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侯立虹:論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
點擊:  作者:侯立虹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  發布時間:2019-06-25 10:22:20

 

1.webp.jpg

【核心提示】當今問題越來越多,大問題小問題交織,國際問題國內問題紐結,美國挑起貿易戰問題尚未徹底解決,又出現令人扼腕的港獨猖獗問題;民進黨蔡婆子黔驢技窮投入美國懷抱再鬧臺獨,國民黨宣布參選的郭臺銘討好特朗普大叫“兩個中國”;一些公知居心叵測公開散布投降言論,另一些精英在國慶70周年之際大肆為蔣介石集團評功擺好……。可謂問題重重,紛繁而復雜,不僅需要認真面對問題,分析問題,抓住主要問題,而且需要解決問題,戰勝問題,不斷增強駕馭問題的本領。所以在黨的生日到來之際,重新論述習近平總書記的“問題意識”哲學思想,希冀全黨體悟其在當今的特殊價值和獨特作用,自覺增強運用于新時代偉大實踐的主動性,把握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髓要義,創新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使之放射出實現中國夢的萬丈光芒。

 

習近平開創了強起來的新時代,而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思想,又是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武裝,凝聚著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蘊含著把握新時代脈搏、破解新時代發展難題的哲學智慧。因此,深刻理解“問題意識”哲學思想的新時代指導作用,抓住“問題”的牛鼻子,自覺增強運用其改造當今中國的主動性,創新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提高應對國際國內各種復雜矛盾問題的看家本領,使之煥發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釋放出創造新時代輝煌的巨大力量。

 

一、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面向新時代的精髓要義

 

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思想,是飽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滋養,植根中國奮進中紛繁復雜的土壤,為增強解決發展中矛盾問題的本領所提出的重大哲學命題。不僅是經過中國強起來實踐驗證,人民群眾和黨員干部實際運用公認的大眾化哲學,而且當之無愧成為把握新時代脈搏、破解新時代發展難題的銳利武器。

 

1、內涵和要義。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核心是“問題意識”,特指以問題為向導認知和把握事物的方法,亦即人們重視認識世界的理論疑難和改造世界的實踐難題,自覺產生探索求解的動力,集中反映了人們積極拓展思維,不斷發現、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主動進取的思想狀態,也揭示了人類社會進步就是發現和解決問題過程的本質。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關鍵詞是“習近平”,是這個哲學思想創立者的標識,具有特定專屬之意,也凸顯習總書記本人概括的五個方面內涵要義:“要旨”,認識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善于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精髓”,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增強解決問題的本領;“基本方法”,既要直面矛盾,運用矛盾相輔相成的特性,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推動事物發展,又要從全局觀出發對各種矛盾心中有數,以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基本經驗”,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特別要求”,領導干部須強化問題意識的領導方法論,不斷增強化解前進中的問題和解決遇到的矛盾的能力[1]。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屬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有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又有馬克思主義的思維方式和矛盾法則,既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又賦予其鮮明的中國個性,無論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還是促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都具有不可磨滅的里程碑作用。

 

2、鮮明個性和特征。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2],毛澤東形象比喻“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就是政治上軍事上的望遠鏡和顯微鏡”[3],是指導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不僅富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凸顯深入淺出、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極易為人民群眾特別是領導干部掌握運用的個性,表現出大眾化、通俗化、簡明化的顯著特征。所謂“大眾化”,是用淺顯的群眾語言輕松地表達深刻的哲理,人類社會進步特別是新中國發展都留下“問題意識”軌跡,國家、地區乃至個人的根本差距在于認識解決問題的差異,促使新時代的人們重視提高認識解決問題的本領;所謂“通俗化”,是立足比矛盾更直觀的問題,讓人們更容易理解固然前進中充滿矛盾和問題,但現今中國問題比矛盾要普遍得多,要復雜得多,徹悟工作就是解決問題,自覺增強“問題意識”,如此通俗如話,也就深接中國地氣;所謂“簡明化”,是把深奧的東西口語化,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把紛繁復雜的現實看作是問題存在發展的展現,可謂簡單明了,易懂易用。所以,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一經問世便迸發出實踐的威力。

