有原貌。

 

  我們知道,我們過去所理解的唯物史觀,是根據馬克思恩格斯公開發表過的闡述資本主義及其以前自發時代歷史規律的著作提煉出來的(典型的表述,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序言)。在自發的歷史時代,人類對歷史規律還缺乏必要的認識。所以那個時代人類對整體歷史運動的自覺能動性主體能動性就尚不能發揮,規律就只能是自在的自發的對歷史起著作用。正因為此,我們過去所理解的唯物史觀就確實往往突出地強調了生產力在盲動歷史當中時不時自發表現出的那種頑強的強制作用。這是沒有錯誤的。既然人的自覺能動性在那個時代還不能對人類整體歷史運動發揮作用,那么歷史自發的表現出生產力的作用,就是那個時代必然的歷史特點。而這也就規定了我們以往唯物史觀主要是表述自發時代規律表現形式的特點。

 

  當然,雖然以往的唯物史觀尚有以上特定時代所留下的尚缺乏提煉的印記,但它總歸是對人類的歷史起了一個劃時代的作用。在此之前,人類的歷史還太年輕,以至于人類還不能真正看清楚自身的歷史實踐。而在此之后,一方面由此已經開始了人類真正正確理解自身歷史實踐的新的歷史時期,另一方面同時也就開始了人的主體自覺主導歷史,人們自覺組織自身發展的新的歷史時代。此前是自發的時代,此后則是自覺的時代。

 

  而在自覺實踐的歷史時代,關于自發時代的那些歷史觀點,由于它多數情況下還是在表述自發時代規律表現形式的局限(這是沒有辦法的事。馬克思當時既要論述自覺的新實踐——但是少數,很多關鍵內容還一直沒有發表,比如《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費爾巴哈.德意志意識形態》,而更多的時候還不得不解釋自發時代的歷史。而在人們后來的理解中,后者往往掩蓋了前者。其實兩者結合,才可以理解唯物史觀的原貌),當然也還是由于它本身還僅僅是在怎么樣解釋世界的局限,就只能作為指導新的自覺實踐的方法論基礎,而并非這種方法論本身了。這里真正可以標示馬克思主義的,絕不是過去尚有舊時代歷史痕跡的這種唯物史觀表述,甚至根本就不是唯物史觀——即使它提升了的完整形式。因為只要還是唯物史觀,它就依然還僅僅是如何解釋世界的。而如果把這些舊認識推向極端,搞出個放到自覺時代還要繼續正確到底、對人對歷史規律的主體能動視若無物的什么唯生產力論經濟決定論,來告別革命反對革命不準革命,就更是歷史性的錯誤。

 

  這里,真正可以標示馬克思主義的,只能是作為馬克思所有理論和實踐活動落腳點的使“現存世界的革命化”,或說對世界的改造。是使現存世界革命化的新的歷史實踐中,與人類實踐的主體能動性高度同一著的一種高度的歷史自覺。這個東西把人類實踐對歷史規律的自覺能動放到第一位,雖然以對世界客體的唯物主義認識(這是唯一正確的認識)為基礎,但由于已經是實踐的行動的,所以又絕對不同于且絕對的高于那些唯物主義認識本身。所以,馬克思把它命名為革命的或實踐的唯物主義,要人類在洞悉自己過去未來歷史實踐的條件下“改造世界”和使“現存世界革命化“。相對只會解釋世界的舊唯物主義和整個舊哲學而言(馬克思反對只是解釋世界,包括用唯物史觀僅僅解釋世界),馬克思也稱之為新唯物主義。后世也稱之為新哲學。實際是一種以人的主體自覺實踐為核心的革命行動哲學、或者革命實踐哲學

 

