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電信行業專家屬于中美恢復外交關系后首批赴美攻讀研究生的內地青年。他近日在美國費城參加中國專題會議期間對記者說:“這場對抗有點一邊倒,因為美國沒有(5G)技術。”
美國培養的電信企業家如何來中國尋求美國無法提供的無線技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日刊登了一篇別有意味的報道,現將文章摘編如下:
香港《南華早報》相關報道截圖
一位美籍華裔電信行業專家曾憑借他在美國學到的技術知識,瞄準巨大的尚未開發的中國市場。
但過去幾年來,情況發生了變化。在開拓最新事業的過程中,這位工程師出身的企業家需要依賴中國的一項關鍵技術。這項技術將在今后十年改變移動通信領域——而美國已在這一領域落后了。
這位電信行業專家屬于中美恢復外交關系后首批赴美攻讀研究生的內地青年。他為我們理解眼下以科技為核心的中美對峙提供了獨特視角。
美籍華裔電信行業專家Bill Huang(香港《南華早報》)
他在2015年創立的一家民營機器人公司需要依賴超高速5G網絡支持智能機器人云平臺。新一代無線技術已經成為中美技術競爭的焦點,而他恰好處于戰場的最前沿。
他近日在美國費城參加中國專題會議期間對記者說:“這場對抗有點一邊倒,因為美國沒有(5G)技術。”
目前,中國華為公司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歐洲競爭對手。雖然美國曾經長期領跑電信行業,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家美國公司能夠制造出建設新一代無線網絡所需的設備。
在移動通信領域打拼了30年的他,近距離目睹了美國逐步喪失電信霸主地位而中國悄然趕上的整個過程。
在全盛時期,像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那樣的美國巨頭企業一度向世界各國出售網絡設備。這位美籍華裔電信行業專家就曾供職于科研中心貝爾實驗室。貝爾實驗室曾是電信創新領域的主要領導者,被譽為“創意工廠”,在上世紀很長一段時間里堪稱最具創新精神的科研機構。
“過去20年來,美國從電信行業的領頭羊蛻變成幾乎要完全退出電信設備制造業。”他特別提到了歐洲公司對美國朗訊和摩托羅拉公司的收購案。
他告訴記者,作為貝爾實驗室的“老員工”,他對于貝爾實驗室為美國乃至世界通信技術作出的貢獻感到特別驕傲。
他說:“但我隨后同樣對中國感到自豪,因為在不到30年的時間里,中國在電信領域從白手起家做到了領先世界的水平。”
美國佛瑞斯特研究公司分析師格倫·奧唐奈認為,美國主要電信供應商的衰落與政治關系不大,而是因為在電信領域處于主導地位使美國企業對創新沒有太大興趣。
“(美國市場的)長租賃周期和過去一直比較高的市場成熟度不太利于真正的創新。不過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參考消息”微信公號)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