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從此,它成了人民的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70年來,作為首都的北京行政區域劃分有過多次變遷,反映了北京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展水平與功能定位的演進。1958年通縣、順義、大興、良鄉、房山、懷柔、密云、平谷、延慶等九縣和通州市劃歸北京管轄。這一次的“擴容”,是北京最大規模的一次行政區劃變化,在這之后,北京的市域基本穩定下來。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70年來,北京的行政區域劃分是如何變遷的。
1949年1月,北平宣告和平解放。當時的北平城區,面積不足百平方公里,卻如棋盤格般劃為12個區,前三門以北稱內七區、以南稱外五區。
1953年的北京地圖
這種小而密的棋盤格局,是從清末至民國沿襲下來的區劃方法。城區外圍,還分布著8個郊區,大體相當于如今朝陽、海淀、豐臺的大部分地區。1948年解放軍進入北平郊區時,還曾劃定東至通州,西至門頭溝,南至黃村,西南至長辛店,北至沙河,共12個軍事管制區,與接管的20個區共同構成32個區的格局。
區轄面積過小,機構多,權力分散的弊端更加凸顯。由于進城干部有限,龐大的行政機構也造成區政府干部嚴重不足。第八區1949年4月的一期民政工作月報曾反映,“區干部編制應該四十余人,只有21人,因此工作只能是水來土掩式的被動應付。群眾路線自然也走不好,甚至根本談不上,成了坐辦公室的狀態。”干部不足,精簡機構需要立刻提上日程。
1950年,北京內城的七個區合并為五個區,外城五個區合并為四個區。合并后,不再分內城外城,統一按照第一區至第九區命名。
到了1952年,區劃再次整合。過去以數字命名的北京各區,終于都有了各自的名字:圍繞紫禁城,第一區改稱東單區,第二區為西單區,接著是西四區、東四區。前三門以南,前門區居中,左右兩邊是宣武區和崇文區,同時,郊區有了東郊區、南苑區、豐臺區、海淀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的稱呼,已經和現在的名稱基本一致。
為服務中央,給首都發展提供必要條件和空間,原屬河北省的鄰近縣陸續劃歸北京管轄,現有規模、格局基本形成。
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8年)期間,首都工業、農業飛速邁進。當時的報紙描述:“不論你走出建國門、朝陽門,還是東直門、廣渠門,都會看到林立的煙囪,無論在南苑、在豐臺、在海淀,還是在城里,都可以找到令人興奮的新建或擴建的工廠。”
正陽書局現藏的1958年《北京市總體規劃方案》
1958年北京市規劃示意圖
北京開始不斷擴容,最早融入北京的是宛平縣和房山的部分村莊,1952年7月23日,華北行政委員會批準將熱河省宛平縣全部和房山縣部分村劃歸北京市。到了1956年,隸屬于河北省的昌平縣劃歸北京,更名昌平區,同時河北省通縣所屬的金盞等7個鄉被劃歸北京市東郊區,也就是后來的朝陽區。1957年12月,河北省順義縣中央機場場區和進場公路劃歸北京市管轄,這也就造成不少順義人說的“我們土地上的首都機場劃給了朝陽”。
最大的擴容動作是在1958年,當年3月7日,國務院批準將河北省的通縣、順義、大興、良鄉、房山5個縣和通州市劃歸北京市管轄。5月,國務院批準將通縣和通州市合并為通州區,良鄉縣和房山縣合并為周口店區,大興縣和南苑區合并為大興區,順義縣改為順義區。這些地方就是現在北京六環邊的第一圈衛星城,不僅為北京市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還為北京所需物資特別是生活物資的供應提供了可靠保障。
10月,河北省懷柔、密云、平谷、延慶四個縣劃歸北京市,這些北部長城腳下的縣,每個都帶來了一個巨大的水庫。這是北京自新中國成立后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擴界。至此,北京基本成就了現有的市域范圍。
2010年,原東城區與原崇文區合并為新東城,原宣武區與原西城區合并為新西城,形成16區縣行政區劃。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城市發展史上的“千年大計”宏圖展開。
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邁入了新的歷史篇章。
新中國成立后北京行政區劃調整
1949年黃村等46個自然村和豐臺南端的高家堡等4個村劃歸河北省;長辛店南部的崗洼等12個村劃歸察哈爾省。
1950年城內原有的12個區調整合并為9個區,內城劃為5個區,外城劃為4個區,一次定名為一區至九區。
1952年宛平縣全部和房山縣部分村劃歸北京市,與門頭溝地區合并組成京西礦區。
1956年昌平縣劃歸北京,更名昌平區。金盞等7個鄉劃歸北京市東郊區。
1957年河北省順義縣中央機場場區和進場公路劃歸北京市管轄。
1958年通縣、順義、大興、良鄉、房山、懷柔、密云、平谷、延慶等九縣和通州市劃歸北京管轄。
1960年撤銷昌平、通州、周口店等5區,設立昌平、通縣、順義、大興、房山5縣,周口店區為房山縣轄區。
1967年設石景山區。
1986年撤銷房山縣和燕山區,建立北京市房山區。
1997年撤銷通縣,改設通州區。
1998年撤銷順義縣,改設順義區。
2001年撤銷大興縣、平谷縣、懷柔縣,改設大興區、平谷區、懷柔區。
2010年原東城區與原崇文區合并為東城區,原宣武區與原西城區合并為西城區。
2015年密云縣、延慶縣撤銷,改設密云區、延慶區。
來源:北京日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