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科技前沿 > 閱讀信息
郭光燦院士:量子計算技術的研究現狀與趨勢
點擊:4269  作者:郭光燦院士    來源:《中國科學》  發布時間:2020-10-20 07:49:37

 

 1.webp (9).jpg

【導 讀】1900年 Max Planck 提出“量子”概念,宣告了“量子”時代的誕生。科學家發現,微觀粒子有著與宏觀世界的物理客體完全不同的特性。宏觀世界的物理客體,要么是粒子,要么是波動,它們遵從經典物理學的運動規律,而微觀世界的所有粒子卻同時具有粒子性和波動性,它們顯然不遵從經典物理學的運動規律。20世紀20年代,一批年輕的天才物理學家建立了支配著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新理論,這便是量子力學。近百年來,凡是量子力學預言的都被實驗所證實,人們公認,量子力學是人類迄今最成功的理論。


第二次量子革命

我們將物理世界分成兩類:凡是遵從經典物理學的物理客體所構成的物理世界,稱為經典世界;而遵從量子力學的物理客體所構成的物理世界,稱為量子世界。這兩個物理世界有著絕然不同的特性,經典世界中物理客體每個時刻的狀態和物理量都是確定的,而量子世界的物理客體的狀態和物理量都是不確定的。概率性是量子世界區別于經典世界的本質特征。量子力學的成功不僅體現在迄今量子世界中尚未觀察到任何違背量子力學的現象,事實上, 正是量子力學催生了現代的信息技術,造就人類社會的繁榮昌盛。信息領域的核心技術是電腦和互聯網。

量子力學的能帶理論是晶體管運行的物理基礎,晶體管是各種各樣芯片的基本單元。光的量子輻射理論是激光誕生的基本原理,而正是該技術的發展才產生當下無處不在的互聯網。然而,晶體管和激光器卻是經典器件,因為它們遵從經典物理的運行規律。因此,現在的信息技術本質上是源于量子力學的經典技術。

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將量子力學應用到信息領域,從而誕生了量子信息技術,諸如量子計算機、量子密碼、量子傳感等。這些技術的運行規律遵從量子力學,因此不僅其原理是量子力學,器件本身也遵從量子力學,這些器件應用了量子世界的特性,如疊加性、糾纏、非局域性、不可克隆性等,因而其信息功能遠遠優于相應的經典技術。量子信息技術突破了經典技術的物理極限,開辟了信息技術發展的新方向。一旦量子技術獲得廣泛的實際應用,人類社會生產力將邁進到新階段。因此,我們將量子信息的誕生稱為第二次量子革命,而基于量子力學研制出的經典技術,稱之為第一次量子革命。量子信息技術就是未來人類社會的新一代技術。

量子網絡

量子信息技術最終的發展目標就是研制成功量子網絡。量子網絡基本要素包括量子節點和量子信道。所有節點通過量子糾纏相互連接,遠程信道需要量子中繼。量子網絡將信息傳輸和處理融合在一起,量子節點用于存儲和處理量子信息,量子信道用于各節點之間的量子信息傳送。與經典網絡相比,量子網絡中信息的存儲和傳輸過程更加安全,信息的處理更加高效,有著更加強大的信息功能。量子節點包括通用量子計算機、專用量子計算機、量子傳感器和量子密鑰裝置等。應用不同量子節點將構成不同功能的量子網絡。

典型的有:
1、由通用量子計算機作為量子節點,將構成量子云計算平臺,其運算能力將強大無比;

2、使用專用量子計算機作為量子節點可以構成分布式量子計算,其信息功能等同于通用量子計算機。亦即應用這種方法可以從若干比特數較少的量子節點采用糾纏通道連接起來,可以構成等效的通用量子計算機;

3、量子節點是量子傳感器,所構成的量子網絡便是高精度的量子傳感網絡,也可以是量子同步時鐘;

4、量子節點是量子密鑰裝置,所構成的量子網絡便是量子密鑰分配(QKD)網絡,可以用于安全的量子保密通信。

當然,單個量子節點本身就是量子器件,也會有許多應用場景,量子網絡就是這些量子器件的集成,其信息功能將得到巨大提升,應用更廣泛。

上述的量子網絡是量子信息技術領域發展的遠景,當前距離這個遠景的實現還相當遙遠。不僅尚無哪種類型量子網絡已經演示成功,即使是單個量子節點的量子器件也仍處于研制階段,距離實際的應用仍有著很長的路要走。即便是單個量子節點研制成功,要將若干量子節點通過糾纏信道構成網絡也極其困難——通常采用光纖作為量子信息傳輸的通道,量子節點的量子信息必須能強耦合到光纖通信波長的光子上,該光子到達下個量子節點處再強耦合到該節點工作波長的量子比特上,任何節點之間最終均可實現強耦合、高保真度的相干操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量子網絡的信息功能。目前,連接多個節點的量子界面仍然處于基礎研究階段。

