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5日是周恩來誕辰120周年。周恩來溫文爾雅,輕易不發火。但是,如果你問問那些老部長、老將軍他們最“怕”誰,他們準會告訴你,最“怕”周恩來。誰想在工作中打馬虎眼,糊弄下周總理?試試看!
一、老部長們最“怕”周恩來
一些老部長回憶說:“我們這些部長最怕跟總理匯報工作了,他記憶力驚人,我們拿著材料念都不如他腦子記得準。”
有一次周恩來主持國務院會議,到會者來自幾十個部委、百十號人。一位部長念著稿子匯報工作,稿子可能不是他本人寫的,加上緊張,念得磕磕巴巴。
越聽,周恩來的眉頭皺得越緊,當這位部長念到一個指標數字時,周恩來打斷他:“不對!看清了再念!”那位部長臉馬上紅了,又念了一遍。周恩來毫不容情地又說了一句:“不對!”接著,他沒翻任何材料,就說出了準確的數字。
全場震驚了,響起了一陣翻紙的嘩嘩聲。那位部長把稿子翻來覆去地看了一遍,不安地說:“對對,是這個數。這里印得不清楚……”
接著匯報的是一位副部長。這陣勢他還是第一次所以還沒等開始匯報,就渾身冒汗了。好容易熬過了念稿子,周恩來又開始了提問。他忙前忙后地翻資料回答。還算不錯,都答上來了。
但周恩來并沒有表揚他,面色仍很嚴肅地說:“自己的主管的工作,離了材料就說不清,還是不允許的。”說完這話,他又問前面那位部長:“這些文件送國務院時都是蓋過章的,說明經你們審閱過,為什么還要念錯?”
部長紅著臉解釋:“這項工作是副部長主持,文件是辦公室主任簽的字。”周恩來緊跟著問:“那么這里的問題到底是制度不健全還是責任心不強,官僚主義?”部長沒有作聲。
周恩來接著說:“有制度問題。有些文件質量很差,可也蓋了章送到我這里。我批了退回去重寫。”他提高了嗓音:“現在我宣布一項明確規定,凡是向黨中央國務院送文件,不能只以蓋章為準,要有部門負責人、各委辦負責人簽字才能送。這樣,以后我在文件上發現問題,部長簽字我找你部長,副部長簽字我找你副部長。你簽了字,問你情況答不上來,那就是官僚主義,就必須作檢討……”
事后,幾位部長大聲感慨:“哎呀,總理不得了,記性那么好!記天下大事不說,一個部委辦,部長主任都不知道的事,他就能都知道,都記得。”
二、“我錯了,我向總理檢討”
周恩來有個最好的朋友,那就是陳毅。但是如果陳毅做事有不妥之處,他也絕不容情。
1965年,周恩來途經開羅,赴阿爾及爾參加亞非會議。飛機抵達開羅前周恩來接到電報,阿爾及爾發生了軍事政變。當時對政變的背景及發展形勢都不清楚。趁飛機在開羅機場加油時,周恩來通過當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鄧小平,向毛澤東報告情況,并建議改變原來的計劃。
當時任外交部部長的陳毅打前站,已經先期到達阿爾及爾。還有許多亞非國家的代表也到達了阿爾及爾。面對這樣的政局,他們都很焦急,紛紛來找陳毅,了解中國對是否繼續召開這次會議的態度。陳毅是個炮筒子,見到朋友們著急,他的頭腦就發熱了。他連想都沒多想,就擲地有聲地放了炮:“這次亞非會議必須開。而且一定要開好!”
結果,由于各種原因,會議無法舉行。代表們紛紛回國。本來,許多亞非國家對中國很尊重很信任。陳毅的許諾落空,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
周恩來回國后知道了這個情況,氣得在屋子里打轉,不住地斥責:“胡鬧!簡直胡鬧!”陳毅也自知捅了婁子,一回北京就趕到西花廳,去向周恩來“負荊請罪”。
見到陳毅,周恩來揚起濃眉,兩眼冒火:“你無組織無紀律!”這句話出口好像還不足以表達憤怒的程度,周恩來背過身去,握住拳頭,在桌子上砰、砰、砰地敲了三下,嚴厲地說:“這是不允許的!”
