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周新城:厲以寧主張的股份制究竟是什么?
點擊:  作者:周新城    來源:昆侖策網(wǎng)【授權】  發(fā)布時間:2023-03-01 09:42:10

 

1.jpg

【編者按】本文為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教育家,蘇聯(lián)東歐問題研究泰斗,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周新城先生撰寫于2016年3月兩會期間,并授權昆侖策研究院公眾號和昆侖策網(wǎng)發(fā)布。因近日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先生逝世,他所倡導的“股份制改革”再次引起人們熱議,為此重新編發(fā)周新城先生的這篇文章,以供研究參考。

 

我國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這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成果。成績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取得的,然而有那么一幫子“著名經濟學家”恬不知恥地宣稱:中央接受了他們的主張改革才取得成功的,這是他們的功績。厲以寧就是其中一位。

 

最近,厲以寧作為“大家手筆”在人民網(wǎng)上就30多年的改革發(fā)表意見說:他主張“把產權改革放在重要位置。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我在北京大學的禮堂做了一場報告,第一句話就是中國改革的失敗可能是由于價格改革的失敗,中國改革的成功必然取決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國有企業(yè)不改革,光放開價格有什么用?一定要進行產權改革,明確產權,走股份制的路。這些話引起了一場論戰(zhàn)。經過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又經過黨的十四大和十五大,我們明確了股份制是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方向。在計劃經濟體制轉變?yōu)樯鐣髁x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把產權改革放在重要位置,這是中國的實踐為發(fā)展經濟學作出的有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

 

這就是說,他提出股份制道路,進行產權改革,中央按照這個路子進行改革,才取得成功的。這是他對我國改革的“有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看到這里,不由得人們渾身起雞皮疙瘩,天下竟有這樣會吹牛的人!

  

不錯,厲以寧是鼓吹股份制的人,江湖人稱“厲股份”嘛。然而,第一,中央是按照他的建議進行改革的嗎?我國改革的關鍵、也就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實行股份制嗎?股份制有那么神奇嗎?真的“一股就靈”了?第二,厲以寧鼓吹的股份制是什么貨色?究竟是“新公有制”還是“產權私有化”?他自己也沒有準說法。一會兒一個說法,我們信哪個?第三,中央提倡實行股份制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厲以寧說的那個意思?

  

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并不是簡單地推行股份制,不要想像“一股就靈”

  

回顧30多年的經濟改革,概括起來,主要是兩個方面的事情。

 

一是調整所有制結構。我們黨根據(jù)馬克思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關系的原理,從我國尚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不高,而且發(fā)展又不平衡這一國情出發(fā),在所有制結構方面,糾正了單一公有制局面,提出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30多年來,非公有制經濟得到迅速發(fā)展,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改革,好像同股份制沒有多大關系。非公有制經濟,并不是聽了厲以寧的股份制這個主意才發(fā)展起來的。誰都知道,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是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來說,基本經濟制度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重大理論成果,這同厲以寧沒有什么關系。厲以寧提到“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從上下文看來,好像視察南方的談話是受到了他的啟發(fā),提出了股份制為改革主要方向似的。然而這個談話只字未提到股份制,也沒有提到“產權改革”,不知道厲以寧是怎么說明鄧小平南方談話同他的主張的內在聯(lián)系的?拉大旗當虎皮,這是學術界所不齒的。只是有一條是可以肯定的:我們沒有見到過厲以寧有一篇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來分析所有制結構改革的文章。

  

二是經濟運行機制的改革,即從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yōu)樯鐣髁x市場經濟體制。運行機制的變化,就涉及國有企業(yè)的改革了,也涉及股份制、產權改革了。對此,我們必須分析一下。

  

過去,國有企業(yè)的經營機制、管理方法都是按照計劃經濟的要求設計和建立的,現(xiàn)在,整個經濟運行機制變了,從經濟運行的基礎性機制來說,市場經濟取代了計劃經濟,國有企業(yè)的經營機制、管理方法必須隨之進行改革。

  

