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指導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偉大實踐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經濟篇,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中國、21世紀世界的最新理論成果,這一思想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又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既立足國情、指導實踐,又放眼世界、引領時代;開拓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也開創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新局面。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經濟篇,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中國、21世紀世界的最新理論成果,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盡的證明和運用’”。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立黨立國的指導思想,歷來重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研究和運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
新中國成立后,面對中國這樣一個占世界人口近1/4、經濟文化十分落后的大國建設社會主義經濟的艱難歷史任務,毛澤東號召全黨干部認真學習研究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以蘇為鑒,走自己的路,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產生自己的理論家,并結合中國實際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一系列獨創性理論觀點。
改革開放后,圍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這一全新的歷史課題,鄧小平明確提出發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的政治經濟學”重大理論命題。我們黨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奮力開拓創造,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指導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偉大實踐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全面、集中、深刻地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發展規律特別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科學指南,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飛躍。
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使命。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莊嚴歷史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圍繞新時代如何堅持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有利于我們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認識經濟運動過程,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更好地回答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提高領導我國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強調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推進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科建設;強調把握規律,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透過現象看本質,從短期波動中探究長期趨勢,使理論和政策創新充分體現先進性和科學性;強調樹立國際視野,從中國和世界的聯系互動中探討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強調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這些重要論述十分明確地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系列方向性、原則性的重大問題,極大增強了人們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自覺和自信,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開辟了廣闊道路、開拓了嶄新境界。
一切劃時代的理論都是滿足時代需要的產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歷史性交匯、深度互動,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和實踐新要求,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給我國經濟理論發展提出了新的重大時代課題,歸結起來就是:必須系統回答新時代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為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巨大成就的基礎上,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成功回答了這一時代新課題,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作出重要原創性貢獻。習近平經濟思想是這一原創性貢獻的集中體現和系統表達,概括講就是:
1. 創造性提出并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這一新的科學范疇和科學理論,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鮮明主體性、突出原創性,確立了中國自主經濟學知識體系的理論核心。
2. 創造性分析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呈現的新特點新趨勢,在不斷總結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經驗、指導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功實踐中形成了關于做好經濟工作的一系列新的規律性認識。
3. 創造性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和實踐發展的重大問題,對社會主義經濟的本質特征和發展規律作出新的理論概括,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特別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作出了新的時代化闡釋。
4. 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聯系、內在貫通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新論斷,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原創性理論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經濟學說,構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
這一理論體系包括: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保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立場;進入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方位;堅持新發展理念,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指導原則;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鮮明主題;堅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堅持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制度基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法寶;統籌發展和安全,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等等。
上述理論觀點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立足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現實,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貫穿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涵蓋了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主要環節和基本經濟制度、經濟體制、經濟運行、經濟發展、對外開放、宏觀治理、工作方法等主要方面,用系統化的學說深刻回答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從未遇到過、西方經濟理論不可能解決的時代新課題,賦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以新的時代內涵,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作出突出的原創性貢獻。
經濟與政治的關系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問題,也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問題。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是政治的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成為經濟生活的主人,也成為政治生活的主人,經濟與政治以人民為主體實現了高度統一,政治對經濟的能動作用得到極大發揮。《共產黨宣言》明確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并運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手里,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列寧深刻地指出,“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這一點,就是忘記了馬克思主義的最起碼的常識”。毛澤東強調,“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越性在哪里?就在四個堅持。四個堅持集中表現在黨的領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從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全面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經濟與政治辯證關系的思想,提出了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的重大理論,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正確處理經濟與政治的辯證關系作了深入創造性的闡釋:一是提出要善于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問題,善于洞察經濟活動的政治后果,善于從講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二是提出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黨的領導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黨中央必須對經濟工作負總責、實施全面領導。三是提出必須創新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觀念、體制、方式方法,為發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四是提出要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法治化水平、專業化能力,切實把黨領導經濟工作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五是提出要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深化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領導我國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六是提出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團結最廣大人民,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堅持黨對經濟工作全面領導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體制機制和實踐要求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闡明了社會主義條件下經濟與政治高度統一的辯證關系以及社會主義政治對社會主義經濟巨大的能動作用,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經濟與政治關系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科學水平。
