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 200周年 編輯部按 本文是莫斯科大學哲學博士、教授米·瓦·羅曼年科院士(1961年蘇共黨員)參加由北京大學舉辦的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參會論文,為紀念卡·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本刊特此刊出。全文由冷西同志翻譯。 摘要 В статье на основе идей Маркса о люмпен – пролетариате анализируются основные сферы проявления девиантности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й России. Установлено, что носители девиантного поведения, которым дается социально –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ая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 рекрутируются из всех слоев социума. Выявлено, что по угрозам, социальной остроте и масштабам проявления первое место в России занимает преступность, затем идут алкоголизм, наркомания, самоубийства, коррупция. Выделена тенденция в эволюции девиантности: в России в целом наблюдается стихийная, турбулентная эскалация девиантности. 在馬克思關于流氓無產階級的思想的基礎上分析了現代俄羅斯流氓無產階級的概念、主要范疇和表現。 通過研究確定,具有明顯社會特征的偏差行為的載體從社會的各個階層產生。 揭示了其從事犯罪的犯罪對俄羅斯社會穩定的威脅,指出了其嚴重程度和社會表現的規模。其具體行為包括酗酒,吸毒,自殺,腐敗。 凸顯了偏差發展的一種趨勢:一般情況下,在俄羅斯,偏差的產生是自發的,并且經常性的伴隨著快速的激化。 20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攝于莫斯科革命廣場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指出,流氓無產階級是“相對過剩人口的最底層陷于需要救濟的赤貧的境地。撇開流浪者、罪犯和妓女,一句話,撇開真正的流氓無產階級不說,這個社會階層由三類人組成。第一類是有勞動能力的人。只要粗略地瀏覽一下英格蘭需要救濟的貧民的統計數字,就會發現,他們的人數每當危機發生時就增大,每當營業復蘇時就減少。第二類是孤兒和需要救濟的貧民的子女。他們是產業后備軍的候補者,在高度繁榮時期,如在1860年,他們迅速地大量地被卷入現役勞動軍的隊伍。第三類是衰敗的、流落街頭的、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屬于這一類的,主要是因分工而失去靈活性以致被淘汰的人,還有超過工人正常年齡的人,最后還有隨著帶有危險性的機器、采礦業、化學工廠等等的發展而人數日益增多的工業犧牲者,如殘疾人、病人、寡婦等等。需要救濟的赤貧形成現役勞動軍的殘疾院和產業后備軍的死荷重”。 在現代俄羅斯的社會科學中,這些現象被認為是社會的底層中的一種偏差。底層社會 ( Underworld)的危險階級 (Dangerous class) 是底層社會的下層階級,由被排出一般社會的的少數人組成,他們在經濟層面處于貧困線的邊緣,同時,在社會層面上處于被法規范所約束的邊緣。 關于這個問題的社會經濟學研究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組成現代俄羅斯的底層社會的主要社會群體: (1)乞丐; (2)無家可歸者[3] (3)失去父母或逃離家中的流浪兒童; (4)失足婦女和問題青少年 (5)酗酒者、吸毒者以及罪犯。 俄羅斯憲法法院院長瓦列里·佐爾金在國際憲法和司法論壇上發表講話認為, 在2007年10月調研此問題的時候,統計了全俄400萬無家可歸者,300萬乞丐,500萬流浪兒童和450萬失足婦女的具體情況. 瓦·佐爾金認為,“如果樣本增加500萬吸毒者和艾滋病攜帶者,那么底層社會的人口就會增加200-220萬人,約只占總人口的13-14%”。著名社會學家娜·列馬什維斯卡婭認為,“現代俄羅斯的‘社會底層’是由新自由主義改革的結果,其成形在1996年,社會底層人口占城市人口的10%,即340萬的乞丐,330萬的無家可歸者,2.8 百萬街頭兒童和130萬失足婦女。 自1996年以來的調研表明,包括農村人口在內的全俄的“社會底層”的人口數量持續增長,以及其整體性的反社會攻擊性的表現的持續增強。 根據社會學和社會經濟研究分析和統計數據顯示,社會底層中男性占絕大多數,占三分之二,女性占三分之一。 90%的無家可歸的人口是男性; 其中四分之三是20至50歲的人。乞丐和無家可歸者的平均年齡接近45歲; 流浪兒童中的平均年齡是10年,失足婦女的平均年齡是28年。乞丐的最低年齡是12歲,失足婦女的最低年齡是14歲; 無家可歸者的最低年齡是是6歲。 大多數的俄羅斯的社會底層和無家可歸的人受過普通中等教育和中等專業教育;6%的人受過高等教育; 當然也有無家可歸的人和失足婦女。另外,社會底層的人幼稚的社會活動范圍,例如家庭,朋友,熟人以及單身人士的圈子。