  如果給馬克思翻譯一下。很明確,馬克思早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就已經開宗明義地批判了那種忘記了人在實踐中的主體性地位和主體能動性,只具備客體視角,不具備人對自己歷史進程的主體視角(這是一切舊唯物主義共同的缺點,所以反倒是唯心主義最早的發展了主觀能動的方面),只知道環境對人的塑造作用,而不知道還有個人對客體世界的改造作用的舊唯物主義的觀點。強調不僅僅是環境在改變人,更主要更核心的是人在改變環境。且“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相一致”,人對世界的改造活動(實踐)和人的認識活動(思維)相一致。并把這種一致上升到具有主體能動性的人改造世界的革命實踐活動的高度。批評所有那些哲學家至多只是在解釋世界,而關鍵是要改造世界。而這也就是馬克思主義革命哲學的根本特質。它實際已經否定了一切只在解釋世界的新老哲學(本體論哲學)——包括今天那些試圖把馬克思主義哲學重新打扮成僅僅是如何解釋世界的哲學(所謂馬克思主義本體論哲學)的哲學。

 

  【注:這個地方,一定要注意這個提綱對于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無比重要的地位,注意《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把它選進頭三篇文章對于準確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意義。馬克思死后,恩格斯之所以把從故紙堆中檢出的這個提綱如獲至寶單獨發表稱其為“天才的提綱”,就是因為這個提綱包含了馬恩其它所有著作中包括《德意志意識形態》和恩格斯本人的《反杜林論》中所不曾包含的內容:實際就是通過主客體關系的梳理從主體論對新唯物主義定位的這個高度,即使《德意志意識形態》,也不曾有這樣的概括高度(但《德意志意識形態》涉及到自發時代和自覺時代的人作為實踐主體的主體性的發展,和自覺時代規律表現形式的變化問題。所以二者又是互相補充的)。這個提綱的缺點是發表出來的太晚了,包括《德意志意識形態》發表出來都太晚了,致使基于自發時代規律表現形式的那種唯物史觀片段理解謬種流傳,貽害至今。且詞句隱晦,不是有對馬列主義哲學有通徹理解能力的人很難讀懂和準確把握。】

 

  馬克思的這個批判,無疑是對那些忘記了或是故意忘記了人和上層建筑的主體能動性,忘記了革命,甚至直接目的就是為了告別革命反對革命不準革命、故意把馬克思主義閹割成單純的生產力決定論(唯生產力論)和把自發時代歷史階段劃分——那種特殊歷史階段的規律表現形式,看成是規律本身來迷信的人們的最好的批判。這些人,無疑是把馬克思主義故意閹割、貶低、庸俗化到了以上這種馬克思批判過的,馬克思以前的完全忘記了人在改造世界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老掉牙的、無用的、其實是對革命起嚴重阻礙破壞作用、對現存世界毫無害處的舊唯物主義或舊哲學的水平。

 

  經濟決定論和唯生產力論,即使僅僅按照有關自發時代那個尚不夠完善的僅是在表述自發時代規律表現形式的唯物史觀片段表述,都是對唯物史觀的嚴重貶低。因為即使在那個表述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在它們各自的互相關系中到底是誰決定誰,根據具體的情況都是辯證的有條件分角度的。都絕不是在任何的條件和任何的角度上,都只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在起決定作用,而人的意志、上層建筑對歷史就不起能動的決定作用。這種簡單庸俗化,即使對唯物史觀那種片面表述,都是惡意扭曲和閹割,以圖最大化的降低它對現存世界的“破壞”作用。使之達到對現存世界的無害化。但這和馬克思所倡導的使現存世界的革命化的以人的主體能動性為核心的革命的或實踐的唯物主義本意又有什么聯系呢?正因為它們的反革命性質,所以一當革命來臨,一當無產階級的階級主體性實現,列寧斯大林最早就反對唯生產力論經濟決定論,而毛澤東在建國后,直到文革,更是一貫的反對這種唯生產力論。因為它雖然是披著馬克思主義的外衣,但它從一開始就是修正主義者代表資產階級反對、阻礙、倒退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基礎。

 

  按照馬克思批評舊唯物主義的口氣重新界定歷史規律: 

  如果說一定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筑是一定的生產力、經濟基礎的產物,那么這一定的生產力、經濟基礎,倒正是一定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筑創造的;如果說歷史運動中,生產力、經濟基礎在改變生產關系上層建筑,那么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就同時也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力和經濟基礎