說到國有企業(yè)改革,厲以寧就吹牛了:這是他提出來的。這不是事實。早在1984年,我們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就提出了國有企業(yè)改革的基本思路。那次中央全會通過的《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國有企業(yè)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決定》提出的國有企業(yè)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這樣的:原有經濟體制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條塊分割,國家對企業(yè)管得過死”,企業(yè)缺乏應有的自主權,嚴重壓抑了企業(yè)和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而“過去國家對企業(yè)管得太多太死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把全民所有同國家機構直接經營企業(yè)混為一談。根據(jù)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社會主義的實踐,所有權同經營權是可以適當分開的。”改革就是要把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把經營權交給企業(yè),“使企業(yè)真正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發(fā)展的能力,成為具有一定權利和義務的法人。”我國國有企業(yè)改革一直沿著這一思路開展的。厲以寧提出股份制、產權改革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事,可以說,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思路同他的主張毫無關系。

  

國有企業(yè)改革需要有一整套措施,包括領導體制、組織結構、經營方式、管理辦法,也包括資本組織形式(股份制就是其中之一)。所有改革措施都是圍繞著政企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使企業(yè)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能夠作為市場主體進入市場進行經營活動提出來的。十五大提出股份制,只是國有企業(yè)改革的一項措施,而且不是最主要的措施。絕不能把國有企業(yè)改革僅僅歸結為推行股份制。記得十五大提出股份是公有制的是一種實現(xiàn)形式以后,在以厲以寧為代表的“著名經濟學家”鼓噪下,全國掀起了一股股份化的浪潮,限時限刻進行股份制改造,一些人更是把推行股份制當作侵吞國有資產的饕餮大餐。許多私營企業(yè)主的第一桶金就是這樣搞到手的。這件事情搞得老百姓意見很大,怨聲載道。當時一位中央領導同志批評了這股浪潮,明確指出,不能“一股就靈”、“一股就化”(普遍搞股份制)、“一股就了”(把改革歸結為推行股份制,其他改革就不搞了),不能搞運動似的推行股份制,而且在一個文件上指名道姓地批示:絕不要聽像厲以寧這樣的經濟學家的話。事情過去快20年了,但人們記憶猶新。現(xiàn)在厲以寧仍然堅持“一股就靈”,還把失誤當作成績來夸耀,真不知能對他說些什么!

  

厲以寧說股份制是“新公有制企業(yè)”,那是十分荒唐的

  

我們會回過頭來看看厲以寧是怎么說他的股份制的。他前后說法不一樣。記得2006年他提出一個觀點:股份制企業(yè)是“新公有制企業(yè)”,當時曾引起輿論嘩然。

  

厲以寧說:“‘新公有制企業(yè)’這一概念的重要意義,在于從理論上解決了中國改革的核心問題,即所有制改革問題,這將加速國企改組的步伐,加速民營企業(yè)的成長,從而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fā)展。”他認為,當前影響改革的一大問題,是許多人“顧慮重重,生怕被人扣上‘私有化’的帽子。”因此“亟待理論突破”。怎么突破呢?必須從理論上重新界定公有制,即重新對公有制下定義,這就是他提出的“新公有制企業(yè)”這一概念的緣由。

  

這就是說,他要為私有化提供一個冠冕堂皇的理論依據(jù),證明搞了私有化仍然是公有制。辦法就是給公有制重新下定義,于是他提出了“新公有制企業(yè)”這個概念。真是煞費苦心哪。

  

那么,什么叫“新公有制企業(yè)”呢?他說:“新公有制企業(yè)有四種形式:第一,經過改制的新的國家所有制企業(yè)。這類企業(yè)與之前相比,最重要變化就是政企分開了,在經營形式上采取國家獨資股份公司形式或者幾個國家機構持股的股份公司形式;第二,混合所有制企業(yè)。這類企業(yè)是由國家參股的股份制企業(yè);第三,沒有國家參股的公眾持股企業(yè)。這類企業(yè)中的公眾持股,可以分為公眾直接持股和公眾間接持股兩類。第四,公益性基金所辦的企業(yè)。這種公益性基金的資金來源既不是政府也不是一般的投資人。但是,這類資金一旦被捐贈出來并形成財產后,就具有公有的性質,屬于公有制的一種形式。不但國有企業(yè)經過資產重組成為新公有制企業(yè),民營企業(yè)的發(fā)展方向也是如此。”

  

這四種形式中,第一種形式本來就是大家公認的公有制的一種實現(xiàn)形式,談不上什么“新公有制企業(yè)”;第四種形式,現(xiàn)在我國基本上沒有,它是不是“新公有制企業(yè)”,至少在目前還不是“亟待突破”的理論問題。所以,所謂“新公有制企業(yè)”,他要說的實際上是第二、第三兩種形式。這兩種形式說到底是這樣一個意思:凡是股份制企業(yè),不管它是國有的還是私有的,也不管它是國有資本控股的還是私有資本控股的,都是“公有制企業(yè)”,不過是“新”的公有制企業(yè)。

