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上線,秦始皇再次引起熱議,說實在話我根本就不看張魯一的表演,因為我知道,沒有人能演出真實秦始皇。后人用著他統(tǒng)一后流傳至今的文字,對秦始皇嘰嘰喳喳的**,喜歡的叫他千古一帝,討厭的叫他一代暴君。而秦始皇,不言不動,像一座大山,山下的麻雀怎么叫,他真的不怎么關心。畢竟,站的高度不一樣。
秦始皇
現(xiàn)在大家喜歡給皇帝排名,個個指點江山很熱鬧。而我只會把皇帝分成兩類:一類是秦始皇,一類是其他皇帝。
一、秦始皇的人生階段
秦始皇的人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1、第一個階段,接祖宗們的班,搞定六個國家。
這個階段的秦始皇,和其他大帝區(qū)別不大。他的煩惱也是君主們常見的煩惱,對于他來說,解決起來,著實難度不大。過程稍有波瀾,需要干掉專權的仲父、搶權的假父,多情的母后,奪權的弟弟,狗急跳墻的同行,以及無窮無盡的暗殺。這只是偉大皇帝的基礎操作。沒什么可夸耀的。
知人善任,發(fā)現(xiàn)人才,心胸開闊,也是開國皇帝的正常操作。文有李斯、尉繚、韓非;武有王翦、王賁、蒙恬、李信。秦國在他治理下,迅速滅亡六國。
單看秦始皇的第一個階段,屬于杰出皇帝,但還不足以讓他和其他皇帝徹底區(qū)分開。真正偉大的是第二個階段。
2、第二個階段,統(tǒng)一了天下,后面怎么辦?
對比其他開國之君,差一點的已經(jīng)開始想著怎么享受人生了,例如晉武帝司馬炎,坐著羊車四處沾花惹草,豈不美哉。例如朱溫,他干的事我都不好意思寫;好一點的開始設計著如何讓我家江山萬代,子子孫孫永享江山,例如朱元璋、李淵父子;慘一點的開了國但未統(tǒng)一的還在繼續(xù)征戰(zhàn),為子孫后代打工,例如劉邦、趙匡胤(劉邦為啥開國后還在打工,見我的歷史文章濫殺功臣?沒有的事,被誤讀千年的漢高祖晚年才道出真相);
為啥都是開國皇帝,大家想法差距這么大?兩個原因:私心多少和志向差距。
私心多少
人都有私心。但開國皇帝私心重,麻煩就大了,因為你的私心都反映在制度上,最怕的就是為了自己或自己家族,摻了很多沙子在里面。開國時萬法未定,設計好了,后代可以一直延續(xù),設計一旦出了問題,大家執(zhí)行上百年再想改,既得利益集團不會輕松同意,所以后代改革的少,成功的更少。
例子1 養(yǎng)豬專業(yè)戶朱元璋父子。朱元璋對功臣殺得毫不手軟,但對自己的子孫太愛護了。分封諸王,鎮(zhèn)守一方,所有子孫,都有鐵飯碗。朱棣接班,怕其他諸王學習他的先進經(jīng)驗,直接讓諸王下崗,不需要工作,只要生孩子,統(tǒng)統(tǒng)給俸祿,所以大明宗室成了養(yǎng)豬場,到最后養(yǎng)豬支出竟然占國庫支出的1/3還多。最后幾百萬子孫被李自成和多爾袞一掃而空。溺愛害人啊。
明宗室待遇
例子2 被害妄想癥患者趙匡胤。趙匡胤的最大問題在于奪權太快太過容易,沒有自己的政治影響力而只有軍事實力。所以他恐怕是開國之君中最沒有安全感的一位。他一來擔心手下將領抄作業(yè),復制他的成功經(jīng)歷。所以,將兵制搞得無比復雜,就是讓將領掌握不了軍隊;大力提倡文人,武將地位低下。華夏血性到此盡矣。二來覺得在宰相面前抬不起頭來,他大幅度削弱宰相權力,將財權分化出去,又搞了個集體負責制,宰相在他面前最后連座位也沒有了。政府行政效率大幅度下降。他和后代的皇位是安全了,但國家卻弱了。私心誤國,以至于斯。
私心誤國趙匡胤
而秦始皇是我見過私心最少的帝王。