生產為了誰、依靠誰、成果由誰享用的問題即社會的生產目的,體現了一個社會經濟制度的本質,構成了一個社會基本經濟規律的主要內容。在社會主義社會,生產的發展不再以服務少數人的利益為目的、不再服從于資本增殖的需要,而是以造福大多數人民的利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為根本目的,這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本質所在,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毛澤東指出:“所謂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比較舊時代生產關系更能夠適合生產力發展的性質,就是指能夠容許生產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迅速發展,因而生產不斷擴大,因而使人民不斷增長的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的這樣一種情況。”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習近平強調,鄧小平的這一論述點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核心。圍繞這一核心,他創造性地提出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并將之體現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一是提出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是提出適應人民群眾需求變化,努力辦好各項民生事業,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是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三是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四是提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五是提出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六是提出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新時代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豐富內涵和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目標任務、體制機制和方針政策,深刻揭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核心地位,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和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理論。
五、堅持新發展理念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經濟發展應當依據什么樣的規律,遵循什么樣的原則,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之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需要思考和回答的基本問題。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主要是:逐步消滅階級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對立,消除社會發展的自發性、盲目性和對抗性,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實現歷史性的和解,個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等。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我們黨在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基本原則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論觀點,強調統籌兼顧,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刻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創造性地提出樹立和堅持新發展理念,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作出了新的闡釋。一是提出必須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始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二是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三是提出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四是提出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五是提出開放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發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六是提出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關于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于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經濟發展理論。
六、推動高質量發展
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是我們黨明確階段性中心任務、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進入新時代,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長期發展積累的雄厚基礎上,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新階段,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新階段我國經濟的鮮明標識,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在向著生產力更發達、生產關系更完善、物質和精神財富更豐富的高級階段不斷邁進的進程中發生了質的飛躍,可以在更高的水平、更大的程度、更廣的范圍,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這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就是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展開的,就此,習近平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一是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二是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三是提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四是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我國供給能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從而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五是提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點;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這些重要論述系統回答了什么是高質量發展、為什么要推動高質量發展、怎樣推動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問題,深刻闡明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歷史方位和階段性特征,闡明了我國經濟從低級形態到高級形態演化發展的大邏輯,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階段的理論。
七、構建新發展格局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社會再生產是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四個環節周而復始的循環過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揭示了經濟循環暢通的基本條件,包括:各種資本在空間上并存、時間上繼起,資本在物質上和價值形態上都得到及時補償,各個部門之間保持合理的比例關系,貨幣流通與商品流通的協調等。一旦經濟循環條件被破壞,循環鏈條出現斷裂,就有引起經濟危機的風險。在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面臨國際環境深刻變化、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的條件下,如何實現經濟的循環暢通,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挑戰。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就是應對這一重大挑戰、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重大戰略決策。就此,習近平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一是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二是提出把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供需兩端同時發力、協調配合,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三是提出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打通經濟循環堵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四是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是迫切需要,健全現代流通體系是有力支撐,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動力,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是必然要求,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是出發點和立足點,牢牢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是重要前提和保障。五是提出推動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經濟循環,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既滿足國內需求,又提升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水平,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經濟循環暢通的重大意義和基本要求,深刻闡明了開放和自主、國內經濟循環和國際經濟循環的辯證關系,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社會再生產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經濟循環的理論。