  

這是什么樣的“理論突破”呢?概括說來是這樣兩點:第一,無論是公的、還是私的,只要采用股份制形式,性質都是一樣的。在股份制的旗號下,什么姓“社”姓“資”、姓“公”姓“私”,一切區(qū)別都消失了。第二,只要是按股份制形式組織起來的企業(yè),都是公有制企業(yè)。這兩點,當然是他的理論“創(chuàng)新”。如果你說股份制有姓“公”姓“私”的區(qū)別,那是傳統(tǒng)公有制企業(yè)的觀念,是思想僵化的表現(xiàn)。按照“新公有制企業(yè)”的理論,在私有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股份制企業(yè)也是公有制企業(yè)。在股份制形式下,國有的固然是公有制,私有的也是公有制,換句話說,只要是股份公司就都是公有制企業(yè)。這種理論一旦被確認下來,那就給賣國有企業(yè)的人吃了一顆定心丸:放心大膽地賣國有企業(yè)吧,不要怕扣上“私有化”的帽子,因為只要按股份制形式去賣,企業(yè)的公有制性質不會發(fā)生變化,那不是私有化,只是從傳統(tǒng)公有制變成新公有制。按照這種理論,即使把國有企業(yè)賣光了,也仍然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不過改制成了“新公有制”為主體而已。這種理論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是不難想見的。

  

“新公有制企業(yè)”概念,本來無論從理論上講,還是從實踐來看,都是十分荒唐的。然而它一經提出,卻受到強烈的響應,不僅報刊上到處轉載,而且得到某些地方領導人的贊揚,一時間,到處請厲以寧去講“新公有制企業(yè)”這個新理論。看來它是適應了一定范圍的人們的需要。這也是厲以寧的高明之處,他摸準了那些既想搞私有化又怕扣上私有化帽子的人的脈搏,開出了一個藥方:既搞了私有化,但仍能打著公有制的旗號。這不是兩全其美了嘛!

  

從理論上講,“新公有制企業(yè)”概念的錯誤在于把企業(yè)的組織形式與所有制性質混為一談。股份制是企業(yè)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它是相對于獨資、合伙等形式而言的。企業(yè)的組建可以由一個法人(或自然人)出資(這叫獨資企業(yè)),也可以由幾個法人(或自然人)出資(這叫合伙企業(yè)),也可以用發(fā)行股票的辦法由數(shù)目眾多的法人(或自然人)出資(這叫股份制企業(yè))。而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它決定著社會經濟制度的本質。股份制與所有制是處于不同層面的經濟范疇。同一種所有制關系可以采用不同的資本組織形式,例如,資本主義私有制既可以采取獨資、合伙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股份制的形式;而同一種組織形式也可以反映和體現(xiàn)不同的所有制關系,例如,股份公司既可以在私有制基礎上組建起來,也可以在公有制基礎上組建起來。股份制與所有制兩者之間不存在互等性。

  

不能單純從形式上看問題,仿佛只有一個人獨自占有生產資料(獨資企業(yè))才是私有制企業(yè),幾個人或一大幫子人共同出資建立的企業(yè)(合伙企業(yè)、股份制企業(yè))就不再是私有的了,就已經是公有制企業(yè)了。資本的組織形式不能決定企業(yè)的性質。說到企業(yè)的性質,關鍵要看生產資料歸誰所有以及由此決定的生產資料所有者與勞動者之間的經濟關系,也就是所有制關系。不能離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光從資本組織形式上去討論公有制的概念。在資本主義私有制與社會主義公有制之間尋找某些形式上的共同點(例如都采用股份制的形式),模糊和抹殺兩種不同生產關系的本質區(qū)別,這種做法無疑是錯誤的。

  