正如我上篇文章寫的,“秦始皇可能是那個時代最缺乏安全感的人。為啥?他很早就失去了父親;他的母親愛自己的情夫,給他添了兩個小弟弟;他的亞父執(zhí)掌大權,想讓他當傀儡;他的六個同行對他羨慕嫉妒恨,天天想他死;連他看個地圖,末尾都能蹦出把毒匕首;實在憋屈了,想聽聽音樂放松一下,居然盲人樂師高漸離也是個刺客;出門旅游散散心吧,路上都能碰到扔鐵錘砸你的大力士。對秦始皇來說,這個世界太難了。”而面對這樣惡劣環(huán)境的秦始皇,卻沒有形成反社會人格,他不自私:他統(tǒng)一了天下,卻并不把天下?lián)榧河小?梢苑Q得上一句:天下為公。
天下為公
柳宗元在大作《封建論》中對其評價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志向差距
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帝王和帝王之間的差距,在他們的志向中可以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而如何觀察帝王的志向?看他的政治口號。帝王的政治口號就決定了他的格局。
朱元璋北伐口號是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所以他也只能把元帝攆到北面去,不能占了蒙古。清朝本身是少數(shù)民族,他的口號就是滿蒙一家,代代和蒙古族聯(lián)姻,皇后都是蒙古族,結成利益共同體。所以一直到清末蒙古部落都是清朝的死忠,僧格林沁甚至為清朝流盡最后一滴血。
而清末起義時,孫文最先提出的口號是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你抄朱元璋沒問題,但時代不一樣了,你把清朝幾百年打下來的滿洲、新疆、西藏、蒙古這些地盤怎么辦?后來,袁世凱出馬,強調五族共和以及優(yōu)待清朝退位王室。在民國那么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日子里,四個地方都保持了對整個國家的歸屬感。所以袁世凱是有自己歷史功績在的。
五族共和
而秦始皇為什么能和其他所有皇帝區(qū)分開來?因為他的理想和上述這些弟弟們不一樣,大家不在一個層次上。他的理想太宏大——他在為整個華夏族群設計未來千年大計。關鍵的關鍵,是他真的實現(xiàn)了他的宏偉藍圖。
他的藍圖核心共兩點,一是大一統(tǒng)理念,二是華夏族群生存空間開拓與守護。我們分別詳述。
二、秦始皇的宏偉藍圖之大一統(tǒng)
有人抬杠說,夏商周都是大一統(tǒng)。夏商周只是形式上的大一統(tǒng),他們是分封制。由周這個宗主國分封一群仆從國,從公爵國到子爵國。而各個國家的國君再封自己下面的卿大夫。卿大夫再封士人。和過去的歐洲是不是如出一轍?只是歐洲缺一個宗主國,各國爭雄,和戰(zhàn)國時代很像。國君再封下面的家臣為公爵到男爵。然后武士追隨著這些爵爺們。而秦始皇作為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統(tǒng)一天下的人,結束了這一切,沒有再玩這夏商周無盡的循環(huán)。
分封制
1、大一統(tǒng)之頂層設計
他也沒有為子孫計,封一堆亂七八糟的封國(秦國二世而亡,跟秦沒有分封有直接關系)。他采用了中央集權+郡縣制。
中央集權+郡縣制
中央集權由政府管理全國。郡縣制由國家任命的官員管理郡縣百姓。很簡單是不是?可是適用啊。一個制度好不好,他生存的年限可以說明一切。不好用誰會一直用?這套頂層設計用了多少年呢?用了兩千多年直到現(xiàn)在。我們還是一個中央集權+郡縣制的國家。
