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的絕筆令人蕩氣回腸。一封封在生死關頭寫就的文字,是先烈留給世間的最后話語,是他們始終如一的初心,是他們攝人心魄的信仰。
我參觀過許多革命歷史紀念館,那一件件靜靜安放的珍貴文物,像一座座不朽的豐碑,永遠閃耀著先烈們的精神光芒,穿過歲月、直抵人心,讓人無盡懷想。在井岡山、延安、紅巖、雨花臺、龍華等諸多紀念館的先烈遺物中,最扣人心扉的莫過于他們以心以情、以令人難以想象的堅毅無畏留下的筆墨信箋,其中許多是先烈們與世永別前的“絕筆”。
每每凝視這一頁頁發黃紙片上鏗鏘有力的筆跡,我總是在想,先烈們在即將被奪走生命的那一刻,同樣有七情六欲,同樣有萬千牽掛,他們何以毅然決然地捐軀赴難、視死如歸?“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一封封“絕筆”的背后,凝結著的是怎樣的勇氣和力量?
在迎接建黨百年、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日子里,我們再次凝望烈士們留給世界的永別之筆,更覺意義非凡。今年2月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討論選題時,我建議以《絕筆》為主題,聚焦先烈們的臨別遺言,創作一部黨史學習教育的紀錄片。總臺華語中心《國家記憶》節目組的同志們立即開展了創作。
特殊的時間節點,總帶給人特殊的思緒。清明時節,專題紀錄片《絕筆》如期推出。字字滾燙、句句千鈞的先烈絕筆,是信仰力量的跨時空呈現,在觀眾中產生了強烈反響。節目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綜合頻道播出后,觀眾累計達1.55億人次;央視頻、央視網等新媒體推送后,僅新浪微博的話題閱讀量就超2.7億人次,并屢屢登上微博熱搜榜。一部《絕筆》,再次形成現象級傳播。
這是一個驚天地、沉甸甸的題材。“絕筆”二字,何其悲壯!越是到了生命的絕境關頭,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向死而生”的答案就越是凝重。因此,絕筆既是先烈生命的終點,也是我們走進先烈內心的起點。先烈們的絕筆,有的寫在煙盒紙上,有的寫在入黨申請書里,有的甚至只是兩張無字白紙,但是無一例外,都直抵人心,都與他們眷戀的土地和人民永遠相伴。“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流淌在烈士絕筆字里行間的,是共產黨人鋼鐵般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信仰!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先烈絕筆的寥寥數語之間,承載了多少希冀?浸潤了多少情懷?這也是這部紀錄片需要解答的。如果說“絕筆”只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封面”,而如何書寫更加扣人心弦的“正文”,則是紀錄片創作者面臨的最大難題。
要讓絕筆“見字如面”,呈現其背后的故事,需要下足功夫。《絕筆》攝制組懷著崇敬、帶著景仰,分赴天津、山西、四川、重慶、湖南等多地,探訪烈士家鄉,深入故居、紀念館、檔案館,拍攝到大量珍貴史料,許多內容是首次呈現,如葉挺《囚歌》手稿的又一個版本等。創作團隊還找到了11位烈士后代,聽他們親口講述前輩的崢嶸歲月,還原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
“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恒。”敬讀先烈絕筆,我們會感到,歷史原來就在我們身邊,更能走進我們心中。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紀錄片創作團隊采用了大量高科技創新手法,如以影視化的展現手段、以情景化的再現方式,填補了觀眾對歷史的想象。昏黃的剪影、白色的窗紗、飄落的信紙……每個細膩的影像瞬間都讓只言片語的絕筆信生發出無窮的意蘊。家書與戰場、過去與當下,不同時空、多重情景交織重疊,精心布置的光影投射出歷史的縱橫,精巧編排的演繹還原出人物的悲壯,讓觀眾置身于震撼心靈的歷史深處。革命先烈的絕筆令人蕩氣回腸。一封封在生死關頭寫就的文字,是先烈留給世間的最后話語,是他們始終如一的初心,是他們攝人心魄的信仰。本著對先烈的敬重、對歷史的敬重,節目組挖掘出大量有生活溫度、有情感濃度、有思想深度的史料細節。“今夜,我要與你永別了。滿街狼犬,遍地荊棘,給你什么遺囑呢?我的孩子!今后——愿你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把祖國的荒沙,耕種成為美麗的園林!”