從歷史上看,股份制也不等于公有制。股份制最早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出現(xiàn)的。早在18世紀初,股份制就出現(xiàn)于歐洲,至19世紀后半期已經廣泛流行于資本主義各國。這是因為,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企業(yè)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開辦一個大企業(yè)往往需要有巨額的資本,單個資本家或幾個合伙的資本家很難籌集到所需要的巨額資本。通過股份制的形式,就可以很快把分散在社會上的大大小小的資本集中為巨額的股份資本。股份制是加速資本集中和促進資本主義生產發(fā)展的有力杠桿。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股份制的出現(xiàn)雖然使“私人資本”變成了“社會資本”,但它改變的只是資本的存在形式,并沒有改變資本的私有性質,因為它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是一伙私人的資本,因而“沒有消除生產力的資本屬性”,沒有改變私人資本的本質。到了帝國主義階段,股份制進一步發(fā)展成為金融-工業(yè)資本集團用來鞏固和加強壟斷統(tǒng)治的手段。金融-工業(yè)資本集團利用股份制這種組織形式,通過參與系統(tǒng),掌握股票控制權,母公司對子公司、子公司對孫公司層層控制,可以支配比本身資本大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資本。股份制成為金融寡頭實行壟斷統(tǒng)治的重要形式。可見,股份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姓“私”不姓“公”,姓“資”不姓“社”。說股份制就是公有制,建立了股份公司,所有制性質就發(fā)生了變化,就由私有變?yōu)楣小⒂少Y本主義變成了社會主義了,這在理論上是說不通的,因為資本組織形式的變化沒有也不可能改變資本的性質;在實踐上也不符合客觀實際。因為近100多年來,資本主義股份制的發(fā)展絲毫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只是加強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統(tǒng)治,擴大了資本剝削勞動的關系。

  

在西方國家的文獻中,也沒有人主張把股份制等同于公有制的。道理很簡單:如果這個原理成立的話,那么,在當前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里,股份制企業(yè)的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已占主要部分(有的國家甚至占80%),這些國家早已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了,也就是說,早已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了。這種結論是西方學者不能接受的。所以,當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家、理論家提出股份制就是公有制的論點,西方經濟學家在理論上是嗤之以鼻的。但在實踐上他們對這一論點的提出卻是十分贊賞的,因為他們深深地懂得,假如這一原理在社會主義國家里站住腳的話,就可以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yè)、尤其是為國有企業(yè)實行私有化開辟道路,而私有化卻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這種理論上不贊成但實踐上贊成的矛盾心理,生動地表現(xiàn)在80年代末發(fā)生的下面一件事情上。

  

大家知道,戈爾巴喬夫就是以股份制就是集體所有制(公有制的一種形式)作為“理論依據(jù)”,把股份制作為中介來推行私有化的。據(jù)美國駐蘇聯(lián)最后一任大使馬特洛克的回憶,在1989年初蘇美兩國總統(tǒng)會晤時,戈爾巴喬夫就提出,“在西方,許多財產歸集體所有,股份公司即是明顯的例子。”馬特洛克嘲笑戈爾巴喬夫“對資本主義經濟的認識非常模糊,有時也不準確”,但他敏感地意識到:“戈爾巴喬夫正在試圖對‘社會主義’產權重下定義。雖然他仍在‘私有財產’這個術語上糾纏不清,但準備把持股人擁有的公司看作是一種可以接受的‘集體所有制’形式。如果他能夠使這一定義站住腳,必將為國有大型企業(yè)的私有化開辟一條道路。”這一段話從反面告訴我們,把股份制定義為公有制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在這個問題上,顯然馬特洛克要比我國的一些“馬克思主義者”要明白得多。俄羅斯改革的實踐表明,股份制的確可以成為私有化的一個便捷途徑,俄羅斯正是通過實行股份制改造,把國有大中型企業(yè)紛紛賣給外商和私人,變成地道的私人資本主義企業(yè)的。

  

我們說股份制在資本主義國家里具有資本主義性質,這并不等于社會主義國家就不能在公有制基礎上組織股份公司了,就不能利用股份制這種資本組織形式了。在我國,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在國有企業(yè)改革中也曾出現(xiàn)股份制這種組織形式,而且得到一定程度的發(fā)展。股份制日益成為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一種重要形式。黨的十五大根據(jù)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對股份制的性質以及我國國有企業(yè)實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作了全面的、科學的分析。

  

十五大明確指出:“股份制是現(xiàn)代企業(yè)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有利于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有利于提高企業(yè)和資本的運作效率,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不能籠統(tǒng)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關鍵看控股權掌握在誰手中。國家和集體控股,具有明顯的公有性,有利于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這一段話至少說明了以下三點意思:

  