借助這個平臺,我們國家實現(xiàn)了不同區(qū)域人才、貨物的互通有無,互相救助;有了大災,其他地方可以支援;各地都可以享受到不同地區(qū)的貨物,也有自己的特產出售;實現(xiàn)了科學技術的迅速推廣。為啥四大發(fā)明可以迅速推廣開?因為一個統(tǒng)一國家,一個地區(qū)政府發(fā)現(xiàn)好用,上報中央,中央研究決定,確實不錯,全國推廣。
光有頂層設計沒用,還要有具體的措施。始皇帝的措施招招切中要害。
2、大一統(tǒng)之思想統(tǒng)一
焚書坑儒,這事爭議很大。始皇帝暴君的稱呼很大一部分得自于此。但我覺得,如果一個長遠集權的帝國,應該有統(tǒng)一的中心思想。秦始皇強力推進,手段稍顯極端。
焚書,書是一個個家族和文化的傳承,一燒了之,思想統(tǒng)一效率是高了,但一造成了文化、歷史的丟失,二得罪了書籍的擁有者。
坑儒,這是徹底和儒家的決裂。如果說之前儒家還對秦始皇抱有幻想的話,這次坑儒,清晰的表明了秦始皇的態(tài)度:堅持法家路線不動搖。他要統(tǒng)一的中心思想是法家。而不是儒家。
儒法之爭
儒法之爭,持續(xù)百年,最后儒家在漢武帝的幫助下獲勝了。作為法家的推崇者,秦始皇被儒家大批特批并不令人意外。對比備受后世推崇的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本質也是在統(tǒng)一思想。為什么被當做豐功偉績?一是手段沒有那么激烈;二是儒家后續(xù)統(tǒng)治華夏思想幾千年,作為樹立他們地位的漢武帝,當然要推崇有加。
而儒家和法家,我這里也插句嘴。可能不太成熟,供大家思考:儒家,核心是禮,王朝穩(wěn)定了后最愛用它,為啥?二代、三代們沒有祖宗的白手起家,他們怎么讓別人服氣?聽他們調遣?用禮啊。君君臣臣,大家都遵從現(xiàn)有的地位,你就天生要聽我的。而法家,核心是賞罰分明。戰(zhàn)亂爭霸時最愛用它,為啥?你不給真金白銀誰給你賣命?所以創(chuàng)業(yè)者愛用法家。
3、大一統(tǒng)之文化支撐
書同文:傳播文化的載體無非是兩個:文字和語言。為什么選擇文字?因為當時識字率太低,可能1%都不到。一是能讀書寫字的都是精英。先統(tǒng)一了精英的文字,再慢慢輻射平民,推廣語言。二是難度大大降低,現(xiàn)實可行。你只需要改變1%國民的習慣就行。統(tǒng)一的語言,這個是急不來的。即使兩千年后的現(xiàn)在,我們國家的普通話也有好多人不會說,但漢字認字的都會寫。
書同文
同時,這也是現(xiàn)實使用的需要,大一統(tǒng)帝國,人員交通流動,到了不同地方,雖然語言可能不同,但我們寫著同一樣的文字,一是方便交流,二是迅速的形成了彼此的認同感。你和聽不懂的老外容易聊到一起還是和同胞更容易聊到一起?攻破文化和文化之間壁壘最佳的方式,就是統(tǒng)一文字。
這個也是文化支撐中最重要的東西。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統(tǒng)一的文字,如何統(tǒng)一自己的記錄?如何形成統(tǒng)一的民族意識?只有有了自己的統(tǒng)一文字。才能凝聚出自己的統(tǒng)一思想,才能形成統(tǒng)一的文化,才能將這一文化發(fā)揚光大,甚至對外輸出文化。
4、大一統(tǒng)之制度支撐
修馳道:全國暢通的馳道,大大方便了各地區(qū)之間人員、物資的往來,從而也加深了各地區(qū)的交流。各個馳道,像一根根血管,將華夏大地融為一體。
車同軌:配合馳道,一車可通全國,軍事、商業(yè)均可用。
度量衡統(tǒng)一及貨幣統(tǒng)一:這可能是最早的金融革命,統(tǒng)一了度量衡,全國通用一種貨幣,一致的量具,不但方便了居民交流,更主要的是方便國家稅收。須知各國量具都不統(tǒng)一,中央如何統(tǒng)一征稅?