八、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約,支配著整個社會發展進程,決定著社會的基本面貌和發展方向。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始終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指導不斷變化的發展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生產力發展規律的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立足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實踐,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要求,把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與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相結合,聚焦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歷史任務,圍繞新時代如何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創造性提出了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理論觀點,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發展的新境界。一是提出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我們黨執政,就是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持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二是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三是提出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四是提出人類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正在經歷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帶來生產力又一次質的飛躍;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是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量子科技發展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五是提出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六是提出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七是提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把生態保護好、把生態優勢發揮出來,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些重要論述系統闡明了新的歷史條件下發展生產力特別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意義、基本要素、客觀規律、歷史趨勢和主要路徑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回答了新時代“什么是先進生產力、如何發展先進生產力”的時代課題,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力理論,使我們黨對生產力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提升到新的高度,為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實現經濟現代化提供了科學指引。
基本經濟制度是經濟制度體系中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的部分,處于基礎性、決定性地位。馬克思恩格斯根據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規律,揭示了未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經濟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產資料社會占有、有計劃調節社會生產、按勞分配和按需分配等。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以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并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圍繞新時代如何更好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使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習近平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一是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二是提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動各種所有制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三是提出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四是提出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履行好政府的再分配職能,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五是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六是提出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資本的消極作用。這些重要論述把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分配制度和市場經濟體制共同并列為基本經濟制度,并對三項基本經濟制度發展變化作出科學分析,根據現實的發展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作了新的概括,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
十、實現經濟現代化
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馬克思指出:“工業較發達的國家向工業較不發達的國家所顯示的,只是后者未來的景象。”但是,馬克思所說的現代化是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現代化。資本主義現代化存在著深刻的弊病,在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同時,給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經濟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經濟基礎,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實現經濟現代化,是一個前無古人的歷史創舉,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持續深入的探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圍繞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經濟現代化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一是提出國家強,經濟體系必須強,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二是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了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把建設制造強國同發展數字經濟、產業信息化等有機結合。三是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現代化道路最終能否走得通、行得穩,關鍵要看是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四是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五是提出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六是提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經濟現代化的基本特征、主要內容和發展路徑,對社會主義條件下如何實現經濟現代化的新的歷史課題作了創造性的闡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經濟現代化的理論。
十一、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馬克思指出:“一切發達的、以商品交換為中介的分工的基礎,都是城鄉的分離。可以說,社會的全部經濟史,都概括為這種對立的運動。”消滅城鄉之間的對立是社會統一的首要條件,實現城鄉融合是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目標。新中國成立以后,毛澤東同志提出了正確處理工農和城鄉關系的思想。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提出統籌城鄉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情況,我們黨明確提出了重塑城鄉關系、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大戰略,習近平圍繞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一是提出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二是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使農業農村與國家同步實現現代化。三是提出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建設農業強國要體現立足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農耕文明的歷史底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要求,走自己的路。四是提出中國特色減貧道路、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精準扶貧方略。五是提出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實行農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六是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在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社會主義大國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獨特模式和豐富內涵,深刻闡明了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正確道路,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城鄉關系發展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城鄉關系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人類社會最終將從各民族的歷史走向世界歷史,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經之路。歷史上的經濟全球化是在資本主義主導下發展起來的,“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創造世界市場的趨勢已經直接包含在資本的概念本身中。