 

  實際上,生產力經濟基礎的改變,總要和生產關系上層建筑的作用相一致,總要和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為實現自己階級的階級利益的階級主體性和它所代表的人類整體利益相一致(不管多大程度的代表)。歷史運動中,生產力固然是人所需要的生產力,生產力的組織和獲取固然是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或階級思考和行為的出發點和核心,人的決定、上層建筑的決定,固然都可以歸結到生產力的決定,和生產力的決定相一致,但這絕不意味著就可以無視人在歷史運動中的作為主人的主體性的作用。歷史運動中,是人要取得對客體世界的自由。是人才圍繞主客體矛盾,自覺地或不自覺地、主動地或被動地、利用各種條件采取各種形式組織成對客體世界的能力,應對主客體的矛盾。因此,只有人,才是歷史運動的主體。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歷史運動中一切的生產力的經濟基礎的規律的作用,都不可能逾越過人本身這個主體的作用而起作用。生產力的經濟基礎的規律的一切的決定,最終都不可能繞過作為運動主體的人的決定。相反,只有突出出為組織創造和爭奪生產力的人的組織的階級的主體性的作用,才可以真正說明歷史運動中生產力的基礎作用。歷史上的任何的階級,只有形成自己的階級主體、上升為統治階級,才可以通過改造了的上層建筑在自己的階級主體性的發揮中實現自己階級的生產力、從而自己階級所代表的人類整體利益所需要的生產力。生產力的決定,只有上升到代表革命階級階級主體利益的上層建筑的決定,才可以真正的決定。在這里,生產力對歷史進步的推進作用,和革命階級通過自身的主體化所進行的階級斗爭對歷史進步的推進作用,是一致的。唯生產力論者向舊唯物主義倒退所喪失和閹割的,正是馬克思主義革命哲學中人的主體論特質。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通過對主客體關系的梳理,馬克思確立的正是新唯物主義的這個主體論特質。

 

  其實,這才是馬克思對待規律問題的本意,當然,也是革命唯物主義或革命哲學對待唯物史觀所揭示的歷史規律的本意。這里,意識形態、上層建筑,總可以歸到圍繞生產力的爭奪或獲取個人的集團的總之是人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行為中去,總可以歸到人對客體世界的主體能動中去。

 

  如此,這倒勿寧說人類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都是人類作為實踐主體對客體世界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創造的,都是人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行為的結果。區別只是在于,不同時代人類實踐的這種主體性范圍程度大小的區別。結合《費爾巴哈.德意志意識形態》,我們會發現,自發的時代,不是沒有這種主體性,而是多數情況下表現的還僅僅是人做為人類個體的或局部的或集團的而非真正的聯合整體的主體性(即使有也是虛假的或大打折扣的)。因而,這種個體的局部的主體性在互相的生產力爭奪中,就往往交替性的表現為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各自的階級主體性。是一種分散的、分裂的或是妥協或是對抗的主體性。在這種分散分裂對抗的主體性中,人類個體的集團的主體自覺,在生產力的爭奪中最終就要表現為整體的盲動和非自覺。而這本身所表現的就是本來作為人們共同活動的生產力和歷史規律作為一種自外于個人的異己的力量反過來對這種尚缺乏人類整體主體性的個人或集團的自發的強制作用。

 

  但即使在這里,即使生產力、經濟基礎、規律要自發的強制的在人類整體的進步中起到它的作用,它們也必須要通過革命階級在階級斗爭中的上升到統治階級的階級主體的意識和行為來推動

 