第一,股份制是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的資本組織形式,它本身不能說明是姓“資”還是姓“社”,姓“私”還是姓“公”。在資本主義國家里,股份制是在私有制基礎上組織起來的,它是私有制的一種實現(xiàn)形式。他們是利用股份制擴大資本對勞動的剝削范圍,為鞏固資本的統(tǒng)治服務的。但也不能認為股份制就是私有制,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有制企業(yè)就不能采用股份制這種組織形式了。只要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也可以實行股份制,換句話說,也可以利用股份制這種形式為社會主義服務。

  

第二,股份制的性質取決于它是在什么所有制基礎上組織起來的。在公有制基礎上組織的股份公司,例如,幾家國有企業(yè)以各種生產要素相互參股形成的股份制企業(yè),是社會主義的,因為它沒有改變公有制的性質,這時,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實現(xiàn)形式;在私有制基礎上組織的股份公司,是資本主義性質的,因為企業(yè)的所有者由個別資本家變?yōu)橐粠妥淤Y本家,并沒有改變資本與雇傭勞動的經濟關系。在既有公有成分又有私有成分的混合所有制基礎上組織的股份公司(這種股份公司今后會越來越多),其性質就比較復雜,關鍵要看由誰控股。按照十五大的說法,如果國家和集體控股的,就具有明顯的公有性。它不是私有制,因為公有股占主要地位;但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公有制,因為在一定范圍內含有私人資本,因而只是“具有明顯的公有性”。相應地,如果是外商、私營企業(yè)控股的,就具有明顯的私有性,即既不是公有制,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私有制。可見,對混合所有制基礎上的股份公司的性質要作具體分析。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類股份制企業(yè)不能等同于公有制企業(yè),即使是國家和集體控股的股份公司也不能簡單地說就是公有制企業(yè),而只能說“具有明顯的公有性”。

  

第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經濟實行股份制具有積極意義,所以我們把股份制作為公有制的一種實現(xiàn)形式。根據(jù)十五大文件的精神,公有制企業(yè)實行股份制改造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公有制企業(yè)通過發(fā)行股票,吸收外資和民間資本,可以“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股份制的一個重要功能是籌集資本,公有制企業(yè)(主要是國有企業(yè))可以采取股份制的形式,面向社會籌資,壯大自己的經濟實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改制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國有資本控制外資、民間資本的能力,發(fā)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一切反對公有資本直接控股或間接控股的理論(如“反對一股獨大”、“經營者應該持大股”等等)都是錯誤的,因為如果讓外資、私營企業(yè)和個人控制了國有企業(yè),那么情況就反過來了,變成了擴大私有資本的支配范圍、增強私有制的地位和作用,國有資本就變成了外資、私企和私人控制國民經濟、發(fā)財致富的工具了。這種情景是與十五大提出的國有企業(yè)實行股份制的目的相悖的。少數(shù)國有企業(yè)這樣做,只要有利于經濟發(fā)展,無傷大局,但如果把這種設想作為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指導思想提出來,并普遍推廣開來,甚至在理論上把外資、私企以股份公司形式控制和支配國有資本還稱之為“新公有制企業(yè)”,那么發(fā)展下去,國有經濟就會逐步失去對整個國民經濟的主導作用,公有制就會喪失主體地位,其后果將會是十分嚴重的。

  

二是公有制企業(yè)實行股份制有利于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有利于“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擺脫政府對企業(yè)日常經營活動的行政干預;有利于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有利于國有資本的流動和重組,“有利于提高企業(yè)和資本的運作效率”。我們把股份制作為公有制的實現(xiàn)形式,目的是適應經濟市場化不斷發(fā)展的趨勢,進一步增強公有制經濟的活力,以鞏固和加強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提高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股份制不是目的,我們不是為了搞股份制而進行國有企業(yè)的股份制改造。實行股份制應該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能夠促進經濟的發(fā)展才能說是成功的。離開了這一目的,實行股份制就是毫無意義的。

  

順便說一下,股份制只是資本的組織形式,它只能解決組織形式方面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我們說股份制應成為公有制的實現(xiàn)形式,也是就資本組織形式這一領域而言的。不能說一搞股份制,國有企業(yè)的所有問題就都解決了。在實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時,還必須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的治理結構、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經營機制、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等等。那種認為“一股就靈”、“一股就了”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也達不到股份制改造應該達到的目的。

  