 

3、新時代的特殊價值和特殊作用。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盡管產生于新時代之前,但更面向新時代,而且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價值和作用。新時代黨要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實現中國夢的進程,盡管有著堅實的基礎和有利的條件,但面臨問題的尖銳復雜,所要解決問題的艱難程度,絲毫不亞于改革開放初期,這就決定了新時代必須增強問題意識,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掃除新時代新長征的一切障礙。其特殊價值,就是以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直面霸權主義制裁的恐嚇,直面經濟強國和周邊國家的聯合包圍和打壓,直面世界動蕩和日趨嚴重的臺獨帶來的一系列外患,以“不惹事不怕事”[4]捍衛國家安全,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擴大對外開放,以建立“人類共同體”做出對世界的更大貢獻。其特殊作用,就是以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直面國內進入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貧富懸殊矛盾凸顯期問題交織,呈現出鄧小平所預料的“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5]狀況,直面缺乏信仰引發的媚美媚西、追名逐利引發的社會滑坡等問題,直面扶貧攻堅、深化改革、生態治理等問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十九大戰略部署,以強烈的問題意識協調推進“四個全面”,以堅定的問題的導向著力實現“五位一體”,以新時代的新擔當破解一道道發展難題。因此,務必充分認識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在新時代的地位和作用,自覺主動地嫻熟靈活地運用于新時代的偉大實踐,創造新時代的輝煌。

 

二、新時代要扭住“問題”這個牛鼻子

 

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是面向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更是解決新時代道路上問題的方法論。因此,必須扭住“問題”這個牛鼻子,不僅要扭住“問題”的本質特征,扭住“問題”的關鍵,還要遵循“問題”的規律,切實彰顯“問題意識”哲學的核心效能。

 

1、抓住“問題”的三個本質特征。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所指的“問題”,并非生活和細枝末節問題,而是新時代實現黨的宗旨、目標和任務所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是前進道路上所遇到的新態勢新挑戰,是黨為適應新形勢實施領導的新思路新辦法,這就決定了我們要把握“問題”三個本質特征。

 

一是把握“問題”反映群眾愿望的本質。習總書記說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6],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多是通過反映問題來體現的,而“問題意識”哲學要求,發揮黨聯系群眾的自身優勢,讓群眾敢于說出問題,提出問題,認真處理好群眾遇到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處置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挖掘出這些問題背后的隱性問題和深層次問題。通過統籌解決涉及群眾的問題,引導群眾理解明白黨中央正在著力解決關乎國家命運的大問題,吸引帶領群眾跟黨同心同德為解決大問題而奮斗。

 

二是把握“問題”引領事業飛躍的本質。通常情況下,“問題”都是影響事業發展不利因素,優勢和有利的因素不是“問題”,但“問題”也有兩面性,只要我們積極探索用新觀念去認識問題,敢于突破用新方法去研究問題,勇于超越用新思路去解決問題,就能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前瞻性,推出創造性、創新性的舉措,就會發生化不利為有利、開辟工作新局面的奇效,促進“問題”引領事業飛躍發展。

 

三是把握“問題”檢驗政績的本質。新時代檢驗政績不僅考量發展數字,還要考量解決“問題”的狀況:有效地解決了問題、工作上了新臺階就是有政績,徹底地解決了問題、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就是政績顯著,而繞著問題、回避問題,就談不上政績,應付性解決問題、敷衍性解決問題,抑或留有尾巴地解決問題,只顧眼前地解決問題,就是經不起考量的政績。同時,問題是否真正解決,要讓實踐來檢驗,讓群眾來評判,唯有實現了對黨負責與對群眾負責的一致性,才是抓住了“問題”檢驗政績的本質。

 

2、抓住“問題”的三個關鍵。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需要認識和走進“問題”,更要求抓住“問題”的關鍵,以此“問題”的解決帶動彼“問題”的解決。