  自覺的時代也不是沒有盲動。但自覺時代的人類主體性,已經完全是克服了上述那種分散分裂對立的主體性后,人類真正聯合起來的整體的主體性。只有在這種整體的主體性中,人類對自己進一步歷史實踐的自覺性才真正實現。自覺時代的前提,就是這種人類整體的主體性。反過來說,自發時代人類個體局部的分散分裂對抗的那種主體性,是實現不了人類對自己歷史發展的整體的自覺的。并且,也只有在這種人類整體的主體性中,由于缺乏整體主體意識和整體主體性所造成的個人的或局部利益的盲動,才可以被人類聯合起來的整體主體自覺性所對沖,在人類對自身進一步發展的自覺組織工作中所發生的一切依然不可避免的個別的局部的一時的盲動,才可以被人類對自身發展的整體的主體能動所對沖。于此而言,自覺時代主體對客體世界的自由,同認識與實踐依然存在的矛盾就是不矛盾的。不但不矛盾,反而因為主體已經取得整體的主體地位,其對客體的自由才真正處在被自覺組織發展的狀態。

 

  只有在這時,聯合的整體利益才真正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個人才真正克服了因個體間的利益碰撞盲動(歸根結底是生產力的爭奪)而產生的不自由,并在集體中獲得真正的自由。也只有在這時,主體對客體的自由進程,才可以真正進入一種人類面對自然客體時自覺發展自己的與自然客體關系和社會客體關系的自覺狀態。革命的意識形態和上層建筑,或說革命的政治,也才可以真正代表主體對客體自由實踐中的那個人類作為主體的主體性。這里,對歷史進步起決定性作用的,就已經是超越了局部意識、已經具備了整體主體意識聯合起來的自覺了的人。人的決定才完全代表了生產力的決定。因為,具有了整體主體性的人的決定,從來都是為了自己作為主體對客體世界的能力的,即都是為了生產力的。在人類整體主體性已經實現的時代,推動歷史進步的就不再是生產力規律對歷史進步的自發的強制作用,而只能是人類聯合起來對自己歷史進步,即生產力進步的自覺組織作用,這種主體能動。即使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依然還可以看做這個時代的社會基本矛盾,但這里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都已經是人們為了進一步發展自己,對人與人內部聯系和人與自然聯系的自覺組織本身。其暫時的矛盾,都已經是人類聯合起來的整體主體意識同其行為效果之間的矛盾,都已經是可以為這種總體的歷史自覺所對沖,都是可以被人自覺地組織調節的,而不再是不可調節利益紛爭對抗的。這是人本身作為歷史實踐的主體本應該有的作用。

 

  唯物,在這里只是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和自由的方法。自由不是隨便自由的,是有依據的自由。原本作為必然性支配人的歷史規律,這時已經被人類馴服。人已經做了歷史規律的主人。或說,人類作為主體已經取得了對自己歷史客體的自由。

 

  所以,這時就不單是人類真正的主體性上升到自己歷史進步的主導地位那么簡單(按毛澤東的說法:上升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屆時人類被歷史規律盲目支配的歷史階段也就結束了。這時,在自發階段的歷史當中因為盲目必然性支配(生產力的自發作用)所出現的合規律性的很多東西——實際是規律舊的表現形式,在新的自覺實踐中,也就失去了它們繼續存在的歷史合理性。

 

  比如,奴隸的封建的資本的社會關系和五種社會形態在歷史上的依然演進作為自發的時代規律舊的表現形式,曾經是合與規律的——合與生產力的決定作用規律的。但在人們已經組織起來自覺地組織自身發展的歷史時代,如果有誰還要硬逼著人們非要去重復奴隸的封建的時期的苦難,就一定是反動的不合時宜的了。同樣,如果在群眾已經組織起來有條件自覺組織自身的生產生活的時代,有誰還要群眾徘徊資本主義的多數人的無產階級化苦難和少數剝削分子的發達,就一定也是反動的不合時宜的了(生產力規律的自發作用形式失去歷史合理性了)。

 

  因為,在糾正了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錯誤理解之后,在理解了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之后,在接下來的使現存世界革命化的具體實踐中,就必然要得出共產主義的結論。

 

  馬克思講,實踐的唯物主義,就是共產主義。而我們講,實踐的唯物主義,只能是共產主義。馬克思講,個體的聯合,就是共產主義。而我們講,個體的聯合,只能是共產主義。

 