至于遠程的量子通道,必須有量子中繼才能實現,而量子中繼的研制又依賴于高速確定性糾纏光源和可實用性量子存儲器的研究,所有這些核心器件仍然處于基礎研究階段,離實際應用還很遠。因此整個量子信息技術領域仍然處于初期研究階段,實際應用還有待時日。

那么,量子信息技術時代何時到來?量子計算機是量子信息技術中最有標志性的顛覆性技術,只有當通用量子計算機獲得廣泛實際應用之時,我們才可斷言人類社會已進入量子技術新時代。

量子計算機

經典計算機按照摩爾定律迅速發展

每18個月,其運算速度翻一番

 

 

20世紀80年代,物理學家卻提出“摩爾定律是否會終結”這個不受人歡迎的命題,并著手開展研究。最后竟然得出結論:摩爾定律必定會終結。理由是,摩爾定律的技術基礎是不斷提高電子芯片的集成度——即單位芯片面積的晶體管數目。但這個技術基礎受到兩個主要物理限制:一是由于非可逆門操作會丟失大量比特,并轉化為熱量,最終會燒穿電子芯片,這也是當下大型超算中心遇到的巨大能耗困難所在;二是終極的運算單元是單電子晶體管,而單電子的量子效應將影響芯片的正常工作,使計算機運算速度無法如預料的提高。

物理學家的研究結果并不影響當時摩爾定律的運行,多數學者甚至認為物理學家是杞人憂天。然而物理學家并未停止腳步,著手研究第2個問題:摩爾定律失效后,如何進一步提高信息處理的速度——即后摩爾時代提高運算速度的途徑是什么?研究結果誕生了“量子計算”的概念。

1982年美國物理學家Feynman指出,在經典計算機上模擬量子力學系統運行存在著本質性困難,但如果可以構造一種用量子體系為框架的裝置來實現量子模擬就容易得多。隨后英國物理學家Deutsch提出“量子圖靈機”概念,“量子圖靈機”可等效為量子電路模型。從此,“量子計算機”的研究便在學術界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

1994年Shor提出了量子并行算法,證明量子計算可以求解“大數因子分解”難題,從而攻破廣泛使用的RSA公鑰體系,量子計算機才引起廣泛重視。Shor并行算法是量子計算領域的里程碑工作。進入21世紀,學術界逐漸取得共識:摩爾定律必定會終結,因此,后摩爾時代的新技術便成為熱門研究課題,量子計算無疑是最有力的競爭者。

量子計算應用了量子世界的特性,如疊加性、非局域性和不可克隆性等,因此天然地具有并行計算的能力,可以將某些在電子計算機上指數增長復雜度的問題變為多項式增長復雜度,亦即電子計算機上某些難解的問題在量子計算機上變成易解問題。量子計算機為人類社會提供運算能力強大無比的新的信息處理工具,因此稱之為未來的顛覆性技術。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同電子計算機相比,等同于電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同算盤相比。可見一旦量子計算得到廣泛應用,人類社會各個領域都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量子計算的運算單元稱為量子比特,它是0和1兩個狀態的疊加。量子疊加態是量子世界獨有的,因此,量子信息的制備、處理和探測等都必須遵從量子力學的運行規律。量子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1.png
【圖1  量子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量子計算機與電子計算機一樣,用于解決某種數學問題,因此它的輸入數據和結果輸出都是普通的數據。區別在于處理數據的方法本質上不同。量子計算機將經典數據制備在量子計算機整個系統的初始量子態上,經由幺正操作變成量子計算系統的末態,對末態實施量子測量,便輸出運算結果。圖1中虛框內都是按照量子力學規律運行的。圖中的幺正操作(U操作)是信息處理的核心,如何確定U操作呢?首先選擇適合于待求解問題的量子算法,然后將該算法按照量子編程的原則轉換為控制量子芯片中量子比特的指令程序,從而實現了U操作的功能。量子計算機的實際操作過程如圖2所示。

2.png
【圖2  量子計算機的實際操作過程 】

給定問題及相關數據,科學家設計相應的量子算法,進而開發量子軟件實現量子算法,然后進行量子編程將算法思想轉化為量子計算機硬件能識別的一條條指令,這些指令隨后發送至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該系統實施對量子芯片系統的操控,操控結束后,量子測量的數據再反饋給量子控制系統,最終傳送到工作人員的電腦上。
3.png
【圖3 單雙量子比特門】 

