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導讀:1.2億攝氏度“燃燒”101秒!中國“人造太陽”創造新世界紀錄。
2021年5月28日,有一個大新聞:中國“人造太陽”再創世界紀錄!仔細看,它說的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實現了可重復的1.2億度101秒等離子體運行和1.6億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http://ipp.cas.cn/xwdt/ttxw/202105/t20210528_641312.html)。這是可控核聚變領域目前最高的紀錄。
解釋一下,可控核聚變要達到實用,需要三個方面的進步:溫度、粒子數密度和對等離子體的約束時間。實際上,決定能否實現聚變的最重要的指標就是這三個參量的乘積,稱為“三重積”。這三者之間是此起彼伏的關系。例如以前就有EAST達到一億度的新聞,但約束時間就比較短;以前也有EAST的約束時間達到100秒的新聞,但溫度就比較低。這次是人類第一次把溫度和約束時間同時提到這么高,所以是一個重要的成就。此前國際上超過1億度的等離子體運行最長持續時間為20秒,EAST一下子把它提高到了五倍。
在技術層面,之所以能取得這些突破,是因為EAST首次采用了若干項新技術,包括全金屬主動水冷第一壁、高性能鎢偏濾器、穩態高功率波加熱、等離子體位形精密控制等等,這些都是未來聚變堆必須采用的關鍵技術。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是全世界最大的國際合作科研項目,正在法國組裝。中國也有一個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計劃,正在對關鍵技術進行預研。EAST的這些成果,必將對CFETR以及對人類的聚變大計發揮重要作用。
文章來源于風云之聲 ,作者袁嵐峰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