  因為在群眾已經知道了自己的過去未來,在群眾同自己的階級敵人的斗爭中已經切實組織起來、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主體性的時代,他們就已經可以不再需要任何的封建主和資產階級財主,作為他們生產生活的主人領導他們的生產生活,就已經完全可以自己作為主人自覺地行動起來自己組織自己的生產生活。俄國的工農兵只要產生了自己的蘇維埃——組織起來了,他們就也不再需要地主和資本家做主他們的生產生活;中國的工人農民,只要在同封建地主封建把頭和國民黨反動派的斗爭中組織起來了(鎮壓反革命),有了工會農會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有了自己的軍隊和政權機構,他們就也不再需要資產階級做主他們的生產生活。

 

  人類目前為止的物質生產,尤其是現代的物質生產,無非是把勞動力組織起來所進行的協作式生產。奴隸的生產如此,封建的生產如此,資本主義的生產也是如此。而只要人民群眾在自己的先鋒組織(各級黨委、支部)的領導下真正的組織起來了,當家作主有了自覺的勞動協作,他們就已經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自己的任何的生產。這絕對是符合規律的。難道蘇聯人民沒有根據自己的需要,組織成自己所有的生產嗎?難道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時期,沒有根據自己的需要組織成自己所有的生產嗎?而只要群眾聯合起來已經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組織自己所有的生產,他們就已經不再需要任何的地主資本家出來領導組織做主他們的生產。這也是符合規律的。

 

  在這里,改變了的只是規律的表現形式——是生產力自發的作用形式,還是主體自覺能動的形式,而非規律本身。并且,只要是歷史條件變化了,規律的表現形式就必然的要隨之變化自覺時代和自發時代的區別,最終就表現在規律表現形式由奴隸的封建的資本的形式直接上升為共產主義的表現形式的這個直接的變化上。所以,革命唯物主義的共產主義結果,絕對是合于規律的,是覺醒了的人——組織起來的人民群眾,其組織實踐和歷史規律高度同一的必然結果。有人污蔑革命的馬克思主義者唯意志論,其實這與唯意志論屁毛關系沒有。這里面沒有任何的唯心和妄為的成分。也只有在規律表現形式的這個直接的變化上,我們才說人類已經取得了對自己歷史規律的真正的自由。否則,如果自覺時代的規律表現形式,還依然不是直接的共產主義的表現形式,還依然是舊的階級社會的表現形式,或如資本的形式,那就絕不是對歷史規律真正的自由,人就沒有真正成為自己歷史規律的主人。

 

  是否是直接的共產主義的規律表現形式,是判定是否真假自覺時代和真假人民主體時代的辨別標準

 

  其實,這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也是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到《費爾巴哈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所要表達的唯物史觀本意。它實際是一種主體論的唯物史觀。而按照以往那個只知道自發時代規律表現形式的唯物史觀片段理解,是不可能得出這樣的歷史結論的。那實際并非原本的馬克思主義。

 

  這樣,在這里,在新的自覺實踐中,關于自發時代那個僅僅基于解釋自發時代規律表現形式的尚缺乏革命主體論視角的唯物史觀表述,就最好要拿過來放到了如上所述的主體對客體自由過程中要使現存世界革命化的革命的實踐的新唯物主義哲學框架下理解(《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就要放到《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和《費爾巴哈.德意志意識形態》來理解)。否則,它本身都要成為革命實踐繼續發展的障礙。不單如此,在各種不同的場合,革命導師們在這個地方這么說過,在那個地方那么說過,正確與否,當然不能脫離講話時的具體場合理解。如果非要在變換了場合下判斷它們的正確與否,就也要看它們是否符合于上述使現存世界革命化的歷史自覺 。

 

  共產主義可以產生的具體條件是什么?