毋庸諱言,股份制可以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也可以成為公有制經濟實行私有化的工具。對于后面一點,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在國際上,蘇聯(lián)東歐國家在劇變以后,國有大中型企業(yè)就是通過股份制改造實現(xiàn)私有化的。在這些國家里,股份制是大私有化的主要途徑。在國內,也有人竭力鼓吹以股份制的形式把國有企業(yè)出賣給外商、私企和個人。他們從新自由主義出發(fā),對公有制經濟(尤其是對國有企業(yè))完全喪失信心,認為國有企業(yè)注定搞不好的。他們宣揚“人間正道私有化”,而對于大中型企業(yè)來說,私有化最方便的形式是股份制。他們主張“靚女先嫁”,越是經濟效益好的企業(yè),越應該先“嫁”出去即先賣掉。在這一思潮的影響下,全國各地在相當大范圍內掀起了一股通過股份制改造(即所謂“改制”)出賣國有企業(yè)的歪風,給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穩(wěn)定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所以,在談到股份制的時候,必須明確,我們是把股份制作為公有制的實現(xiàn)形式,是利用股份制搞好、搞活公有制經濟,而決不是把股份制作為公有制實行私有化的工具。必須警惕在“新公有制企業(yè)”這一類制造混亂的概念掩蓋下推行私有化的圖謀。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增強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這是我們實行股份制的根本目的。

  

股份制就是“產權私有化”,這說出了厲以寧鼓吹股份制的真實目的

  

如果說2006年厲以寧說股份制是“新公有制企業(yè)”,是為私有化打掩護的話,那么到了2015年,他大概覺察到時機到了,可以公開說出來了,不需要掩掩蓋蓋的來,于是他明確說,實行股份制是產權改革,而產權改革就是產權私有化。我們引用他的原話吧。

  

厲以寧在2015年5月31日的《光明日報》上刊登一篇文章,自夸他領導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成立30年來取得的成績。其中最扎眼的是,他自夸抓到了中國經濟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產權改革是最重要的”。而“產權改革就要通過股份制來實現(xiàn)”。他說:“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要搞股份制,為什么搞產權私有化,所以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壓力很大,但照樣在推進。最后,終于認為產權改革是最重要的。”

  

這就是說,搞股份制就是搞產權私有化,而且這是最重要的改革,是改革的突破口。這就把他鼓吹股份制的目的說出來了。

  

他忘記了10年前他還說股份制公有制,只不過是“新公有制”罷了;今天卻說股份制就是“產權私有化”。人們不能不問一下厲以寧,股份制企業(yè)究竟是個什么東西?是“新公有制企業(yè)”還是私有化企業(yè)?自相矛盾的說法,叫人不知道該信哪個。也許在厲以寧那里,私有制就是公有制。連公有制與私有制都分不清楚,這樣的經濟學家也就可憐了。不過他對股份制定義的變化倒證明了我們上面的判斷:提出“新公有制企業(yè)”理論的目的不過是為私有化打掩護罷了。私有化才是他提出股份制的真實目的。股份制就是產權私有化,這就把他長期掩蓋的底牌露出來了。

  

這里,需要對產權問題作點分析。這是一個被“著名經濟學家”搞得混亂不堪的問題。厲以寧正是利用產權來做私有化文章的。

  

十四屆三中全會決議在談到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時,曾提到“產權清晰”的問題,使用了“產權”這個概念。那么,應如何正確理解決議中所說的“產權清晰”的含義呢?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產權就是人們對財產的權利。權利是法律概念,產權是有關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各種經濟關系的法律表現(xiàn)。財產權利,不是單一的權利,而是多種權利的結合體。如果從我國國有企業(yè)改革的角度來考察,產權這一概念至少可以包含兩組權利,即財產的所有權(這是根本的、具有決定意義的權利)和財產的使用權、支配權,也就是經營權(這是由所有權決定的,但又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權利)。此外,還有收益權,那是從所有權、使用權派生出來的。

  

從財產所有權這一層次上來考察,我國國有企業(yè)的產權應該說是明晰的。誰都知道,國有企業(yè)的財產是國家的。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代表全體勞動人民并按照全體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對國有企業(yè)的財產行使所有權,所以國家所有制就是全民所有制。我國的法律對全民所有制企業(yè)財產的所有權有十分明確的規(guī)定。例如,《國有企業(yè)財產監(jiān)督管理條例》指出:“企業(yè)財產屬于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國務院代表國家統(tǒng)一行使對企業(yè)財產的所有權。”當然,在具體工作中,這種所有權仍需要落實,不僅要清產核資,從數(shù)量上界定產權,而且要明確哪一個具體的國家機關代表國家來行使所有權。從這個意義上講,財產所有權要進一步具體化。但不能由此籠統(tǒng)地得出結論說國有企業(yè)的所有權是不明晰的。

