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中南海是一方圣地,它不僅是明清兩代的帝王園林和名勝古跡,更引人入勝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所在地,這里住著毛主席、周總理和朱總司令等偉人。少年時代,我只能從畫片上和課本中認識她。心里想,哪一天能去北京,在天安門前照個相,然后沿著紅墻走一圈,看一看中南海有多大。因為我疑惑:北京四周是山川平原,怎么會有海呢?
少年的夢想成了現實。1969年初,東海前線的一個哨兵有幸到《解放軍報》實習。我象魚兒躍入了大海,走出北京火車站,第一件大事就是直奔天安門,以紅墻黃瓦的城樓為背景,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影像。
因為工作關系,我多次經過府右街、皇城根和景山,常常望著赭紅色的圍墻和碧水綠柳遐想:什么時候,我能進入紅墻的大門,去中南海開一開眼界呢?
我見到了中南海的主人和偉人。1969年1月25日下午,毛主席和林彪、周總理等領導人在首都體育館接見軍隊和群眾代表,我是其中的一分子。
我登上了和紅墻一樣顏色和紅墻連在一起的天安門觀禮臺。這是1969年5月1日的天安門聯歡,也是慶祝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我以《解放軍報》記者的身份進行現場采訪。這里距中南海只有一步之遙。
終于,我坐著轎車進入了中南海。轎車的前擋風玻璃上插有深綠色的特別通行證,這是經過總政治部和中央警衛局審批的,轎車緩慢地進入大門,警衛哨兵向我們行禮。我們有任務,我和老記者王建國奉命采訪中南海的警衛部隊長期堅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事跡。這是1977年的初春,我已任命《解放軍報》記者的第七個年頭,華國鋒主席提出了抓綱治國的決策,號召全黨全軍全國人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向四個現代化進軍。
來到中央警衛團的駐地,這是與一般部隊營房不一樣的一排排灰墻平房,內務整齊劃一,禮節十分周到。我們在會議室里座談,了解到中南海的8341部隊在毛主席的關懷下,堅持二十多年的文化學習,培養了一大批有覺悟有文化的人才。
宣傳科張科長引見我們和原一中隊中隊長韓慶余、原一中隊教員和學員陳守信、李寶森、曹振學、邵輝、陳文篤和王明富座談。他們仍然記得:毛主席關心警衛戰士的衣食冷暖,問一天站幾小時崗?學習幾小時?家里還有什么人?生活怎么樣?毛主席說:“我也當過兵站過崗,你們比我當兵時強多了。那時候穿草鞋、住草房,連冷飯也吃不上。”
毛主席說:“過去你們受過苦,舊社會只有地主有文化,你們都是好同志,就是文化低一些,你們好好提高一下,多為人民做點工作。”聽說戰士們都愿意學文化,毛主席高興了:“辦個文化學校,我當校長,好嗎?”
戰士們齊聲回答:“好!”
那是1955年5月14日下午,一中隊的衛士們穿著新軍裝列隊在草坪上等候,毛主席從菊香書屋走出來,熱烈的掌聲中,他問不熟悉的戰士們的姓名,他叫戰士們在草坪上坐下,他站著講話,他講學文化的好處,講黨的歷史,講社會主義建設的宏偉圖景。他說:在這里學七、八年,達到高中、大學程度,就成了工農出身的大學生了。他希望大家學好文化,建設新中國。他講了五十多分鐘。
領袖的諄諄教導和親切關懷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警衛戰士。毛主席還派出二百多名戰士,先后六次結合文化學習回鄉調查,他給大家講調查方法,修改調查報告。他囑咐戰士們不僅學語文、數學,還要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
五年后的1960年5月14日,得知不少戰士獲得了高中文憑,毛主席指示:增加外語課。將文化學校更名為“一中隊在職干部業余大學”。
領袖和士兵一起朗誦ABCD,中國正走向世界。
一上午的采訪,我們被深深感動了。領袖和士兵,親密如家人。
第二次進入中南海,是十六年后的1993年春天。這一次的采訪,我更近距離地走近了毛主席,我來到了他居住的豐澤園和菊香書屋,來到了他日常辦公的游泳池,他的秘書、衛士、廚師、理發員和保健護士向我述說他們心中的毛澤東。
我是因江蘇文藝出版社之邀,為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00周年,參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叢書的寫作而進入中南海采訪。我的選題是:毛澤東和人民群眾。我的采訪重點是請這些工作人員回憶關于毛澤東密切聯系群眾的故事。使我驚喜的是,護士長吳旭君一段深情的回憶點燃了我心靈深處的往事。
1973年暮春,我任《解放軍報》駐福州軍區記者,有一天突然接到通知:立即到福建省莆田地區了解中央21號文件的貫徹落實情況。到了莆田,才知道當地的一位小學老師因子女下鄉生活困難寫信向毛主席求救,毛主席給他寄三百元補助并批示:“全國此類事甚多,容當統籌解決”。還將他的信作為中央文件的附件轉發全國。
我到的那天,小學老師李慶霖己收到了毛主席的來信,莆田地委的黨政軍領導正熱火朝天地學習中央文件,紛紛表態要學習李慶霖,做好上山下鄉工作。我到了李慶霖的家里,聽他講述接到毛主席來信的激動心情。
在毛主席給李慶霖寫信的地方,吳旭君說:毛主席是在游泳池辦公室看到李慶霖的這封信的。她說:那一天,在游泳池的值班室里,大家議論紛紛。有人說:“主席今天看了一封信,哭了。”有人說:“這個老師兒子下鄉了,生活很困難。”有人說:“主席要我們給他寄三百元錢,從他的稿費中支出。”當時一起議論的人有周福民、張耀祠和張玉鳳等。
聽到這些情節,我的思緒飛回到了二十年前在福建莆田的采訪過程。我要把毛主席給李慶霖寫信的背景情節寫出來,我要續寫這篇文章。偉人淚,人民心。毛主席的心中,永遠想著人民。
秘書高智領著我來到了毛主席的臥室,木板床上一半是書籍和文件,補丁加補丁的睡衣,修了又修的拖鞋。生活儉樸的毛澤東,他把一切獻給了人民。
我把這一切寫進了《憂樂萬家》。叢書主編毛岸青和邵華夫婦審讀了我的文稿,給予了熱情地鼓勵。應我的要求,毛主席的兒子毛岸青和孫子毛新宇欣然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的首日封上為我簽名。這是珍貴的紀念。
中南海,我心中的圣地。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