小說《紅巖》中“藍胡子”的原型藍蒂裕烈士,在英勇就義前夜給5歲的兒子藍耕荒留下一首遺詩《示兒》,這首寫在煙盒紙上的絕筆,被脫險的獄友牢記在心,傳給了他的孩子,流芳后世;“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這就是我——一個共產黨員的自白,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曾是中共重慶地下黨主辦的《挺進報》負責人的陳然,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高歌一首《我的“自白”書》,擲地有聲,振聾發聵;鐘奇烈士臨刑前囑托新婚妻子“你一定要再結婚”的家信;共產黨員車耀先在獄中寫下的傳記,告誡子女以“謙”、“儉”、“勞”為立身之本……絕筆中這一個個感人細節,既是對烈士鋼鐵意志的濃墨刻畫,也是對其內心柔軟溫情的細膩描摹。陳覺烈士留給妻子的訣別書中寫道,“你也遲早不免于死,我已請求父親把我倆合葬。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并蒂蓮,夫妻恩愛永,世世締良緣”。陳毅安烈士54封家書全是戀人絮語,但是妻子收到的第55封卻是兩頁素白的信紙,空無一字。這是夫妻兩人訣別的約定!一封封絕筆,紙短情長間有對兒女的殷殷期望,有對伴侶的思念牽掛,但對理想信念的堅守、對民族國家的大愛才是奔涌情感的中流砥柱,是貫穿烈士絕筆的永恒基調。紀錄片還原了一位位真實豐滿、有血有肉的英雄,直擊觀眾內心的每一寸柔軟。有網友觀看后淚目感慨:“從前只知先烈們的高尚,如今方知他們的浪漫,這是屬于他們獨有的浪漫,是共產黨人字字泣血的鐵骨柔情。”因為信仰,讓海誓山盟、兒女情長更為壯麗動人、氣吞山河。追憶歷史,是為了銘記歷史。“人之患,在于不讀史。”我們在時光隧道里穿行次數越多、越長,對歷史和當下的認知就會越深刻,這也是我們學習“四史”的意義所在。《絕筆》是總臺慶祝建黨百年在紀錄片領域的一次創新探索,它的動人不在于宏大敘事,而是將諸多記憶的碎片細心拼合,放射出時代的光輝。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苦難輝煌的中華民族走到今天是如此不易。正如楊靖宇烈士所言,“革命就像火一樣,任憑大雪封山,鳥獸藏跡,只要我們有火種,就能驅趕嚴寒,帶來光明和溫暖。”每一個革命先烈,都是播火的人。山雄有脊,房固因梁。我們不敢忘,也不能忘!革命先烈“一腔熱血豈徒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使命,就在于從時間的縫隙里小心翼翼地打撈起那些可能被遺漏的珍貴遺存,讓先烈的精神被一代代后人傳承,讓歷史和現實碰撞出激越的交響,激蕩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黨史教育,要善于抓住青年一代的心。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廣大青年要愛國愛民,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我們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戰線就要不斷創新,推出更多能走進當代青年內心的精神產品。總臺推出的紀錄片《絕筆》,正是廣大青年極好的課堂,相信能幫助他們以先烈的精神遺產為路標,廓清思想的迷霧,看清前行的方向,激發起向前的無窮力量,從而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它足以強健精神、滋養心田、提振信心。面對死亡,方志敏烈士的絕筆《可愛的中國》以熾熱的情感暢想著中國的美好未來:“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這時,我們民族就可以無愧色的立在人類的面前,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的攜手了!”今天的中國,已如烈士所愿。今天的人們,再讀這激情四溢的文字,怎能不為之感動,不為之繼續奮斗!歷史是我們的昨天,沒有昨天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和明天。先烈們的書信會泛黃、會模糊,但是凝結其中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滾燙,力透紙背、歷久彌新,激勵著我們珍惜今天、邁向明天。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中,先烈是光輝醒目的標識,是璀璨奪目的星辰。他們的言與行,就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精華。將這種精華傳播出去、接續下來,讓今天和明天的人們汲取奮斗的力量,就是對先烈絕筆最好的回響!
(作者系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兼總編輯;來源:求是網;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