通過頂層設計和一系列組合拳,秦始皇成功的將整個中華融合在了一起,不再只是形式上的統(tǒng)一,而是真正的血脈相融。
三、華夏族群生存空間開拓與守護
1、華夏族群生存空間開拓
南拓百越
秦始皇南拓百越,開辟了江西、福建、江南、兩廣等大部分地區(qū)。構成了現(xiàn)代中華南方雛形。所以看此文的讀者,你的家鄉(xiāng)可能是秦始皇開拓的哦。
南拓百越
北定匈奴
秦始皇派蒙恬統(tǒng)主力軍,兩次北伐,攻取河南地(河套平原)。沿河置44縣,移民墾守。攻占陽山(內蒙古狼山、陰山)、北假(烏加河以南夾山帶河地區(qū))。匈奴被迫向北遷徙。為鞏固河南地區(qū),秦置九原郡(郡治九原,今包頭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秦始皇一出手,收回了最富饒的河套平原。這是北地精華,也是著名的養(yǎng)馬地。中原興,此地歸中原,匈奴旺,此地歸匈奴。
北定匈奴
2、華夏族群生存空間的守護
秦始皇深知,農耕王朝的最大敵人還是北方游牧民族。他一方面打下了河套地區(qū),養(yǎng)馬自強。一方面,怎么保護這些膏腴之地呢?建設長城。
長城從東向西依托燕山山脈、陰山山脈而建,將匈奴牢牢的擋在長城之外。長城的意義,主要有二:一是形成快速調兵通道,兵力快速集結匈奴侵犯之地。二是,依托山勢,抵消匈奴馬匹沖擊力,讓其只能沿幾個可能的口子突入,而這幾個地方,無不重兵把守。
秦長城
光有長城沒用,還要有配套工程——直道。秦直道寬60米,從咸陽出發(fā),直達陰山腳下九原郡,可謂是一條輸送物資、兵力高速公路。秦始皇修這條高速公路,就是要將肥美的河套平原永遠的握在華夏手中。
秦直道
做完這一切,秦始皇終于完成了他心中的華夏大戰(zhàn)略: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經(jīng)過秦始皇的宏偉設計,華夏終于作為一個高效、強大的整體,屹立世界之巔長達千年之久。
四、祖龍雖死魂猶在
細數(shù)秦始皇一個個偉大功績,極少是為了個人,甚至為王室為子孫做的也不多。當?shù)闷鹨痪洌?strong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天下為公。
只是他的功績太多了,我也曾疑惑,秦始皇是不是太急躁了,稍微緩和些,秦朝也不至于耗盡民力,二世而亡;為什么急于追求長生?寫完這篇文章,我釋然了,秦始皇始終是他那個時代最孤獨的人,他的理想太偉大,周圍人和子孫不一定理解他,貫徹執(zhí)行他的理想。他只能只爭朝夕,能完成多少算多少。
萬里長城今猶在,人間不見秦始皇
俱往矣,萬里長城今猶在,人間不見秦始皇。始皇帝去了,他留下來的制度還在,精神還在。兩千年后另一個偉人橫空出世,再次帶領華夏族群走向復興。他對秦始皇的評價我認為最有資格也最客觀:
主席評價
秦始皇已去,所幸現(xiàn)在教育普及,話語權不再握在傳統(tǒng)儒家手中。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秦始皇的偉大。最后,讓我們從時間的角度,去掉略顯狹隘的秦字。共同尊稱他一句:始皇帝。
原標題:天下為公,秦始皇的宏圖幾人能懂?他才是華夏領先西方千年的根源
來源:個人圖書館(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