  

從財產的使用權、支配權,即經營權來說,從當時情況看,國有企業(yè)在這方面確實需要明晰化。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條件下,企業(yè)基本上沒有經營自主權,國家不僅擁有全民所有制財產的所有權,而且擁有其使用權、支配權。全民所有制采取的是國家所有、國家統(tǒng)一經營、統(tǒng)負盈虧的實現(xiàn)形式。這種體制雖然有它歷史的由來,曾經起過歷史的積極作用,但隨著形勢的變化,已經不適應,甚至束縛生產力的發(fā)展,必須進行改革,相應地財產權利也應改變。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就指出,必須把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開,把經營權交給企業(yè)。這一思路是符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的,因為它既堅持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公有制,又為市場經濟創(chuàng)造了基本前提——塑造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然而直到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的時候,這個問題仍沒有完全得到解決。我國國有企業(yè)并沒有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全民所有制工業(yè)企業(yè)轉換經管機制條例》規(guī)定的企業(yè)應該擁有的14項權力,沒有得到完全落實,國家機關直接干預企業(yè)日常經營活動的狀況依然大量存在,也就是說,國有企業(yè)的財產使用權和支配權即經營權仍不明晰。這表明市場主體還沒有完全形成,這種狀況是與建立市場經濟的要求不相適應的。因此,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中“產權清晰”的重點應該是確定國有企業(yè)應該擁有的財產使用權和支配權,把企業(yè)的各項權利和責任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

  

由于對“產權清晰”的理解不正確,有些闡述我國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文章,把企業(yè)改革、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歸結為“產權清晰”,繼而又把“產權清晰”歸結為財產所有權問題,說什么公有制所有權不明晰,“人人所有,人人皆無”,只有落實到個人,產權才是明晰的。這就把中央提出的“產權清晰”引導到私有化方向去了。厲以寧鼓吹的股份制就是這樣干的。

  

厲以寧說,產權改革是最重要的,產權改革就是產權私有化,他這么說,不管對錯,是他的學術觀點,言論自由嘛!但不要吹他關于股份制、產權改革、產權私有化等等觀點是對改革的“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暗示中央接受了他的主張,改革才取得成功的。查遍中央文件,我們也查不到“產權改革是最重要的”這種提法。更沒有“產權私有化”的提法。恰恰相反,中央從來都是堅決反對私有化的。厲以寧能列舉一下,哪個中央文件講過“產權改革是最重要的”、要實行“產權私有化”的?恐怕他列舉不出來吧。

  

應該說,產權私有化是違反憲法的。憲法第六條規(guī)定:“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把公有制經濟實行私有化,實際上就是把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刨掉了。身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的厲以寧,理當帶頭遵守憲法,捍衛(wèi)公有制經濟,反對私有化。現(xiàn)在,他不僅不為鞏固和加強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公有制鼓與呼,相反卻把“產權私有化”當作自己的功績來鼓吹,這是與他的身份滿擰的!

 

(作者生前系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教育家,蘇聯(lián)東歐問題研究泰斗,中國人民大學首批一級教授、榮譽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副校級]、蘇聯(lián)東歐研究所所長,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wǎng)【授權】,重新修訂發(fā)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wǎng)》,網(wǎng)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wǎng)
  • 央視網(wǎng)
  • 新華網(wǎng)
  • 求是
  • 中國軍網(wǎng)
  • 中國經濟網(wǎng)
  • 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
  • 中國科技網(wǎng)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wǎng)
  • 紅色文化網(wǎng)
  • 觀察者網(wǎng)
  • 參考消息
  • 環(huán)球網(wǎng)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wǎng)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wǎng)
  • 烏有之鄉(xiāng)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wǎng)
  • 新法家
  • 中紅網(wǎng)
  • 激流網(wǎng)
  • 宣講家網(wǎng)
  • 中共黨史網(wǎng)
  • 國史網(wǎng)
  • 全國黨建網(wǎng)
  • 中國集體經濟網(wǎng)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wǎng)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