 

一是圍繞新時代特征去認識和發現問題。馬克思有句名言,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我們只有把握新時代的新特征,才能識別新時代涌現的新問題。新時代面對的最大問題,是霸權主義制造“中國威脅論”遏制中國發展的挑戰性問題;新時代面對的最直接問題,是中國強起來發展遇到的新問題;新時代面對的最現實問題,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而這三個重大問題互相交叉,互相纏繞,嚴重制約著新時代的發展,也就提出了必須以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思想為武器,厘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重要方面,把解決問題的著力點,統一在落實十九大提出的各項戰略任務上,把解決問題的主線,貫穿在讓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之中,以局部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促進全局問題的解決,以國內的飛躍發展帶動國際問題的解決,又借助黨中央解決宏觀問題的戰略帶動自己微觀局部問題的解決。也就是每個地區,每個單位,每個黨員干部,都要有解決大問題的意識,都要有推進大問題解決的擔當,唱響新時代新作為的主旋律。

 

二是要圍繞新時代實際直面和分析問題。當今最大的實際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而最直接的實際是深化改革。因為改革是新時代發展的動力,也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所在,但改革卻又進入攻堅階段,從一定程度上說是眾多“問題”產生之源,所以我們必須圍繞深化改革這個實際直面和分析問題。既要善于發現體制機制遺留的老問題,也要能夠洞察發展帶來的新問題,既要避免在老問題上打圈圈,也要防止固步自封看不到成就掩蓋的問題,從而分門別類推出解決新老問題、顯性隱性問題的重要舉措,大力營造新時代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是要圍繞創新去解決問題。創新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動力源泉,更是“問題意識”哲學的內在要求。所以,發現問題的思路要創新,解決問題的方法更要創新,既要圍繞國家創新、事業創新、戰略創新發現事關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大問題,也要切實圍繞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提出影響落實“四個全面”戰略的具體現實問題。既要創造地落實和創新地執行中央創新解決問題的大政方針,注重全局和整體上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又要發揮各自的創新特色推動全局的發展,以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良性互動創新地解決問題。

 

3、抓住“問題”規律的三個觀點。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是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它也是認識“問題”的規律,更是解決“問題”必須遵循的規律,并內在地要求把握“問題”規律的三個觀點。

 

一是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問題都產生于實踐,又都是通過實踐解決的,脫離實際空談問題,憑主觀臆斷,閉門造車,是難以解決問題的,所以習近平曾多次強調“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7],因此,遵循“問題”規律,必須反對空談,立足實干,在實干中解決實踐遇到的難題,在破解難題中推動實踐,如此循環往復,提高實踐的層次和水平。

 

二是樹立“群眾是真正英雄”的觀點。群眾處在實踐第一線,對問題有直接、切實的感受,有準確、深刻的認識,也最有解決問題的發言權。如果高高在上鄙薄群眾的創造,僅僅憑經驗主義和權力效力,就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真正相信和依靠群眾,相信群眾有比領導聰明的智慧,認真聽取群眾的呼聲和意見,依靠群眾出主意想辦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破解前進道路上難題的必由路徑。

 

三是樹立堅持黨的領導的觀點。解決新時代征程中的問題,既要靠主觀能動性,更要靠腳踏實地落實黨的大政方針,因為以習近平為核心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就是打開千把“問題”之鎖的鑰匙,唯有吃透中央精神才有發現問題的敏銳,才有解決問題的底氣,才能把中央精神與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準確把握“問題”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答案。

 

三、自覺運用于新時代偉大實踐

 

毛澤東同志曾經告誡全黨“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8]。對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也是這樣,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突出發現“問題”的敏銳感,提高直面“問題”的責任感,強化征服“問題”謀略的使命感,自覺運用于新時代偉大實踐。

 

1、運用“問題意識”哲學,是黨在新時代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問題意識”哲學,自問世以來已經顯現出巨大的威力,而新時代全黨對她的運用則更為迫切,更強調當作“更重要的學習”,營造運用中“學習”的良好政治生態。