 

  不是任何的其它的因素——比如有些人所等待的某些物質條件——其實,只要是世界上已經有了工業革命,這個物質條件就已經足矣),而只能是人民群眾的自覺組織起來當家作主,這一具有了聯合主體性地位的具體的人的因素(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說的一定的生產力,和不能再按舊的方式活的一定的革命群眾)。是這種群眾自己的組織力量已經超過舊的領導階級——主要是資產階級的領導組織力量。

 

  這里,絕不是等待具備了某種物質條件,再去號召群眾組織起來,而只能是群眾組織起來了,再去發展相應的物質條件

 

  共產黨在蘇聯在中國在朝鮮越南古巴之所以革命成功,就是因為他在這些地區實現了比地主比資產階級更強大的社會動員和生產組織能力。并且,也正是這種動員和組織能力,才在極短的時間內,為蘇中實現了舊領導階級所比擬不了的空前的大規模工業化現代化。要證明共產主義在這些地區的非合理性,除非能夠證明地主資產階級同期在這些地區有比已經組織起來當家作主的勞動群眾更強大的生產組織和社會動員能力。

 

  任何時代,生產都是根據人的需要的生產。根據共產主義公共勞動的經驗,只要有了人的需要,只要有了具有主體地位自覺能動性的人——根據需要已經自覺組織起來的當家作主的勞動群眾,公共勞動中就能夠進行任何的生產——包括所需要的任何的物質條件,比如工業革命的物質條件、即使資產階級搞不出來的衛星、宇宙空間站、雜交水稻,大型計算機,都可以搞。總之,人,才是對客體自由中的主人。在共產主義的公共勞動實踐中,只要有了組織起來的人,就會有一切

 

  所以,要理解共產主義時代社會關系的自覺組織工作,就還首先要理解人民群眾的自己組織起來作為自覺主體當家做主這個前提。沒有人民群眾的自己組織起來的聯合整體的主體地位,就沒有人們群眾的當家作主,就只能依然是不斷地重復地主資本主的做主。自覺時代社會關系的自覺組織工作,也必然是以人民群眾自己的組織化為前提,而不可能是依靠與此對立的地主資本主官主所領導的組織化為前提(這里尤其要注意官主)。因而,這里首要的就要樹立和保持人民群眾自己在共產主義新的歷史時代的聯合主體地位。要對具有主體能動性和無限創造力的已經組織起來的人民群眾建立信心,相信聯合起來的群眾無所不能的力量。

 

  這個地方反對一切的形而上學,反對一切把有關舊社會的事物包括解釋舊社會的唯物史觀,搬到新社會不做任何分析還要完全充當正確、簡單粗暴的經濟決定論唯生產力論。反對一切以經濟決定論唯生產力論為借口,在新社會還在迷信資本家和資本家的董事會的組織力量,而不相信先鋒隊領導下的群眾自己的組織力量的傾向。主體對客體的自由,在這里也絕不是再簡單地重復過去那種單薄的無力的人類個體對無邊的世界的可憐的自由,而一定是聯合組織起來的群眾整體作為主體對世界客體的自由。只有在聯合的整體中,個人才會真正有力量,才不會再去重復生產力爭奪和階級對抗中的不自由

 

  但現實中,很多人即使明明看到已經組織起來的已經主體化的勞動群眾在政治上、在軍事上、在生產管理上相對資產階級的強大力量,也還是不敢相信自己。

 

  幾千年階級社會,在群眾心理上形成了某種已經習慣于做奴才的習慣和傾向。正是由于有這種習慣傾向,才讓歐美的群眾至今跪在資產階級的神牌面前站不起來。

 

  這種習慣于做奴才的習慣,在已有的社會主義國家,則表現為向官僚最后是向資產階級的主動投降。

 

  歷史上,真正領導了共產主義革命的那些偉大的時代導師,無疑都是站在人類認識史巔峰上的歷史巨人。所以,他們無不是最積極的能動的自覺的革命唯物主義的貫徹者。他們——代表一種巔峰認識,其所指導下的實踐,無不始終如一的相信組織起來的群眾自己的力量,他們發動、組織、引導群眾,并把未來的希望完全寄托給群眾的主體化和這種主體化的進一步發展完善。在這個路線下,革命的馬克思主義——凝結成共產主義的馬列毛主義路線。

 