“我負荊請罪,我一炮沒放好……”陳毅誠懇檢討。周恩來卻絲毫沒被打動:“就這一句完了?”他轉過身,近于聲色俱厲地逼視著陳毅:“你是中國的外交部長,不請示不報告你就敢在那里擅自放炮表態,都像你這樣還了得?誰給你的權力?這是國際影響問題!”
陳毅老老實實地又說了遍:“我錯了,我向總理檢討。”周恩來激烈地糾正:“不是向我檢討,要向毛主席,向黨中央檢討!”
也許是受到了陳毅那始終如一的誠懇態度的打動,也許是一肚子氣已發泄了出來,周恩來的目光和語調都緩和了下來:“外交部不同于其他部門,一言一行都會帶來國際影響,一言一行都要慎之又慎。我在開羅下了飛機就向毛主席、黨中央匯報請示,你在阿爾及爾就敢不匯報不請示擅自發表意見,革命大半輩子連這點組織紀律性都沒有?”陳毅心服口服地低著頭說:“我向毛主席、黨中央作檢討。”
陳毅走后,一位秘書向周恩來提意見:“總理,你是不是批老總批得太重了?”周恩來看了看他,嚴肅地說:“他們都是各路諸侯。在這里我不嚴厲批評他,回去他的諸侯國誰還敢批評他?”
三、“總理有事,叫你們都回去。”
20世紀50年代。有一回周恩來送西哈努克離京,前往送行的還有一些將軍。三點開始,將軍們想去看球,都有點心神不寧。西哈努克進了機艙,門還沒關上,將軍們就往機場出口趕。
周恩來本是滿面春風地站在那兒,等飛機起飛。突然發現了將軍們的舉動,他勃然大怒,吩咐衛士:“你跑步去,告訴機場門口,一個也不許放走,誰也不準離開,都給我叫回來。”
衛士趕到門口,通知將軍們:“總理有事,叫你們都回去。”將軍們雖有些遺憾,但想到總理有事,也就都說說笑笑地回來了,他們站在周恩來身后。
周恩來呢,始終筆直地站在那兒。目送飛機起飛,飛機繞空一周,然后逐漸遠去。接著,周恩來向前來送行的外國使節告別。外國使節都離開了,將軍們仍在說笑。
上圖為周恩來在國務院授予將官軍銜和勛章的典禮上
這時,一聲喝問打斷了將軍們輕松的情緒:“你們學過步兵條例沒有?”將軍們這才發現周恩來臉色不對,立刻屏聲靜息,按規范立正站好。
只聽周恩來嚴厲地問:“步兵條例里哪一條規定,總理沒有走,你們就可以走了?你們當將軍能這樣?在部隊里,首長沒有走,下邊全走了,行嗎?”
機場上靜悄悄的,沒人吭聲。只聽周恩來放慢速度,一板一眼地說:“客人還沒走,機場已經沒人了,人家會怎么想?你們是不是不懂外交禮儀?那好,我來給你們上課。按外交禮儀,主人不但要送外賓登機,還要靜候飛機起飛,起飛后也不能離開,因為飛機還要在機場上空繞圈,要帶動機翼……”
周恩來足足講了15分鐘,才抬起手腕看一下表緩緩地說:“我知道你們是著急想看足球賽,我叫住你們,給你們講這些你們早就知道的道理。我講15分鐘,為什么?就是要讓你們少看點球賽,才能印象深些。好了,現在咱們一起去吧,還能看半場球。”
周恩來就這樣“教訓”了將軍們,這件事給將軍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再也沒有失禮的事情發生。
來源 | 人民出版社《周恩來 永遠的榜樣》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