 

一是提高運用中“學習”的政治自覺。運用“問題意識”哲學,需要深刻領會其本身的精髓,也需要汲取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黨的基本理論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等廣泛的政治營養,還需要重視獲取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識支撐,增強認識復雜問題的政治分辨力和政治判斷力;運用“問題意識”哲學,不僅要求與問題導向緊密結合,帶著問題補齊知識不足和能力差距的短板,還要求掌握新時代必須的新知識和新東西,提高掌控問題的知識能力和學問能力;運用“問題意識”哲學,不僅要做到認識問題與思考問題緊密結合,對疑難問題刨根問底,善于從個性問題中發現共性問題,還要做到對紐結的問題舉一反三,實現從看出問題到徹悟問題的飛躍,提高應對重大問題的戰略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二是強化運用“問題意識”哲學的政治責任感。運用中的“學習”,要有拋開“面子”“位子”探究問題的政治責任感,不能因為有些問題涉及到自己和自己分管的部門,就遮遮掩掩,避重就輕,須以純粹忠誠黨的政治覺悟深究問題本質和性質,弄清問題的原因、走向和影響,探尋解決問題途徑;還要重視“問題”的調研,帶著“問題”趟下身子“解剖麻雀”,從中發現規律性的東西,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子;更要求不回避新發現的問題,不能怕原有問題復雜化掩蓋新問題,應當分清輕重緩急,制定相應對策,提高解決問題的統籌能力和協調能力。“問題意識”哲學,是由問題產生的哲學,更是戰勝問題的哲學,所以,全黨把“問題”當作“風向標”,圍繞問題有效地展開工作,真正把運用“問題意識”哲學當作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2、運用“問題意識”哲學,須充分釋放她的哲學智慧光芒。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凝聚著馬克思主義智慧,運用“問題意識”哲學,也必須釋放她的智慧光芒。

 

一是運用矛盾的原理抓住事關全局的“龍頭”問題。現實中的問題許許多多,方方面面,但這眾多問題必然有決定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關乎全局的“龍頭”問題,運用“問題意識”哲學就是要抓住抓準這個“龍頭”問題。而新時代這個“龍頭”問題,就是關涉落實“四個全面”和“五位一體”的問題。細心深究,就會發現我們以前和現在所遇到的所有問題都與此息息相關,十九大提出的各項戰斗任務也都與此密切關聯,因此要站在這個全局,自覺擺正政治生態問題與經濟發展生態問題、歷史遺留問題與現實發生問題、局部問題與社會問題,以及內部問題與外部問題、偶然問題與體制機制障礙問題等關系,抓住“強起來”這個總綱,牽住“問題”的牛鼻子,去攻克深化改革的問題,去統籌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的問題,去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帶動大大小小“目”問題的解決,收到綱舉目張的效果。

 

二是要科學統籌運用“問題意識”哲學。從馬克思主義聯系的觀點來看,“問題意識”哲學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絕對的,與習總書記提出的辯證思維、底線思維和精神巨大反作用等哲學思想密切關聯。一方面,認識問題離不開辯證思維,既不能因為發現了問題,就覺得一團漆黑,把問題極端化片面化,走向形而上學絕對否定的邪路;也不能盲目地輕視問題,任由問題發展蔓延,以致不可收拾。而是要運用辯證思維,堅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與自身的優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與面臨的困難,努力把問題帶來的風險與挑戰轉化為發展機遇。同樣,解決問題也離不開底線思維,我們發現問題的目的是解決問題,但解決問題必須堅持基本目標和基本原則,如果為了解決問題出現突破紀律底線和法律紅線的頭腦發熱,連帶出更多更大的問題,就會得不償失。要運用底線思維妥善地解決問題,不能有負面影響,即使有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也要降到最低,而且有消解的預案,使解決問題納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另一方面,直面問題需要勇氣,這種勇氣來自精神巨大反作用的精神支撐,“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辯證法告訴我們,問題與成績往往相輔相成,只要精神上蔑視問題,就會使問題成為成績的起跳板。如果像葉公好龍對待問題,口頭喊不怕,遇到問題驚慌失措,就一定會做問題的俘虜。所以在問題面前,要看到成績,看到光明,提高解決問題的勇氣。可以說,“問題意識”哲學凝聚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而運用“問題意識”哲學又需要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可謂相輔相成,有力推動新時代的偉大實踐。

