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美經濟脫鉤”一詞是筆者在2010年作為一種戰略主張最早提出的,筆者寫到,“19世紀的美國學派認為,只有當美國經濟與英國以及其它發達的工業國隔離開來,美國才能相對于英國和其它歐洲國家保持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由于國內需求的增長可以為其經濟擴張提供融資,因此美國不需要依賴外部市場,這種理論指導了美國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崛起為世界工農業強國的經濟政策制定。……中國要擺脫美元霸權的支配地位并貫徹獨立自主的發展方針,應該考慮中美經濟‘脫鉤’的可能性和途徑。”——邁克爾•赫德森著:《保護主義:美國經濟崛起的秘訣(1815-1914)》,賈根良等譯校,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312-313頁。)
邁克爾•赫德森在該書中指出,“美國學派認為,只有通過高關稅保護,使美國經濟與英國經濟脫鉤,冀希望于國內市場而非著眼于海外市場,美國才有可能擺脫對英國的依附型地位,實現國民經濟獨立自主的發展。亨利·凱里甚至認為,對外貿易對美國來說不僅是沒有必要的,而且也是不受歡迎的。這種自給自足的孤立主義思想支配了美國經濟的崛起,為美國內向型工業化道路的成功提供了理論和政策指導。”
筆者組織翻譯赫德森的這本著作就是為了呼喚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的大變革準備思想材料,并為筆者提出的“國內經濟大循環戰略”提供歷史經驗的借鑒。——賈根良:《譯者前言》(2010)
赫德森《保護主義:美國經濟崛起的秘訣(1815-1914)》譯者前言
一、美國學派關于美國經濟崛起的經濟學邏輯
二、美國學派的遠見卓識與不足之處
三、美國學派與我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戰略大轉型
首先,由于跨國公司通過外包和直接投資控制了我國高質量生產活動,造成國民收入的空前流失:工人實際工資長期得不到提高,民族企業利潤率低下,而獲得巨額利潤的三資企業則通過把大量利潤轉移到海外逃避政府稅收。
其次,由于跨國公司把我國民族企業壓制在低端產業,本土制造業缺乏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大量資金不得不流入股市和房地產,國家不得不錯誤地把房地產作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而地方政府則靠賣地增加財政收入,從而不斷推高房價,從而成為社會不和諧的重要因素;而富人階層則大量購買奢侈品,2009年中國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占到全球市場的25%以上,這種狀況對生產力的破壞是不言而喻的。
最后,由于跨國公司在我國攫取了巨額的超額利潤,以至于我國無法利用報酬遞增的高質量生產活動通過系統協同效應解決我國“三農”問題、服務業落后和啟動內需等一系列問題。[22]
通過把注意力轉向“內部改善”,經過若干年調整和準備,對外則拋棄出口導向型經濟;
保護民族產業和國內市場;
限制乃至最后取消引進外國直接投資;
使用美元儲備回購外資企業;
不惜以退出WTO為籌碼對世貿條約重新進行談判;
大力支持我國高質量生產品的出口,對內則以工人農民的收入增長、開發中西部和振興高質量生產活動為三大引擎;
通過讓民族高質量生產活動和農村市場與原先用于出口的廉價工業制成品相互提供市場,實現國民經濟的平衡發展;
通過民族高質量生產活動的迂回生產和中西部城市化創造比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導向戰略更多的就業機會;
抓住第六次技術革命的機遇,大力推進以產業技術化為核心的創新型國家建設,實施主權信貸并實現工業中心向中西部轉移。
“保護主義:美國經濟崛起的秘訣(1815-1914)”【內容簡介】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