量子邏輯電路是用于實現U變換的操作,任何復雜的U操作都可以拆解為單量子比特門Ui和雙量子比特門Ujk的某種組合(即可拆解定理),Ui和Ujk是最簡單的普適邏輯門集。典型的單雙比特門如圖3所示。

基于量子圖靈機(量子邏輯電路)的量子計算稱為標準量子計算,現在還在研究的其他量子計算模型還有:單向量子計算、拓撲量子計算和絕熱量子計算(量子退火算法)等。

量子計算機是宏觀尺度的量子器件,環境不可避免會導致量子相干性的消失(即消相干),這是量子計算機研究的主要障礙。“量子編碼”用于克服環境的消相干,它增加信息的冗余度,用若干物理量子比特來編碼一個邏輯比特(信息處理的單元)。業已證明,采用起碼5個量子比特編碼、1個邏輯比特,可以糾正消相干引起的所有錯誤。量子計算機實際應用存在另一類嚴重的錯誤,這種錯誤來源于非理想的量子操作,包括門操作和編碼的操作。科學家提出容錯編碼原理來糾正這類錯誤,該原理指出,在所有量子操作都可能出錯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將整個系統糾正回理想的狀態。這涉及到“容錯閾值定理”,即只有量子操作的出錯率低于某個閾值,才能實現量子容錯。容錯閾值與量子計算的實際構型有關,在一維或準一維的模型中,容錯的閾值為105,在二維情況(采用表面碼來編碼比特),閾值為102。經過科學家十多年的努力,現在離子阱和超導系統的單雙比特操作精度已經達到這個閾值。這個進展極大地刺激了人們對量子計算機研制的熱情,量子計算機的實現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量子計算機的研制逐步走出實驗室,成為國際上各大企業追逐的目標。

量子計算機研制涉及以下關鍵技術部件:
1、核心芯片,包括量子芯片及其制備技術;

2、量子控制,包括量子功能器件、量子計算機控制系統和量子測控技術等;

3、量子軟件,包括量子算法、量子 開發環境和量子操作系統等;

4、量子云服務,即面向用戶的量子計算機云服務平臺;

 

4.png

【圖4  2019 年量子計算機的研制取得重大進展. (a), (b) IBM 推出的全球首套商用量子計算機 IBM Q System One; (c), (d) Google 推出的 53 個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芯片】


量子計算機的研制從以科研院校為主體變為以企業為主體后發展極其迅速:

 

2016年IBM公布全球首個量子計算機在線平臺,搭載5位量子處理器;

2018年本源量子推出當時國際最強的64位量子虛擬機,打破了當時采用經典計算機模擬量子計算機的世界紀錄;

2019年量子計算機研制取得重大進展:年初IBM推出全球首套商用量子計算機,命名為IBM Q System One,這是首臺可商用的量子處理器;

2019年10月,Google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里程碑論文,報道他們用53個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芯片,耗時200s實現一個量子電路的采樣實例,而同樣的實例在當今最快的經典超級計算機上可能需要運行大約1萬年,他們宣稱實現了“量子霸權”;

2020年9月,本源完全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云平臺正式向全球用戶開放,該平臺基于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搭載6比特超導量子處理器夸父KFC6-130)。
5.png

總之,量子計算機研制已從高校、研究所為主發展為以公司為主力,從實驗室的研究邁進到企業的實用器件研制,量子計算機將經歷3個發展階段:

量子計算原型機

原型機的比特數較少,信息功能不強,應用有限,但“五臟俱全”,是地地道道地按照量子力學規律運行的量子處理器。IBM Q System One就是這類量子計算機原型機。

量子霸權

量子比特數在50-100左右,其運算能力超過任何經典的電子計算機。但未采用 “糾錯容錯” 技術來確保其量子相干性,因此只能處理在其相干時間內能完成的那類問題,故又稱為專用量子計算機,這種機器實質是中等規模帶噪聲量子計算機 (noisy intermediate-scale quantum, NISQ)。應當指出,“量子霸權”實際上是指在某些特定的問題上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超越了任何經典計算機。這些特定問題的計算復雜度經過嚴格的數學論證,在經典計算機上是指數增長或超指數增長,而 在量子計算機上是多項式增長,因此體現了量子計算的優越性。

通用量子計算機

這是量子計算機研制的終極目標,用來解決任何可解的問題,可在各個領域 獲得廣泛應用。通用量子計算機的實現必須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量子比特數要達到幾萬到幾百萬量級,二是應采用 “糾錯容錯” 技術。鑒于人類對量子世界操控能力還相當不成熟,因此最終研制成功通用量子計算機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作者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負責人;來源:昆侖策網,原刊于《中國科學》 2020年 第50卷 第9期)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