任何界限都表現為必須克服的限制。”隨著資本的全球化,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弊病如階級對立、貧富分化、經濟危機、金融動蕩等日益向全球擴散,使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時常受到干擾、發生波折。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經濟全球化何去何從的問題擺在了各國人民的面前。在此歷史關頭,習近平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系統闡述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回應了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的普遍關切,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人類命運和世界發展的深刻思考。一是提出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二是提出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當世界經濟處于下行期的時候,增長和分配、資本和勞動、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會更加突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會感受到壓力和沖擊。三是提出必須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正確方向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四是提出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五是提出要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以平等為基礎、以開放為導向,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堅持正確義利觀,努力使全球治理體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的意愿和利益。六是提出必須順應經濟全球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經濟全球化的內在邏輯、主要特點、面臨的矛盾和發展的趨勢,深刻回答了經濟全球化是什么、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為引導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深化和發展了對經濟全球化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的理論。
十三、統籌安全和發展
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始終把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條根本原則。改革開放后,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的風險與挑戰逐漸增多,如何在促進發展過程中有效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問題也日漸突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深刻把握國家經濟安全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就國家經濟安全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一是提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發展和安全要動態平衡、相得益彰。二是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發展體制機制,正確認識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三是提出宏觀經濟方面要防止大起大落,資本市場上要防止外資大進大出,糧食、能源、重要資源上要確保供給安全,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四是提出維護金融安全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必須充分認識金融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維護經濟安全的重大意義、主要內容和基本原則,把經濟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化和發展了對社會主義安全發展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國家經濟安全的理論。
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僅要有正確思想和政策,而且要有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習近平高度重視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科學分析經濟形勢,準確研判未來走勢,科學制定經濟政策,不斷總結經驗、把握規律、指導工作、推動發展,努力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扎實做好經濟工作,成功駕馭了經濟發展大局,積累了做好經濟工作的寶貴經驗。一是提出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經濟形勢,從歷史、現實、未來的走勢中判斷我國經濟所處的方位、發生的變化。二是提出堅持“兩點論”,一分為二看問題,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三是提出堅持正確的工作策略和方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四是提出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五是提出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既要以目標為著眼點,在統籌謀劃、頂層設計上下工夫,以增強方向感、計劃性;又要以問題為著力點,在補短板、強弱項上持續用力,以增強精準性、時效性。這些重要論述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在經濟工作中的創造性運用,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在經濟工作中的生動體現,深刻回答了經濟形勢應該怎么看、經濟工作應該怎么干的方法論問題,深刻闡明了黨對經濟工作全面領導的工作方法,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分析經濟形勢和做好經濟工作的理論。
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當代的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也是21世紀世界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是立足國情、指導實踐的科學理論,也是放眼世界、引領時代的科學理論。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決好民族性問題,就有更強能力去解決世界性問題;把中國實踐總結好,就有更強能力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思路和辦法。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發展規律”。習近平經濟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21世紀世界的最新理論成果,其所面對并致力于回答和解決的,不僅有關系當今中國自身發展的特殊性問題,也有關系當今人類社會發展前途的普遍性問題。比如,經濟體制中如何處理公有和私有、國家和市場、效率和公平的關系,經濟發展中如何處理城鄉之間的關系、區域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對外開放中如何處理國內和國際、自主和開放、發展和安全的關系,最重要的是,經濟社會發展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資本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還是以資本為中心、為了少數人的利益還是為了多數人的利益。因此,這一思想所揭示的經濟規律,不僅有適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特殊規律,也有適用于當今社會主義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它不僅對當代中國,而且對當代世界都產生著重要影響。這一理論既是特殊的,也是普遍的;不僅具有重大的民族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相互激蕩、風云變幻的大時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肩負著重大的時代責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成為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旗幟,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我們堅持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實踐中日益成熟定型,顯示了顯著優勢。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有責任系統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經驗,對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經濟的世界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科學回答,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解決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有責任系統總結中國式經濟現代化的經驗,對怎樣實現經濟現代化的世界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科學回答,為人類探索更加合理的經濟發展道路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與世界經濟高度融合、深度互動的趨勢不斷加深。我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發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動力源。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有責任從中國和世界的聯系互動中,對怎樣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世界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科學回答,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習近平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程波瀾壯闊、成就舉世矚目,蘊藏著理論創造的巨大動力、活力、潛力。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們的發展實踐,深入研究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高度理論自覺和強烈使命擔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領時代才能走向世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形成及其在當代中國的創造性發展,開拓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也開創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的新局面,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注釋從略,完整版請參考本雜志紙質版】
(作者單位:求是雜志社;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原刊于《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4年第3期)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