  然而,在這些歷史巨人身后,那些已經習慣了做奴才的人們,還是站了出來。他們因為自己落后國家建立的新社會相對歐美依然相對落后的生產生活水平,而懷疑已經組織起來的人民群眾的生產組織能力。實際這個組織能力早已經把西方的資本家給嚇的要死。但正是因為奴才們對自己的懷疑,結果資本家們目瞪口呆的看著已經組織起來的強大群眾的重新跪下來自認奴才。當然,同時結合落后國家相對落后狀況的生產力決定論和歷史階段論就又出來了——組織起來是錯的,社會主義革命是錯的,要退回去補課。什么單干,什么廠長負責制、承包、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流轉、大戶,不過是在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全方位放棄共產主義先鋒組織的領導(黨委支部的領導),即黨的領導,向自發勢力實際最終是向資產階級主動的交槍投降。

 

  歷史的辯證法就是這樣,有前進就有后退。當然,后退了,就一定會重新前進。認識一旦沖破牢籠,自覺的實踐和共同解放的事業就不會止步。歷史需要我們汲取的教訓,就是要在新實踐中堅決地反對一切慣于做奴才的思想和習慣,要真的敢于勝利和敢于當家做主人。不但要敢于做主人,還要善于做主人,要有當家作主的自信和擔當。這實際就是要求我們做共產主義新人。

 

  在勞動還存在的時代,在勞動還依然是財富創造的主要手段的時代,即使已經實現了群眾的主體化,即使已經實現了共產主義的公共勞動,也還依然存在著生產力爭奪的可能性和現實性,就依然還伴隨個別階層(主要管理階層)利益主體化為新的剝削階級,從而實現舊的階級社會復辟的現實性和可能性。這個問題只有在群眾聯合主體能力的保持、完善和加強中才可以真正解決,即在進一步完善的無產階級專政中解決。

 

  以上也就是說,共產主義時代人們社會關系的自覺調整,不但要以人民群眾的組織起來的主體化為前提,要堅守這個前提,還要以這種組織化的進一步完善為其基礎內容。這既是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根本,也是人民群眾主體政治的根本。失去了這個根本,就一切可能重來。

 

  懂得了這點,也就懂得了識別假共產主義和反革命分子的辨別準繩。

 

  在共產主義生產生活的自覺組織工作中,一方面是群眾的真正執行自己當家做主的權利、發揮自己的主體性,一方面是任何的領導,都應該是這種主體性和主體能力的最高體現,而不應該成為破壞群眾的這種主體性主體能力的體現。任何的破壞,實際都是對群眾主體主人地位的篡奪和背叛。在共產主義革命中,為了明確目標防止極左也是可以劃分革命的歷史階段的。但任何的階段劃分,都不能成為反革命分子在共產主義生產生活各方面放棄黨組織的領導——這一群眾的領導和組織核心,實際是解散群眾的組織化主體化——這一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前提的借口。凡是打著階段論的借口,解散或渙散已經組織起來的群眾主體化的行為,都是有利于人民的敵人的行為,都是背叛的行為。 

 

  包括補課論亦是如此。

 

  補課論,補補商品經濟的課不是問題。90年代中期以前的那些黨委支部領導下的鄉鎮集體企業(原社隊企業),補的正是商品生產甚至是資本運作的課。那沒有什么不好。因為它們依然是組織起來的群眾作為主體自己的生產組織形式。但后來硬要把它們私有化私有繼承了,放棄了黨委的領導,把已經組織起來主體化了的群眾散伙掉,讓群眾失去當家作主的地位,那就不是補不補課的問題了,就已經是徹頭徹尾的背叛。 

 

  總之,要組織好共產主義階段人與人社會關系的自覺調整工作,就一定要在堅持好、維護好、完善好人民群眾已經聯合組織起來的主人主體地位,擺正好自覺時代革命實踐中群眾聯合主體性決定一切的作用,記取那種僅記得生產力的自發作用、而忘記了人的主體作用的假馬克思主義到今天還依然深刻影響著的對共產主義運動的教訓。建立人民主體論特征的新的歷史觀。這是共產主義一切秩序建立的前提。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