 

3、運用“問題意識”哲學,關鍵在“關鍵少數”。“問題意識”哲學盡管面對的是億萬人民群眾,但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遇到的問題,應當處理和解決的問題,要比一般干部和群眾多得多,運用“問題意識”哲學也就更迫切,也就成了習近平提出這個哲學思想的“特別要求”。

 

第一,“關鍵少數”是黨的事業的精華,應當掌握“問題意識”哲學。其基本要求,是能夠看出問題,能夠從一些社會現象看到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從知悉國內外的大問題中看到根本性和全局性問題;在領悟黨的國際國內問題戰略中看問題,從清醒認識發展階段性特征看問題,表現出對優勢與劣勢、順境與逆境、成績與挫折的理智態度和憂患意識。還要能夠直面問題,領導干部作為徹底唯物主義者應當對問題無所畏懼,表現出對問題不掩蓋、不回避,瞄著問題去,追著問題走的勇氣,主動出手解決問題,敢于上手處理問題,不拖泥帶水,不瞻前顧后,像攻堅戰那樣攻克一個個問題堡壘的擔當。領導干部只有把運用“問題意識”哲學與黨的大業聯系在一起,才能增強主動性和自覺性。

 

第二,“關鍵少數”是群眾的主心骨,必須掌握“問題意識”哲學。一個單位、一個部門難免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領導干部的本領就在于,能夠從“疑”中發現問題,從表面的沒問題看到背后的問題,能夠看到群眾看不到的問題,應對群眾應對不了的問題。領導干部的水平,就在于面臨著諸多問題,有“不解決不撒手”的責任感,有“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有“不見效不罷休”的韌勁,迎著問題上,迎著困難上,不留尾巴地徹底解決問題,真正在運用“問題意識”哲學中當好人民的公仆。

 

第三,“關鍵少數”是國家和民族的棟梁,必須善于運用“問題意識”哲學。這個“善于”具體表現在:既要善于將運用“問題意識”哲學轉化成戰勝問題的力量,以面對問題從容鎮定為出發點,善于把問題轉化為前進階梯;以始終保持問題意識的思想清醒為鏈接點,善于將工作重點始終聚焦于“全局問題”;以解決問題有條不紊為落腳點,善于通過解決問題積聚智慧力量。也要善于將運用“問題意識”哲學轉化為開掘民智的途徑,領導干部善于運用“問題意識”哲學,就是將此變為落實群眾路線的理想載體。善于相信看問題最清楚的群眾發現問題;善于依靠對問題感受最深的群眾探求問題的客觀規律,善于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集中民智、聚集民力,匯聚成攻難克艱的巨大能量。

 

結語:習近平“問題意識”哲學思想,絕非普通的哲學觀點,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大眾化的新命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哲學原理,更是新時代戰勝一切問題的強大思想武器。我們務必深刻體悟其在當今的特殊價值和獨特作用,敢于直面國際國內的重大問題和復雜問題,不斷增強把握問題本質,研判問題走勢,解決問題的本領,使之轉化為推進黨的千秋大業的巨大精神力量,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注 釋:

[1]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本領》,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15-01-24, 來源: 新華社

[2]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17頁

[3]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212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4] 《習近平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7月2日02版

[5] 辛向陽《把握好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主線》,《光明日報》2018年02月14日 05版

[6] 習近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第70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

[7] 《習近平的“青年成才”觀: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5年05月04日

[8]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815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有新修改)

 

2.webp.jpg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