值得注意的是,社會底層的人的住所是多樣的:地窖、閣樓、廢棄的房屋、公園、火車站、港口,熱力管道站以及垃圾填埋場。 他們的主要的收入來源是被施舍,除此之外還有以收集廢棄的玻璃容器、原材料的廢料以及垃圾填埋場和垃圾箱中的物品用以回收再利用的工作為生。 俄羅斯的社會底層人口對其他社會階層的人存在很大的危險性。幾乎所有人都被感染了傳染病。無家可歸的人和流浪兒童有經常性的使用暴力的習慣。據調查表明,85%的流浪兒童和34%的無家可歸者有使用冷兵器的經歷,其中約有30%的人經常性的保有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階層壁壘的強化是導致社會底層人口激增的重要原因。因失去工作,以及生活中的不利變化、生活環境,強制遷移,對抗性沖突,戰爭,恐怖襲擊,自然災害是導致階層壁壘的強化的重要外部原因。因制度缺陷、社會病態(吸毒,酗酒,賣淫等 )、無家可歸、出生缺陷(殘疾和疾病患者)、缺乏教育是導致階層壁壘的強化的重要內部原因。 另外,據專家介紹,有很大可能性淪為社會底層人的風險群體是單身老年人、養老金領取者、殘疾人、有子女的家庭、失業者、單身母親以及難民。 當今社會,在可能導致行業整體失業的新興數字經濟條件下,貧困的威脅籠罩在富裕的社會專業階層人口身上。在突發情況下,社會底層可以吸收低技術工人、工程師以及技術人員、教師,醫生、創業知識分子以及科學家。現代社會具有一個很強的階層可塑性機制。這一機制的主要內容是今天進行的社會經濟改革導致的高犯罪率的國家不能對其公民進行有效保護,導致其公民被迫降低其社會階層。在目前的俄羅斯的改革的刺激加劇了社會階層下行流動的進程。目前,走出社會陷阱,回歸正常生活的社會力量是十分困難的。社會兩極分化的過程正在迅速增長: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2016年的收入差異系數在是15.6倍。 在過去三年,俄羅斯普通家庭收入下降的背景下,俄羅斯窮人人數達到2030萬人(2016. - 19.6。2017年12月14日,在“統一俄羅斯黨”代表大會上,統計部門負責人塔季揚娜·格列科娃指出,超過1200萬俄羅斯勞動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018年2月, 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通過法律,規定用于最低生活的最低工資標準(SMIC),自2018年5月1日起為11163盧布。 因此,不同視角下,存在兩個世界,兩個俄羅斯。但是它們都是以它們自己的社會文化價值觀、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形成的——資產階級的世界以及流氓無產階級的世界。輿論將后者其歸類為“輸家”。研究表明,不同社會階級和職業前景的人從社會成長和社會地位到家庭關系和工作興趣都完全不同。生活的信心和工作的喪失直接關系到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在已有的社會底層群體中形成一個稱之為“придонный”特殊的階層,也就是從中產階級被拋到無產階級中的人。 中產階級被拋到無產階級中的原因是失去了他們的工作,這對于他們來說意味著社會悲劇。這一立場也取決于對政府活動的坦率指責性評估。根據2016年的ISPI RAS對社會意識的研究表明,造成大規模貧困的原因是錯誤的社會改革和經濟改革造成的社會退化和基本生活的生活資料的被剝奪。 中國的情況則與俄羅斯的有著顯著的區別。 蘇聯—俄羅斯和中國的改革時期處于同時期。改革開放過后的中國模式被稱為,后來被稱為“北京共識”,即降低國家在經濟方面的計劃作用,逐步使市場成為配置資源的重要手段,重視專業科學的教育,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有了顯著的提高。消滅貧困人口是中國黨和政府的基本國策之一。 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吹響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成績舉世矚目。2013年至2016年4年間,每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都超過1000萬人,累計脫貧5564萬人。 而自1991年以來,歷屆俄羅斯政府均按照新自由主義對社會和經濟體制進行改革,即休克療法以及利用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增長。因此,在俄羅斯當前的社會經濟政策下,如果沒有全俄性的統一的意識形態,俄羅斯的社會底層和社會病態的情況將會擴大和加深。 從社會整體來看,改變國家發展模式的客觀需要已經趨于成熟。目前,從國家性的系統危機轉回正常的社會經濟發展軌道的具體計劃是國家杜馬俄羅斯聯邦共產黨黨團領導下制定的《改善國民生活質量的二十個步驟》。 只有在國家的社會政策以及社會經濟改革的基本方法發生根本性變化,在國家層面上對社會底層人口進行重點幫扶和支持,才能從根本上降低現代俄羅斯的社會底層人口的數量,消除這種危險的社會偏差對整體社會的威脅。 遠眺克里姆林宮
(來源:昆侖策網【“星火曙光”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羅曼年科院士:流氓無產者在俄羅斯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2018-05-06吳恩遠:俄羅斯教育出版社出版《俄羅斯歷史10年級教科書》——主要內容摘譯說明
2018-02-08朱長生:俄羅斯又發生街頭政治,獨聯體國家應對“顏色革命”的經驗與教訓
2017-10-28?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