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在飛機上的應用
我們已達到規模化、工程化
處于世界領先位置”
如何運用3D打印設備
生產新一代戰機的零部件?
一起探訪↓
規模化+工程化
3D打印件批量裝機
在航空工業沈飛工藝研究所
“羅陽青年突擊隊”的隊員
正運用最新的3D打印設備
生產應用于新一代戰機的零部件
隨著激光靈動飛舞
一件件形狀復雜的金屬零件
像被施了魔法一樣
自下而上“生長”出來
航空工業沈飛工藝研究所博士
“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李曉丹說:
“3D打印技術在飛機上的應用
我們已經達到規模化、工程化
在世界上處于領先位置
在我們前一段首飛的新研型號上
3D打印件已經批量裝機了 ”
如今遙遙領先的技術
曾經歷困難重重
增材制造技術
是通過材料的逐層累加形成零件
這種增量制造的方式
俗稱3D打印技術
別看現在這項技術遙遙領先
但這是經歷重重困難
一步步走過來的
2013年
隨著新型戰機在減重量、長壽命
低成本、快速響應等方面的需求
越來越迫切
原有的生產方式已觸及“天花板”
但當時
羅陽剛剛因公殉職不久
在團隊需要突破難關的時候
一下子沒了主心骨
為了加速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
沈飛公司成立了
增材制造“羅陽青年突擊隊”
起步階段
團隊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
創新難度極大
作為“羅陽青年突擊隊”成員
李曉丹接過重任帶領攻堅團隊
僅用28天就打通了典型工藝樣件
在公司內的全流程試制
以最短的時間創造了行業內
高端裝備零件生產的奇跡
李曉丹說
一個件“從長得像到能用上”
這條路是最難的
“我們當時用了8個月的時間
做了800多頁的實驗
做了所有的性能數據來表明
材料合格、工藝合格、零件合格
于是才能把這個零件
第一次裝到我們的飛機上”
作為由青年高級技術人才組成的團隊
增材制造團隊
通過在航空業先行先試
全面掌握了3D打印
從研制、加工到應用的全部技術
如今,增材制造技術
已經在航空領域主要飛機生產廠落地
我國也成為世界上唯一
實現3D打印制造技術
在飛機上規模化應用的國家
羅陽離開十年間
一大批青年成長接力
李曉丹說
成績的取得
正是源于“羅陽精神”的感召
“當年殲-15艦載機快上艦的時候
攔阻鉤的難題一直沒有解決
羅陽就帶著我們這些技術人員
把所有可能的影響因素
一項項列出來
推敲每一個細節
不斷調整主攻方向和研制模式
終于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這種勇于面對困難、攻堅克難
勇攀高峰的精神
對我們影響特別大”
十年間
一大批“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快速成長
在急難險重任務中
勇挑大梁、沖鋒在前
他們奮戰在產品生產、技術研發前沿
有力推動了各型航空武器裝備的
科研生產進程
航空報國勇擔當
為航空人點贊
來源:央視軍事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